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花旗银行与“庚子赔款”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先亭
-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
文摘
花旗银行与“庚子赔款”王先亭花旗银行是近代美国在华设立的规模最大的银行,“庚子赔款”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而美国所得的“庚子赔款”起先是由花旗银行经收的。后来“退还庚款”也是由花旗银行经办的。本文拟就花旗银行与“庚子赔款”的关系进行探讨,以...
-
关键词
花旗银行
“庚子赔款”
基金会
美国政府
清华学校
上海分行
清政府
庚款留学生
教育文化
银行委员会
-
分类号
K257.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美国利用“庚子赔款”助学的目的何在
- 2
-
-
作者
李晋玲
-
机构
太原工业大学
-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8-40,共3页
-
文摘
庚子赔款是指1900年出兵入侵我国的德、俄、日、美、法、英、意、奥八国,和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在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向清政府提出的议和大纲中的一项内容。帝国主义列强认为,中国必须为他们这次出兵费用和他们所遭受的其他“损失”而付出一笔巨额的“赔款”,其数目定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加上年息四厘,本利共达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赔款以海关税、盐税和常关税(内地关税)为担保。因1900年是庚子年,习惯上把这笔赔款称为庚子赔款。
-
关键词
清政府
“庚子赔款”
留美学生
庚款兴学
教育改革
庚款留学生
义和团运动
调整对华政策
中国留学生
内地关税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退还庚子赔款与清末留美学生的派遣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黄新宪
-
机构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1987年第4期50-54,共5页
-
文摘
提起清末的留学教育,人们便会自然想到庚子赔款,确实庚子赔款与留美学生的选拔、派遣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认真探讨和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
关键词
游美
“庚子赔款”
留美学生
学务处
庚款
外务部
赴美留学
清华学堂
清政府
学部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中国最多的一次赔款——庚子赔款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碧君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3,共1页
-
文摘
中国最多的一次赔款——庚子赔款张碧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在1900年6月21日对八国联军“宣战”不久,就准备投降卖国。7月3日,清政府便直接向俄、英、日发出“国书”乞和。8月7日正式任命两广总督李鸿章为全权谈判大臣,催促他由广东兼程来京,与各国接洽...
-
关键词
清政府
“庚子赔款”
战争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李鸿章
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侵略
反帝反封建
本息共计
赔款支付
-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赫德与近代中国赔款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康之国
-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5-48,共4页
-
文摘
赫德为英籍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利用职权,插手近代中国赔款与外债,处处为帝国主义列强谋取利益。
-
关键词
赫德
对日赔款
三次大借款
“庚子赔款”
关税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赔款波折 金银之争
- 6
-
-
作者
江珊
-
出处
《紫禁城》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法、俄、日、德、美、意、粤、西、比、荷等11国布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第六款规定,中同向列强各国赔偿海关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和约》签订后,中国按规定于1902年1月开始偿付。然而付款初期,便出现一个事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那就是赔款究竟以金偿付还是以银偿付?
-
关键词
刘坤一
清政府
“庚子赔款”
外务部
军机处
条约本身
辛丑条约
关平银
条约规定
中央要员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庚子赔款实际数额为多少
- 7
-
-
作者
张哲
-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年第9期31-31,共1页
-
文摘
庚子赔款实际数额为多少⊙张哲人教版新编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2页关于《辛丑条约》内容的第一款“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有一条注释:“实际赔款数额超过10亿两”。笔者认为“10亿两”不准确。大量史...
-
关键词
庚子赔款
实际数
《中国近代现代史》
“庚子赔款”
本息共计
赔款支付
驻美公使
十月革命
苏俄政府
教育费用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
- 8
-
-
作者
明成满
-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8年第4期21-21,共1页
-
文摘
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明成满《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英、法、美、日、意、奥、俄、德、比、荷、西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白银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总数在10亿两以上,这笔赔款称为“庚子赔款”。...
-
关键词
庚子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匈帝国
西奥多·罗斯福
中日文化交流
苏俄政府
中国教育
德国赔款
文化事业
“庚子赔款”
-
分类号
K256.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美国退还庚款始末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正祥
-
出处
《文史杂志》
1996年第6期46-47,共2页
-
文摘
20世纪初年,美国率先退还中国部分庚子赔款,随后英法等国纷纷援例仿效,这一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都曾产生重要影响.一1901年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副枷锁.根据条约,中国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自1902年至1940年付清,年息4厘,史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得32939055两.1908年和1924年,美国先后两次退还部分庚款给中国,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
关键词
“庚子赔款”
退还部分庚款
义和团运动
清华学校
中国近代
教育文化事业
抵制美货运动
美国公使
中国人民
20世纪初年
-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鸦片战争给四川人民带来的灾难
- 10
-
-
作者
王家楼
-
出处
《天府新论》
1990年第3X期16-18,共3页
-
文摘
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清王朝不惜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大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借以谋求封建统治阶级的生存。这些卖国条约的签订,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苦难深重的根源。在四川,人民也深受其害,主要在于: 第一,帝国主义向中国索取大量的赔款,急剧增加了四川人民的负担。
-
关键词
四川人民
洋纱
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
“庚子赔款”
田赋
洋布
海关
洋纸
中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发生在“鼠年”的新闻
- 11
-
-
作者
张宿东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2-22,共1页
-
文摘
公元前213年(戊子)——秦始皇下令焚书(医药、占卜、种树的书不烧),此即史称“焚书”事件。 公元前201年(庚子)——匈奴昌顿单于(匈奴的君主称单于)带兵南下,一直打到山西中部,后经多次战争,才使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 公元前33年(戊子)——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求和亲,王昭君自请嫁匈奴。由于昭君出塞,她对汉朝与匈奴和好关系起了一定作用。 公元184年(甲子)——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
关键词
匈奴
公元前
基本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黄巾起义
农民起义
《本草纲目》
王昭君
“庚子赔款”
西安事变爆发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向世界一流大学奋进的清华大学
- 12
-
-
作者
孙哲
-
机构
清华大学宣传部
-
出处
《知识就是力量》
1996年第5期30-32,共3页
-
文摘
清华大学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区清代皇家园林——清华园。前身为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系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设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共16个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举校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
-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
研究生院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生教育
实践教学
科学研究
“庚子赔款”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国近代史上的“退款兴学”是怎么一回事?
- 13
-
-
作者
魏良
-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年第6期12-12,共1页
-
文摘
中国近代史上的“退款兴学”是怎么一回事?⊙魏良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中国勒索了大批“赔款”。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庚子赔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样,美国也从中捞得一笔为数不小的赔款。1909年,美国政府...
-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美帝国主义
中国学生
“庚子赔款”
中国人民
詹姆士
事情的本质
帝国主义列强
经济绝交
外国侵略者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华法学院历史沿革
- 14
-
-
-
出处
《法律与生活》
2004年第9期19-19,共1页
-
文摘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中国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改称清华学校,并于1925年开办大学部,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
-
关键词
历史沿革
法律学系
法学院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学堂
法律学科
社会主义法治
“庚子赔款”
依法治国
20世纪
-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