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实结合”的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
1
作者 谢宏 蒋玺 +1 位作者 唐波 杜丽娟 《大学教育》 2024年第6期49-51,59,共4页
岩石学、矿床学是地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针对这些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真实场景及原理难以再现、教学资源有限、验证性实验过多等问题,基于“虚实结合”实践平台进行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倡导集实操验证与虚拟仿真于一体... 岩石学、矿床学是地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针对这些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真实场景及原理难以再现、教学资源有限、验证性实验过多等问题,基于“虚实结合”实践平台进行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倡导集实操验证与虚拟仿真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实现了“虚”“实”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 教学方式 成岩/成矿过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实验环境的创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秋冬 郭维芹 +1 位作者 常大俊 刘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传统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受限制的。“仿真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这种限制,但纯粹的“仿真实验”却有纸上谈兵之嫌。上述情况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 传统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受限制的。“仿真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这种限制,但纯粹的“仿真实验”却有纸上谈兵之嫌。上述情况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出了“将实验室搬回家”的观点。结合该观点,介绍了利用PC机中的声卡创建虚拟仪器的途径和方法,并整合具有自主产权的“MSD-1模拟电路实验器”,为电子线路课程创建了一个廉价、实用的“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克服了以往“仿真实验”只注重纸上谈兵的缺点,为传统实验室的功能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延拓,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路实验 虚拟仪器 实验器 “虚实结合”实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背景下“虚实结合”校园文化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文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1,共4页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影响力和系统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校园文化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综合实验课程创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晓玲 孙亮亮 蒋福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3期496-498,507,共4页
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为例,对暖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实验课程创新改革。从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提出将传统实验与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针对暖通... 以暖通空调综合实验为例,对暖通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提出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的暖通空调实验课程创新改革。从原有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入手,提出将传统实验与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形成“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针对暖通空调综合实验提出了两种结合方式,并进行实践应用,取得显著的成果。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效果、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暖通空调 实验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虚实结合”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5
作者 张海涛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2-23,共2页
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例,依托虚拟仿真工厂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了"虚实结合"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在食品加工技... 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例,依托虚拟仿真工厂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了"虚实结合"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构建与实施,以此推动高职实践教学考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多元考核 食品加工技术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和3D打印技术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在岩土工程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培涛 任奋华 蔡美峰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56-161,共6页
岩土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工程岩体等复杂“立体式”结构,传统“平面式”教学的效果往往不佳,学生难以具体且形象地掌握边坡或地下等复杂工程的结构特征。针对这一难题,探索结合虚... 岩土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工程岩体等复杂“立体式”结构,传统“平面式”教学的效果往往不佳,学生难以具体且形象地掌握边坡或地下等复杂工程的结构特征。针对这一难题,探索结合虚拟场景和3D打印技术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和平台建设,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岩土工程实例进行实践应用。实践表明:学生在虚拟场景学习岩土工程的复杂结构,有效解决了学生现场考察面临的成本高、周期长、潜在风险高等不利问题,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3D打印技术,将虚拟场景和数字模型实体化,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岩土工程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工科建设要求背景下,也为学生课外创新性试验等活动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教研相长和师生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虚拟现实 3D打印 立体教学 “虚实结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让数学史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教学诊断
7
作者 仲爱云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6年第8期32-36,共5页
一节HPM实验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配方法》的教学重点引入了几何方法,对传统教学直接讲解配方法作了一次颇具新意的改进,但是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9深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发展历史,发现这节课教... 一节HPM实验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配方法》的教学重点引入了几何方法,对传统教学直接讲解配方法作了一次颇具新意的改进,但是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9深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发展历史,发现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从几何方法到代数法的过渡.从历史材料、思想与知识、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学生思维的“虚”与“实的角度对这节课的教学作出改进,指出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做到“虚实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 配方法 教学诊断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提升食品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秀梅 车金鑫 +2 位作者 陈东方 黄师荣 陶能国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能力。为了探索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湘潭大学通过深度融合虚拟仿真教学实习、专业设计、实...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能力。为了探索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湘潭大学通过深度融合虚拟仿真教学实习、专业设计、实习环节和学生科技创新等多个环节,给学生构建一个“虚实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该模式的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具备了在实际问题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食品工程虚拟仿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程能力培养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虚实结合”仿真实践教学为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传娣 汪卫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28期239-240,共2页
高职院校是我国最大也最核心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担负着我国产业升级、高端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紧跟"新工科"背景重新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能力递进、三双融合"工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高职院校是我国最大也最核心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担负着我国产业升级、高端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紧跟"新工科"背景重新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能力递进、三双融合"工学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完善基于"课赛融合、课证融合"的"虚实结合"的仿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断强化真实实践教学,尽力融合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探索开展以线下课程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以此来真正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虚实结合” 仿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理念下的天然药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超志 林勤 +1 位作者 卢碧燕 刘文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6期65-66,共2页
介绍并探讨“虚实结合”理念下天然药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对高职药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积极影响,为该理念指导下的天然药物学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天然药物学 “虚实结合”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赛融合”在“虚实结合”教学平台建设中的作用——针对职业院校电类专业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诚 徐陶袆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仿真软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给传统职校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总结了"教赛融合"教学模式以及"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教赛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仿真软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给传统职校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总结了"教赛融合"教学模式以及"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教赛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学平台建设的影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在电类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教学平台建设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教赛融合” 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机电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
12
作者 李淑颖 毕文波 +2 位作者 王鑫峰 刘雪飞 辛倩倩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44-147,共4页
该文介绍了“虚实结合”的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基于项目驱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目标,设计了综合性探究型实验的教学内容;探索了融合线上(虚)线下(实)实验开放式教学模... 该文介绍了“虚实结合”的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基于项目驱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目标,设计了综合性探究型实验的教学内容;探索了融合线上(虚)线下(实)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讨论、汇报;建立了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个人组内贡献调整系数相结合的分组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表明:实验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虚实结合” 机电专业 项目驱动 开放式教学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虚实结合”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13
作者 李建闽 唐强 +3 位作者 汪鲁才 兰浩 张建军 张璐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52-156,共5页
传统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模式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设备资源等限制,往往难以达到实验教学效果。为此,该文提出了基于“虚实结合”的嵌入式系统全程学习与应用教学方式,探索了虚拟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外一体化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新模式... 传统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模式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设备资源等限制,往往难以达到实验教学效果。为此,该文提出了基于“虚实结合”的嵌入式系统全程学习与应用教学方式,探索了虚拟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外一体化的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新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还能将其用于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方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嵌入式系统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嵌入式系统 实验教学 创新训练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慕课环境下虚实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庆玲 叶招权 林继辉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各方面联系紧密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则是将理论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手段。为达到分子生物学实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和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文章针对实验教学过程及方式进行...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各方面联系紧密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则是将理论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手段。为达到分子生物学实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和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文章针对实验教学过程及方式进行改革探索。采用慕课平台配合实验室实体教学及虚拟仿真教学,初步建立“虚实”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弥补实体实验室教学项目的短板;同时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逐步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实践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实验 慕课 “虚实结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峰 于洪杰 董力群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15期123-125,129,共4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原有的课堂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理解不够深入,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学效果欠佳。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原...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原有的课堂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理解不够深入,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学效果欠佳。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弥补原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与气压 “虚实结合 第二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
16
作者 黄晓芸 孙凯 +1 位作者 禤健丽 宁毅 《广西教育》 2012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提出"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并分别从课程项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 “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 项目化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训与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敏 张小毛 张先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前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多与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单元操作、大型仪器仿真等结合,与学生生产实习结合方面研究较少。通过构建“虚实结合”培养模式,打通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通道;构建“虚实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理论学习和操作能力进行... 目前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多与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单元操作、大型仪器仿真等结合,与学生生产实习结合方面研究较少。通过构建“虚实结合”培养模式,打通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通道;构建“虚实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理论学习和操作能力进行详细考核,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树立化工生产的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训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 “虚实结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医学检验实训基地实训效果研究
18
作者 白婧 《科技视界》 2021年第26期145-146,共2页
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训教学中,根据医院检验科选取常规检验项目11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实训,对比发现,除形态学观察实验外,其他实验操作项目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班,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项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在医学检验专业实训教学中,根据医院检验科选取常规检验项目11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实训,对比发现,除形态学观察实验外,其他实验操作项目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班,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项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糖测定”“肝功能测定”和“尿液常规检验”操作考核易错点学生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操作考核易错点明显低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评价各项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虚实”结合的医学检验实训基地在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应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医学检验实训基地 实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9
作者 崔兰花 毕海霞 +1 位作者 郑红伟 王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22-24,共3页
为弥补传统机器人实践训练的短板,河北工业大学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切入点,以机器人实物设计平台为基础,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虚与实”的互补架构,设计了“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 为弥补传统机器人实践训练的短板,河北工业大学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切入点,以机器人实物设计平台为基础,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虚与实”的互补架构,设计了“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机制,为其他高校开展“虚实结合”的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虚促实” “虚实结合” 机器人 实践教学体系 多层次 模块化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凤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1期57-60,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新文科是引领时代前进中必不可缺的角色之一。而虚拟仿真和一流课程均是我国现阶段探索的热点,故新文科背景下思考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打造的实践路径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虚拟仿...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新文科是引领时代前进中必不可缺的角色之一。而虚拟仿真和一流课程均是我国现阶段探索的热点,故新文科背景下思考虚拟仿真一流课程打造的实践路径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的核心素养及建设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意义,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虚实相结合,显著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创新驱动作用发挥,显著提出技术运用的综合性,以逐步打造出具有较强实效性的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虚拟仿真 一流课程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