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整体 多个层次 协同创新--材料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论坛侧记
1
作者 范晓丽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9期530-531,共2页
2014年9月21日,“2014新材料国际屜趋势高层论坛——材料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论坛”(以下简称材料基因组分论坛)在西安都市之门一楼多功能厅如期举行,3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材料基因组分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14年9月21日,“2014新材料国际屜趋势高层论坛——材料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论坛”(以下简称材料基因组分论坛)在西安都市之门一楼多功能厅如期举行,3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材料基因组分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计划 材料 论坛 中国工程院 创新 协同 材料研究学会 材料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一体化模式研究
2
作者 李勇 赵亚丽 +1 位作者 高佳琦 刘宇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001-0004,共4页
我国高校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摸索和创新实验项目与毕业设计,找到其内在规律,通过加强创新实验项目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研究,更好地指导毕业设计与项目创新,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经验,改善上课时间紧、缺乏科... 我国高校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摸索和创新实验项目与毕业设计,找到其内在规律,通过加强创新实验项目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研究,更好地指导毕业设计与项目创新,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经验,改善上课时间紧、缺乏科研经验、创新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质量低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改革了现有创新性实验项目,也充分地与毕业设计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两者一体化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毕业设计 一体化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训练的材料专业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宇航 陈洪美 +1 位作者 金云学 项宏福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5期156-157,共2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科研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拓宽知识面,还能提高专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拔尖创新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科研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拓宽知识面,还能提高专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科研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创造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等问题,以材料学科为依托,探讨了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科研能力训练的措施,探索和丰富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训练 拔尖创新人才 模式研究 材料专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材料学》课程在水工建筑材料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宫经伟 李双喜 孙兆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2期149-151,共3页
结合新疆实际情况,阐述寒区水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与胶凝材料的联系,针对水利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学科下的水工建筑材料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及传统《胶凝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教研团... 结合新疆实际情况,阐述寒区水工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与胶凝材料的联系,针对水利水利水电工程二级学科下的水工建筑材料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及传统《胶凝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教研团队的教学经验,提出将多媒体结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理论结合实践、课堂研讨等教学方法补充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推动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探索"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少的矛盾,引导研究生及时理解与掌握新型胶凝材料,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水工建筑材料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团队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材料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军 王艳丽 +3 位作者 李梦 郭鹏 杨林峰 方莉俐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1-76,共6页
从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材料设计课程进行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通过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研究方法、了解前沿课题、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从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材料设计课程进行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通过建立知识体系、掌握研究方法、了解前沿课题、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显示,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团队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 材料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 新思路 新模式——有机光致变色显示材料课题研究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探寻
6
作者 王利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2-94,共3页
为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构建与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产... 为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构建与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先导作用,推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创新 课题研究 显示材料 光致变色 新技术 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教育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创新建设新模式研究与分析
7
作者 盛学勤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6期201-202,共2页
基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找出并直面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完善策略。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实践创新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环境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立柱 石德全 +2 位作者 汤卉 武英博 朱兴松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2期24-26,共3页
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高校"大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的的改革与创新。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与策略,从"大材料学科"视角,探讨研究生创新创业... 阐述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高校"大材料学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的的改革与创新。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与策略,从"大材料学科"视角,探讨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的及培养模式确立、学位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指标制订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类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秋 王俊一 +1 位作者 刘斌 盖登宇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1期78-79,共2页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介绍了创新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创新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科研创新和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多层次的实验...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介绍了创新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创新材料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科研创新和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在材料类专业中的实施,提出了打造材料类专业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有效方法,选派一线教师到国内外一些重点高校进行深造,选派校内优秀的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毕业实习或产学研合作开发,聘请专业技术专家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材料类课程 教学模式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凡 袁野 鄢国平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针对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较弱等特点,进行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与本科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 针对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较弱等特点,进行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与本科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结合地方理工院校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一套先进的、特色的材料与化工相结合的材料专业理论与实验课程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毕业论文新模式等创新教学方法。建立“选题-设计-实验-结题”为科研环节的创新培养模式,精心构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体系中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创新教学与科研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科学研究能力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与商业模式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婷 张清华 樊宁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原有的很多产业都需要进行升级,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材料和技术,因此新材料企业越来越被市场关注。新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是从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原有的很多产业都需要进行升级,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材料和技术,因此新材料企业越来越被市场关注。新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是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推动力,因此应该不断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文章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企业 资本运作 商业模式 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3D打印产业发展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材料研究所隆重举行
12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36,共1页
为把握当前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推进上海3D打印产业的创新发展,2014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上海3D... 为把握当前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推进上海3D打印产业的创新发展,2014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上海3D打印产业发展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材料研究所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有关领导、专家、代表等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材料研究 创新研讨会 学术报告厅 指导单位 政协副主席 科技成果 商业模式创新 装备研制 技术创新 石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研究与创新思维导向的《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李成杰 营爱玲 +2 位作者 骆昱晖 刘霖 李瑞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5期24-26,共3页
针对目前《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缺乏过程性评价的问题,基于研究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以材料应用为牵引、材料分析为中心、仪器分析... 针对目前《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缺乏过程性评价的问题,基于研究与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以材料应用为牵引、材料分析为中心、仪器分析为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融合教师科研案例,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学术水平与研究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研究方法 研究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课程多模式教学的新思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娜 路大勇 +1 位作者 崔萌 王严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69-72,共4页
论述了在《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课程建设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方式,从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以及复杂工程问题解析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薄膜材料的性质,分类及其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 论述了在《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课程建设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方式,从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以及复杂工程问题解析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薄膜材料的性质,分类及其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一些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模式教学 科学研究能力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鑫达启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15
《流程工业》 2017年第9期8-8,共1页
2017征4月24日,鑫达集团主办的“中国鑫达第九届高分子材料发展研讨会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鑫达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以及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近十所国内著名高校院所签署协议,共同成立... 2017征4月24日,鑫达集团主办的“中国鑫达第九届高分子材料发展研讨会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成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鑫达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以及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近十所国内著名高校院所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技术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拉开了对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布局的大幕,探索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产业 创新平台 产业技术 科研成果转化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中科院化学研究 合作模式 材料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综合计算实践的内容建设与能力培养
16
作者 席生岐 高圆 +3 位作者 王红洁 丁向东 牛靖 李烨飞 《实验室科学》 2021年第1期29-33,39,共6页
适应新工科形势要求,践行新材料的“材料基因组”创新研究模式,讨论并精选材料综合计算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在材料与零件创新设计中的新材料源头设计(结构与性能)计算、成形工艺仿真计算和服役与安全评估计算这一全链条、跨尺度材料开发... 适应新工科形势要求,践行新材料的“材料基因组”创新研究模式,讨论并精选材料综合计算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在材料与零件创新设计中的新材料源头设计(结构与性能)计算、成形工艺仿真计算和服役与安全评估计算这一全链条、跨尺度材料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综合计算能力,减少材料开发研究与零件设计研究中炒菜式试错试验,使材料与零件创新设计的思路尽可能发散而不受束缚。项目研究选取相关典型计算案例,设计出开放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具体实验使学生掌握目前先进的材料计算软件,既补全了学生材料学科知识体系,也适应新工科形势下的材料教学与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形势 “材料基因组”创新研究模式 全链条材料综合计算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刘敬福 李赫亮 +1 位作者 庄伟彬 刘广柱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10-112,167,共4页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该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开展了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从设置教学目标与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沉浸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沉浸式教...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该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开展了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从设置教学目标与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沉浸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沉浸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和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加强互动及全程参与,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研究 沉浸式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
原文传递
"产品大数据与创新服务"专题交流会
18
作者 苏航 《首钢科技》 2018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8年11月12日。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副所长苏航教授应邀来到首钢技术研究院做题为“产品大数据与创新服务”的讲座.技术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交流。苏航教授从美国政府“材料基因组计划”、“大数据计划”以及中国“互联网... 2018年11月12日。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研究所副所长苏航教授应邀来到首钢技术研究院做题为“产品大数据与创新服务”的讲座.技术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交流。苏航教授从美国政府“材料基因组计划”、“大数据计划”以及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材料领域大数据背景、全球钢铁材料数据云服务、产线质量与环保能力分级、高端定制与云检测等,重点介绍了国内钢铁行业材料云(互联网+材料)方面的工作,同时介绍了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方向.历时多年打造的的高端钢铁材料云服务的理念和平台建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服务 大数据 产品 交流会 钢铁研究总院 材料数据 互联网+ 基因组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实验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共享技术平台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玉 《生命科学仪器》 2005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设备管理模式 技术平台 改革 共享 科研仪器设备 人才竞争 科技竞争 应用程度 创新能力 科技人才 科研设备 一流大学 生物科学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实验仪器 先进性 实验性 物理学 材料 国外 高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
作者 徐东卫 郭雨昕 +1 位作者 郭晓琴 关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99-101,共3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是实现新时代国家创新型人才储备的重要措施。该文针对目前材料类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定灵活且合理的招生政策、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设交叉学科师资队...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是实现新时代国家创新型人才储备的重要措施。该文针对目前材料类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定灵活且合理的招生政策、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设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及完善联合培养制度、建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教学模式等措施,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可胜任多学科交叉领域科研工作的材料类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科 研究生教育 多学科交叉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新工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