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敏教授从脾肺肝论治儿科常见疾病的临证经验
1
作者 陈燕妮 姜科宇 吴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 儿科常见疾病种类繁多,吴敏教授认为,脾、肝、肾与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吴敏教授主张以肝、肾、脾来论治儿科常见疾病,达到良好临床疗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梳理疾病特点与机制、治疗方法,以为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同时亦为吴敏教授治疗经验的推广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肺肝论治 儿科常见疾病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联合苦黄散治疗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钟斌 陈青 +6 位作者 李曦 李明明 廖泽辉 梁静 陈婕 唐兰 苏信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4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联合苦黄散治疗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梧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联合苦黄散治疗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梧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甘露消毒丹联合苦黄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5~7 d。比较2组临床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FPG)、心肌酶[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N)、血小板(PLT)]。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4.500,P=0.034);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5~7 d后,2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BUN、Cr、FPG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7 d后,2组CK及WB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LDH、α-HBD、CK-MB及LYM、GRAN、PLT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联合苦黄散应用于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蕴毒证治疗中可提高疗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改善患儿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肺脾湿热蕴毒证 甘露消毒丹 苦黄散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
3
作者 于晨阳 祝翠燕 +3 位作者 于京芳 朱冉 王富乐 张铁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肝脾相关 肝与大肠相通 肺与大肠相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郑晓梅 代宏勋 +3 位作者 林火真 黄鑫 顾芳 雷建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 目的:研究疏肝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量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6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培土生金法组(24例)、舍曲林组(23例)及呼吸操组(22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降低,肺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及HAMD评分方面,舍曲林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影响方面,中药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 抑郁 疏肝培土生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神经性耳鸣的辨证施治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凡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神经性耳鸣属于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发病原因多,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神经性耳鸣的病机复杂,临床诊疗均存在较大难度,是耳鼻咽喉科的疑难病证,而中医辨证论治对于神... 神经性耳鸣属于主观性或自觉性耳鸣,发病原因多,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环境噪声的增加,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神经性耳鸣的病机复杂,临床诊疗均存在较大难度,是耳鼻咽喉科的疑难病证,而中医辨证论治对于神经性耳鸣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 辨证论治 耳鸣治肺 耳鸣治肝 耳鸣治脾 耳鸣治心 耳鸣治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肺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辉辉 刘中勇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2-13,16,共3页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 脾胃 气机升降 脾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证治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史锁芳 魏瑜 +11 位作者 熊侃 叶德梁 高坤 万凌峰 汪为民 陈永昶 吴迪 张月清 李昀泽 崔磊 陈明祺 朱汇滨 《中医学》 2020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探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诊治提供证治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4日~2020年3月31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86例)、武汉黄石有色医院(67例)、武汉江夏区中医院(20例)、淮... 目的:探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诊治提供证治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4日~2020年3月31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86例)、武汉黄石有色医院(67例)、武汉江夏区中医院(20例)、淮安市中医院(20例)、扬州市中医院(10例)、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6例),总计209例均符合出院标准处于恢复期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四诊信息,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9例符合出院标准处于恢复期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48.90 &#177;14.02)岁。中医证型分布以肺脾不足证占65.1%,气阴两虚证占34.9%,兼夹证以湿热证最常见(14.4%),肝气郁结与心神失养证也可见到。结论:肺脾不足证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主要证型,气阴两虚证次之,可以兼夹湿热证,也可出现肝气郁结与心神失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恢复期 证型分布 肺脾不足证 气阴两虚证 湿热证 肝气郁结证 心神失养证 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伤寒论》之渴(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河南中医》 2019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阳明病多口渴,阳明胃家有热是导致口渴的直接原因。小柴胡汤证患者如果阳明热重津液被伤,则口渴,张仲景去半夏之辛燥,加人参、栝蒌根生津液;如果患者风重,则不渴,仲景去人参之甘寒,加桂枝祛风。脾约丸证患者,胃气虚乏而生热,此热乃虚热... 阳明病多口渴,阳明胃家有热是导致口渴的直接原因。小柴胡汤证患者如果阳明热重津液被伤,则口渴,张仲景去半夏之辛燥,加人参、栝蒌根生津液;如果患者风重,则不渴,仲景去人参之甘寒,加桂枝祛风。脾约丸证患者,胃气虚乏而生热,此热乃虚热,其病机以脾虚寒为主,所以患者口不渴。阳明经阳气的来复是疾病向愈之兆,阳气来复的表现为口渴,此时病人少量饮水,阴阳自和则痊愈;如果饮水过多则"不能消之",表现为"其腹必满,小便不利";对于"太阳有寒,阳明有热",加上饮水过多的患者,当阳气恢复必定"大汗出,小便利",阳明之热和太阳之寒随汗而解,体内蓄积之水随小便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病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 麻子仁丸证 猪苓汤证 肝乘脾 肝乘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五脏传变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娟 朱凤 范恒 《河南中医》 2020年第7期987-989,共3页
五脏功能相互影响,一脏病变可累及五脏六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可以从肺发病。肺在窍为鼻,外邪由鼻咽进入肺部,治不及时或误治,传脾胃肠道,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影响肾主水的功能,肝... 五脏功能相互影响,一脏病变可累及五脏六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可以从肺发病。肺在窍为鼻,外邪由鼻咽进入肺部,治不及时或误治,传脾胃肠道,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影响肾主水的功能,肝肾同源,金克木,肺经热盛,肝木受损,致肝肾功能皆有损伤;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致心脏功能失调,最终致五脏功能皆伤。故在治疗上,除清肺热、补肺阴外,需补益脾胃。新冠肺炎患者可首先表现为脾胃症状,脾胃功能受损,累及于肺;肺病日久,又影响于脾,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土能克水,脾土热盛,耗伤肾阴;土侮木,肝气郁结化热,日久伤阴,肝肾同源,肝肾之阴皆伤;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偏亢,终致心功能失常,五脏功能失司。故对于以脾胃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治以解表祛湿,清热解毒,疗效显著。肝气郁结化火,损伤肝肾之阴;肝木克土,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肾水不能养心,致心功能损伤,最终导致五脏俱损。故治疗多用柴胡类方,以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在了解脏腑传变的基础上,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干预和早治疗,可明显缩短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减少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转化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五脏 脾胃 肝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实脾法之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明章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共2页
本文从肝脾的生理、病理关系,及在肝病实证、虚证临证中的应用实脾法的必要性探讨,认为肝病实脾法-这一中医经典治肝之法不论在实证、虚证肝病的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肝病实脾法 实证 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学铭治疗IgA肾病经验介绍
11
作者 李星凌 叶黎青 马红珍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0期187-191,共5页
介绍李学铭教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李学铭教授尤其重视《黄帝内经》的理论在IgA肾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认为IgA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采用衷中参西之法指导IgA肾病的诊治。将IgA肾病分为五个主要证型,分别为风邪犯肺、肺... 介绍李学铭教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李学铭教授尤其重视《黄帝内经》的理论在IgA肾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认为IgA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采用衷中参西之法指导IgA肾病的诊治。将IgA肾病分为五个主要证型,分别为风邪犯肺、肺胃伏热、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有五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宣肺清热、清热宁血、平补肺脾、温补脾肾、滋补肝肾。此外,临床若出现除尿常规检查异常以外不具有明显症状时,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宜重视以辨病论治为补充,通过理化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病因病机,病证相合。针对已用激素治疗者,重视辨清其病机本质,以中药增效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风邪犯肺 肺胃伏热 肺脾气虚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病证相合 李学铭
原文传递
脾胃病治疗经验概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林 杨济铭 +1 位作者 王方 雷雪莉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1期1687-1689,共3页
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纯寒证或纯热证皆少见,多为寒热错杂之证,宜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使用,常选用黄芩、黄连配半夏、干姜,吴茱萸配黄连,炮姜、高良姜配黄连等,寒热兼用,但要以偏温热为主。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胃患病,气机升降... 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纯寒证或纯热证皆少见,多为寒热错杂之证,宜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使用,常选用黄芩、黄连配半夏、干姜,吴茱萸配黄连,炮姜、高良姜配黄连等,寒热兼用,但要以偏温热为主。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胃患病,气机升降失衡,致气机紊乱,变证丛生,证属脾不升清者,选益气健脾之品,如葛根、黄芪、升麻、柴胡、桔梗、荷叶等;证属胃气不降者,则选用和胃降气药物,如法半夏、枳实、厚朴、旋覆花、生姜、竹茹等,使脾胃功能以衡为期。肝气对脾胃之气具有疏通和畅达的作用,在健运脾胃的同时,佐以疏肝、柔肝之品,如生麦芽、升麻、柴胡、郁金、香附等调达肝气,可助脾胃功能恢复。治脾勿忘宣肺,肺的宣发有助于脾的升清,肺的肃降有助于胃的降浊,麻黄、桔梗、杏仁、苏叶等宣降肺气之品,可间接促进脾升胃降功能的恢复。难治性脾胃病病变部位已由经脉深入络脉,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通络作用的药物,如降香、沉香、九香虫、檀香、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疏通络脉,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寒热兼施 燮理升降 疏肝 宣肺 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克穷审症求因-先证而治辨治脾虚瘀热互结经前期综合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启云 徐瑾 王克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6-7,共2页
王克穷教授强调病有轻重缓急,先证而治,顿挫病势,防止传变是治患精髓。通过审症求因-先证而治辨治脾虚瘀热互结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验案,彰显仲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旨,诸多症状并非施一剂重方,针对刻下最痛苦之症状,使之缓... 王克穷教授强调病有轻重缓急,先证而治,顿挫病势,防止传变是治患精髓。通过审症求因-先证而治辨治脾虚瘀热互结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验案,彰显仲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旨,诸多症状并非施一剂重方,针对刻下最痛苦之症状,使之缓解后再着手次要症状。女,26岁,经前期乳房胀痛3年,加重20d。乳房胀痛,甚者乳头不敢沾衣,胃脘坚胀,食难用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发青,面颊及额头有少许脓疱,硬结,烦躁易怒,入睡困难,睡则夜梦烦多。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外观正常,无乳头凹陷、溢液及橘皮样改变,双乳可触及腺体及包块,有压痛,尤以左乳外上象限为著,痛甚连及后背;腹部平软,心下痞硬,腹力偏强,左侧少腹急结;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弦。观其脉症,属瘀热互结,肝郁脾虚,用逍遥散似有病重药轻之嫌,尊“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二方合用(生半夏65g,干姜45g,黄连15g,黄芩45g,甘草炙30g,大枣12枚,人参45g,大黄60g,芒硝30g,桃仁20g,桂枝30g。2剂。水煎500m L,早中晚温服),重药轻投,下瘀血,除痞满,诸症自缓。二诊易上方为逍遥散合止痉散(柴胡、当归、白芍各20g,茯苓、白术各40g,甘草炙10g,煨姜1块,薄荷8g,全蝎15g,蜈蚣3条)3剂,水煎300m L,早中晚温服,舒肝理气,柔肝止痉以再挫病势;三诊止痉散加入生半夏、夏枯草、连翘各30g,12剂,清体内之实热以收功。诸恙若失,面颊及额头有少许脓疱,硬结已无,体重增加,双乳柔软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经行浮肿 经行乳房胀痛 经行泄泻 审症求因 先证而治 瘀热互结 肝郁脾虚 半夏泻心汤 桃核承气汤 逍遥散 止痉散 王克穷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脏腑相关病机及证治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智霖 史利卿 +5 位作者 马建岭 李扭扭 季坤 董尚娟 李渊 李先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16-1321,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临床表现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始终贯穿着COPD发病过程,是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也影响COPD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临床表现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始终贯穿着COPD发病过程,是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也影响COPD患者病情和预后。结合COPD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气道黏液主要属于中医学“痰饮”范畴,肺、脾、肾三脏失调为基础病机,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心气亏虚、瘀血阻滞亦为常见病机,辨证治疗以清肺化痰、温肺化饮、益气健脾、补肾纳气为主,疏肝理气运脾、益气活血化痰为辅;再结合辨证论治加以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治疗手段。基于脏腑相关病机理论对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进行证治探讨,希望获得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中医治疗该病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黏液高分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饮 脏腑相关 肺脾肾三脏失调 肝失疏泄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肺”视角论燥湿行气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帅 周正华 王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601-1605,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繁杂,肝、脾、肺功能失调导致湿阻气滞是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核心病机。临床根据不同病位分别选用平胃散苦温燥脾湿、加减小陷胸汤苦寒燥胃湿、上焦宣痹汤沉降利肺气、芳香之品醒脾运中气、以及辛散风药燥湿... 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繁杂,肝、脾、肺功能失调导致湿阻气滞是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核心病机。临床根据不同病位分别选用平胃散苦温燥脾湿、加减小陷胸汤苦寒燥胃湿、上焦宣痹汤沉降利肺气、芳香之品醒脾运中气、以及辛散风药燥湿疏肝气,运用上述5种燥湿行气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收效显著,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燥湿 行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证的脏腑分型治疗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娄蒙萍 郭静 +2 位作者 张芯 胡霖霖 张永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从脏腑分型角度探析郁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法]深入分析历代医籍及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郁证的方药应用,以脏腑为纲,分型探讨郁证的临床诊疗。[结果]郁证大体可分为心郁、脾郁、肝郁、胆郁、肾郁、肺郁6类,根据各脏腑生理病理特... [目的]从脏腑分型角度探析郁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法]深入分析历代医籍及近现代中医名家治疗郁证的方药应用,以脏腑为纲,分型探讨郁证的临床诊疗。[结果]郁证大体可分为心郁、脾郁、肝郁、胆郁、肾郁、肺郁6类,根据各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心郁又可分为心气实与心气虚,心气实者治宜选用黄连阿胶汤加减,心气虚者可予甘麦大枣汤加减;脾郁以振奋脾气为要,治宜小建中汤加减,以建中气;肝郁可分肝气实与肝血虚寒,肝气实予逍遥散加减,肝血虚寒予暖肝煎加减;胆郁可分胆气虚寒与胆经湿热,胆气虚寒可予温胆汤加减,胆经湿热可予蒿芩清胆汤加减;肾郁的治疗当以补冲任、固精血、降火气为法,可予二仙汤加减;肺郁的治疗当以清肺生津、滋阴润燥为法,可予百合知母汤加减。[结论]脏腑皆藏气血,五脏各有其志治疗郁证不应单以疏肝解郁为法,当随脏腑之志,分脏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郁 脾郁 肝郁 胆郁 肾郁 肺郁 脏腑辨证 情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乾构教授基于“病有脾,治肝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亮亮 杨帅 +3 位作者 于金德 李佳珂 李乾构 汪红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怒等病因可引起脾、肝、肺病变,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发为本病,此病病程较长,耗伤正气,李教授临证时以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肺失宣降为发病机制,治疗以培补脾胃,疏肝理肺为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肠外表现进行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有脾 治肝肺” 名老中医经验 李乾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丑夫教授论治情志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杨 程丑夫 +1 位作者 梁涛 金朝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32-34,共3页
程丑夫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40余年,经验丰富,对于内科系统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程师论治... 程丑夫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40余年,经验丰富,对于内科系统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程师论治情志病的经典验案略陈一二。1思虑伤脾案患者肖某,女,27岁。初诊:2014年5月20日。半年前因婚变后出现忧心忡忡,多思多虑,近1月来反复腹部胀满,刻诊:腹胀,食后为甚,呃逆,无反酸,通气后可减轻,无腹痛,不欲食,夜寐不安,二便调。舌红苔厚白腻,脉弦,BP:110/7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思虑伤脾 惊恐伤肾 悲忧伤肺 暴喜伤心 郁怒伤肝 程丑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亨德主任治肝法祛胃痛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爱华 周亨德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期12-13,共2页
周德享主任医师认为木土乘克为肝胃之关系,若情志不遂,气郁伤肝,横逆犯胃,可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胃痛。治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周德享主任医师亦十分重视情绪对胃痛的影响,倡导调畅情志,愉悦心情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 胃脘痛 治肝实脾 周亨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情志致病的特色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芊宇 战丽彬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346-1349,共4页
情志是中医学常见的致病原因。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对情志致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指南医案》是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关键著作,记载着大量与情志相关的医案。阐释情志致病的内涵,并将其与情志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加以区分;... 情志是中医学常见的致病原因。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对情志致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指南医案》是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关键著作,记载着大量与情志相关的医案。阐释情志致病的内涵,并将其与情志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加以区分;分析总结《临证指南医案》的情志致病以肝胆、心、脾为核心的辨治原则,主要采用泄肝培土、益(清)心补肾、理肺疏郁、辛开苦降、移情易性5种治疗方法,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情志致病 泄肝培土 益心补肾 理肺疏郁 辛开苦降 移情易性 叶天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