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量子力学诠释的哲学观照
被引量:
2
1
作者
贺天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2,共6页
1927年形成的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一个带有浓厚哲学韵味的"概念"解释体系,该解释是在当时缺乏系统的数学形式体系的状态下形成的;1932年冯.诺依曼系统总结并沿用至今的"标准体系"为"哥...
1927年形成的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一个带有浓厚哲学韵味的"概念"解释体系,该解释是在当时缺乏系统的数学形式体系的状态下形成的;1932年冯.诺依曼系统总结并沿用至今的"标准体系"为"哥本哈根解释"弥补了空缺,它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摸索的概念演化过程的产物",完全满足工具主义的要求;但是从实在论的观点看,量子力学仍需要描述基本粒子存在的属性,以"标准体系"为基础的"正统解释"通过本征值—本征态关联对此作了正面回应;而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正统解释"依然不能令人满意,1972年提出及其以后发展的量子力学"模态解释"作了进一步的追求;然而,"模态解释"的不足又给我们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
解释”
“标准体系”
“正统解释”
“模态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量子力学诠释的哲学观照
被引量:
2
1
作者
贺天平
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20050)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20083003)
文摘
1927年形成的对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一个带有浓厚哲学韵味的"概念"解释体系,该解释是在当时缺乏系统的数学形式体系的状态下形成的;1932年冯.诺依曼系统总结并沿用至今的"标准体系"为"哥本哈根解释"弥补了空缺,它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摸索的概念演化过程的产物",完全满足工具主义的要求;但是从实在论的观点看,量子力学仍需要描述基本粒子存在的属性,以"标准体系"为基础的"正统解释"通过本征值—本征态关联对此作了正面回应;而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正统解释"依然不能令人满意,1972年提出及其以后发展的量子力学"模态解释"作了进一步的追求;然而,"模态解释"的不足又给我们留下许多遐想的空间。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
解释”
“标准体系”
“正统解释”
“模态
解释”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量子力学诠释的哲学观照
贺天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