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当”之逻辑与现实——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友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8,共5页
马克思以批判康德哲学的"是"与"应当"的二分为起点重建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主张从"现有"之矛盾推出"应有"。"是"与"应当"相统一是马克思政... 马克思以批判康德哲学的"是"与"应当"的二分为起点重建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主张从"现有"之矛盾推出"应有"。"是"与"应当"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价值判断与科学论证相统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存在论依据;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过渡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现实内容。基于上述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把科学论证和价值判断统一了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取代"市民社会"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世界,市民社会已从单纯的市场经济领域进入了社会交往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这种演变,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为当代政治哲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基于这种社会事实,在当代推进和深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市民社会及其蕴涵的价值和规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 市民社会 政治哲学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视角中的“是”与“应当”
2
作者 顾建红 《黑河学刊》 2008年第6期23-25,共3页
"是"与"应当"的分离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分离。如何理解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对待"是"与"应当"的问题。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在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是"与"应当"... "是"与"应当"的分离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分离。如何理解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对待"是"与"应当"的问题。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在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是"与"应当"也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生生不息的生命流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 人类理性 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义逻辑看“是”与“应该是”的关系
3
作者 万小龙 李福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ought to)问题其实是"是"与"应当是"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事实判断如何与价值判断相推,实然判断如何与应然判断相推。如果认为应当即必然有价值,允许即可能...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ought to)问题其实是"是"与"应当是"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问题:事实判断如何与价值判断相推,实然判断如何与应然判断相推。如果认为应当即必然有价值,允许即可能有价值,这样虽然"是"与"应当是"不能直接相推,但"A是应当的"可以推出"A是有价值的"可以推出"A是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是”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实然判断与应然判断 应当即必然有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法律现实主义——庞德、卢埃林、弗兰克之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3-13,共11页
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是上世纪初叶最引人瞩目的法律改革运动,其领军人物卢埃林和当时的法学鸿儒庞德之间的争论拉开了这一运动的序幕,作为庞德批判的主要对象弗兰克也加入了论战。论战的实际是关于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进行法学研究的学者... 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是上世纪初叶最引人瞩目的法律改革运动,其领军人物卢埃林和当时的法学鸿儒庞德之间的争论拉开了这一运动的序幕,作为庞德批判的主要对象弗兰克也加入了论战。论战的实际是关于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进行法学研究的学者交流。通过论战,现实主义运动真正走到法学研究的前台,更清楚地展示了法律现实主义的真实面目,驱除法学界的曲解和误解。论战也展示了学者之间如何通过真诚的交流推动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现实主义 “是”与“应当 纯粹法学 机械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维度审视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中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8,共8页
国内学术界对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的研究,大都是一种静力学的或曰静态的考察。这种研究方式不符合马克思"历史地思"的运思特点,遮蔽了价值的历史展现性质,从而妨碍了对其本真性的揭示。按照马克思的运思方式,只有把价值范畴当... 国内学术界对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的研究,大都是一种静力学的或曰静态的考察。这种研究方式不符合马克思"历史地思"的运思特点,遮蔽了价值的历史展现性质,从而妨碍了对其本真性的揭示。按照马克思的运思方式,只有把价值范畴当作一种历史的规定加以追问,才是恰当的。价值同理性的分裂不过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或事实,它在本质上属于现代维度。"价值"被作为一个自觉的问题提出,意味着价值同理性的分裂及其对立已然在历史基础层面实际地发生了。从历史上看,价值理想是一把"双刃剑",它提供批判的尺度,要求"从后思索",但若脱离了历史基础,就有可能沦为"乌托邦",从而酿成历史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理性 历史维度 “是”与“应当 “知”与“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谟“是”与“应当”问题的原始含义及其现代解读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传有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4,共6页
"是"与"应当"问题是休谟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在前人的解读中,某些违背了休谟提出问题的本意。特别是那种简单地把"是"与"应当"的问题理解为事实与价值的问题,并推测休谟反对由事实判断推出价... "是"与"应当"问题是休谟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在前人的解读中,某些违背了休谟提出问题的本意。特别是那种简单地把"是"与"应当"的问题理解为事实与价值的问题,并推测休谟反对由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休谟的原意。因此,还原休谟提出问题时的本意和当时的情景,尽可能地接近休谟问题的原始含义,是解决休谟问题必须要做的工作。同时,对休谟问题的目的、实践理性推理等的新理解,也有助于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问题 原始含义 文本误读 实践理性推理
原文传递
新闻工作中的“是”与“应当”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有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是"与"应当"的问题,特别是"应当"的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应当的问题表现为应当如何选择新闻题材,应当如何报道新闻事实以及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应当之冲突的问题,而最根本的就是...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是"与"应当"的问题,特别是"应当"的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应当的问题表现为应当如何选择新闻题材,应当如何报道新闻事实以及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应当之冲突的问题,而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与“应当 事实与价值 前见 伦理冲突
原文传递
休谟对传统自然法理论的批判、变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骆长捷 《理论界》 2015年第6期67-71,共5页
近代以来,宗教与道德的逐渐分离和认识论领域的经验主义思潮为传统自然法理论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使其遭遇空前的危机。休谟在道德领域所作出的"是"与"应当"的区分,从根本上对自然法理论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而其关... 近代以来,宗教与道德的逐渐分离和认识论领域的经验主义思潮为传统自然法理论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使其遭遇空前的危机。休谟在道德领域所作出的"是"与"应当"的区分,从根本上对自然法理论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而其关于正义的自然法则的论述则实现了对传统自然法理论的批判和变革。休谟之后,自然法理论走向衰落。当代新自然法理论的诞生看似是对传统自然法理论的复兴,但其内涵与传统自然法理论相比已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休谟 “是”与“应当 新自然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