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云条件下HIRS/3资料的同化及其对“珍珠”台风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2 位作者 张诚忠 黄燕燕 陈子通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卫星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容易受到云的影响,大量卫星资料在有云情况下无法直接同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初始云结构难以获取,而云结构是同化系统观测算子的重要输入参数,缺乏云的结构信息,观测算子无法模拟有云环境下的亮温。热带地区以及... 卫星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容易受到云的影响,大量卫星资料在有云情况下无法直接同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初始云结构难以获取,而云结构是同化系统观测算子的重要输入参数,缺乏云的结构信息,观测算子无法模拟有云环境下的亮温。热带地区以及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系统与云密不可分,要改进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资料直接同化的效果,需要获得较高精度的云三维结构。在GRAPES-3DVAR(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基础上,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对"珍珠"台风云结构的模拟,增加模拟的云参数作为GRAPES-3DVAR同化系统中RTTOV模式(fas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TOVS,快速辐射传输模式)的输入参数,改进了有云环境下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观测算子,研究了红外辐射资料直接同化的方法,并分析其对"珍珠"台风预报的影响。针对NOAA16(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HIRS/3(High Resolution Infrared Radiation Sounder,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第4-8、10、13-19通道辐射亮温的同化试验表明,结合初始云结构信息改进同化系统观测算子,可以将红外辐射资料的观测信息同化到模式之中,改进台风温度、湿度结构,对短时降水预报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台风 HIRS/3红外通道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台风卫星红外通道亮温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2-580,共9页
热带地区云的覆盖率高,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通道的数值模拟容易受到云的影响,提高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卫星亮温资料的模拟能力,有助于热带地区数值模式的检验以及提高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水平。首先,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 热带地区云的覆盖率高,卫星辐射资料特别是红外通道的数值模拟容易受到云的影响,提高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卫星亮温资料的模拟能力,有助于热带地区数值模式的检验以及提高卫星资料直接同化的水平。首先,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简称WRF)对""珍珠""台风的三维气象场,包括云结构特征,进行了模拟,并诊断分析了总云量、云顶气压等物理量;然后,结合快速辐射传输模式(fas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TOVS,简称RTTOV)8.7版对""珍珠""台风的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HighResolution Infrared Radiation Sounder,简称HIRS/3)红外辐射亮温进行了模拟,并且比较了有云和无云条件下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云的影响,RTTOV模式无法模拟出台风的结构特征;结合三维云特征的模拟量,RTTOV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HIRS/3第4-10、13-19通道的辐射亮温。加入云结构特征对峰值能量高度在云层以下的红外通道的模拟有正面影响,该方案既可以作为检验模式模拟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表明红外资料在热带天气系统的资料同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台风 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仪3型红外通道 快速辐射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台风强度及路径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丽萍 夏冠聪 +2 位作者 尤红 黄静 马慧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强度维持和路径突变的关键;南海海域维持高能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对流层上层强大的辐散场、以及充沛的水汽供应、风场动力非对称结构等是"珍珠"强度能维持的重要原因;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落而引发的东南风急流形成的季风汇合线是"珍珠"北翘的直接原因.台风风场结构中不对称强风速区的转移对台风路径改变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弱水平风垂直切变 不对称强风速区 转移 季风汇合线 “珍珠”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