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亚气学思潮中认识论的两种形态——以罗钦顺与贝原益轩为例
1
作者
杨世帆
《朱子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94-311,共18页
近世东亚中日两国都曾涌现过一股“气学”思潮,该思潮否定作为形上实体的天理,主张在气体流行中认识事物之“条理”“物理”。明代的罗钦顺与江户的贝原益轩均有类似主张。但罗钦顺虽主张就分殊事物体认个别之理,其认识论的最终目的仍...
近世东亚中日两国都曾涌现过一股“气学”思潮,该思潮否定作为形上实体的天理,主张在气体流行中认识事物之“条理”“物理”。明代的罗钦顺与江户的贝原益轩均有类似主张。但罗钦顺虽主张就分殊事物体认个别之理,其认识论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于“天人合一”中体认宇宙整体秩序之“理一”,并赋予了认识行为强烈的道德实践意义。而贝原益轩则认为宇宙整体秩序是不可知之物,主张将其存而不论,专注于对个别事物的经验认知,最终发展出主客两分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这并不仅是二人的个体差异,更是中日两国近世思想中认识论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气学
认识论
罗钦顺
贝原益轩
原文传递
题名
东亚气学思潮中认识论的两种形态——以罗钦顺与贝原益轩为例
1
作者
杨世帆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处
《朱子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94-311,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常生活视野下的近世日本儒学实像研究(1603—1867)”(22CSS030)
文摘
近世东亚中日两国都曾涌现过一股“气学”思潮,该思潮否定作为形上实体的天理,主张在气体流行中认识事物之“条理”“物理”。明代的罗钦顺与江户的贝原益轩均有类似主张。但罗钦顺虽主张就分殊事物体认个别之理,其认识论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于“天人合一”中体认宇宙整体秩序之“理一”,并赋予了认识行为强烈的道德实践意义。而贝原益轩则认为宇宙整体秩序是不可知之物,主张将其存而不论,专注于对个别事物的经验认知,最终发展出主客两分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这并不仅是二人的个体差异,更是中日两国近世思想中认识论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东亚气学
认识论
罗钦顺
贝原益轩
Keywords
“qi xue”of east asian
epistemology
Luo
qi
nshun
Kaibara Ekiken
分类号
B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亚气学思潮中认识论的两种形态——以罗钦顺与贝原益轩为例
杨世帆
《朱子学研究》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