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陈小宁教授从“春夏养阳”治疗变应性鼻炎体会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范巧真
陈小宁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0年第3期261-262,共2页
-
文摘
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春月发陈,万物初醒,皮毛渐开,腠理渐疏;春季阳气初发,寒气仍盛,"春寒料峭",人体历冬寒之后,仍处封藏状态。春季多风,风邪外侵,首先犯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寒,卫外不顾,遇寒则发病。夏季炎热,热则汗出,当以宣泄。然现在患者易受冷饮、空调等寒冷条件的影响,加之本身阳虚体质,此时温补阳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治疗上温肺散寒同时应兼顾温阳。
-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春夏养阳”
益气脱敏汤
陈小宁
-
分类号
R276.1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
-
题名从“春夏养阳”论咳嗽的预防调护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齐玉焕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2年第6期670-671,共2页
-
文摘
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分析了春夏不能顺应阳气的生长,在炎热之时贪凉饮冷导致咳嗽发生的机理。在春夏季节须顺应春夏之气,调控饮食起居,预防咳嗽的发生。"三伏天"配合"天灸"能激发人体阳气,预防咳嗽的发生或复发。
-
关键词
“春夏养阳”
咳嗽
“形寒饮冷则伤肺”
三伏天
天灸
冬病夏治
-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浅识
- 3
-
-
作者
王金成
-
机构
运城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1年第9期968-969,共2页
-
文摘
一切有生命的物种随四季变化规律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一方面利于春生夏长;一方面利于秋冬季节御寒。秋冬养阴,一方面为春生夏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一方面在秋冬季节阳气得到休养生息。顺为养,顺自然界变化规律去做事,就能实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气温
时间
季节
地域
-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新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春林
陈婷
陈梓焜
卢薏
莫雪妮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9期122-123,131,共3页
-
基金
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系统项目(KJT15008)
2018年广西重点实验室项目(K201255801)。
-
文摘
从扶阳理论及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角度出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句意及内涵进行新的阐述与探讨。笔者认为,人体阴阳二气中阳气起主导作用,且阴阳二气在人体的结构为阳在内,阴在外。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深层含义应是春夏之时,要顺自然阳气生长之势,养护人体阳气;秋冬则顺自然阴气收藏之性,调护人体阴气。但笔者认为秋冬调养人体阴气的真正目的是固藏人体阳气,"藏阳"就是"秋冬养阴"的进一步明确,重视调护阳气才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真实含义,也是《内经》重阳思想的反映。
-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扶阳理论
内阳外阴
-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