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叶堂·断肠会·薄命司——关于“太虚幻境”的思考 |
雷勇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
1996 |
4
|
|
2
|
《红楼梦》与长白山——“太虚幻境”辨 |
陈景河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3
|
社会现实的曲笔描写——关于《红楼梦》“太虚幻境”的辨析 |
赵贵河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1999 |
0 |
|
4
|
“太虚幻境”新探 |
曹毓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5
|
女娲补天石与曹雪芹的文学创作幻境之谜(下篇) |
徐学毅
|
《东疆学刊》
|
1993 |
0 |
|
6
|
太虚幻境四仙姑隐喻含义新论 |
胡祖平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7
|
太虚幻境(二题) |
孙荪
|
《东方艺术》
|
1995 |
0 |
|
8
|
《红楼梦》与佛道文化 |
王平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9
|
此中有真意——论《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神鬼、报应内容的深层意义 |
李庆之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95 |
3
|
|
10
|
长白神女秦可卿 |
陈景河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11
|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寻找小说史的一段轨迹 |
卢兴基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12
|
《源氏物语》第二回与《红楼梦》第五回中预示的比较 |
陈京松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3
|
|
13
|
对《红楼梦》中佛道现象的二重观照 |
苏元蓬
|
《台州师专学报》
|
1997 |
1
|
|
14
|
曹雪芹的非现实构想 |
杨树郁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1996 |
1
|
|
15
|
论《红楼梦》中神灵人物的原型母题(下) |
陈景河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1
|
|
16
|
《中国古典小说谈丛》的文化透视 |
江泓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新探索───评李庆信的《跨时代的超越》 |
泉源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层次分明 形象凸现——试论《红楼梦》前五回对贾宝玉形象的塑造 |
张炳生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4 |
0 |
|
19
|
近期红学研讨述评 |
刘念群
|
《学海》
|
1996 |
0 |
|
20
|
时空交叉构红楼 |
方明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