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
贺桂梅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59
|
|
2
|
如何扬弃“纯文学”与“左翼文学”?——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 |
李云雷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28
|
|
3
|
“纯文学”观视野下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气象 |
陈才训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4
|
小田切秀雄在沪作关于“纯文学”的学术报告 |
文米
|
《社会科学》
|
1983 |
0 |
|
5
|
透视当今“纯文学” |
严光德
|
《龙岩师专学报》
|
2003 |
0 |
|
6
|
《苔花集》到《古今集》:被迫“纯文学” |
洪子诚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纯文学”反思与“政治的回归” |
张慧瑜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纯文学及其研究的价值——对一种文学歧视的岐见 |
毕光明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讲述“历史”的理想情怀——评毕光明、姜岚《纯文学的历史批判》 |
张立群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0
|
“纯文学”的反思——几则书抄和感想 |
何吉贤
|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
2003 |
0 |
|
11
|
林海音与“纯文学” |
杨月
|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2
|
多维视野下的纯文学谱系建构——论毕光明《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的三种研究维度 |
粟超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3
|
走出困境与丧失自身的“纯文学” |
王彬彬
|
《文学自由谈》
CSSCI
|
1995 |
0 |
|
14
|
重新审视“纯文学” |
见非
|
《天涯》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谫论余光中的“纯文学”观 |
张嘉仪
|
《华文文学评论》
|
2017 |
0 |
|
16
|
何谓文学本身 |
蔡翔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0
|
|
17
|
身体缺席的精神盛宴?——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 |
陈定家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不必羞愧的缪斯女神──我看通俗文学 |
钱谷融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9
|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为什么是“50后” |
孟繁华
|
《文学与文化》
|
2011 |
5
|
|
20
|
文学史与“中国意识” |
刘毓庆
郭万金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