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当代中国青年的“躺平”心态与无意义感——叙事哲学咨询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行
1
作者 李成齐 刘至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环境,不少青年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坎坷,出现迷惘困惑,乃至感到生活意义的丧失,进而陷入“躺平”的状态。不同于从实证主义出发的心理咨询,叙事哲学咨询强调回到主体本身及其当下境遇,去理解、整合、接...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环境,不少青年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坎坷,出现迷惘困惑,乃至感到生活意义的丧失,进而陷入“躺平”的状态。不同于从实证主义出发的心理咨询,叙事哲学咨询强调回到主体本身及其当下境遇,去理解、整合、接受经验,通过找寻生命故事中潜藏的特殊事例,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在发现新可能性的过程中建构生命意义。据此,通过整合叙事理论和哲学咨询,剖析叙事哲学咨询不同于传统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现象学视角,提供叙事哲学咨询开场、现场、结束三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心理助人者可以帮助处于“躺平”状态中的青年重获奋斗精神,并为完善与开展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无意义感 “躺平”心态 叙事哲学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卷”“躺平”语境下青年劳动观的异化与纾解之道
2
作者 李忠 王文雅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当前,“内卷”“躺平”等叙事话语体系在网络中引发热议,折射出青年群体存在劳动认知薄弱、劳动精神式微、劳动斗志消弭、劳动实践懈怠的时代症候。在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变革弱化劳动“存在论”、思潮泛滥消解劳动“价值论”、数字异化... 当前,“内卷”“躺平”等叙事话语体系在网络中引发热议,折射出青年群体存在劳动认知薄弱、劳动精神式微、劳动斗志消弭、劳动实践懈怠的时代症候。在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变革弱化劳动“存在论”、思潮泛滥消解劳动“价值论”、数字异化重构劳动“自由论”,降低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劳动崇高价值的认同效度,从而对青年劳动观造成了畸形化、深层次的消极影响。要廓清“内卷”“躺平”符号表征下的青年劳动观的异化本质,有必要从多重维度加强青年劳动观的培育:一是维护劳动公平,关切劳动观培育的现实性;二是厚植劳动价值,彰显劳动观培育的时代性;三是助推劳动解放,提升劳动观培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劳动观 异化 “内卷” “躺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卷”感知对“躺平”状态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3
作者 刘怡然 秦立强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F0003,共9页
“内卷”与“躺平”已成为近年来青年职场心态的典型素描,但两者联动机制及边界条件等仍缺乏经验证据的检验。通过问卷调查了546名职场青年,构建并检验包含“内卷”感知、基本心理需求、组织容错氛围和“躺平”状态的有调节中介模型。... “内卷”与“躺平”已成为近年来青年职场心态的典型素描,但两者联动机制及边界条件等仍缺乏经验证据的检验。通过问卷调查了546名职场青年,构建并检验包含“内卷”感知、基本心理需求、组织容错氛围和“躺平”状态的有调节中介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内卷”感知显著正向影响职场青年“躺平”状态;基本心理需求是“内卷”感知对“躺平”状态影响的中介变量;组织容错氛围负向调节了“内卷”感知通过基本心理需求对“躺平”状态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组织可通过降低“内卷”感知、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营造容错氛围等方式缓解职场青年的“躺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感知 “躺平” 基本心理需求 组织容错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策略:微观互动中当代大学生“躺平”实践的差异化呈现
4
作者 肖翔尹 徐佳琪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101,共9页
本文从微观互动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躺平”实践的多样化意涵。基于中部省份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当代大学生“躺平”的话语表达往往关联于阶段性休息、情绪调节以及印象管理;“躺平”的日常实践表现为建构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心理适应... 本文从微观互动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躺平”实践的多样化意涵。基于中部省份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当代大学生“躺平”的话语表达往往关联于阶段性休息、情绪调节以及印象管理;“躺平”的日常实践表现为建构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心理适应机制的建立;在持续的人际互动中,“躺平”逐渐演化为包含工具性、情感性和混合性动机的情境策略,由此呈现出相应的差异化内涵。面对当代大学生对“躺平”态度的灵活应对和主动调适,社会也应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促进青年身心健康维护与社会发展的协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躺平” 主体实践 互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躺平”现象的成因透析与应对理路
5
作者 袁芃 董叶青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躺平”作为一个网络热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当代部分青年“拒斥内卷”“崇尚低欲望生活”的心理诉求与行为特征,“躺平”对青年个人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在看似相同的“躺平”表象下,有些青年“0度躺平”、彻底“摆烂”... “躺平”作为一个网络热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当代部分青年“拒斥内卷”“崇尚低欲望生活”的心理诉求与行为特征,“躺平”对青年个人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在看似相同的“躺平”表象下,有些青年“0度躺平”、彻底“摆烂”,有些青年“45度躺平”、伺机而动。对青年“躺平”的不同样态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其群体构成的原因做出深入探索——根源是资本逻辑辖制与社会结构性困境,深层原因是青年价值观培育过程的效果不优和媒体舆论与非主流思潮的联袂影响,直接原因则是青年群体的生理共性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压抑。为此,全社会应协同发力,完善相关机制与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青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因势利导,以促使“躺平”青年重燃斗志,自主自觉回归奋斗的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躺平” “45°平” 成因透析 应对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多维审视与引导策略
6
作者 马明全 赵利芬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7-89,共3页
在房地产行业疲软背景下,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躺平”现象日益凸显。以问卷调查为手段,梳理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躺平”现象的现状,调查总结其对“躺平”的认知、态度、影响等特征,进而从个人、教育、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多维审视... 在房地产行业疲软背景下,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躺平”现象日益凸显。以问卷调查为手段,梳理建筑工程专业大学生“躺平”现象的现状,调查总结其对“躺平”的认知、态度、影响等特征,进而从个人、教育、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多维审视和分析其“躺平”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支持、教育实践的创新与改进、个体自我调适与发展3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激发建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热忱与职业理想,推动建筑业的教育和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专业 大学生 “躺平”现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青年“躺平”亚文化的生成逻辑与引导策略
7
作者 吴文艺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躺平”亚文化逐渐在部分青年中兴起。部分青年“躺平”亚文化的生成逻辑纷繁复杂,主要包括:复杂生活境遇成为催生“躺平”亚文化的现实因素,个体心理矛盾加剧“躺平”亚文化的群体蔓延,数字媒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躺平”亚文化逐渐在部分青年中兴起。部分青年“躺平”亚文化的生成逻辑纷繁复杂,主要包括:复杂生活境遇成为催生“躺平”亚文化的现实因素,个体心理矛盾加剧“躺平”亚文化的群体蔓延,数字媒介加速“躺平”亚文化的传播。为有效纾解部分青年面临的“躺平”困境,需从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媒介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合力引导他们走出“躺平”悖论,激发其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青年 “躺平”亚文化 生成逻辑 奋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干部“躺平”问题的产生机制及治理路径——以安徽省阜南县W镇为例
8
作者 宁佳 李韬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乡镇干部承担着提供服务、处理矛盾、协调冲突和化解风险的重大职责,但近年来,部分乡镇干部表现出“躺平”现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本文结合实践调研发现,乡镇干部“躺平”问题的产生源自于基... 乡镇干部承担着提供服务、处理矛盾、协调冲突和化解风险的重大职责,但近年来,部分乡镇干部表现出“躺平”现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本文结合实践调研发现,乡镇干部“躺平”问题的产生源自于基层的压力与责任过重、乡镇干部的角色定位变化与认知偏差、干部晋升过程中的阻碍与限制,以及问责与容错的失衡等机制。为了解决乡镇干部的“躺平”问题,需要厘清权责边界为基层减负、强化思想教育以明确干部角色认知、完善晋升渠道以解决发展限制,以及健全容错纠错制度和问责制度,以此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问题 乡镇干部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躺平”心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主需要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赵润琪 董亚婷 胡晓涵 《心理学进展》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躺平”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自主需要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4名大学生被试(M = 21.13岁,SD = 1.62)的“躺平”心理、自主需要、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大学生“躺平”心...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躺平”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自主需要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4名大学生被试(M = 21.13岁,SD = 1.62)的“躺平”心理、自主需要、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大学生“躺平”心理期望维度负向预测心理健康,即在期望维度上越“躺平”,心理越不健康。2) 自主需要在“躺平”心理期望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躺平”心理期望维度通过自主需要影响着心理健康,这对于大学生正确看待“躺平”心理,引导其规避消极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lying flat” psychology on mental health, and focus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autonomy needs between the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44 college students (M = 21.13 years, SD = 1.62) to investigate their “lying flat” psychology, independent needs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dimension of “lying flat” of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ly predicts mental health, that is, the more “lying flat” in the expectation dimension, the more unhealthy the psychology. 2) The need for autonom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 “lying flat”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dimens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dim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ying flat” affects mental health through independent nee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orrectly treat “lying flat” psychology and guide them to avoid negat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需要 心理健康 “躺平”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认知视域下的大学生“躺平”心理剖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琳嘉 姜怡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3期79-87,共9页
近年来“躺平”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并且逐步演化成特定的亚文化现象。“躺平”心态的产生,其根源可能并不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或对学习价值的忽视,而在于对学习生活产生了过高的成本认知。学习成本认知,即学生对学习可能连... 近年来“躺平”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并且逐步演化成特定的亚文化现象。“躺平”心态的产生,其根源可能并不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或对学习价值的忽视,而在于对学习生活产生了过高的成本认知。学习成本认知,即学生对学习可能连带产生的负面结果的主观评估,是诱发学业适应不良的核心因素。对学习成本认知进行精细化剖析,是诠释当代大学生形成诸如“躺平”等动机缺失现象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明晰学习成本认知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根源,分析其对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消极影响,并探讨针对性的干预与教学策略。通过系统梳理,旨在厘清“躺平”心态的根本动因,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本认知 大学生 “躺平”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奋斗幸福观回击“内卷”“躺平”现象的逻辑阐释与理路探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佳琪 连灵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3期88-98,共11页
近年来,“内卷”“躺平”现象在大规模社会热议中逐步衍化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对其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为及时遏制“内卷”“躺平”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需深入剖析形成原因及潜在风险。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发现,“... 近年来,“内卷”“躺平”现象在大规模社会热议中逐步衍化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对其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为及时遏制“内卷”“躺平”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需深入剖析形成原因及潜在风险。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发现,“躺平”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内卷”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唯有“奋斗”青年致力于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获得与满足。可见,以理想信念、劳动创造、斗争精神及责任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能够对青年“内卷”“躺平”现象起到有效的匡正作用,助力青年自觉将“内卷”“躺平”逐步升华为“奋斗”。基于此,青年应以奋斗幸福观作为解决其价值问题的基本遵循,通过熔铸奋斗幸福信念、锻造奋斗幸福本领、勇担奋斗幸福使命来摆脱“内卷”“躺平”困扰,在奋斗中收获真实而持久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幸福观 “内卷” “躺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躺平”现象视角下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66-169,共4页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加强奋斗精神的培育,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躺平”现象为视角,深入分析了青年大学生“躺平”现象的表现形式、成因,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探讨了“躺平”现象对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消...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加强奋斗精神的培育,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躺平”现象为视角,深入分析了青年大学生“躺平”现象的表现形式、成因,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探讨了“躺平”现象对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消解,提出需要通过深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强化课外活动主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拓展社会实践大课堂、加强红色革命教育,占领网络宣教新平台、创新思政话语体系等路径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现象 青年大学生 奋斗精神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躺平”青年的社会心态、行为规律及路向引导 被引量:3
13
作者 欧晓静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不断更替的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以“丧”“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为代表的网络热词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躺平”青年是指放弃拼命工... 不断更替的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以“丧”“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为代表的网络热词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躺平”青年是指放弃拼命工作、放弃努力学习、放弃积极生活的一类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和逆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性的心理调节机制或退缩性的行为调整策略。“躺平”青年主要以“丧”、焦虑综合征和消极遁世主义作为现实表征,以期掩盖其“废”、现代性焦虑和防御性悲观的社会心态,具有低欲望、退缩性和习得性无助的行为规律。尽管“躺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在繁忙疲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暂时性的调节,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低欲望助推反向消费心理异化会影响社会的生产消费环节;退缩性弱化了青年的奋斗动力,不利于社会奋斗精神的培育;习得性无助导致了意义感的丧失,会使“躺平”青年否定自我生成性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心理疏导培育“躺平”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利用奋斗精神涵养“躺平”青年“三气”,通过意义疗愈使“躺平”青年追寻到生活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青年 现实表征 社会心态 行为规律 路向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躺平”心态剖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宜音 牧石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采用社会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躺平”心态,并结合半结构访谈,归纳出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竞争压力时展现的五种策略性应对方式,即“努力”“内卷”“躺平”“摆烂”和“空想”。进一步研究揭示“躺平”与“内卷”等其他... 采用社会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躺平”心态,并结合半结构访谈,归纳出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竞争压力时展现的五种策略性应对方式,即“努力”“内卷”“躺平”“摆烂”和“空想”。进一步研究揭示“躺平”与“内卷”等其他四种心态类型之间的关联逻辑与过渡性关系,并运用自我决定理论(SDT)框架剖析“躺平”心态背后的心理动力机制后发现:大学生的“躺平”心态具有竞争压力应对策略的双元性特点,蕴含着双向发展的可能性。“均衡—适应”原则与“目标—投入”关系的教育及引导,可调动“躺平”的能动因素,化解惰性因素,促进大学生构建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 “内卷” 竞争压力 大学生心态 自我决定理论(S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时代奋斗精神纾解青年“躺平”困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玉 张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躺平”指欲通过降低生活欲望主动退出各类竞争缓解焦虑,以达到维持生活平衡状态的一种心态或行为选择。青年陷入“躺平”困境的成因纷繁复杂,主要包含青年对现实压力与现代功绩的倦怠、青年社会心态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传媒发展与网络... “躺平”指欲通过降低生活欲望主动退出各类竞争缓解焦虑,以达到维持生活平衡状态的一种心态或行为选择。青年陷入“躺平”困境的成因纷繁复杂,主要包含青年对现实压力与现代功绩的倦怠、青年社会心态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传媒发展与网络风气的助推等。就其对青年影响来看,“躺平”使青年在奋斗过程中易陷入信念不坚定、意志涣散、行动力被惰化等多重困境,表现出当下社会一定的现实隐忧。因此,面对青年人“躺平”现实困境,亟需以习近平奋斗观为主要思想来激发青年奋斗精神,从而纾解青年“躺平”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 “躺平” 奋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青年“躺平”现象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介入视角
16
作者 杨茹 薛云珍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近年来,“躺平”一词在青年群体中备受追捧,成为网络流行词,这反映了青年群体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心态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首先,介绍当代网络“躺平”文化的演变及特点,查阅文献整理其内涵并进行相关述评;... 近年来,“躺平”一词在青年群体中备受追捧,成为网络流行词,这反映了青年群体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心态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此背景下,首先,介绍当代网络“躺平”文化的演变及特点,查阅文献整理其内涵并进行相关述评;其次,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网络青年“躺平”现象在社会、传媒和心理方面的成因;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对策,帮助青年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远离“躺平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网络青年 “躺平”现象 社会学 成因分析 对策研究 媒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病理溯源、症候透视及诊治理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姣 牛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躺平”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新形态,反映了部分青年人消极的情绪价值。当前,青年“躺平”现象呈现出以“身躺心亦躺”为表征的“积极躺平”、以“身躺心不躺”为表征的“消极躺平”、以“心躺行不躺”为表征的“虚假躺平”的样态,这些... “躺平”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新形态,反映了部分青年人消极的情绪价值。当前,青年“躺平”现象呈现出以“身躺心亦躺”为表征的“积极躺平”、以“身躺心不躺”为表征的“消极躺平”、以“心躺行不躺”为表征的“虚假躺平”的样态,这些样态的形成有一定根源,具体可以从成长环境多样化的熏染、社会高度内卷化的冲击、网络媒介泛娱乐化的偏离等维度分析。为有效遏制“躺平”现象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四方面出发,引导青年群体拒绝“躺平”,重塑奋斗精神,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现象 青年 理性审视 诊治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躺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冲击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泉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躺平”文化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以大学生“低欲望”的生活模式、“矛盾性”的社会心态、“自嘲式”的话语表达为现实表征。“躺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冲击主要源于“内卷化”竞争压力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加剧,不良网... “躺平”文化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以大学生“低欲望”的生活模式、“矛盾性”的社会心态、“自嘲式”的话语表达为现实表征。“躺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冲击主要源于“内卷化”竞争压力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加剧,不良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影响,以及亚文化发展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因此,要厚植理想信念,加强劳动实践,注重心理调适,完善体制机制,从而引领大学生的正确奋斗方向,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奋斗动力,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奋斗心态,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奋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文化 当代大学生 奋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佛系”到“躺平”——论青年的“躺而不平”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桑梓 庞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0-57,共8页
从“佛系”到“躺平”,这体现了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悲观化、消极化、被动化、偏激化。青年“躺平”的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裹挟、社会阶层的固化、资源占有的不均、主流文化的式微,这将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妨碍社会活力、滞缓财富积累、破... 从“佛系”到“躺平”,这体现了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悲观化、消极化、被动化、偏激化。青年“躺平”的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裹挟、社会阶层的固化、资源占有的不均、主流文化的式微,这将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妨碍社会活力、滞缓财富积累、破坏亚文化平衡。青年“躺平”虽看似消极,实则是“躺而不平”,是他们引起社会舆论关注青年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应当理解青年“躺平”的真正诉求,推动平等的沟通机制,做好思想上的积极引导,接纳“躺平”作为亚文化的合理性。应透过“躺平”看到其背后“躺而不平”的本质,把握“躺平”亚文化的合理边界,而非对“躺平青年”一味批判,否则会适得其反。作为青年反映社会压力的形式,“躺平”具有时效性,届时将会被新的亚文化形式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系” “躺平” 社会心态 “躺而不平” 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