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0
篇文章
<
1
2
…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新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睦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103,共1页
“教学相长”往往被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互动提升模式,也是任何一个课堂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学就成为一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即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综合表达。但在地方院校由教师与学生两主...
“教学相长”往往被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互动提升模式,也是任何一个课堂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学就成为一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即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综合表达。但在地方院校由教师与学生两主体的局限性所致,诸如教师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加之教学情境的单一、教学手段的滞后、“以考定教”的不恰当教学思路,如此一系列难为之因使这一教育理想的追求十分困难。因而,重新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内涵
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
过程
教学
效果
教学
行为
地方院校
教学
情境
原文传递
“教学相长”浅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捷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1年第5期31-34,共4页
“教学相长”一语最早见于《礼记·学记》篇,并作为教育格言流芳百世,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识、运用。但对其意义的理解,本质的解释,则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学原则,它同“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一语最早见于《礼记·学记》篇,并作为教育格言流芳百世,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识、运用。但对其意义的理解,本质的解释,则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学原则,它同“长善救失”、“善喻”、“预、时、孙、摩”等原则相并列。第二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就是指师生关系。第三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揭示了教与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
长善救失
教学
原则
教育工作者
《学记》
教学
效果
学习过程
学然后知不足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相长”,从论文写作开始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尧
《教育视界》
2015年第Z1期89-90,共2页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刊发了邢红军教授的《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基于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比较》一文,文中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论文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并且还是教师授课水平的一种投射&qu...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刊发了邢红军教授的《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基于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比较》一文,文中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论文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并且还是教师授课水平的一种投射"的新观点,由此引发了"论文是否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度"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论文
“教学相长”
专业发展水平
中学教师
学术月刊
授课水平
教学
研究
学习策略
口头表达能力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学相长”与教师良好素质的养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素娜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第8期42-43,共2页
"教学相长"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文章从"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教师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益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最后得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
"教学相长"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文章从"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教师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益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最后得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够做到"乐学""善教"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师
专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院校“教学相长”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孙悦亮
陈洵
曲中林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69-70,共2页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走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合格人才,而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取决于高师院校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深入探讨高师院校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应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可以说,实现“教学相长...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走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合格人才,而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取决于高师院校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深入探讨高师院校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应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可以说,实现“教学相长”,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人格魅力,以开拓创新的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实现创造性的“教”与“学”的“和弦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高师院校
实践探索
教师教育
自身素质
合格人才
基础教育
人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相长”新解
6
作者
刘秀峰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2年第21期4-6,共3页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先秦经典教育著作《礼记·学记》,我们通常将其读为“jiao xue xiang zhang”。对于“教学相长”一词,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先秦经典教育著作《礼记·学记》,我们通常将其读为“jiao xue xiang zhang”。对于“教学相长”一词,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育著作
教学
原则
学生
教师
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生教学应重视“教学相长”原则
7
作者
庞秀成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1年第3期17-19,共3页
教学原则的确立,是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联的。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这样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决定了这种教育的教学原则的特殊性,它与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的教学原则均有较大差别。目前,许多阐述研究生教...
教学原则的确立,是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联的。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这样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决定了这种教育的教学原则的特殊性,它与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的教学原则均有较大差别。目前,许多阐述研究生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不能完全有特色地与其他层次的教学原则区别开来。比如许多教学原则在强调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教学
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学相长”
教学
原则
科研能力
理工科研究生
专科教育
人文学科
培养单位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
3
8
作者
梁丽英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6期41-44,共4页
《学记》中"教学相长"思想虽常被提及,但人们对其本义、引申义却不是那么熟知,也存在着将这两种含义相混淆的现象。为更好地继承"教学相长"思想,古为今用,有必要追溯其本义,理清其引申义。尤其是在"我—你&qu...
《学记》中"教学相长"思想虽常被提及,但人们对其本义、引申义却不是那么熟知,也存在着将这两种含义相混淆的现象。为更好地继承"教学相长"思想,古为今用,有必要追溯其本义,理清其引申义。尤其是在"我—你"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教学相长"的内涵又有新的演变,包括:师生之间知识的共享,"教"与"学"意识的转变,师生之间的精神相融。"教学相长"内涵发展的启示在于:当代教师仅关注"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学","从教中学",甚至敢于"俯下身子",从学生身上获取新知,实现师生之间知识的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学记》
师生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教学相长”思想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1-12,共2页
儒家的“教学相长”思想,最早见于《礼记·学记》中,至今仍是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时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相互促进。如“通过教学,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身也得到提高”(《...
儒家的“教学相长”思想,最早见于《礼记·学记》中,至今仍是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时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相互促进。如“通过教学,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身也得到提高”(《现代汉语词典》),“教学相长用来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促进”(《汉语大词典》),均是在师生关系范畴内对“教学相长”进行解释的。这种理解不但存在于众多辞书当中,同样存在于很多教育类著作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儒家思想
当代教师
礼记·学记
汉语大词典
关系范畴
教育类
教学
双方
话语体系
自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条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迎春
《领导科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思政课师生获得感上的“教学相长”是指双方获得感在“教”与“学”过程中合作形成,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师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在于获得感构成要素具有同构性、生成过程存在互依性、最终结果具有共享性。文章针对当前思政...
思政课师生获得感上的“教学相长”是指双方获得感在“教”与“学”过程中合作形成,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师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在于获得感构成要素具有同构性、生成过程存在互依性、最终结果具有共享性。文章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需创造引导师生在获得感上需求共频、推动师生在获得感上供需适配、保证师生在获得感上深度互嵌等条件,实现师生获得感上的“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教学相长”
思政课
逻辑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教学相长”的一点看法
11
作者
李军
张海玲
陆信礼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教学相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要贯彻好这一原则,任何教师都要做到两点:一是为教学生必须首先学习;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必须从事教学。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师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教学相长”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2
作者
曹东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年第11期53-53,共1页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老师自身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的过程。应当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双向的、往复的、互助的、互进的过...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老师自身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的过程。应当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双向的、往复的、互助的、互进的过程。同时,歌唱学习的普及化对专业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
教学
“教学相长”
教学
实践
教学
过程
传授知识
反馈信息
知识积累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
被引量:
1
13
作者
朱肃霞
《现代教学》
2012年第11期21-22,共2页
今年3月,我们对宝山斟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报道,得到了一些反馈,希望本刊在介绍其制度建设和实施形态之后,能分析“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核心思想,确认其教师教育的价值。本文对该项目的核心思想‘教学相长”与“...
今年3月,我们对宝山斟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报道,得到了一些反馈,希望本刊在介绍其制度建设和实施形态之后,能分析“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核心思想,确认其教师教育的价值。本文对该项目的核心思想‘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教学
做合一”
“教学相长”
制度建设
教师教育
师德
心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相长”
14
作者
袁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年第12期28-29,共2页
教与学、师与生互为教学的两个重要载体,无孰轻孰重之分。常态教学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不可偏颇。这样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一般不会有很大争议的。看似简单的关系,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又是很难处理好的。若是处理好了,则学...
教与学、师与生互为教学的两个重要载体,无孰轻孰重之分。常态教学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不可偏颇。这样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一般不会有很大争议的。看似简单的关系,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又是很难处理好的。若是处理好了,则学生的学可促进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能极大的作用于学生的学。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学生,又有益于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新课程背景
教学
过程
教与学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15
作者
刘红玉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8期7-7,共1页
在《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以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自己的钻研,就领会不了其中的...
在《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以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自己的钻研,就领会不了其中的奥妙。因此,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只有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有不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新时期
学习实践
知识水平
学记
钻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受“教学相长”“角色互换”的快乐
16
作者
冀百成
《文理导航》
2012年第24期80-80,共1页
教师,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走完职业生涯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走向成功的。"教学相长"是成就师生双方的载体。所谓的"教学相长,即指教和学两方面能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相长”
角色互换
快乐
感受
职业生涯
互动过程
学与教
教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生间的“教学相长”
17
作者
余玉辉
《湖南教育(下旬)(C)》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一次偶然机会引发了我的思考,促使了我对“教学相长”的深刻认识.那是一次测试后,我讲解试卷.每讲一道题,我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联,将与题有关的知识点都讲到,但效果一点都不好,学生不愿意听.经了解分析,问题出在优生身上.他...
一次偶然机会引发了我的思考,促使了我对“教学相长”的深刻认识.那是一次测试后,我讲解试卷.每讲一道题,我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联,将与题有关的知识点都讲到,但效果一点都不好,学生不愿意听.经了解分析,问题出在优生身上.他们成绩很好,出的错大多是少写了单位,或口算出错而已.试卷发下来,他们立刻找到错误进行纠正,无需我过多的讲解.于是讲评时他们无所事事,更有甚者,与同桌聊天.而潜能生则更不认真,这是为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学生
知识点
潜能生
试卷
讲解
口算
讲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遵循“教学相长”规律和谐“主体”与“主导”
18
作者
汤兴丽
《四川教育》
2016年第1期38-38,共1页
“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教学要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势必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
“教学相长”
“主体”
规律
和谐
“教”
“学”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思是“教学相长”之路
19
作者
薛成国
王文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10年第2期51-51,共1页
教师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学后记”则是课堂教学得失的总结、说明和完善,甚至可以说它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之一,是教师授课后的一节补充教案,然而诸多教师在备课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环节,认为无足轻重,甚至将其当成一...
教师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学后记”则是课堂教学得失的总结、说明和完善,甚至可以说它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之一,是教师授课后的一节补充教案,然而诸多教师在备课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环节,认为无足轻重,甚至将其当成一种负担,常出现“这节课效果比较好”;“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等应付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反思
“
教学
后记”
课堂
教学
教师
备课
教案
课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正的“教学相长”
20
作者
朱豪
《现代教学》
2015年第11期49-49,共1页
在此次事件中,小A在曾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探究不同液体滴在白纸上的各种实验,不仅激起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只有认真思维,才能将观察的动机从"意外"引发好奇的初级形式上升到思索探究的高级...
在此次事件中,小A在曾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探究不同液体滴在白纸上的各种实验,不仅激起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只有认真思维,才能将观察的动机从"意外"引发好奇的初级形式上升到思索探究的高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实验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探究欲望
学习兴趣
老师
液体
好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睦楚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103,共1页
文摘
“教学相长”往往被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互动提升模式,也是任何一个课堂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学就成为一种具有意向性的活动,即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综合表达。但在地方院校由教师与学生两主体的局限性所致,诸如教师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局限,加之教学情境的单一、教学手段的滞后、“以考定教”的不恰当教学思路,如此一系列难为之因使这一教育理想的追求十分困难。因而,重新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尤为必要。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内涵
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
过程
教学
效果
教学
行为
地方院校
教学
情境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教学相长”浅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捷
机构
东北师大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1年第5期31-34,共4页
文摘
“教学相长”一语最早见于《礼记·学记》篇,并作为教育格言流芳百世,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识、运用。但对其意义的理解,本质的解释,则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是教学原则,它同“长善救失”、“善喻”、“预、时、孙、摩”等原则相并列。第二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就是指师生关系。第三种看法,认为“教学相长”揭示了教与学结合。
关键词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
长善救失
教学
原则
教育工作者
《学记》
教学
效果
学习过程
学然后知不足
师生关系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相长”,从论文写作开始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尧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出处
《教育视界》
2015年第Z1期89-90,共2页
文摘
《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刊发了邢红军教授的《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基于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比较》一文,文中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论文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并且还是教师授课水平的一种投射"的新观点,由此引发了"论文是否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科学标度"的争论。
关键词
教学
论文
“教学相长”
专业发展水平
中学教师
学术月刊
授课水平
教学
研究
学习策略
口头表达能力
促进作用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学相长”与教师良好素质的养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素娜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16年第8期42-43,共2页
文摘
"教学相长"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文章从"教学相长"教育思想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教师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益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最后得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才能够做到"乐学""善教"的结论。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师
专业素质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院校“教学相长”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孙悦亮
陈洵
曲中林
机构
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69-70,共2页
文摘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走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合格人才,而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取决于高师院校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深入探讨高师院校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应是什么,可以是什么。可以说,实现“教学相长”,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人格魅力,以开拓创新的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实现创造性的“教”与“学”的“和弦共鸣”。
关键词
“教学相长”
高师院校
实践探索
教师教育
自身素质
合格人才
基础教育
人格魅力
分类号
G65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相长”新解
6
作者
刘秀峰
机构
西南大学教学部
出处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2年第21期4-6,共3页
文摘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先秦经典教育著作《礼记·学记》,我们通常将其读为“jiao xue xiang zhang”。对于“教学相长”一词,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育著作
教学
原则
学生
教师
学记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生教学应重视“教学相长”原则
7
作者
庞秀成
机构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1年第3期17-19,共3页
文摘
教学原则的确立,是与培养目标紧密相联的。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这样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决定了这种教育的教学原则的特殊性,它与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的教学原则均有较大差别。目前,许多阐述研究生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不能完全有特色地与其他层次的教学原则区别开来。比如许多教学原则在强调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同时。
关键词
研究生
教学
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学相长”
教学
原则
科研能力
理工科研究生
专科教育
人文学科
培养单位
科研人员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
3
8
作者
梁丽英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6期41-44,共4页
文摘
《学记》中"教学相长"思想虽常被提及,但人们对其本义、引申义却不是那么熟知,也存在着将这两种含义相混淆的现象。为更好地继承"教学相长"思想,古为今用,有必要追溯其本义,理清其引申义。尤其是在"我—你"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教学相长"的内涵又有新的演变,包括:师生之间知识的共享,"教"与"学"意识的转变,师生之间的精神相融。"教学相长"内涵发展的启示在于:当代教师仅关注"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学","从教中学",甚至敢于"俯下身子",从学生身上获取新知,实现师生之间知识的共享。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学记》
师生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
Keywords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To lear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教学相长”思想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睿
机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1-12,共2页
文摘
儒家的“教学相长”思想,最早见于《礼记·学记》中,至今仍是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时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相互促进。如“通过教学,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身也得到提高”(《现代汉语词典》),“教学相长用来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促进”(《汉语大词典》),均是在师生关系范畴内对“教学相长”进行解释的。这种理解不但存在于众多辞书当中,同样存在于很多教育类著作当中。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儒家思想
当代教师
礼记·学记
汉语大词典
关系范畴
教育类
教学
双方
话语体系
自我发展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条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迎春
机构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基金
201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感的问题成因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武汉部分高校为例”(19ZD006)。
文摘
思政课师生获得感上的“教学相长”是指双方获得感在“教”与“学”过程中合作形成,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师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在于获得感构成要素具有同构性、生成过程存在互依性、最终结果具有共享性。文章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需创造引导师生在获得感上需求共频、推动师生在获得感上供需适配、保证师生在获得感上深度互嵌等条件,实现师生获得感上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
获得感
“教学相长”
思政课
逻辑
条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教学相长”的一点看法
11
作者
李军
张海玲
陆信礼
机构
嘉祥县仲山乡布山小学
嘉祥县第四中学
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
出处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文摘
"教学相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要贯彻好这一原则,任何教师都要做到两点:一是为教学生必须首先学习;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必须从事教学。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师
教学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教学相长”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2
作者
曹东方
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
出处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年第11期53-53,共1页
文摘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老师自身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的过程。应当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双向的、往复的、互助的、互进的过程。同时,歌唱学习的普及化对专业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
声乐
教学
“教学相长”
教学
实践
教学
过程
传授知识
反馈信息
知识积累
“学”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J616-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
被引量:
1
13
作者
朱肃霞
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出处
《现代教学》
2012年第11期21-22,共2页
文摘
今年3月,我们对宝山斟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报道,得到了一些反馈,希望本刊在介绍其制度建设和实施形态之后,能分析“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核心思想,确认其教师教育的价值。本文对该项目的核心思想‘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
教学
做合一”
“教学相长”
制度建设
教师教育
师德
心思
分类号
G40-092.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相长”
14
作者
袁芳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教科院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年第12期28-29,共2页
文摘
教与学、师与生互为教学的两个重要载体,无孰轻孰重之分。常态教学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不可偏颇。这样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一般不会有很大争议的。看似简单的关系,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又是很难处理好的。若是处理好了,则学生的学可促进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能极大的作用于学生的学。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学生,又有益于教师。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新课程背景
教学
过程
教与学
教师
学生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24.7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15
作者
刘红玉
机构
甘肃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8期7-7,共1页
文摘
在《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以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自己的钻研,就领会不了其中的奥妙。因此,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只有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有不懂之处。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新时期
学习实践
知识水平
学记
钻研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受“教学相长”“角色互换”的快乐
16
作者
冀百成
机构
陕西省西乡县高川镇初级中学
出处
《文理导航》
2012年第24期80-80,共1页
文摘
教师,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走完职业生涯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走向成功的。"教学相长"是成就师生双方的载体。所谓的"教学相长,即指教和学两方面能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相长”
角色互换
快乐
感受
职业生涯
互动过程
学与教
教与学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生间的“教学相长”
17
作者
余玉辉
机构
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下旬)(C)》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文摘
一次偶然机会引发了我的思考,促使了我对“教学相长”的深刻认识.那是一次测试后,我讲解试卷.每讲一道题,我是上下求索,左右勾联,将与题有关的知识点都讲到,但效果一点都不好,学生不愿意听.经了解分析,问题出在优生身上.他们成绩很好,出的错大多是少写了单位,或口算出错而已.试卷发下来,他们立刻找到错误进行纠正,无需我过多的讲解.于是讲评时他们无所事事,更有甚者,与同桌聊天.而潜能生则更不认真,这是为什么?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学生
知识点
潜能生
试卷
讲解
口算
讲评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遵循“教学相长”规律和谐“主体”与“主导”
18
作者
汤兴丽
机构
宜宾市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
出处
《四川教育》
2016年第1期38-38,共1页
文摘
“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教学要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势必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
“教学相长”
“主体”
规律
和谐
“教”
“学”
学生
教师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思是“教学相长”之路
19
作者
薛成国
王文杰
机构
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穆家小学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10年第2期51-51,共1页
文摘
教师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学后记”则是课堂教学得失的总结、说明和完善,甚至可以说它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之一,是教师授课后的一节补充教案,然而诸多教师在备课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环节,认为无足轻重,甚至将其当成一种负担,常出现“这节课效果比较好”;“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等应付之词。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反思
“
教学
后记”
课堂
教学
教师
备课
教案
课后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正的“教学相长”
20
作者
朱豪
机构
上海市金山区张堰中学
出处
《现代教学》
2015年第11期49-49,共1页
文摘
在此次事件中,小A在曾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探究不同液体滴在白纸上的各种实验,不仅激起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只有认真思维,才能将观察的动机从"意外"引发好奇的初级形式上升到思索探究的高级形式。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实验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探究欲望
学习兴趣
老师
液体
好奇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新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
张睦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2
“教学相长”浅析
张捷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学相长”,从论文写作开始
石尧
《教育视界》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教学相长”与教师良好素质的养成
刘素娜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师院校“教学相长”的实践探索
孙悦亮
陈洵
曲中林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教学相长”新解
刘秀峰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研究生教学应重视“教学相长”原则
庞秀成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教学相长”内涵发展及对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梁丽英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儒家“教学相长”思想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
陈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获得感“教学相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条件
姚迎春
《领导科学论坛》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教学相长”的一点看法
李军
张海玲
陆信礼
《文教资料》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教学相长”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曹东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
朱肃霞
《现代教学》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相长”
袁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刘红玉
《中学教学参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感受“教学相长”“角色互换”的快乐
冀百成
《文理导航》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学生间的“教学相长”
余玉辉
《湖南教育(下旬)(C)》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遵循“教学相长”规律和谐“主体”与“主导”
汤兴丽
《四川教育》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反思是“教学相长”之路
薛成国
王文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真正的“教学相长”
朱豪
《现代教学》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