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书法的“古”意与“生”气 |
栾义鹏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1
|
|
2
|
书法中“古”的涵义生成 |
刘鹤翔
|
《福建艺术》
|
2013 |
0 |
|
3
|
赋之“古”、“律” |
何易展
|
《文史杂志》
|
2010 |
0 |
|
4
|
赵之谦魏碑中的“古”意——从其对包世臣碑学理论的践行谈起 |
虞晓勇
|
《中国书画》
|
2016 |
0 |
|
5
|
为何以中谓“古”,以西谓“今” |
周渝
|
《贵阳文史》
|
2012 |
0 |
|
6
|
空间生产视域下“古”镇旅游的地方营造——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 |
牟伦超
程励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0
|
|
7
|
浅议钟嵘《诗品》之“古” |
赵维宁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20 |
1
|
|
8
|
“游于艺”与“逍遥游”的协调——浅析文人画历史上复“古”的思想根源 |
刘春燕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2 |
0 |
|
9
|
石舍村的“古” |
李双宜
刘佩文(指导老师)
|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
2018 |
0 |
|
10
|
浸润传统礼仪文化 传递悠悠“古”韵 |
叶姣
|
《文理导航》
|
2017 |
0 |
|
11
|
浅析李子柒短视频的“古”与“慢” |
杨飞
|
《西部广播电视》
|
2021 |
0 |
|
12
|
中国书法审美“古”范畴探微 |
陈悦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3
|
诗词教学要有“古”的味道 |
贾冬梅
|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
|
2013 |
0 |
|
14
|
两个“古”字定乾坤 |
宋安娜
|
《天津人大》
|
2012 |
0 |
|
15
|
让学生不再谈“古”色变——文言文教学的小组合作 |
彭玉兰
|
《四川教育》
|
2016 |
0 |
|
16
|
古建不“古”:传统建筑产业的联盟时代 |
肖寒
|
《现代苏州》
|
2013 |
0 |
|
17
|
映衬“古”感美:傲然的丹拿蓝宝石 |
张丹
|
《视听前线》
|
2011 |
0 |
|
18
|
化“古”为宝,“空心村”二次创业引新发展——访桐庐县江南镇党委书记施伟 |
|
《杭州》
|
2015 |
0 |
|
19
|
阳下村:“古”与“美”的融合 |
王春潮
方铭志
施春声
吴云建
|
《人民政坛》
|
2015 |
0 |
|
20
|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古诗不“古” |
魏衍良
陈桂珍
|
《小学语文》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