1
|
《三都赋》与儒家“大一统”思想 |
邱浩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左思《三都赋》邺都的选择与描写——兼论“洛阳纸贵”的历史与政治背景 |
王德华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3
|
左思《三都赋》綦毋邃注发覆──《文选》旧注新探之一 |
罗国威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94 |
5
|
|
4
|
左思《三都赋》校勘补证 |
常思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5
|
左思《三都赋》成功经验之研讨 |
周勋初
周勋初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1
|
|
6
|
左思《三都赋》及其辞赋观 |
冷卫国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7
|
文化认同在传播中的作用——以《三都赋》的传播为例 |
冯源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浅议左思《三都赋》的写实性 |
王自红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9
|
左思《三都赋》晋人旧注略论 |
杜慧月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0
|
关于“洛阳纸贵”——《三都赋》轰动效应剖析 |
顾农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1
|
左思的才性与《三都赋》的艺术特色 |
叶枫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2
|
李善所引《三都赋》旧注底本问题蠡测 |
崔洁
|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左思《三都赋》新探 |
杨合林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
14
|
从左思《蜀都赋》“流汉汤汤”论《三都赋》中的国家形象 |
牟歆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三都赋》的名物铺陈与“申魏”倾向 |
李玉兰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6
|
关于《三都赋》以后“都邑赋”的展开情况 |
栗山雅央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0 |
|
17
|
《文选·三都赋》旧注底本问题试探 |
唐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8
|
关于皇甫谧《三都赋序》的真实性 |
徐传武
|
《社科纵横》
|
1999 |
2
|
|
19
|
左思《三都赋》卫权注校考 |
唐普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0
|
《三都赋》的虚实笔法新探 |
梁雅阁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