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8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视域下蒙古语颜色词“黑”
1
作者 舒叶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5年第1期115-119,167,共6页
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与认知隐喻密不可分。认知隐与语言紧密相连,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基于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映射出相对抽象的概念,即用始源域概念映射出目标域概念。方位隐喻是以... 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与认知隐喻密不可分。认知隐与语言紧密相连,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基于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映射出相对抽象的概念,即用始源域概念映射出目标域概念。方位隐喻是以方位概念为参照点的隐喻。本体隐喻是把抽象的、没有具体形状的情感、动作、事件、状态等概念隐喻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和物体。这三种类型的隐喻通常相互交织。蒙古语颜色词“黑”的词义延伸体现了这三种隐喻类型。借助认知隐喻的相关理论,剖析蒙古语“黑”的词义及词义延伸特点,发现其词义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形成一词多义现象。“黑”主要通过辐射型和连锁型发展模式派生新的词义,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人的认知模式有关。通过认知隐喻,“黑”实现了从颜色范畴向其他范畴的映射,在扩展丰富词义的同时,也细化了词义,使词义更为明确。语境对“黑”的词义亦起到了明确和限制作用。“黑”的词义延伸还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具备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黑” 词义的延伸 文化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族新词语综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绪明 陈艳彬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当代汉语曾族群化孳生出95个带"黑"新词语,"黑"的多义性为新词语的大量孳生提供了多样的构词选择。带"黑"新词语聚族孳生,既丰富了当代汉语词汇,也在词语的音节数量、结构形式、词语模类型、语义内涵及... 当代汉语曾族群化孳生出95个带"黑"新词语,"黑"的多义性为新词语的大量孳生提供了多样的构词选择。带"黑"新词语聚族孳生,既丰富了当代汉语词汇,也在词语的音节数量、结构形式、词语模类型、语义内涵及孳生方式等方面影响着词汇的构成状况,彰显了汉语词汇当代演变言语主体从众趋时、追新求简的独特社会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族新词语 统计特征 孳生机制 社会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黑”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59,共1页
《说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Y。Y,古窑字。”段玉裁注:“[火所熏之色也]熏者,火烟上出也。此语为从炎起本。[从炎,上出Y]会意。Y古文囱字。在屋曰囱。”
关键词 “黑” 《说文·部》 金文 甲骨文 词义 造字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的“颜”外之意 被引量:6
4
作者 衣玉敏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3,32,共2页
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对自然色彩的认识虽然大体相同,但是这些色彩词在语言文化中并非只是各种颜色的代码,当其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等结合起来以后,颜色词就可以联想、比喻、引申出许许多多的意思,使颜色词具有了诸多&qu... 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对自然色彩的认识虽然大体相同,但是这些色彩词在语言文化中并非只是各种颜色的代码,当其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等结合起来以后,颜色词就可以联想、比喻、引申出许许多多的意思,使颜色词具有了诸多"颜"外之意,不但丰富了民族词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心理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 色彩词 词汇 文化内涵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颜色词“黑”的使用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丽娜 赵东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X期63-64,共2页
颜色词能够深刻的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黑"是颜色词中最基础的色彩,同时也是产生最早的色彩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黑"的意义从最初的单义颜色词,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多种意义、同时与中国的社会... 颜色词能够深刻的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黑"是颜色词中最基础的色彩,同时也是产生最早的色彩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黑"的意义从最初的单义颜色词,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多种意义、同时与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颜色词 意义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蜜”新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群 方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2,41,共2页
关键词 “黑” “蜜” 现代汉语 动词 中学 语文 词义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澳门反“黑”刑事程序法的特点与完善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洪宪 王明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8-91,共4页
澳门在反"黑"刑事程序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第一、突出对特殊证人的保护;第二、诉讼行为的不公开性;第三、对特定罪犯采取羁押措施;第四、财产的扣押。当然,澳门反"黑"程序法尚需以下完善:第一、慎用保释制度;第二... 澳门在反"黑"刑事程序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第一、突出对特殊证人的保护;第二、诉讼行为的不公开性;第三、对特定罪犯采取羁押措施;第四、财产的扣押。当然,澳门反"黑"程序法尚需以下完善:第一、慎用保释制度;第二、加强对普通证人的保护措施;第三、证据收集手段应当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刑事程序法 特点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澳门反“黑”刑事实体法的特色 被引量:1
8
作者 莫洪宪 王明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9,共5页
澳门在反“黑”刑事实体法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第一、明确黑社会的概念;第二、严格规定黑社会犯罪;第三、规定黑社会关联罪;第四、突出保护特殊证人;第五、刑罚规定的特殊性;第六、针对黑社会的刑罚裁量制度的从重处罚性。
关键词 澳门 “黑”刑事实体法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颜色词“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佩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有些以人类的基本认识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造成误解,而有些属于文化词语范畴,单单从字面上理解会造成误解。鉴于此,以颜色词"黑"为例,说明对同一色彩词在英...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有些以人类的基本认识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造成误解,而有些属于文化词语范畴,单单从字面上理解会造成误解。鉴于此,以颜色词"黑"为例,说明对同一色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存在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颜色词“黑” 文化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的新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昌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111,共2页
“黑”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多义词之一,《现代汉语词典》一共列举了6个义项.即:①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②黑暗;③夜晚,黑夜;④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⑤坏,狠毒;⑥姓。不过,我们发现在近几年的媒体中,“黑”... “黑”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多义词之一,《现代汉语词典》一共列举了6个义项.即:①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②黑暗;③夜晚,黑夜;④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⑤坏,狠毒;⑥姓。不过,我们发现在近几年的媒体中,“黑”已经产生了一种新的意义,即“出人意料”。如在体育报道或娱乐新闻中就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 《现代汉语词典》 娱乐新闻 体育报道 多义词 “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俄语中的“红”与“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冬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各民族语言中一般都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颜色词,这些词除了表达自然界中的色彩外,还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红"与"黑"是汉俄语中两个意义比较丰富的颜色词,他们的文化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别。在翻译过... 各民族语言中一般都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颜色词,这些词除了表达自然界中的色彩外,还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红"与"黑"是汉俄语中两个意义比较丰富的颜色词,他们的文化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别。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红"与"黑"文化意义的不对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词 “红” “黑”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中“白”与“黑”的词义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本凤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33-134,共2页
在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九种基本色彩中,"白"与"黑"是不同于其他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这两个词的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 在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九种基本色彩中,"白"与"黑"是不同于其他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这两个词的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与“黑” 词义 共性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夺命黑天鹅》中“白”与“黑”的绝美演绎
13
作者 罗耀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美国心理惊悚影片《夺命黑天鹅》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导演,娜塔丽·波特曼担任主演,著名演员米拉·库妮丝、文森特·卡塞尔参演,该片荣获2010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提名等重量级奖项。本文将... 美国心理惊悚影片《夺命黑天鹅》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导演,娜塔丽·波特曼担任主演,著名演员米拉·库妮丝、文森特·卡塞尔参演,该片荣获2010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提名等重量级奖项。本文将以《黑天鹅》中妮娜在饰演天鹅皇后前的身心变化为视点,充分关注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在影片中交错现实与幻象的叙述手法,浅论影片《黑天鹅》中"白"与"黑"的绝美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命天鹅》 绝美 “白” “黑” 本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经济学家李佐军:“黑”与“绿”的博弈论
14
作者 林坤 《新经济导刊》 2012年第9期34-40,共7页
近期,地方版产业规划密集出台,涉及投资额动辄上万亿元,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涉及金额约7万亿元。
关键词 经济学家 博弈论 “绿” “黑” 李佐军 对话 朱敏 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趋势的“红”与“黑”
15
作者 李靖 邓纯雅 《中外管理》 2013年第2期52-53,共2页
这是一个“新鲜”的时代,中国崛起的当下,世界经济却出人意料的冷,曾经的偶像成为对手,曾经的国际分工正在重新调配,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红”与“黑”,离不开各种国际力量和国际环境变化的“红”与“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 这是一个“新鲜”的时代,中国崛起的当下,世界经济却出人意料的冷,曾经的偶像成为对手,曾经的国际分工正在重新调配,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红”与“黑”,离不开各种国际力量和国际环境变化的“红”与“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直面着更加复杂且全新的竞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趋势 “黑” “红” 中国企业 中国崛起 世界经济 国际分工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垃圾成主要原料 大庆“黑”塑料袋生产调查
16
作者 马玉忠 李西洋 《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第40期33-35,共3页
在路边的大排挡或小餐馆里,用塑料袋套着碗、盘就餐,或者用塑料袋装食品,早已司空见惯。有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卫生"的表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黑龙江大庆市调查发现,该市一些塑料袋加工点大量回收、使用... 在路边的大排挡或小餐馆里,用塑料袋套着碗、盘就餐,或者用塑料袋装食品,早已司空见惯。有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卫生"的表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黑龙江大庆市调查发现,该市一些塑料袋加工点大量回收、使用化工桶、农药桶、医疗废物等作为原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后,大部分被制作成了各种规格的塑料袋流向了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调查 塑料袋 大庆市 医疗垃圾 原料 “黑” 《中国经济周刊》 医疗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光101的“红”与“黑”
17
作者 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4年第2期74-75,共2页
第一次见到章光101的创始人赵章光时,任谁也不会想到他已经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头发黝黑,精神矍铄,平易近人,且非常健谈。这个一度以治疗脱发而众所周知的赵章光,却在65岁时开创了他的第二事业——红豆杉产业。
关键词 “黑” “红” 平易近人 创始人 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目惊心“黑”米线
18
作者 刘少伟 阮赞林 《质量与标准化》 2015年第7期37-38,共2页
前不久,有报道称,某些地区出现"黑"米线及其黑作坊。那些黑作坊里充斥着刺鼻的酸腐臭味,地上污水横流;工人们投放添加剂全凭经验"用瓢舀",从不称量。
关键词 米线 “黑” 添加剂 作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Black Friday”解读“Black”与“黑”的语义
19
作者 杨萍 江子鹭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3-74,共2页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在其表义上几乎是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会使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产生变化,于是,人们便赋予了颜色词各种或同于或异于表义的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意义恰恰是人们有效进...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在其表义上几乎是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会使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产生变化,于是,人们便赋予了颜色词各种或同于或异于表义的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意义恰恰是人们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Black Friday"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就说明了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影响。而汉语中的"黑"同样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FRIDAY “black”与“黑” 表义 联想意义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奴十二年》:美国社会中“黑”与“白”的对立
20
作者 周凇琼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奴十二年》是美国黑人所罗门·诺瑟普的自传体小说,它真实讲述了所罗门·诺瑟普从自由人到被拐卖最终沦为奴隶的12年的悲惨生活,定格了美国社会最真实的"黑"与"白"的对立。解决这一对立局面的根本之法... 《为奴十二年》是美国黑人所罗门·诺瑟普的自传体小说,它真实讲述了所罗门·诺瑟普从自由人到被拐卖最终沦为奴隶的12年的悲惨生活,定格了美国社会最真实的"黑"与"白"的对立。解决这一对立局面的根本之法在于制度的建立和白人优越感的根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十二年》 奴隶制度 “黑”与“白” 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