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时代下职业教育“金课”建设与评价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1
作者 陈立兵 李慰 《教育科学论坛》 2025年第9期5-11,共7页
数智时代的社会产业变革引发了对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金课”建设是适应其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抓手,而基于传统“教学主导”思维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及课程样态难以契合时代需求。数智时代下,“金课”以类型化发展为根本核心... 数智时代的社会产业变革引发了对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金课”建设是适应其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抓手,而基于传统“教学主导”思维构建的课程评价体系及课程样态难以契合时代需求。数智时代下,“金课”以类型化发展为根本核心,以信息化赋能为重要抓手,以常态化建设为必然趋势。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金课”应具有新的形态特征。应突破传统思维,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金课”评价框架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金课”建设 程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 数智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视角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工业通信网络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课程为例
2
作者 吴江 裘莹 戴燕云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40-44,共5页
基于新工科建设,为符合“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文章针对工业通信课程现有的教学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一体两翼三驱动四融合”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入目标... 基于新工科建设,为符合“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文章针对工业通信课程现有的教学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一体两翼三驱动四融合”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入目标与关键成果工作法建立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举措提高该课程的“两性一度”。从学生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金课”建设 OKR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基于“金课”建设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3
作者 王英玫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8期174-176,共3页
本文对照“职教20条”,结合“金课”建设目标,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深度剖析,探讨教学现状及现存问题,依据问题,结合数智时代特点,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从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云平台应用到岗赛融合、校企合作再到多维度考核体系... 本文对照“职教20条”,结合“金课”建设目标,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深度剖析,探讨教学现状及现存问题,依据问题,结合数智时代特点,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从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云平台应用到岗赛融合、校企合作再到多维度考核体系的建立,全方位多角度探讨改革方法,并对改革效果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提高了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研究
4
作者 赖兴洁 王广元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4期75-78,共4页
本文指出了在新时代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指向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理论指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指向,将培养具... 本文指出了在新时代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指向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理论指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指向,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作为能力指向,从理论到实践紧密相连,从而实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同时,本文也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深度探讨,主张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四条路径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努力打造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改革创新探索
5
作者 杨晶晶 刘莎 《教师》 2024年第35期99-101,共3页
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育学作为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具有奠基性质的教师教育课程,其过程性评价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评价标准较模糊等问题。在当前“金课”建设背景下... 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育学作为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具有奠基性质的教师教育课程,其过程性评价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评价标准较模糊等问题。在当前“金课”建设背景下,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学习与改革实践研究,符合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简称“两性一度”)的要求。文章以凯里学院教育学课程为例,探究适用于高校各师范专业教育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内容体系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教育学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原理与设计“金课”建设
6
作者 杨丽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2期107-110,共4页
“金课”建设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课程团队在“传感器原理与设计”“金课”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围绕“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设计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充分挖掘思... “金课”建设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课程团队在“传感器原理与设计”“金课”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围绕“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设计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三级项目、讨论课、实验相结合,构建多元化考核和评价体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意识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传感器原理与设计 项目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金课”建设模式——以“网络营销”为例
7
作者 秦烨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基于三维课堂,引入四方资源,落实五位一体,形成“金课”模式,有利于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因此,基于“网络营销”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创新“金课”建设模式,基于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诚信教育、心... 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基于三维课堂,引入四方资源,落实五位一体,形成“金课”模式,有利于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因此,基于“网络营销”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创新“金课”建设模式,基于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新校本化、统筹化三维教学课堂,引入课程研制资源、混合教学资源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金课”建设 “网络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来华留学生网络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枫 李鹏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文章基于“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标准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背景,探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网络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有机融合的方法。在课程思政方面,站在时代高度传递正确价值观,培养留学生的亲华意识、职业道德与... 文章基于“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标准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背景,探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网络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有机融合的方法。在课程思政方面,站在时代高度传递正确价值观,培养留学生的亲华意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在“金课”建设方面,注重培养留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网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留学生的“互联网+”创新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亲华优秀工程人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程思政 留学生 网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度的完善建设与规范落实谈“金课”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娟 郑维民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68,174,共4页
建设中国“金课”是当下各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建设“金课”的基础,规范的制度落实是建设“金课”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与规范落实进... 建设中国“金课”是当下各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建设“金课”的基础,规范的制度落实是建设“金课”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与规范落实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完整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的管理在“金课”建设中的一些个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学校管理 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科学基础”线下“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刘柯 王烨 于洪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7期81-84,共4页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生物基础,是一门研究人类感知和认知信息处理过程的学科。根据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特征和地位,进行“认知科学基础”线下“金课”建设。...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生物基础,是一门研究人类感知和认知信息处理过程的学科。根据新工科背景下“金课”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认知科学基础”课程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特征和地位,进行“认知科学基础”线下“金课”建设。针对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多学科融合有差距、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课程思政育人、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认知科学基础”线下“金课”的有效方法,并有效改善了“认知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认知科学基础 线下“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广明 《科技风》 2024年第13期31-33,共3页
职教改革的推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案,教育过程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精品化方向转型。为分析“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金牌课程的路径,通过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和实践总结的方式,归纳高职... 职教改革的推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案,教育过程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精品化方向转型。为分析“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金牌课程的路径,通过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和实践总结的方式,归纳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标准及建设路径,从教师、教材、平台三个方面论证了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另外,从现有教育经验出发,对“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提出反思及建设建议,从教师、理念、氛围三个角度出发,能最大化发挥金牌课程的建设效果,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教”改革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性一度”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金课”建设研究
12
作者 舒元佳 林婷 朱国庆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3期141-143,共3页
本文聚焦于“金课”建设,针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现状,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应用策略。通过创建思政案例库、优化教学内容、构建MOOC及SPOC教学平台开展混合教学,及线上线下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打造具有创新性、高阶... 本文聚焦于“金课”建设,针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现状,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应用策略。通过创建思政案例库、优化教学内容、构建MOOC及SPOC教学平台开展混合教学,及线上线下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打造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岗位能力基础,推进了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和提质培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教学改革 信息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视角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3
作者 孙海哨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9-191,共3页
基于教育部门全面实施新文科建设战略计划,建设市场营销学金课的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明确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深入探究“金课”建设视角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对策:创新并重构教育内容与教育体系,构建依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 基于教育部门全面实施新文科建设战略计划,建设市场营销学金课的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明确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深入探究“金课”建设视角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对策:创新并重构教育内容与教育体系,构建依托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革新教学手段并利用雨课堂建设智慧教学体系,积极优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市场营销学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堂革命的高校思政“金课”建设路径探究
14
作者 严圆圆 杨玉霜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66-68,80,共4页
针对高校思政“金课”建设,探讨如何从思想革命、方法革命和教师革命3个方面开展高校思政课的课堂革命,阐述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教学成果为导向,从而全面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促... 针对高校思政“金课”建设,探讨如何从思想革命、方法革命和教师革命3个方面开展高校思政课的课堂革命,阐述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教学成果为导向,从而全面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思政课程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堂革命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与设计
15
作者 王寰 彭鹏 李婧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91-94,共4页
面临“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对高校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秉承并发扬传统线下面授模式的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广智慧教育,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工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与“金课”建... 面临“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对高校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秉承并发扬传统线下面授模式的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广智慧教育,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工科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与“金课”建设。为创新课程建设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内容,提升课程“含金量”,通过解析混合式教学概念和“金课”建设标准,展开新工科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指出现存的建设误区,为改进新工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提高知识传授效率,提高学习效果,实现科技与教育的“互惠互利”提供灵感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混合式教学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解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89-92,共4页
英语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金课”,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了... 英语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金课”,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了“金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制度构建、教师发展、能力提升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英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改革
17
作者 袁新新 千梦晗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4期143-146,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培养目标,接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改革策... 文章首先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培养目标,接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改革策略,最后总结了“金课”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交通仿真课程改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仿真 “金课”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研究
18
作者 李广宇 王宇欣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5期194-196,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融合中共党史,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吸引力。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明显的问题,制约了学生对党史精髓的理解和传承。针对这些现状,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的标...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融合中共党史,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吸引力。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明显的问题,制约了学生对党史精髓的理解和传承。针对这些现状,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的标准,包括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以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互动性、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这些标准为中共党史的融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导向。对于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高校思政 “金课”建设 教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金课”建设研究
19
作者 罗则灵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223-225,共3页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会涉及中西方文化内容,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金课”,是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失语症”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的困难以及具体原...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会涉及中西方文化内容,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金课”,是解决当前“传统文化失语症”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的困难以及具体原因,并从教师先行、完善大纲、更新内容、智慧教学、重视评价几个方面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金课”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英语教学 “金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建设背景下“信号与系统”研究性教学载体设计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涛 胡健 +3 位作者 李艳凤 刘留 陶丹 陈后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169,186,共5页
"金课"建设是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金课"建设内涵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打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金课"过程中,探索和实践了研究性教学及其教学载体的设计。... "金课"建设是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金课"建设内涵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打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金课"过程中,探索和实践了研究性教学及其教学载体的设计。以"信号时域抽样"内容为例,通过科教融合设计了具有工程背景、符合"两性一度"要求的研究性教学载体,展现了从理论分析到工程实践再到创新应用的过程,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信号与系统 研究性教学 载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