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京京 陈盈玲 +2 位作者 单浩杰 蒋伏松 于晓巍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9-322,32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TIR。根据TIR水平将患者分为TIR<70%组(154例)和TIR≥70%组(18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N-MID OC、PINP和其他生化指标水平。TIR与N-MID OC、PIN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结果:TIR<70%组N-MID OC、PINP水平低于TIR≥70%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N-MID OC、PINP呈正相关(均P<0.05)。调整与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仍与N-MID OC、PINP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T2DM患者TIR与骨形成指标物N-MID OC和PI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形成标志物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 连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 β-交联羧基末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在骨转移性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抒 张军宁 乔田奎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1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41例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为A、B、C3个亚组,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分析血清PINP、PICP、ICTP与骨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转移癌患者血清PINP、PICP、ICT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其中PICP、ICTP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INP、PICP、ICTP水平在A、B、C3组均依次递增;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相关性良好(P<0.01),ICTP、PIN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呈一定相关(P<0.05);血清ICTP水平与PINP水平呈中度相关。结论:检测血清PINP、PICP、ICTP水平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检测血清PICP、ICTP水平临床价值高;血清PICP水平与骨转移数目的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 羧基端肽(ICTP)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甘坤宁 张波 +2 位作者 贺辉 崔向荣 熊凯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845-849,855,共6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PC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BMP-2)及其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绝经后骨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组,根据骨密度(BMD)分为...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PCⅠ)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BMP-2)及其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绝经后骨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组,根据骨密度(BMD)分为正常亚组55例、减少亚组67例、疏松亚组49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的绝经未骨折女性17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BALP、PCⅠ和BMP-2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BALP、PCⅠ和BMP-2水平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BALP、PCⅠ和BMP-2对绝经后骨折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绝经后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BALP、PCⅠ水平升高,BMP-2水平降低(t/P=4.173/<0.001、11.693/<0.001、10.038/<0.001);骨密度正常亚组、减少亚组和疏松亚组患者血清BALP、PCⅠ水平依次升高,BMP-2水平依次降低(F/P=9.943/<0.001、83.323/<0.001、63.602/<0.001)。经Spearman法分析,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BALP、PCⅠ与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β-联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OC)呈正相关(BALP:r/P=0.424/0.001、0.536/<0.001、0.622/<0.001;PCⅠ:r/P=0.503/<0.001、0.510/<0.001、0.497/0.006),血清BMP-2与N-MID、β-CTX、OC呈负相关(r/P=-0.597/<0.001、-0.614/<0.001、-0.544/<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BALP、PCⅠ、BMP-2及三者联合预测绝经后骨折发生的AUC为0.734、0.901、0.845、0.963,三者联合预测价值较单项指标高(Z=8.046、3.377、5.165,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MID高、β-CTX高、OC高、BALP高、PCⅠ高和BMP-2低水平是绝经后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2.223(1.230~3.987)、1.498(1.114~2.014)、3.401(1.713~6.754)、3.560(1.616~7.843)、5.222(1.956~13.941)、3.168(1.986~5.294)]。结论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中BALP、PCⅠ水平升高,BMP-2水平降低,并且三者均与骨质疏松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绝经后 骨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质疏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对激活肝星状细胞表达Ⅰ型前胶原及TGF-β_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玲 朱清静 张赤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 ,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 ,制备药物血清 ,温育培养细胞 72h ,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抗纤... 目的 :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 ,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 ,制备药物血清 ,温育培养细胞 72h ,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β1mRNA的表达。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软肝冲齑睚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前胶原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其特殊序列在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章琴 邢宝山 +3 位作者 芦慧霞 吴丽芳 张卫国 翟卫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77-5278,共2页
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可降低骨密度(BMD),导致骨质疏松(OP),但2型糖尿病对BMD的影响仍有争议。本文拟探讨骨特异性碱性磷酶酶(BA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其特殊序列(β-CTx)水平与2型糖尿病OP的关系。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疗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亚宁 王爱红 +2 位作者 李秀菊 曹春林 朱兴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21-3023,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CHF患者根据...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CHF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三组:ACEI/ARB组,29例,倍他乐克组,24例;ACEI/ARB+倍它乐克组,33例;4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照组、CHF患者入院时及规范治疗6w后血清PⅠCP和PⅢNP浓度。应用多普勒超声测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及两者比值(VE/VA)、左室内径(LVID)。结果各组CHF患者及对照组之间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各组CHF患者NYHA分级和LVEF也无显著差异。CHF患者血清PⅠCP和PⅢ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CHF患者治疗6w后,NYHA分级和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血清PⅠCP和PⅢNP较治疗前也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PⅠCP和PⅢNP水平与LVID呈正相关,与LVEF、VE/VA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ⅠCP和PⅢNP水平可预测CHF患者药物治疗反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氨基端肽 心室重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董妙先 綦艳秋 +4 位作者 朱兰芹 耿玉涛 李佳鸣 邹德嘉 王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4期2029-203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CCl4组(n=20)和大黄素+CCl4组(n=20),共3组。采用40%CCl4橄榄油混悬液2 ml/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12...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CCl4组(n=20)和大黄素+CCl4组(n=20),共3组。采用40%CCl4橄榄油混悬液2 ml/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12周)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大黄素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Cl4组大鼠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CCl4组比较,大黄素可显著减少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论大黄素具有下调纤维化肝脏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ⅰ型前胶原 实时定量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骨二仙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志安 吴艳峰 +2 位作者 谢文峰 曾志勇 萧劲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70-173,共4页
目的: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健骨二仙丸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的原代成骨细胞,采用 PNPP 法、RIA 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 RT-PCR 之法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矿化结节形成和Ⅰ型... 目的: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健骨二仙丸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的原代成骨细胞,采用 PNPP 法、RIA 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 RT-PCR 之法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矿化结节形成和Ⅰ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从而了解健骨二仙丸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健骨二仙丸中、高剂量能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促进成骨细胞骨钙素和Ⅰ型前胶原 mRNA 的表达(P<0.01,P<0.05),与雌激素(倍美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骨二仙丸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分化 ⅰ型前胶原 健骨二仙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福生 周令望 +8 位作者 刘立志 高彦辉 孙辉 刘艺 郭新利 汪中伯 于波 钟学宽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4.98) μg/L(P <0 .0 1) ;病区正常人的血清PⅠCP浓度显著高于非病区正常人(40 .85± 6.75) μg/L(P <0 .0 0 1)。四川省病区正常儿童血清PⅠCP(52 .53± 12 .91) μg/L高于非病区正常儿童(45.91± 6.0 2 ) μg/L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慢型克山病患者机体胶原合成活跃 ,血清PⅠCP有可能成为监测慢型克山病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血清 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素华 张利宣 +3 位作者 赵维江 曹治宸 黄建敏 潘丽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PICP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E、A)及其比值(E/A)。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IC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螺内酯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E/A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螺内酯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螺内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的合成可能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舒张性心力衰竭 螺内酯 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Ⅰ型前胶原的提取、纯化与抗血清的制备应用于放免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兴明 林丁 +7 位作者 刘预 吴立翔 田明 林一民 黄学梅 易琳 杨静梅 张达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Ⅰ,PCⅠ)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免法),应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从羊胎皮中提取PCⅠ免疫兔获取特异性抗血清。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为单一区带,β疏基乙醇还原后,出现I型前胶...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Ⅰ,PCⅠ)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免法),应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从羊胎皮中提取PCⅠ免疫兔获取特异性抗血清。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为单一区带,β疏基乙醇还原后,出现I型前胶原特有的链。用此抗原免疫兔获得高效价抗血清,效价为1∶128倍和1∶64倍以上。结论抗原、抗体可用于PCⅠ放免法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腺癌骨转移 ⅰ型前胶原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中Ⅰ型前胶原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吕红 李伟力 +3 位作者 刘嘉毅 刘二华 赵海滨 刘志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角膜情况,角膜haze的分级参照Seiler标准。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1、3、7、15d及1、2、3个月处死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手术区角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Ⅰ型前胶原在术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光密度(OD)值表示。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haze区中Ⅰ型前胶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术后3d起,术眼角膜上皮开始移行覆盖切削区并逐渐增厚,基质纤维细胞增生活跃;术后1个月时术眼角膜上皮基底膜开始形成,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术后3个月角膜基质胶原重塑过程基本完成,角膜结构趋于正常。大鼠角膜术后haze分级与Ⅰ型前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406,P<0.05);非手术区各时间段角膜平均OD值均无明显变化(t=5.719,P>0.05);手术区角膜中的Ⅰ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高于非手术区(P<0.05);haze区平均OD值明显高于非haze区(t=5.578,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角膜上皮中Ⅰ型前胶原的阳性表达在术后7d最多,并终止于术后1个月,而角膜细胞间质中Ⅰ型前胶原持续至整个修复过程。结论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增加可能是haze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前胶原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 准分子激光手术 结构 上皮下雾状混浊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Ⅰ型前胶原放射免疫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兴明 林丁 +3 位作者 李伟道 刘预 林一民 李启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邝建 周晓红 +2 位作者 陈红梅 杨华章 崔炎棠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53-654,共2页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中成骨细胞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IA方法分别测定 3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结果  2型糖尿病组平均PICP为 ( 93 48± 2 8 46) μg/...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中成骨细胞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IA方法分别测定 3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60例正常对照的空腹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结果  2型糖尿病组平均PICP为 ( 93 48± 2 8 46) μg/L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 ( 14 1 3 7± 5 8 2 7) μg/L(P <0 0 1) ,各年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正常对照。患者血清PICP与C肽呈正相关r=0 40 4(P <0 0 5 ) ,与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I型胶原合成速率、成骨细胞功能较正常人降低 ,骨形成减少 ,可能与患者胰岛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 糖尿病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果明 刘先哲 +3 位作者 田丽红 黄秀凤 揭育丽 蒲晓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 目的 观察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后 3个月内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PI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水平的变化规律 ,以及与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6例AMI患者发病后第 5 ,15 ,30 ,90天及 2 5例健康人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标准导联心电图QRS记分和第 90天的 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MI患者第 5 ,15 ,30 ,90天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P <0 0 1) ;PICP和PⅢNP含量与出院时QRS记分和 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相关 (均P <0 0 0 1)。结论 :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未获成功的AMI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含量明显增高并持续 3个月以上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功能状态 ,有助于预测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 血清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氨基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雪涛 张慧秋 冯倩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8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ⅰ型前胶原 黄芪 羧基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织素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江波 衡德忠 姚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 目的探讨血清骨织素(OSTN)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行PFNA术的老年IFF患者200例,根据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将其分为不良组(51例)和优良组(149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差异,分析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TN、PⅠNP水平对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年龄、术前有合并症占比、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占比、术前Evans-Jensen分型≥Ⅲ型占比、重度骨质疏松占比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高于优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Evans-Jensen分型、骨质疏松及血清OSTN、PⅠNP水平均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STN、PⅠN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IFF患者血清OSTN、PⅠNP水平升高与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有关,可能成为其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织素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 髋关节功能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丽英 胡春艳 +1 位作者 贠春燕 李晓利 《中医正骨》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是否出现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根据骨转移数目将骨转移组分为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中的骨转移评价标准将骨转移组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治疗前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转移数目<3个组和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以及骨转移组治疗前后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结果: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67例,骨转移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高于无骨转移组[(110.31±15.67)ng·m L^(-1),(45.56±8.65)ng·m L^(-1),t=3.146,P=0.002;(0.58±0.02)ng·m L^(-1),(0.36±0.01)ng·m L^(-1),t=2.858,P=0.005]。骨转移数目<3个组21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27例,骨转移数目<3个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低于骨转移数目≥3个组[(102.41±12.34)ng·m L^(-1),(116.45±17.48)ng·m L^(-1),t=3.121,P=0.003;(0.56±0.01)ng·m L^(-1),(0.58±0.04)ng·m L^(-1),t=2.058,P=0.045]。48例骨转移患者中,42例针对原发肿瘤进行了化疗和放疗,并应用了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其余6例均采用镇痛药物进行姑息治疗。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34例、无效14例,治疗有效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97.14±17.32)ng·m L^(-1),(105.77±15.04)ng·m L^(-1),t=9.890,P=0.000;(0.52±0.03)ng·m L^(-1),(0.57±0.02)ng·m L^(-1),t=11.655,P=0.000],治疗无效组的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8.24±20.42)ng·m L^(-1),(121.31±16.30)ng·m L^(-1),t=1.815,P=0.093;(0.59±0.04)ng·m L^(-1),(0.60±0.03)ng·m L^(-1),t=0.780,P=0.450]。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PⅠNP和β-CTX含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评估骨转移程度和评价骨转移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 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大鼠HSC表达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20
作者 汪余勤 宗春华 +4 位作者 徐雷鸣 瞿春莹 董国芳 李定国 陆汉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7,143,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 (HSC)表达AngⅡ受体 (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HSC分离培养后 ,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 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 (HSC)表达AngⅡ受体 (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HSC分离培养后 ,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 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激活的HSC表达少量的AT1R蛋白和mRNA ,10 -6mol/LAngⅡ刺激后AT1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 ,同时亦能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 ;而体外培养激活的HSC不表达AT2R ,AngⅡ作用后亦不能刺激其表达。结论AngⅡ能够促进激活的大鼠HSC表达AT1R ,同时增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 ⅰ型前胶原 AngⅡ MRNA表达 大鼠 激活 分泌 ATR 表达水平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