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的分析
1
作者 郭珍 曾悦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研究生是具有适应性和主观认知的个体,面对不同的课程考核环境,将产生相应的适应性行为。当研究生接收到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分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考核标准缺失或低效执行等刺激信号后,会产生课程学习无用认知、课... 研究生是具有适应性和主观认知的个体,面对不同的课程考核环境,将产生相应的适应性行为。当研究生接收到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分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考核标准缺失或低效执行等刺激信号后,会产生课程学习无用认知、课程学习不能提升综合能力认知、积极学习无用认知等认知偏差,经过主观博弈后,采取消极应对、投机应对课程考核等行为策略。应构建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考核公平性为前提”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利用有效刺激信号,促使研究生调整主观认知和主观博弈策略,形成正确的、有助于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观博弈模型,助推研究生产生积极课程学习行为。同时,还需从提升研究生对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信息的接收度、提高任课教师课程考核执行力、吸纳研究生参与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确保新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能高效构建并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反应”模型 主观博弈 课程考核 行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的新质生产力响应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君 朱微笑 陈圣武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在传承、吸收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现阶段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带动引领作用,从而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及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创... 新质生产力是在传承、吸收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现阶段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带动引领作用,从而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及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生产创造过程中的新力量,它的形成和发展遵循条件刺激、机体感知、行为响应的基本逻辑,但目前缺乏对此作出系统理论阐释以及响应机制的相关研究。而在“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中,刺激、机体和反应三者之间因果明确、逻辑清晰,能够很好地分析在不确定环境影响下生产力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成因和响应机制。因此,尝试利用SOR模型阐释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探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刺激,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剖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体感知,从现实逻辑出发寻找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行为响应;基于此,构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5R”响应机制,包括科技创新响应机制、高素质人才响应机制、智能数字响应机制、现代化产业响应机制、新型要素响应机制,并从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新介质传导机制、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强化资源设施基础等5个方面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 响应机制 理论阐释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运行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莎莎 龙宝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124,共12页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互补互融、双向赋能、价值共创的实践,二者共同支撑着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聚集性、非线性、“流”特性、多样性等特征。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与回声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的单主体自适应微观行为模式与多主体交互宏观行为模式。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系统构建要主体联动,发挥产教融合系统生态圈的共生效应;资源统整,建立全链条式异质资源跨界联盟;机制创新,探索产教融合系统多层次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产教融合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刺激-反应”模型 回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子商务企业IT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秋迪 左美云 周军杰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52-1361,共10页
从企业能力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IT能力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在IT支持业务阶段,电子商务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 从企业能力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IT能力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在IT支持业务阶段,电子商务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主要是保障机制和部分的应急机制,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基础设施能力;在IT与业务融合阶段,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机制逐渐丰富,增加了预警机制、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业务跨越能力;在IT引领业务阶段,反应机制中规划机制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刺激-反应"输出的是IT业务引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刺激-反应”模型 IT能力 电子商务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研究——以桑德集团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小艳 李华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5,共8页
本文在创业理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融合的基础上,以复杂适应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对环保行业龙头企业桑德集团的案例分析,提炼了复杂多变创业环境中创业型组织不断洞察市场进行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复杂适应过程... 本文在创业理论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融合的基础上,以复杂适应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对环保行业龙头企业桑德集团的案例分析,提炼了复杂多变创业环境中创业型组织不断洞察市场进行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复杂适应过程,提炼出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复杂动态和交互适应的内在机理,构建出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的复杂适应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刺激-反应”模型 创业机会 机会识别 机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秀才”如何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CAS视域下对王台镇科技特派员制度系统的机理分析
6
作者 张星乐 王佳瑜 +2 位作者 康妍昕 叶硕鹏 罗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6期47-50,共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对福建省王台镇科技特派员的制度系统实践及其中的机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特派员制度系统在制度主体、运行过程...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对福建省王台镇科技特派员的制度系统实践及其中的机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特派员制度系统在制度主体、运行过程等方面呈现出多维复杂适应性特征;在“刺激-反应”模型下这一制度系统建立起双向选择机制、投入回报机制及政府保障机制等复杂适应性机制;以“积木组合”为中心建立起包括“科技二传手”在内的3种创新发展模式。基于以上结论,研究从发挥导向优势等方面提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复杂适应系统 乡村振兴 科技二传手 “刺激-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