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9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OF γ-INTERFERON WITH TRAIL AND CISPLATIN OR ETOPOSIDE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H-SY5Y 被引量:9
1
作者 Hai-xia Tong Chun-wei Lu +2 位作者 Ji-hong Zhang Li Ma Jin-hua Zh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γ-interferon (IFNγ),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 and cisplatin or etoposide 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H-SY5Y and i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γ-interferon (IFNγ),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 and cisplatin or etoposide 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H-SY5Y and its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 8 mRNA and protein were detected with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IFNγ, TRAIL, IFNγ + TRAIL, IFNγ + Caspase 8 inhibitor + TRAIL, IFNγ + cisplatin + TRAIL, and IFNγ + etoposide + TRAIL on the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SH-SY5Y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the methods of MTT and flow cytometry. The relative Caspase 8 activity was measured with colorimetric assay. Results Caspase 8 was undetectable in SH-SY5Y cells but an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aspase 8 mRNA and protein was found after treatment with IFNγ. SH-SY5Y ceils themselves were not sensitive to TRAIL, but those expressing Caspase 8 after treatment with IFNγ were. The killing effect of TRAIL on SH-SY5Y cells expressing Caspase 8 was depressed by Caspase 8 inhibitor. Cisplatin and etoposide could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TRAIL on SH-SY5Y cells. The relative Caspase 8 activity of SH-SY5Y cells in IFNγ + TRAI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IFNγ group, TRAIL group, and inhibitor group ( P 〈 0. 01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IFNγ + TRAIL group, IFNγ + cisplatin + TRAIL group, and IFNγ + etoposide + TRAIL group. Conclusions IFNγ could sensitize SH-SY5Y cells to TRAIL-induced apoptosis and this may be realized by the up-regulation of Caspase 8. Cisplatin and etoposide could enhance the killing effect of TRAIL on SH-SY5Y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BLASTOMA APOPTOSIS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γ-interfe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莲消积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瘀热证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娜 黄玉珍 +1 位作者 苏坤涵 刘万里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分析参莲消积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气虚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AG气虚瘀热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参莲消积方、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皆为24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前后中... 目的:分析参莲消积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气虚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AG气虚瘀热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参莲消积方、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皆为24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GⅠ、PGⅡ、IFN-γ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莲消积方治疗CAG气虚瘀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PGⅠ、PGⅡ、IFN-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瘀热证 参莲消积方 胃蛋白酶原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MP-9、INF-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周令 李红叶 +3 位作者 张雷 陈海燕 黄思慧 储卫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清MMP-9及IFN-γ水平,分析血清MMP-9、IFN-γ水平对治疗后气道重塑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2周后发生气道重塑36例。气道重塑患儿治疗前FEV1/FVC、PEF及血清IFN-γ水平均低于未发生气道重塑患儿,血清MMP-9水平高于未发生气道重塑患儿(P<0.05)。血清MMP-9水平较高[OR(95%CI)为1.077(1.046~1.109)]及IFN-γ水平较低[OR(95%CI)为0.894(0.851~0.938)]的患儿治疗后发生气道重塑的风险较高。患儿治疗前血清MMP-9、IFN-γ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治疗后气道重塑的AUC(95%CI)分别为0.843(0.773~0.911)、0.813(0.746~0.880)、0.982(0.968~0.996),敏感度为0.833、0.834、0.901,特异度为0.840、0.833、0.972。结论:血清MMP-9水平较高及IFN-γ水平较低可增加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气道重塑风险,二者及二者联合对气道重塑均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FGF、IFN-γ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作者 张娜 李静 +2 位作者 闫晓静 张岚 刘伟霄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干扰素γ(IFN-γ)水平,分析bFGF、IFN-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干扰素γ(IFN-γ)水平,分析bFGF、IFN-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7例作为病毒组,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型(33例,轻病毒组)、中型(15例,中病毒组)、重型(9例,重病毒组),另取正常体检儿童43例为对照组。通过检测血清bFGF、IFN-γ水平,分析各组中bFGF、IFN-γ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bFGF与IFN-γ水平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FGF、IFN-γ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血清bFGF、IFN-γ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00、7.234,P<0.05);轻病毒组、中病毒组、重病毒组bFGF、IFN-γ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554、10.967,P<0.05);Pearson相关法分析显示,病毒组血清bFGF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性(r=0.528,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FGF、IFN-γ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95%CI:0.694~0.874)、0.878(95%CI:0.812~0.944)、0.910(95%CI:0.853~0.967);血清bFGF、IFN-γ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与临床诊断标准相比Kappa值分别为0.479、0.620、0.609,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bFGF、IFN-γ水平升高,bFGF与IFN-γ呈正相关性,bFGF、IFN-γ联合有助于临床诊断儿童病毒性脑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儿童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IL-17、IFN-γ和IL-6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5
作者 郑慧慧 王玉蓉 宰国田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AS)的关系。方法2022年9月~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2例,使用超声检查诊断CAS,采用流式荧光发光...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和IL-6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AS)的关系。方法2022年9月~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2例,使用超声检查诊断CAS,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IL-17、IL-6和IFN-γ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发生CA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NAFLD患者CAS发生率为46.7%;57例NAFLD合并CAS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比率、空腹血糖(FPG)和血清尿酸(U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CA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合并CAS患者血清IL-17和IL-6水平分别为(51.2±8.6)pg/ml和(17.9±6.5)ng/ml,均显著高于未合并CAS患者【分别为(42.1±7.3)pg/ml和(12.1±3.2)ng/ml,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为(171.0±23.4)ng/L,显著低于NAFLD未合并CAS患者【(220.0±33.2)ng/L,P<0.05】;两组血脂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7(OR=1.530,95%CI:1.133~2.064)、IFN-γ(OR=1.489,95%CI:1.170~1.895)、IL-6(OR=1.511,95%CI:1.144~1.996)、高脂血症(OR=1.578,95%CI:1.160~2.146)和糖尿病(OR=1.611,95%CI:1.112~2.334)均是影响NAFLD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可能更易发生CAS,除了存在血脂升高的危险因素外,细胞因子可能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干扰素、软骨组织糖蛋白水平对脓毒症休克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贺外信 白娟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363-36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γ干扰素(IFN-γ)、软骨组织糖蛋白(YKL-40)水平对脓毒症休克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脓毒症休克病人,另选取同期脓毒症病人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 目的分析血清γ干扰素(IFN-γ)、软骨组织糖蛋白(YKL-40)水平对脓毒症休克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脓毒症休克病人,另选取同期脓毒症病人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FN-γ、YKL-40水平,比较病人血清IFN-γ、YKL-40水平和临床资料。Pearson法对血清IFN-γ、YKL-40水平及其与血清乳酸、血清白蛋白、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进行分析;Cox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IFN-γ、YKL-40对脓毒症休克病人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病人、脓毒症病人和体检健康者血清IFN-γ[(30.26±3.85)ng/L、(22.87±3.76)ng/L、(10.75±3.51)ng/L]、YKL-40[(217.58±40.03)μg/L、(178.43±39.25)μg/L、(119.02±38.76)μg/L]水平依次降低,生存组脓毒症休克病人血清IFN-γ[(28.67±3.84)ng/L比(34.38±3.88)ng/L]、YKL-40[(201.76±40.02)μg/L比(258.45±40.06)μg/L]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病人(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脓毒症休克病人呼吸频率、血清白蛋白、SOFA评分、血清乳酸、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与YKL-40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01),血清IFN-γ、YKL-40水平与血清乳酸、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N-γ[HR=1.03,95%CI:(1.02,1.04)]、YKL-40[HR=1.12,95%CI:(1.06,1.18)]、血清乳酸[HR=1.21,95%CI:(1.11,1.33)]、血清白蛋白[HR=0.96,95%CI:(0.94,0.98)]、SOFA评分[HR=1.30,95%CI:(1.18,1.45)]、APACHEⅡ评分[HR=1.35,95%CI:(1.16,1.58)]是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P<0.001)。IFN-γ、YKL-40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的AUC显著高于单项检测(Z_(IFN-γ-联合)=2.47,P=0.014;Z_(YKL-40-联合)=3.55,P<0.001),特异度和灵敏度为91.67%和91.94%。结论脓毒症休克病人血清IFN-γ、YKL-40水平较高,与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脓毒症休克病人不良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Γ干扰素 软骨组织糖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干扰素γ以焦亡途径影响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凋亡
7
作者 万玲玲 吴梦滢 +1 位作者 张宇骄 罗青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2-1428,共7页
背景: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的顺利进行是正常妊娠的必要条件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此过程的重要细胞。干扰素γ与妊娠早期螺旋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干扰素γ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焦亡途径对血管... 背景: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的顺利进行是正常妊娠的必要条件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此过程的重要细胞。干扰素γ与妊娠早期螺旋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干扰素γ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焦亡途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凋亡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素γ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干扰素γ组采用10 ng/mL干扰素γ处理24 h。Transwell实验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荧光TUNE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qPCR检测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cleaved N-terminal 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γ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γ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γ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NLRP3、caspase-1、cleaved N-terminal GSDM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干扰素γ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GSDMD焦亡途径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子宫螺旋动脉重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焦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GF-β、CCL20、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8
作者 邓亚男 谢媛媛 +1 位作者 李文君 倪猛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干扰素γ(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癌变组,103例胃癌...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干扰素γ(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联合鉴别诊断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癌变组,103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IFN-γ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对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诊断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比较癌变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IFN-γ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GF-β、CCL20、IFN-γ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变组患者的血清TGF-β、CCL20水平分别为(40.78±6.44)pg/mL、(44.53±9.18)pg/mL,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的(31.19±4.81)pg/mL、(33.76±6.47)pg/mL,IFN-γ水平为(31.47±10.03)μg/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的(50.68±16.2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IFN-γ诊断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AUC为0.796、0.806、0.810,联合诊断的AUC为0.905,敏感度为84.47%,特异度为83.50%,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β高表达患者的胃癌发生风险分别是低表达患者的2.758倍、3.101倍,IFN-γ低表达患者胃癌发生风险是高表达患者的2.668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血清TGF-β、CCL20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IFN-γ水平明显低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CCL20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IFN-γ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CCL20、IFN-γ可作为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辅助诊断指标,联合诊断价值较好,且均与胃癌病理进展密切相关,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前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Β CC趋化因子配体20 干扰素Γ 诊断价值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热的炎症信号通路
9
作者 方雨婷 彭宏 庞玉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68-4575,共8页
背景:术后发热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后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病机,患者术后体温易反复,病程较久,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目的:综述总结炎症信号通路和术后发热的关联及中药防治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后发热的机... 背景:术后发热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后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病机,患者术后体温易反复,病程较久,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目的:综述总结炎症信号通路和术后发热的关联及中药防治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后发热的机制,为研究术后发热继续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方法: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06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录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中药,术后发热,炎症,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Notch信号通路”;英文检索词为“medicinal herb,postoperative fever,inflammation,interleukin-1,interleukin-6,interleukin-8,γ-interferon,tumor necrosis factor,Prostaglandin E2,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nuclear factor-κB,toll-like receptor,janus kinases/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notch signaling pathway”。阅读文章剔除研究内容不相关、质量差的文献,纳入10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手术造成软组织创伤促使机体释放炎症因子,促炎因子作用于下丘脑前部的体温调节中心,促使发热;(2)术后切口内出血及渗液等的吸收,吞噬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蛋白分解产物后,产生内生致热原(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导致发热;(3)细胞因子通过炎症信号通路发挥致炎作用,促使发热;(4)中药或中药复方可以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解热作用防治术后发热;目前中药作用机制尚无定论,应深入研究阐明中医药防治术后发热的相关信号通路,运用现代技术把细胞分子技术与中医药药理作用机制联系起来,以便指导临床医生用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5)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术后发热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明确不同证型应用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提取物和中药汤剂的靶点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腰椎椎体间融合 术后发热 炎症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核感染人群CD4+记忆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
10
作者 全斌 王妮 张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CD4^(+)记忆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在不同结核感染人群[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PTB组)]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 目的:研究CD4^(+)记忆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在不同结核感染人群[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PTB组)]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1)CD4^(+)T淋巴细胞:对照组以CD4^(+)Tn为主,占比(44.65±8.23)%,其CD4^(+)Tcm的占比要低于PTB组和LTBI组,CD4^(+)Tem的占比低于PTB组(均P<0.05),CD4^(+)Tcm在三组间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而LTBI组和对照组间的CD4^(+)Tem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浆IFN-γ在三组间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LTBI组和对照组间的IL-17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PTB组在有效抗结核后CD4^(+)Tcm比例增高,CD4^(+)Tem降低,炎症因子(IL-17、IFN-γ)表达水平减少(均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人体后不同阶段的外周血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平衡状态不同;检测CD4^(+)Tcm、CD4^(+)Tem、IL-17和IFN-γ不仅可作为MTB感染人群初步筛查的实验指标,还有助于活动性PTB抗结核疗效的评估,CD4^(+)Tcm和IFN-γ有望作为PTB、LTBI患者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潜伏感染 记忆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梁越媚 苏玉桂 +1 位作者 徐文杰 徐汝洪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时期该医院收治的150例... 目的:评估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时期该医院收治的150例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纳入对照1组,选取同时期1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2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NF-γ、IP-10和MC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及其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效能。结果:试验组IFN-γ、IP-10、MCP-1水平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对照1组IFN-γ、IP-10水平高于对照2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IFN-γ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01),IFN-γ、IP-10和MCP-1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其中IFN-γ、IP-10和MCP-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大(P<0.001)。结论:血清INF-γ、IP-10和MCP-1可作为诊断肺结核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Γ-干扰素 诱导蛋白-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sRANKL、IFN-γ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杨双贵 王妍 +3 位作者 赵剑峰 韩泉 王晶 李会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295-298,303,共5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sRANKL)、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OP将其分为OP组(48例)和... 目的探究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sRANKL)、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OP将其分为OP组(48例)和非OP组(9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RANKL、IFN-γ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RANKL、IFN-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诊断价值。结果OP组与非OP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维生素D代谢异常情况、糖尿病治疗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OP组比较,OP组血清sRANKL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RANKL、IFN-γ单独及联合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70、0.912,血清sRANKL、IFN-γ联合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AUC高于sRANKL、IFN-γ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sRANKL)=3.144,P_(二者联合-sRANKL)=0.002;Z_(二者联合-IFN-γ)=2.858,P_(二者联合-IFN-γ)=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RANKL水平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P<0.05),IFN-γ水平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伴OP患者血清sRANKL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sRANKL、IFN-γ联合可以更好地诊断糖尿病患者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干扰素Γ 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糖尿病溃疡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玉昌 陈翔 +5 位作者 何波 李盛华 慕向前 孙维强 张莉 陈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44-5551,共8页
背景:糖尿病溃疡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足部溃疡合并感染,治疗周期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作用机制和最新治疗进展,为其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 背景:糖尿病溃疡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足部溃疡合并感染,治疗周期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作用机制和最新治疗进展,为其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糖尿病溃疡,中药,炎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英文检索词为“Diabetes Ulcer,Medicinal herb,Inflammation,interleukin-1β,interleukin-6,tumor necrosis factor,hyper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γ-interferon,Interleukin-4,interleukin-10”,最终纳入75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机体的高糖环境会提高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使糖尿病溃疡创面长期处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2)中医在与糖尿病溃疡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许多经验,目前不仅将糖尿病溃疡分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热毒伤阴证和气血两虚证4个证型以及治疗的代表方剂,还根据糖尿病溃疡的临床特点将糖尿病溃疡分为初、中、后3期并提出“清法”“温清并用”和“养法”三期不同治法。在中医辨证分型和分期的指导下,中药单体、提取物及中药复方通过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和(或)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与现代医学相比,中药物优价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在治疗糖尿病溃疡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3)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及中药复方众多,如白芷、姜黄素、改良冲和膏、三黄血竭方和疮疡Ⅰ号方等,归纳后发现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敛疮生肌药为主,且中药复方的使用频率、治疗范围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药单体和提取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治疗湿热毒盛证的三黄血竭方和疮疡Ⅰ号方以及治疗非缺血型糖尿病溃疡的紫朱软膏。(4)然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目前关于糖尿病溃疡的临床证候学研究较少;其次,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中药单体、提取物和复方种类繁多,研究不够深入;最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机制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5)未来应加强中药药理学和糖尿病溃疡的临床证候学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潜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充分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及多系统的治疗优势,研制出疗效显著、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明确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中药 炎症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血清IFN-γ、IL-5水平及其与免疫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梅 匡诗琪 +2 位作者 曾美玲 唐绘卓 贺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及其与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300例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不同免疫状态分为未免疫组、部分免疫组和完全... 目的探讨百日咳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及其与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300例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不同免疫状态分为未免疫组、部分免疫组和完全免疫组。比较3组患儿入院时血清IFN-γ、IL-5水平,并根据患儿年龄及完全免疫患儿接种时长进行分组,观察不同分组状况下患儿血清IFN-γ、IL-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百日咳患儿血清IFN-γ、IL-5水平及其与免疫状态的关系。结果完全免疫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高于未免疫组和部分免疫组,血清IL-5水平低于未免疫组和部分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免疫组患儿IFN-γ水平高于未免疫组,血清IL-5水平低于未免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患儿血清IFN-γ水平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IL-5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受试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后,与完全免疫患儿比较,部分免疫患儿和未免疫患儿血清IFN-γ每增加一个单位,认为百日咳患儿免疫功能下降风险增加0.886倍(95%CI:0.836~0.938);部分免疫患儿和未免疫患儿血清IL-5每增加一个单位,认为百日咳患儿免疫功能下降风险增加1.255倍(95%CI:0.161~1.357);完全免疫状态下不同接种时长患儿血清IFN-γ、IL-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免疫状态的百日咳患儿血清IFN-γ、IL-5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二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患儿的免疫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免疫状态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5 痉挛样咳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 α-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CHB)
15
作者 Huaide Li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0年第2期26-28,共3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α-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B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α-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B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α-interferon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α-interferon on CHB were analyzed.Results:After treatment,54 patients fully responded and 46 patients did not;the levels of white blood cells,HBV DNA,and HBsAg in the complete respons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incompletely respons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serum HBV DNA and HBsAg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acy ofα-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B(OR>1,P<0.05).Conclusion:Serum HBV DNA and HBsAg are risk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acy ofα-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B.Monitoring the changes of serum HBV DNA and HBsAg level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predicting the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Α-interferon AFFECT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剑 苏凡 +1 位作者 包丽丽 吴萍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26)和非RMPP组(n=17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配对出25对患儿,校正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喘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等特征(大叶性/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RMPP组的IL-6[18.220(7.088,40.412)pg/mL]、IL-10[7.335(4.838,11.690)pg/mL]、INF-γ[6.450(3.488,15.488)pg/mL]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6.000、1176.000、1438.000,P均<0.05)。匹配后RMPP组IL-10[7.840(4.755,11.690)pg/mL]仍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00,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MPP组的IL-10显著上升,提示IL-10可能在RMPP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6 干扰素-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癜风疾病模型的构建及初步研究
17
作者 曾令娥 李林英 +3 位作者 王世全 李海涛 王俊亚 赵艳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96-1500,共5页
目的比较氢醌乳膏和莫诺苯宗乳膏诱导野生型C57BL/6J小鼠产生白癜风样表型的作用,构建组织病理学相似度高、脱色效果持久稳定且成本低、易操作的白癜风样小鼠模型,为选择白癜风疾病动物模型以研究人类白癜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 目的比较氢醌乳膏和莫诺苯宗乳膏诱导野生型C57BL/6J小鼠产生白癜风样表型的作用,构建组织病理学相似度高、脱色效果持久稳定且成本低、易操作的白癜风样小鼠模型,为选择白癜风疾病动物模型以研究人类白癜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小鼠于背部相同部位去毛后,对照组涂抹乳膏基质,莫诺苯宗组涂抹40%莫诺苯宗乳膏,氢醌组涂抹2.5%氢醌乳膏,均1次/d,建模周期为50 d。肉眼观察造模部位皮肤变化;建模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取病变部位皮肤组织,进行酪氨酸酶(TYR)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TYR、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皮肤脱色,TYR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小鼠血清TY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组小鼠血清IFN-γ、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莫诺苯宗组(P均<0.05),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诺苯宗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IFN-γ、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2.5%氢醌乳膏和40%莫诺苯宗乳膏涂抹法均可成功建立野生型C57BL/6J小鼠白癜风模型,其中2.5%氢醌乳膏更易诱导建立白癜风表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氢醌 莫诺苯宗 C57BL/6J小鼠 干扰素-Γ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杨宇溪 张秀琴 +4 位作者 杨宇舟 李春梅 李颖 黄灏莹 白雪晶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CLIA检测γ-干扰素试验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9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616例,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γ-干扰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临... 目的分析CLIA检测γ-干扰素试验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9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616例,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γ-干扰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916例,阴性患者700例。γ-干扰素试验结果显示,阳性患者908例,阴性患者708例。CLIA检验γ-干扰素试验在肺外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肺结核、呼吸道疾病、肺部炎症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CLIA检测γ-干扰素试验可对结核病进行诊断,可明确患者为结核病或非结核疾病,并且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 γ-干扰素试验 结核病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MMP-9水平在肺结核中的表达及与其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
19
作者 王霞 黄健 +3 位作者 牛文一 赵桂增 姜玉华 韩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其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4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后分为结核组(n=204... 目的 分析血清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其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4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后分为结核组(n=204例)及非结核组(n=60例),根据病情活动情况将结核组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n=86例)及非活动性肺结核组(n=118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0名为健康组。比较结核组、非结核组、健康组与结核组中活动性肺结核组、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及活动性肺结核中轻症组、重症组间血清IFN-γ、MMP-9水平;分析IFN-γ、MMP-9单一及联合检测肺结核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因素。结果 三组血清IFN-γ、MMP-9水平比较:结核组>非结核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轻症54例,重症32例。重症患者病程比轻症患者长,吸烟比例及血清IFN-γ、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MMP-9联合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55%、61.54%、84.09%,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血清IFN-γ及MMP-9均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及MMP-9水平显著升高,二者联合对肺结核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肺结核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曹沐琳 杜志云 +3 位作者 邱锐琴 乔木 韩雁雁 姚文秀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ectious pneumonia-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目的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fectious pneumonia-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15.0μg/L,18例)、不足组(15.1~20.0μg/L,42例)、充足组(>20.0μg/L,40例)。统计3组性别、胎龄、血清25(OH)D水平、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3组IFN-γ、CRP及IL-2水平,分析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IFN-γ、CRP、IL-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新生儿的血清25(OH)D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IFN-γ、CRP及IL-2水平均高于不足组、充足组(P<0.05),不足组IFN-γ、CRP及IL-2水平高于充足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与IFN-γ、CRP、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25(OH)D越低,维生素D越缺乏,IFN-γ、CRP及IL-2水平越高,感染性肺炎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维生素D 干扰素-Γ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