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京京 陈盈玲 +2 位作者 单浩杰 蒋伏松 于晓巍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9-322,32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TIR。根据TIR水平将患者分为TIR<70%组(154例)和TIR≥70%组(18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N-MID OC、PINP和其他生化指标水平。TIR与N-MID OC、PIN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结果:TIR<70%组N-MID OC、PINP水平低于TIR≥70%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N-MID OC、PINP呈正相关(均P<0.05)。调整与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仍与N-MID OC、PINP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T2DM患者TIR与骨形成指标物N-MID OC和PI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形成标志物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氨基端 连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端 β-交联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在骨转移性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抒 张军宁 乔田奎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1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1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为A、B、C3个亚组,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分析血清PINP、PICP、ICTP与骨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转移癌患者血清PINP、PICP、ICT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其中PICP、ICTP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INP、PICP、ICTP水平在A、B、C3组均依次递增;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相关性良好(P<0.01),ICTP、PIN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呈一定相关(P<0.05);血清ICTP水平与PINP水平呈中度相关。结论:检测血清PINP、PICP、ICTP水平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检测血清PICP、ICTP水平临床价值高;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的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端(PINP) 羧基端(picp) 羧基端(ICTP)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疗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亚宁 王爱红 +2 位作者 李秀菊 曹春林 朱兴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21-3023,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CHF患者根据...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CHF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三组:ACEI/ARB组,29例,倍他乐克组,24例;ACEI/ARB+倍它乐克组,33例;4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CHF患者入院时及规范治疗6w后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应用多普勒超声测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及两者比值(VE/VA)、左室内径(LVID)。结果各组CHF患者及对照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各组CHF患者NYHA分级和LVEF也无显著差异。CHF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CHF患者治疗6w后,NYHA分级和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血清PⅠCP和PⅢNP较治疗前也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PⅠCP和PⅢNP水平与LVID呈正相关,与LVEF、VE/VA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可预测CHF患者药物治疗反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羧基端 氨基端 心室重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素华 张利宣 +3 位作者 赵维江 曹治宸 黄建敏 潘丽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PICP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E、A)及其比值(E/A)。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IC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螺内酯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E/A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螺内酯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螺内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的合成可能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舒张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血清羧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改变 被引量:1
6
作者 邝建 周晓红 +2 位作者 陈红梅 杨华章 崔炎棠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53-654,共2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中成骨细胞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IA方法分别测定 3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结果  2型糖尿病组平均PICP为 ( 93 48± 2 8 46) μg/...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中成骨细胞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IA方法分别测定 3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结果  2型糖尿病组平均PICP为 ( 93 48± 2 8 46) μg/L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 ( 14 1 3 7± 5 8 2 7) μg/L(P <0 0 1) ,各年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正常对照。患者血清PICP与C肽呈正相关r=0 40 4(P <0 0 5 ) ,与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I型胶原合成速率、成骨细胞功能较正常人降低 ,骨形成减少 ,可能与患者胰岛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端 糖尿病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果明 刘先哲 +3 位作者 田丽红 黄秀凤 揭育丽 蒲晓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血清 羧基端 氨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涛 张慧秋 冯倩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8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黄芪 羧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丽英 胡春艳 +1 位作者 贠春燕 李晓利 《中医正骨》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是否出现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根据骨转移数目将骨转移组分为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中的骨转移评价标准将骨转移组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治疗前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以及骨转移组治疗前后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结果: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67例,骨转移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高于无骨转移组[(110.31±15.67)ng·m L^(-1),(45.56±8.65)ng·m L^(-1),t=3.146,P=0.002;(0.58±0.02)ng·m L^(-1),(0.36±0.01)ng·m L^(-1),t=2.858,P=0.005]。骨转移数目<3个组21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27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低于骨转移数目≥3个组[(102.41±12.34)ng·m L^(-1),(116.45±17.48)ng·m L^(-1),t=3.121,P=0.003;(0.56±0.01)ng·m L^(-1),(0.58±0.04)ng·m L^(-1),t=2.058,P=0.045]。48例骨转移患者中,42例针对原发肿瘤进行了化疗和放疗,并应用了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其余6例均采用镇痛药物进行姑息治疗。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34例、无效14例,治疗有效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97.14±17.32)ng·m L^(-1),(105.77±15.04)ng·m L^(-1),t=9.890,P=0.000;(0.52±0.03)ng·m L^(-1),(0.57±0.02)ng·m L^(-1),t=11.655,P=0.000],治疗无效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8.24±20.42)ng·m L^(-1),(121.31±16.30)ng·m L^(-1),t=1.815,P=0.093;(0.59±0.04)ng·m L^(-1),(0.60±0.03)ng·m L^(-1),t=0.780,P=0.450]。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评估骨转移程度和评价骨转移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 氨基端 羧基端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患儿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
10
作者 张文林 唐成和 +1 位作者 石太新 贾汝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2-393,399,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组织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2例ITP患儿分为激素、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组(干预组)和单纯激素治疗组(未干预组),26例同期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组织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2例ITP患儿分为激素、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组(干预组)和单纯激素治疗组(未干预组),26例同期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结果干预组治疗前(150.69±55.22)与治疗后(157.35±47.48)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148.56±40.12)比较,PICP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干预组治疗前(155.73±49.68)与治疗后(113.92±48.25)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ICP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GC治疗4周即可抑制ITP患儿骨组织Ⅰ型胶原的合成。激素治疗同时应用维生素D及钙剂能有效拮抗激素对骨组织Ⅰ型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端 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
11
作者 戴兆云 孙莲娜 甘洁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51-652,共2页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华东医院戴兆云,孙莲娜,甘洁民肝脏对各种内分泌激素均有代谢作用,血清Ⅰ型前肢原竣基端前肽(CICP)系成骨细胞分泌的骨代谢调节因子,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CIC... 病毒性肝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测定的意义华东医院戴兆云,孙莲娜,甘洁民肝脏对各种内分泌激素均有代谢作用,血清Ⅰ型前肢原竣基端前肽(CICP)系成骨细胞分泌的骨代谢调节因子,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CICP水平,以了解肝炎与CICP之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I 羧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表达
12
作者 高鸿美 焦光宇 李胜歧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是否存在肺纤维增生,探讨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为气管内滴注NS(生理盐水)12h后取材,LPS1组、LPS2组为气管内滴注LPS 1.0ml/kg(浓度为100μg...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是否存在肺纤维增生,探讨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为气管内滴注NS(生理盐水)12h后取材,LPS1组、LPS2组为气管内滴注LPS 1.0ml/kg(浓度为100μg/ml)后分别于12h、24h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的浓度。结果:LPS2组大鼠血清PⅠCP浓度为(64.75±11.9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38±3.59)μg/L和LPS1组(13.96±4.30)μg/L(P<0.05),而LPS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2组大鼠BALF中PⅠCP浓度为(35.26±3.3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6.90±1.99)μg/L和LPS1组(6.92±2.50)μg/L(P<0.05),而对照组和LPS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PS致大鼠ALI后24h血清及BALF中PⅠCP浓度显著增高提示ALI早期肺纤维增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羧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蒙蒙 朱丽英 +3 位作者 李晓利 任萍 赵变峰 谢凤利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组)和72例无骨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无骨转移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ALP、PINP和β-CTX水平,以及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骨转移组患者血清ALP、PINP和β-CTX水平分别为(284.19±70.40)u/L、(120.86±24.29)ng/mL、(0.89±0.62)ng/mL,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的(253.25±67.34)u/L、(84.63±30.98)ng/mL、(0.44±0.2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0,P=0.007;t=7.892,P<0.001;t=5.831,P<0.001)。ALP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083、特异性为0.64、曲线下面积为0.67,PINP分别为0.90、0.74、0.81,β-CTX分别为0.76、0.78、0.78,三者联合检测分别为0.84、0.96、0.89。结论血清ALP、PINP和β-CTX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检测,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 氨基端 羧基端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及其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蕾 郑良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IC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HCM患者60例作为HCM组,同期60岁以上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探讨老年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IC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HCM患者60例作为HCM组,同期60岁以上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ICP、PICP、B型脑钠肽(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LVD)、左心房容积(LAV),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结果HCM组血清CICP、PICP、BN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LVEF显著低于C组(P<0.05),LVD、LAV、LAVI、E/A、E/E′显著高于C组(P<0.05)。HCM患者血清CICP、PICP水平与LVEF无相关性(P>0.05),与LVD、LAV、LAVI、E/A、E/E′呈正相关(P<0.05)。梗阻型HCM患者血清CICP、PICP水平高于非梗阻型(P<0.05)。结论HCM患者血清CICP、PICP水平升高,血清CICP、PICP水平可反映HCM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且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心肌病 羧基端 羧基端 B脑钠 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福生 周令望 +8 位作者 刘立志 高彦辉 孙辉 刘艺 郭新利 汪中伯 于波 钟学宽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4.98) μg/L(P <0 .0 1) ;病区正常人的血清PⅠCP浓度显著高于非病区正常人(40 .85± 6.75) μg/L(P <0 .0 0 1)。四川省病区正常儿童血清PⅠCP(52 .53± 12 .91) μg/L高于非病区正常儿童(45.91± 6.0 2 ) μg/L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慢型克山病患者机体胶原合成活跃 ,血清PⅠCP有可能成为监测慢型克山病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血清 羧基末端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及表皮生长因子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丽红 龚守军 +2 位作者 李光明 李也冰 徐斌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1年第4期193-194,共2页
通过观察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水平 ,以评价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 13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30名正常人(对照组 )的血清PICP及ECF水平。结... 通过观察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水平 ,以评价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 13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30名正常人(对照组 )的血清PICP及ECF水平。结果表明急性肝炎组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慢性肝炎轻中型组、慢性肝炎重型组及肝硬化组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0 .0 1) ,其中慢性肝炎重型组两指标水平最高。以上结果说明 ,测定血清PICP及EGF水平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慢性肝病的活动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羧基端 表皮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含量的观察
17
作者 黄宗明 李东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不同程度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含量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将 41例高血压病人分成 3组 ,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PⅢNP、PⅠCP含...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不同程度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含量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将 41例高血压病人分成 3组 ,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PⅢNP、PⅠCP含量。结果  3组之间PⅢNP、PⅠCP含量均有差别 ;只有组Ⅰ与对照组无差异 ,其余两组与对照组各参数均有差别 ;PⅢNP、PⅠCP含量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PⅢNP、PⅠCP含量可以反映高血压肥厚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与代谢 ,并可能受循环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浆 氨基末端 含量 羧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变化及意义
18
作者 陈玲 揭育丽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1个月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 2、7、14、2 8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含量...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1个月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第 2、7、14、2 8天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含量。结果 :AMI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发病后第 7、14、2 8天的血清PⅠCP及PⅢNP维持在较高水平 ,互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含量明显升高并持续 1个月以上 ,反映AMI后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I羧基端 氨基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与多项肝硬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建华 张健华 +3 位作者 吕斌彬 冯静霞 张然蓉 毛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P的水平。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ColⅢ、LN和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病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r=0.997,P<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ICP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肝癌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末端 层粘连蛋白 甲胎蛋白 肝炎 肝硬化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其特殊序列在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琴 邢宝山 +3 位作者 芦慧霞 吴丽芳 张卫国 翟卫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77-5278,共2页
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可降低骨密度(BMD),导致骨质疏松(OP),但2型糖尿病对BMD的影响仍有争议。本文拟探讨骨特异性碱性磷酶酶(BA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其特殊序列(β-CTx)水平与2型糖尿病OP的关系。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氨基端延长 羧基端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