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九二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逸鸣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2期90-100,共11页
1927~1945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为中共文艺话语体系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文艺家们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讨论,探索构建“大众”概念。但这种“大众”概念内涵存在脱离工农大众、远离中共领导的...
1927~1945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为中共文艺话语体系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文艺家们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讨论,探索构建“大众”概念。但这种“大众”概念内涵存在脱离工农大众、远离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实际的问题。上海左翼文艺家停留在纸面上的“文艺大众化”设想,却在苏区文艺运动中得到了真正践行,苏区的“大众”概念建构扎根于工农革命。但苏区也存在缺少专业的文艺家的困境。在1937~1945年的延安文艺运动中,中共根据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了新的“大众”概念,促成了文艺及文艺家与工农大众前所未有的结合。文艺战线上“大众”概念的建构历程,折射出中共建构文艺话语体系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文艺领域
“大众”概念
文艺话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九二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逸鸣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年第2期90-100,共11页
文摘
1927~1945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为中共文艺话语体系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文艺家们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讨论,探索构建“大众”概念。但这种“大众”概念内涵存在脱离工农大众、远离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实际的问题。上海左翼文艺家停留在纸面上的“文艺大众化”设想,却在苏区文艺运动中得到了真正践行,苏区的“大众”概念建构扎根于工农革命。但苏区也存在缺少专业的文艺家的困境。在1937~1945年的延安文艺运动中,中共根据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了新的“大众”概念,促成了文艺及文艺家与工农大众前所未有的结合。文艺战线上“大众”概念的建构历程,折射出中共建构文艺话语体系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
关键词
中共
文艺领域
“大众”概念
文艺话语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九二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共在文艺领域的“大众”概念建构
陈逸鸣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