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位现代儒家对“善”与“美”的探究——梁漱溟道德哲学与艺术哲学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振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74-79,136,共7页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对文化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他的文化研究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早期著作,它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文化比较模式,并系统地比较了中、西、印三系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中国文...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对文化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学者。他的文化研究的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早期著作,它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文化比较模式,并系统地比较了中、西、印三系文化心理结构的差异;《中国文化前义》是中期研究的界碑,它揭开了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历史传统特殊性的奥秘;《人心与人生》系晚年之作。这本在梁先生去世前四年出版的著作,既是他毕生文化研究的总结,也标志着它的文化哲学体系的完成。拙文试就《人心与人生》一书中道德哲学与美学思想作一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与“美” 道德哲学 梁漱溟 艺术哲学 述评 道德义务 儒家 艺术型 法律义务 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孔子的评论看齐《韶》的“善”与“美”
2
作者 李慎平 《管子学刊》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齐景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齐闻《韶》后,如痴如醉,感慨万千,进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推介。这充分说明了齐《韶》在当时确实具有无穷魅力。孔子赞美齐《韶》的核心是内容极“善”与形式极“美”。那么,齐《韶》的内容到底“善”在何处?其... 齐景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齐闻《韶》后,如痴如醉,感慨万千,进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推介。这充分说明了齐《韶》在当时确实具有无穷魅力。孔子赞美齐《韶》的核心是内容极“善”与形式极“美”。那么,齐《韶》的内容到底“善”在何处?其形式又美在何方?本文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韶》 孔子 “善”与“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强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0-66,共7页
文学的审美标准,是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内容.过去一般都认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多是政治批评、道德批评,缺乏审美批评,更无审美批评标准可言,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明代的文艺批评家杨镇在他的《论文》中就说过:“论文或尚繁,或尚简.予日... 文学的审美标准,是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内容.过去一般都认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多是政治批评、道德批评,缺乏审美批评,更无审美批评标准可言,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明代的文艺批评家杨镇在他的《论文》中就说过:“论文或尚繁,或尚简.予日:‘繁非也,简非也,不繁不简亦非也.’或尚难,或尚易.’予日:‘难非也,易非也,不难不易亦非也.繁有美恶,简有美恶,易有美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批评标准 声韵格律 人物性格 “善”与“美” 艺术真实 含蓄 作品内容 文艺批评标准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术思想中“崇德扬善”观的伦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1999年第2期16-18,共3页
一、崇尚传统道德思想精华传统美德的“仁爱”原则和“人和”精神,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精神。这一美德对于我们家庭、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对于正确处理人际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这种道德思想也成为中国武... 一、崇尚传统道德思想精华传统美德的“仁爱”原则和“人和”精神,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精神。这一美德对于我们家庭、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对于正确处理人际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这种道德思想也成为中国武术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并且广泛地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武术家 道德思想 “善”与“美” 道德伦理 人格精神 伦理思想 精神境界 伦理道德 传统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烛临艺术王国的仁学精神──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永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11,共6页
关键词 文艺 孔子 “兴” “善”与“美”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仁学 “立人” 艺术人生 道德人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个瞌睡,都做主子梦──《金瓶梅人性论》之二:奴婢论
6
作者 田秉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0-43,110,共5页
打个瞌睡,都做主子梦──《金瓶梅人性论》之二:奴婢论田秉锷奴婢群落西门府那么遥远而荒古!奴隶的命运虽然血惺干云,总因渺远而淡入记忆的荒原。于是,一种历史的误解取代了常识:奴隶制结束之后,奴隶便绝迹于社会。因此,中国两... 打个瞌睡,都做主子梦──《金瓶梅人性论》之二:奴婢论田秉锷奴婢群落西门府那么遥远而荒古!奴隶的命运虽然血惺干云,总因渺远而淡入记忆的荒原。于是,一种历史的误解取代了常识:奴隶制结束之后,奴隶便绝迹于社会。因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洋溢着平和的人文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庆 《金瓶梅》 主人与奴婢 人性论 潘金莲 窝里斗 秋菊 吴月娘 孙雪娥 “善”与“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婚姻何以脆弱?
7
作者 高虹 《理论观察》 1994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婚姻自由 婚姻生活 家庭生活方式 婚姻家庭生活 婚外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善”与“美” 民事案件 自由恋爱 物质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字词·哲理(十四)──兼谈高二教材的结束语
8
作者 张汉云 张洁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9年第Z1期40-41,共2页
30)真、善、美:人生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探讨“真理”一词时,曾沿着“真”———“仙人登天”———“天人合一”的思路,来看待“真”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把“真人”看做是掌握了真理的人,是精神永存的人。要达到“真”,必... 30)真、善、美:人生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探讨“真理”一词时,曾沿着“真”———“仙人登天”———“天人合一”的思路,来看待“真”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把“真人”看做是掌握了真理的人,是精神永存的人。要达到“真”,必须经过长期的修炼。人,不能没有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天调”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真” “羊大为美” “善”与“美” 主观与客观 人与世界的关系 价值关系 科学技术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闻史上的社论名篇——读《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华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3-44,共2页
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论。虽然距今已有98年,但是,在美国,每当圣诞节来临,“各地的报纸、杂志,总要重新刊登一次。” 它也是世界新闻史——新闻“博物馆”里的珍品。在日本,专门将它翻译出来,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1977年问... 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论。虽然距今已有98年,但是,在美国,每当圣诞节来临,“各地的报纸、杂志,总要重新刊登一次。” 它也是世界新闻史——新闻“博物馆”里的珍品。在日本,专门将它翻译出来,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小书,1977年问世,1985年第41次印刷,1986年改装后又印了37次。大人小孩都在读。 这篇《纽约太阳报》的社论,出自记者弗郎斯·比·恰奇之手。《纽约太阳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诞老人 世界新闻史 社论 “善”与“美” 太阳 博物馆 圣诞节 大众化报纸 《纽约时报》 公立学校
原文传递
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思想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波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8-135,共8页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年)辞世距今已有整整70个年头了。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而且随着他的《罗生门》、《南京的基督》被搬上银幕,其作品的国际化倾向也日益明显。对于在《河童》中借“托克”之...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年)辞世距今已有整整70个年头了。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而且随着他的《罗生门》、《南京的基督》被搬上银幕,其作品的国际化倾向也日益明显。对于在《河童》中借“托克”之口提出“我死后的名声如何?”疑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宗教的本质 玛利亚 基督教 “善”与“美” 殉教者 物质主义 日本文学 耶路撒冷 自然主义
原文传递
评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
11
作者 喻天舒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季羡林 思维模式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国文学理论 “天人合一”思想 西方文学 东风压倒西风 文艺理论问题 “善”与“美” 东西方
原文传递
戏剧人生
12
作者 沈虹光 《剧本》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4-65,共2页
戏剧人生随笔沈虹光我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戏剧圈里厮混,多少次发狠跳出去,那决心总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我供职的剧团伏卧在一个叫九龙井的深巷内,这地名仿佛宿命地困锁着我,而我不是龙,是蛙。我写我看到的生活,而我看到的除了... 戏剧人生随笔沈虹光我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戏剧圈里厮混,多少次发狠跳出去,那决心总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我供职的剧团伏卧在一个叫九龙井的深巷内,这地名仿佛宿命地困锁着我,而我不是龙,是蛙。我写我看到的生活,而我看到的除了剧团还是剧团。电视导演王大鹏约我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善”与“美” 话剧院 “真” 人生随笔 电视新闻 经济价值 文化记忆 游戏 院长办公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