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0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
作者 赵权 张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认定标准,导致部分案件出现定性争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何为“职务”以及利用了何种“便利”。基于“单一法益说”与“单一手段说”立场剖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务”应...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认定标准,导致部分案件出现定性争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何为“职务”以及利用了何种“便利”。基于“单一法益说”与“单一手段说”立场剖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务”应理解为基于从事单位意志授权的业务而产生的对单位财物的控制、支配地位;“便利”应限定为事前行为人基于职务合法占有单位财产的便利条件,而非事中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所利用的便利条件,进一步提出具体化认定标准,同时强调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相较于其他犯罪所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发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认定职务侵占罪中的积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单一法益说 单一手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利用职务便利”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琦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9-71,共3页
基于一般语义的考查,"利用职务便利"的通常含义包含利用职务产生的"直接便利"和"间接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仅包含利用"直接便利"。"直接便利"是指基于职务直接获得的&... 基于一般语义的考查,"利用职务便利"的通常含义包含利用职务产生的"直接便利"和"间接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仅包含利用"直接便利"。"直接便利"是指基于职务直接获得的"有制约性法律关系的优势地位";"间接便利"是指基于职务间接获得的"非制约性法律关系的优势地位"。基于背任犯罪的实质解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利用职务便利"在法条中仅包含利用"直接便利",不包含利用"间接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便利” 实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素的演变与发展
3
作者 刘伟琦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9-54,65,共7页
在立法上,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素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摒弃到恢复四个阶段。在司法上,司法解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逐步扩大解释的策略,这一策略与从严惩处职务犯罪的刑事政策相契合。"利用职务上的... 在立法上,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素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摒弃到恢复四个阶段。在司法上,司法解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逐步扩大解释的策略,这一策略与从严惩处职务犯罪的刑事政策相契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素存在含义模糊,存在应对"感情投资"等新型受贿犯罪无力等缺陷。将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解读为收受贿赂与职务有关或者收受贿赂与滥用职务所附带的权力有关的要素,不仅符合司法解释逐渐扩大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解释的趋势,而且契合当前严密职务犯罪法网,从严惩处职务犯罪的刑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扩大解释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司法误区与规范性解读——基于职务侵占罪双重法益的立场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伟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的解读和细致的框定,"职务"范围的认定标准是从事具有控制、支配单位财产地位的事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利用因承担有关事务所具有的控制、支配单位财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 职务侵占罪 双重法益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之再解读——以单一法益论与侵占手段单一说为立场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48,共13页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护法益单一论与职务侵占罪手段单一说为立场,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解读为"利用基于业务而占有本单位财产的便利"就是应然的理论结论。这一理解能够合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例,从而具备良好的应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法益 加重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性诠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洪兵 《法治研究》 2015年第4期59-71,共13页
刑法中有十个罪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职务便利"的罪状表述,因主体、对象、行为方式及法益的差异,其含义呈现相对性;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相对于不同的贪污行为而言,具有不同... 刑法中有十个罪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职务便利"的罪状表述,因主体、对象、行为方式及法益的差异,其含义呈现相对性;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相对于不同的贪污行为而言,具有不同的含义;主张职务侵占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同样包括"窃取、骗取"之通说,基本上是只有结论而没有论证;应该认为,我国刑法中的职务侵占罪相当于域外刑法中的业务侵占罪,仅限于狭义的侵占,故所谓利用职务之便窃取、骗取本单位财物的,应以盗窃、诈骗罪定罪处罚;贿赂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旨在说明贿赂的职务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受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界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江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3,共2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关键问题,其既不同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同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主要指"利用从事集体公务的便利"、"利用从事公司、企业或其他单...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关键问题,其既不同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同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主要指"利用从事集体公务的便利"、"利用从事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管理事务的便利"及"利用从事劳务的便利"。具体包含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职务便利 劳务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吞型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琦 于静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贪污罪中的"侵吞"是指将自己独立控制、支配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吞型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行为人基于职务而独立控制、支配的公共财物。侵吞型贪污罪所利用的"职务"是指对公共财物形成独立控制、支配地位的工作... 贪污罪中的"侵吞"是指将自己独立控制、支配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吞型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行为人基于职务而独立控制、支配的公共财物。侵吞型贪污罪所利用的"职务"是指对公共财物形成独立控制、支配地位的工作,侵吞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独立控制、支配公共财物的地位。行为人以窃取、骗取的手段非法占有基于职务而独立控制、支配的公共财物,仍然属于侵吞型贪污罪,并非窃取型、骗取型贪污罪。即使行为人利用独立控制、支配公共财物的优势地位侵占公共财物,但只要优势地位不是来源于其职务,仍然不能对侵吞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吞型贪污罪 职务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窃取 骗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立法误区及出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星丞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3-45,共3页
本文认为 ,我国刑法对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职务要件的规定 ,在立法体例上过于单一、在立法用语存在不科学性 ,围绕这一职务要件 ,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了四次修补 ,仍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刑法关... 本文认为 ,我国刑法对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职务要件的规定 ,在立法体例上过于单一、在立法用语存在不科学性 ,围绕这一职务要件 ,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了四次修补 ,仍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我国刑法关于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立法一开始就走入了一个无法修补的误区。必须对原立法进行彻底的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立法误区 出路 “改良”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流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刑法 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受贿罪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1
作者 刘华 彭志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77-78,共2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确定受贿罪的关键所在,在司法实践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就需要在案件审理中不断总结探索,作出公正、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受贿罪 利用 职务 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量刑情节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2
作者 刘伟琦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9,共5页
在我国《刑法》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又是某些非职务犯罪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量刑情节存在的根据在于,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式实施某种非职... 在我国《刑法》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又是某些非职务犯罪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量刑情节存在的根据在于,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式实施某种非职务犯罪与非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式实施该犯罪相比,会额外增加法益侵害的种类,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量刑情节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分为法定情节、酌定情节和隐性情节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量刑情节 刑法目的 法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再研究——以杨某被控盗窃宣告无罪案为例
13
作者 张兆松 邱敏焰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4-32,共9页
对于利用自身从事劳务、经手单位财物便利窃取单位财物行为的刑法评价,应以贪污罪为解释参照,坚持“双重法益论”立场;应对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作实质理解,站在“部分劳务便利肯定说”立场,将利用具有管理性的公务性劳务行为纳入“... 对于利用自身从事劳务、经手单位财物便利窃取单位财物行为的刑法评价,应以贪污罪为解释参照,坚持“双重法益论”立场;应对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作实质理解,站在“部分劳务便利肯定说”立场,将利用具有管理性的公务性劳务行为纳入“利用职务便利”范畴;应坚持“综合手段说”立场,将窃取、骗取、侵吞等多种手段认定为职务侵占行为。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完善,可从明确法益保护内容、“职务”内涵以及从实质角度界定行为方式方面入手,同时修改职务侵占罪的数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窃取型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4
作者 刘伟琦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28-31,共4页
在窃取型贪污罪中,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窃取”是指行为人以违背他人意志的方式将其具有职责义务的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窃取型贪污罪所利用的“职务”是指对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具有职责义务的工作。窃取型“利... 在窃取型贪污罪中,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窃取”是指行为人以违背他人意志的方式将其具有职责义务的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窃取型贪污罪所利用的“职务”是指对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具有职责义务的工作。窃取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对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具有职务关联性的优势地位。当行为人因从事的工作而获得对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具有职责义务,并利用对他人占有的公共财物具有职务关联性的优势地位窃取该公共财物时,应当对窃取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取型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窃取 骗取 侵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界定的进化史与技术展望
15
作者 蔡士林 《廉政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72-196,227,228,共27页
受贿罪作为最为古老的职务犯罪,立法者素来极其重视对于其的遏制。基于此种原因,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按照时间脉络审视对于该要件的立法规制,不难发现对其界定是一部进化史,即逐渐从摒弃到恢复、由... 受贿罪作为最为古老的职务犯罪,立法者素来极其重视对于其的遏制。基于此种原因,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界定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按照时间脉络审视对于该要件的立法规制,不难发现对其界定是一部进化史,即逐渐从摒弃到恢复、由粗糙到精细、从文义解释到扩大解释。然而,此渐变过程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过分强调行为规范性而轻视社会性,另一方面遮蔽了司法解释的客观性。重视生活中的常情、常识、常理的引入,并且积极地重返司法解释的客观性,应该成为未来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界定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受贿罪 常识主义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商业受贿犯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思考
16
作者 莫传明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69,共3页
我国刑法有关商业受贿犯罪的规定中,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客观要件之一。然而对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实务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文章在分析多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受贿犯罪 商业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受贿罪构成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探讨
17
作者 伊文嘉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9-20,共2页
本文通过对受贿罪构成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探讨 ,进一步明确了其内涵 ,旨在为当前打击治理贿赂犯罪提供理论上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 受贿罪 职务 贿赂犯罪 打击 构成 借鉴 理论 便利 内涵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8
作者 张仁杰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20期55-56,共2页
由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构成的一个客观的必要条件,合理地理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对于科学认定职务侵占罪极为重要。本文对职务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内涵,提出了&qu... 由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构成的一个客观的必要条件,合理地理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对于科学认定职务侵占罪极为重要。本文对职务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内涵,提出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完整理解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 利用职务 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动态界定
19
作者 蔡士林 《廉政学研究》 2018年第1期71-99,190,共30页
受贿罪是典型的职务犯罪,故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判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无论是'法定职务权限说'、'实际职务权限说'抑或是'实际影响力说'都是以静态的实定法为依托,忽视了'职务上的便利'... 受贿罪是典型的职务犯罪,故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判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无论是'法定职务权限说'、'实际职务权限说'抑或是'实际影响力说'都是以静态的实定法为依托,忽视了'职务上的便利'本身属于规范构成要件要素,需要接受社会价值的补充。应该借助于'法律介入可能性'与'事实参与可能性'互动来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属性进行检视,从而实现法定性和社会相当性的兼顾。上述两种理论紧密结合,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动态界定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上的便利” 法律介入可能性 事实参与可能性 社会相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指导性案例11号为切入点的反思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邹兵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60,共15页
作为贪污罪构成要件中体现违反了职务廉洁性法益的行为要素,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理论通说及司法解释尝试从形式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做一个界定,没... 作为贪污罪构成要件中体现违反了职务廉洁性法益的行为要素,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理论通说及司法解释尝试从形式上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中的"职务"做一个界定,没有从实质上把握其本质内涵,因而未能提供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判断标准。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行为人在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之前,要么基于其职务而合法地占有了该公共财物,要么基于其职务和特定事实的发生而享有在价值金额上与其后来所占有的公共财物相对应的债权请求权。基于这个理解,可以对学界以往的一些争论点做出清晰判断。指导性案例11号将"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纳入到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中,无论是从规范根据来看,还是从法理依据来看,抑或是从司法实践的效果来看,指导性案例11号的上述主张都不能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廉洁性 占有 债权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