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B与VLBI联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3 位作者 胡小工 黄倩 李培佳 陈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4-1729,共6页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对撞月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撞月飞行段可描述为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椭圆轨道,其偏心率约为0.3。本文利用统计...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对撞月过程进行了跟踪测量。撞月飞行段可描述为相对于月心参考系的椭圆轨道,其偏心率约为0.3。本文利用统计定轨方法,联合USB和VLBI数据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通过对撞月前100km×15km环月轨道的测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测距系统误差及光压系数参数,并应用于撞月段的短弧轨道计算。将地面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最后时刻判定为撞击时刻,根据撞月轨道计算了该时刻"嫦娥一号"在月固系中的位置。为判断该位置是否在月面,结合月面数值高程模型ULCN2005,由该点的月面经纬度确定了该点的月面高程。通过比较由轨道计算得到的落点高程与ULCN2005提供的高程差异,评估了撞月点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硬着陆 精密定轨 USB VLBI ULCN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月球岩石类型填图:以月球雨海—冷海地区(LQ-4)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凌宗成 刘建忠 +4 位作者 张江 李勃 武中臣 倪宇恒 孙灵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20,共14页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分布是理解月球岩浆演化的线索。随着出现越来越多的月球探测数据,利用我国的月球探测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这是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文中在进一步校正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基础上,...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分布是理解月球岩浆演化的线索。随着出现越来越多的月球探测数据,利用我国的月球探测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这是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文中在进一步校正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为可靠的月表FeO和TiO2、镁指数填图等。在调研已有的月球岩石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月表成分填图结果并结合Lunar Prospector Th元素数据,将月球岩石分为亚铁斜长岩、富镁结晶岩套、克里普岩和5种不同钛含量月海玄武岩等8类岩石。笔者以月球正面雨海—冷海(LQ-4)地区为例,做出该区域的岩石分类图,并讨论了该地区的岩石成因。该地区覆盖"嫦娥三号"着陆区,包含月球雨海撞击事件所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泛滥区,对于理解月球的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利用岩石类型分布图,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数据,与对该地区岩石类型分布及其所代表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进行了讨论。此外,笔者也对"嫦娥三号"着陆区的FeO、TiO2和镁指数、岩石类型等进行了初步判别,有待于与玉兔号搭载的探测仪器测量结果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岩石类型 分类 干涉成像光谱仪 “嫦娥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重力场对“嫦娥一号”近月轨道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1 位作者 胡小工 陈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8-1004,共7页
2008年12月6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变轨试验,卫星距离月球表面最近处约为15km,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期间,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进行了跟踪测量,获取了卫星不同飞行高度的测轨资料。通过对变轨试验期间的USB和V... 2008年12月6日"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变轨试验,卫星距离月球表面最近处约为15km,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试验期间,国内USB和VLBI测控网进行了跟踪测量,获取了卫星不同飞行高度的测轨资料。通过对变轨试验期间的USB和VLBI测量数据的定轨计算,分析了月球重力场误差对于绕月低轨卫星的影响,计算表明,尽管目前的月球重力场模型高阶项由于没有月球背面的测量数据而不准确,但对绕月低轨卫星的定轨精度提高仍然有重要帮助。分析了VLBI数据对绕月低轨卫星定轨的贡献,比较了USB数据单独定轨以及USB和VLBI联合定轨两种情况,结果表明VLBI数据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定轨精度。该工作对于我国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重力场 “嫦娥一号” 精密定轨 USB VL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嫦娥一号”跟踪数据的月球重力场模型CEGM-01 被引量:13
4
作者 鄢建国 李斐 +4 位作者 平劲松 唐歌实 黄倩 曹建峰 刘俊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43-2851,共9页
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轨道跟踪数据的特征,简要阐述了基于动力法精密定轨解算月球重力场模型的原理及策略.在"嫦娥一号"测控数据精度和覆盖均有限的条件下,独立使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6个... 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轨道跟踪数据的特征,简要阐述了基于动力法精密定轨解算月球重力场模型的原理及策略.在"嫦娥一号"测控数据精度和覆盖均有限的条件下,独立使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6个月的在轨运行双程测距测速跟踪数据,成功得到了50阶次月球重力场模型CEGM-01.通过多种方式,如重力场模型频谱特性、实测数据定轨残差、月球重力异常特征、与地形的相关性及导纳值,对解算得到的CEGM-01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分析了相应的物理特性和效果.结果表明了CEGM-01解算过程的有效合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月球重力场探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双程测距测速 月球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第一幅月面遥感影像撞击坑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金丽华 金晟业 +1 位作者 陈圣波 崔腾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2-946,共5页
撞击坑是月表的主要地貌形态,按普通碗状型、中心隆起型、平底型及同心圆型4种类型描述“第一幅月面图像”上月表撞击坑的形态特征。应用遥感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结合白赛尔大地主题反算法,实现撞击坑分布及直径信息提取。研究发现,... 撞击坑是月表的主要地貌形态,按普通碗状型、中心隆起型、平底型及同心圆型4种类型描述“第一幅月面图像”上月表撞击坑的形态特征。应用遥感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结合白赛尔大地主题反算法,实现撞击坑分布及直径信息提取。研究发现,研究区域的撞击坑直径主要集中在300~700m。而且撞击坑空间分布不均匀,直径越小,分布越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撞击坑 影像特征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发回首张月球照片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永明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6-6,共1页
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这标志着“嫦娥一号”卫星在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后开始实施的各项在轨测试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月球探测工程 照片 国家航天局 测试任务 月面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数据确定“嫦娥一号”落月时刻
7
作者 罗近涛 陈岚 +1 位作者 吴亚军 张秀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10年第1期163-169,共7页
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完成工程目标和科研实验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的具体落月时刻,对于判定落月点和轨控精度以及后续的探月任务都有重要意义。嫦娥一号落月过... 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完成工程目标和科研实验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的具体落月时刻,对于判定落月点和轨控精度以及后续的探月任务都有重要意义。嫦娥一号落月过程中,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3个VLBI观测站安装的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对该过程进行了全程数据记录。利用其中落月段数据,用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计算确定嫦娥一号具体落月时刻为UTC 2009年3月1日8时13分6.645 9秒,精确度为10^(-3) s,相应的落月点确定精度为2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硬着陆 落月时刻 短时傅立叶变换 数字基带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科研设备在“嫦娥一号”发射任务中圆满完成火箭测试任务
8
作者 蔡远文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2-102,共1页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这次发射任务中,我院航天装备系飞行器测试与控制教研室研制的“CZ-XX系列运载火箭多路测试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作为CZ-XX系列运载火箭“三化”...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这次发射任务中,我院航天装备系飞行器测试与控制教研室研制的“CZ-XX系列运载火箭多路测试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作为CZ-XX系列运载火箭“三化”配套的地面设备产品,圆满完成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发射场综合测试任务,保障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发射任务 运载火箭 测试任务 科研设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火箭控制系统 月球探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中继RF转发系统”圆满完成“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任务
9
作者 张宝玲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0-70,共1页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由我院光电装备系承担研制的“光纤中继RF转发系统”作为发射场的重要设施,圆满完成卫星测转发任务,为“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任务中...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由我院光电装备系承担研制的“光纤中继RF转发系统”作为发射场的重要设施,圆满完成卫星测转发任务,为“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任务中,系统的稳定性好,转发的卫星信号质量高,得到嫦娥探月卫星总指挥等相关专家的肯定,赢得航天科工集团、卫星发射中心用户的信赖。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课题组人员认真负责的精神得到总装备部首长和发射中心首长的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转发系统 发射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RF 中继 光纤 航天科工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1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3,共1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卫星发射场 “长征三甲”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研制的新型国产通用自动测试平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军鹰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9期47-50,共4页
KT8000通用自动测试平台作为"嫦娥一号"卫星GNC测试系统,首次实现了奔月轨道及其控制的高精度仿真,"嫦娥一号"探月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通用自动测试平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自动测试平台 通用 卫星研制 国产 测试系统 精度仿真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受控撞击月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奉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进行探测、拍摄,成功获取全月球影像、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资料。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安全飞行494天、绕月飞行5514圈后,迎来完美的告...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进行探测、拍摄,成功获取全月球影像、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资料。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安全飞行494天、绕月飞行5514圈后,迎来完美的告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最终撞击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月球 撞击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受控 安全飞行 元素分布 精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撩开“嫦娥”的面纱——专访“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
13
作者 赵乐 申光耀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2006年第1期4-11,共8页
2003年11月本刊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刊登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工程论证组的文章《嫦娥工程——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向国人披露了我国的探月计划.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随着“神舟”六号飞行... 2003年11月本刊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刊登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球探测卫星工程论证组的文章《嫦娥工程——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向国人披露了我国的探月计划.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随着“神舟”六号飞行的圆满成功,人们有理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上来。那么.“嫦峨”工程进展如何?什么时候我国的飞行器光临月球,日前,本刊记者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叶培建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总设计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指挥 月球探测卫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工程 工程论证 探月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飞行程序 被引量:1
14
《太空探索》 2004年第6期5-5,共1页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飞行程序 运行轨道 月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拍摄的首幅月球极区图像(图)
15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3-13,共1页
国防科工委1月31日正式发布首幅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类图像。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裴照字表示.按照工程总体方案,“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相机要求的成像范围在月面南北纬70°以内。而在对... 国防科工委1月31日正式发布首幅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类图像。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裴照字表示.按照工程总体方案,“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相机要求的成像范围在月面南北纬70°以内。而在对CCD相机的能力评估后,从1月4日起,科学家开始利用相机对70°以上的月球南北两极区进行光学成像试验,并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图像 极区 月球 拍摄 CCD相机 光学成像 国防科工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取得五大科研成果
16
作者 张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14-2214,共1页
我国通过对“嫦娥一号”卫星探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与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其中,根据“嫦娥一号”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为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科研成果 月球探测 探测数据 影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任务完成 卫星获取数据可用10年
17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5期547-547,共1页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
关键词 “嫦娥一号” 卫星 绕月探测工程 国家863计划 数据应用 工程科学 科学家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力争2006年发射
18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2006年 发射时间 月球探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基础
19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9年第4期10-10,共1页
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对其进行实地勘测将是我国天文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难度高,月球上没有空气,连降落伞都无法使用,因而要想在月球表面精确软着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落在斜坡上,月球探测器就可能“... 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对其进行实地勘测将是我国天文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难度高,月球上没有空气,连降落伞都无法使用,因而要想在月球表面精确软着陆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落在斜坡上,月球探测器就可能“翻车”,无法正常工作。此次“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是一次很好的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软着陆 空间探测器 月球探测器 月球表面 基础 发射探测器 精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长江液压公司液压系统助推“嫦娥一号”探月
20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7年第6期37-37,共1页
10月24日傍晚6时05分04秒,竖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发射台上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承载着中国人千年的奔月梦想,成功点火升空,“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探月工程 液压系统 “长征三甲”运载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助推 长江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