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甘露聚糖酶的性质、热稳定性改造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小朋 关福豪 +2 位作者 郭超 王超 刘玉春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探讨β-甘露聚糖酶的性质、热稳定性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进展。β-甘露聚酶是一种能够水解β-1,4甘露糖苷键的内切糖苷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和生物燃料等领域。首先总结了β-甘露聚糖酶的基本特性,包括其在动植物... 探讨β-甘露聚糖酶的性质、热稳定性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进展。β-甘露聚酶是一种能够水解β-1,4甘露糖苷键的内切糖苷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和生物燃料等领域。首先总结了β-甘露聚糖酶的基本特性,包括其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分布,以及不同来源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和稳定性。随后,分析了影响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金属离子结合结构域、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柔性区域和盐桥等结构因素,提出分子改造策略以提高其稳定性。通过结构改造提高β-甘露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并讨论β-甘露聚糖酶在工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饲料中作为益生元的应用,以及在食品加工、洗涤和纺织行业中的潜在用途,指出β-甘露聚糖酶的多功能性和对提高行业效率及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对β-甘露聚糖酶新酶资源的挖掘、结构改造策略的优化,以及平衡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分子改造 热稳定性 酶学性质 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yloliquefaciens T12高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优化及降解产物益生元活性研究
2
作者 李传峥 白龙 +2 位作者 高畅 崔岱宗 赵敏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主要因素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Desgin Expert结果分析与后续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魔芋粉浓度10.4g/L、酵母提取物6.37 g/L、装液量100 mL、接种量2%(体积分数)、发酵周期12~16 h、初始pH值6.5,其余条件不变。通过优化工艺发酵产酶,酶活力达到15 264.92 U/mL。对β-甘露聚糖酶水解产物甘露寡糖进行益生元活性分析,发现甘露寡糖对乳酸菌、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且益生菌培养液具有抑制病原菌繁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益生元活性 甘露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嗜酸β-甘露聚糖酶TaMan5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王家强 郑锋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甘露聚糖酶是一类将甘露聚糖降解为短链甘露寡糖及甘露糖的水解酶。为了开发耐酸耐高温的工程酶,从棘孢木霉(Trichodema asperellum)ND-1中克隆甘露聚糖酶基因TaMan5A并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X-33中成功表达。结果显示,该酶... 甘露聚糖酶是一类将甘露聚糖降解为短链甘露寡糖及甘露糖的水解酶。为了开发耐酸耐高温的工程酶,从棘孢木霉(Trichodema asperellum)ND-1中克隆甘露聚糖酶基因TaMan5A并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X-33中成功表达。结果显示,该酶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7 kDa。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4.0和65℃,在pH 2.0~6.0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孵育1 h后仍具有80%的活性,且在20~65℃时,残留酶活力均能达到90%以上。1 mmol/L Co^(2+)、脲和5 mmol/L SDS、Zn^(2+)、Fe^(2+)、Mn^(2+)、Ni^(2+)对TaMan5A的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由于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因此进一步确定了TaMan5A水解秸秆的最佳组合条件(玉米秸秆用量0.5 g,TaMan5A用量0.5 g,pH 4.0,水解2 d),并得到玉米秸秆用量和TaMan5A用量对玉米秸秆降解效率影响最大。该研究首次从棘孢木霉ND-1中克隆出TaMan5A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aMan5A是一种嗜酸、耐高温、热稳定性强的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ND-1 毕赤酵母 高效表达 β-甘露聚糖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剑芳 邬敏辰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3,共5页
从实验室保藏的曲霉菌株中,通过筛选和紫外线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Aspergillus usamii YL0178。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 Burman和Box 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 从实验室保藏的曲霉菌株中,通过筛选和紫外线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Aspergillus usamii YL0178。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 Burman和Box 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m(麸皮)∶m(豆饼粉)=7∶3,魔芋粉2%,KH2PO40.2%,MgSO40.1%,CaCl20.1%,NaNO31.5%(均相对于固体物料),液固比为1.2∶1,自然pH;31℃静置培养72h,期间翻曲2~3次。最高酶活可达3362IU/g(干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宇佐美曲霉 菌株选育 响应面分析 酸性β-甘露聚糖酶 产酶条件 紫外线诱变 单因素试验 培养基组成 高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SA-22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英文) 被引量:21
5
作者 余红英 孙远明 +2 位作者 王炜军 杨跃生 杨幼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利用硫酸铵沉淀、羟基磷灰石柱层析、SephadexG 75凝胶过滤和DEAE 5 2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 ,将枯草芽孢杆菌SA 2 2 β 甘露聚糖酶纯化了 30 75倍 ,同时 ,该酶比活达到 34780 5 6u mg ,收率达到 2 3 4 3%。利用SDS PAGE凝胶电泳和Seph... 利用硫酸铵沉淀、羟基磷灰石柱层析、SephadexG 75凝胶过滤和DEAE 5 2离子交换柱层析的方法 ,将枯草芽孢杆菌SA 2 2 β 甘露聚糖酶纯化了 30 75倍 ,同时 ,该酶比活达到 34780 5 6u mg ,收率达到 2 3 4 3%。利用SDS PAGE凝胶电泳和SephadexG 75凝胶过滤的方法测得枯草芽孢杆菌SA 2 2 β 甘露聚糖酶的分子量分别为 38kD和34kD。实验发现该酶的最适pH为 6 5 ,在pH 5~ 10的范围内稳定 ;该酶最适温度为 70℃ ,在 5 0℃保温 4h后其活力不变 ,在 6 0℃保温 4h后剩余酶活为 74 2 % ,70℃的酶活半衰期为 3h。实验还发现Hg2 + 对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该酶对槐豆胶和魔芋胶的Km 和Vmax值分别为 11 30mg mL ,4 76mg mL和 188 6 8(μmol·mL- 1 ·min- 1 ) ,114 94(μmol·mL- 1 ·min-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纯化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剂提高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朝辉 武伟娜 +2 位作者 刘跃 齐崴 何志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研究了几种糖类(葡萄糖、甘露糖、果糖、蔗糖和壳聚糖)和多元醇类(乙醇、丙三醇和山梨醇)保护剂提高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作用,并考察了在特定保护剂存在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失活热力学以及动力学.实验表明,蔗糖、壳聚糖和山梨醇... 研究了几种糖类(葡萄糖、甘露糖、果糖、蔗糖和壳聚糖)和多元醇类(乙醇、丙三醇和山梨醇)保护剂提高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作用,并考察了在特定保护剂存在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失活热力学以及动力学.实验表明,蔗糖、壳聚糖和山梨醇在浓度均为2 g/L时能够显著提高该酶的热稳定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一种效果最佳的复合保护剂(蔗糖、壳聚糖、山梨醇之比为1∶2∶2);蔗糖、壳聚糖、甘油、山梨醇和复合保护剂的添加均能使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从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65℃下β-甘露聚糖酶的热失活曲线遵循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得到了不同保护剂下酶失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值,并分析了保护剂提高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热稳定性 保护剂 热失活动力学 保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发酵液絮凝条件的统计学筛选与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21
7
作者 韩健 刘朝辉 +1 位作者 齐崴 何志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5,共7页
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地衣芽孢杆菌TJ-101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粗发酵液絮凝操作的8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加水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聚... 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影响地衣芽孢杆菌TJ-101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粗发酵液絮凝操作的8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加水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体积分数是影响酶活收率的3个关键因素。以酶活收率为响应目标,对3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酶活收率的二阶模型,确定了β-甘露聚糖酶发酵液絮凝实验的最优操作条件为:加水量体积分数240.55%,C-PAM体积分数14.13%,A-PAM体积分数16.97%,絮凝后发酵液的酶活收率达7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絮凝 PLACKETT-BURMAN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剑芳 邬敏辰 +1 位作者 程科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所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胶进行水解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酶解的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50g/L,加酶量50IU/g(魔芋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所获酶解产物经薄板层析和HPLC检测,主要... 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所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胶进行水解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酶解的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50g/L,加酶量50IU/g(魔芋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所获酶解产物经薄板层析和HPLC检测,主要为低聚糖以及少量单糖。再利用酵母发酵法去除其中的可发酵性单糖,最终产物为100%的(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魔芋胶 甘露低聚糖 酵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补料发酵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余红英 杨幼慧 +3 位作者 杨跃生 吴序栎 雷红涛 杨金易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9,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产 β 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补料发酵 ,酶活达 2 2 3 47U/mL ,较未补料的酶活提高了 32 90 %。酶反应的最适pH为 6 5 ,最适温度为 70℃ ;该酶在pH 5 0~ 1 0...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产 β 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补料发酵 ,酶活达 2 2 3 47U/mL ,较未补料的酶活提高了 32 90 %。酶反应的最适pH为 6 5 ,最适温度为 70℃ ;该酶在pH 5 0~ 1 0 0和 70℃以下稳定。水解魔芋胶产物主要为二糖以上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补料发酵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和酶学性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长影 孔雯 +2 位作者 王家昕 高剑锋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值为5.0-11.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酶活力在8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温度低于40℃时基本稳定,保温3 h酶活力仍然有70%以上;Na^+、Fe^2+、Mn^2+、Zn^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Hg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分离 鉴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朝辉 陈云 +2 位作者 齐崴 王康 何志敏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最终确定了能够较好表征实际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产物β-甘露聚糖酶合成以及基质总糖消耗的3个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β-甘露聚糖酶制备葡甘寡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成莉凤 冯湘沅 +2 位作者 段盛文 郑科 刘正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为探索能应用于葡甘寡糖制备的新型β-甘露聚糖酶,利用半纤维素降解高效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E-91高产的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纯度>95%)。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魔芋胶酶解工艺条件,薄层层析... 为探索能应用于葡甘寡糖制备的新型β-甘露聚糖酶,利用半纤维素降解高效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E-91高产的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纯度>95%)。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魔芋胶酶解工艺条件,薄层层析法定性分析酶解产物。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最佳酶解工艺组合为魔芋胶质量浓度0.33 g/100 m L、加酶量6 U/g、酶解时间1 h、酶解温度60℃,在该条件下魔芋胶水解率为35.96%;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产物为二糖以上的寡糖,且主要介于二糖与六糖之间。该新型β-甘露聚糖酶用于葡甘寡糖制备,其工艺具有加酶量少、酶解时间短、产品纯度高等优势,在功能性食品制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BE-91 β-甘露聚糖酶 魔芋胶 葡甘寡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源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龚劲松 李恒 +5 位作者 刘恒霞 陆震鸣 蒋敏 罗春勤 许正宏 史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能力,对Bacillus subtilis YH12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魔芋精粉和甘露寡糖作为碳源时能对菌株发酵产酶起到良好的诱导...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甘露聚糖酶的能力,对Bacillus subtilis YH12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碳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魔芋精粉和甘露寡糖作为碳源时能对菌株发酵产酶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魔芋甘露寡糖的诱导效果要优于魔芋精粉,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选择魔芋精粉作为碳源和诱导底物;以胰蛋白胨作为发酵氮源时产酶效果最佳。研究同时发现,产酶的最佳碳氮比为2:1;Na^+、K^+和Mg^(2+)对酶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发酵条件的考察结果显示,选择初始pH和培养温度分别为7.5和30℃时产酶效果最好。产酶发酵过程及SDS-PAGE分析表明,发酵33 h时产酶量达到最高。在此条件下B.subtilis YH12发酵产酶高峰期β-甘露聚糖酶活力达到280 U/mL,相比初始水平提高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诱导 发酵条件 碳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JLY2098β-甘露聚糖酶的诱导、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冬生 黄小葵 +2 位作者 刘大岭 谢春芳 胡熔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63,共7页
Armillariella,tabescens EJLY2098经魔芋精粉诱导,可产β-甘露聚糖酶,再用正交实验优化诱导培养基,结果在培养基为魔芋精粉2%、蛋白胨1%、土豆汁25%、KH2PO4 0.3%、MgSO4·7H2O 0.15%、维生素B1 0.01%时可诱导出较高活性... Armillariella,tabescens EJLY2098经魔芋精粉诱导,可产β-甘露聚糖酶,再用正交实验优化诱导培养基,结果在培养基为魔芋精粉2%、蛋白胨1%、土豆汁25%、KH2PO4 0.3%、MgSO4·7H2O 0.15%、维生素B1 0.01%时可诱导出较高活性的酶。用DEAE-阴离子交换色谱从培养上清分离纯化β-甘露聚糖酶,出现2个活性组份。活性组份P2的SDS-PAGE分析显示电泳纯的一条带,分子量约78.9kDa。HPTLC分析P2为内切β-甘露聚糖酶;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4.0-6.0。保温30min的半失活温度T1/2为63℃,在pH4.5-6.0之间稳定性较好。Na+和Ba2+对其有激活作用,等电点pI约为4.0-4.1。获得了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新菌种,为进一步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并构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β-甘露聚糖酶基因工程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精粉 β-甘露聚糖酶 纯化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JLY20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丽娜 王瑞明 +2 位作者 肖静 唐卫华 孙红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9,共6页
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Bacillus sp.QYW-1,具有发酵周期短且产酶活力高等特性,初始酶活力21.85 U/mL。在单因素实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进行筛选。实... 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Bacillus sp.QYW-1,具有发酵周期短且产酶活力高等特性,初始酶活力21.85 U/mL。在单因素实验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产酶的重要因素进行筛选。实验发现,影响该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是魔芋粉、蛋白胨及硫酸镁。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得到响应面(RSM)优化的最佳培养基为:魔芋粉26 g/L,蛋白胨10 g/L,MgSO43.8 g/L,NaCl 10 g/L,KCl 6 g/L,NaNO36 g/L,K2HPO43 g/L,初始pH6.5。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为233.86 U/mL,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与单因素优化后的酶活力115.62 U/mL相比,提高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Plackett-Burman实验 响应面法(RSM)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芽孢杆菌N16-5 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与性质 被引量:33
16
作者 田新玉 徐毅 +1 位作者 马延和 周培瑾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N16-5产生的三种胞外碱性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沉淀、两次 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柱层析及制备 PAGE 等步骤,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 SDS-PAGE 测得纯化的... 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N16-5产生的三种胞外碱性β-甘露聚糖酶(β-mannana-se)经硫酸铵沉淀、两次 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柱层析及制备 PAGE 等步骤,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样品。用 SDS-PAGE 测得纯化的β-甘露聚糖酶M-1、M-2和 M-3的分子量分别为51000、38000和34700道尔顿。用 PAGEIEF 测得等电点 pI 分别为4.3、2.5和2.5。酶反应的最适 pH 为9.0(M-1)和10.0(M-2和 M-3);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70℃;稳定 pH 为10.0左右(M-1和 M-2)、8.0—10.0(M-3);M-1、M-2和 M-3的稳定温度分别为40、55和50℃。金属离子 Ag^+、Hg^(2+)和 Mn^(2+)对三种酶均有抑制作用。β-甘露聚糖酶 M-1、M-2和 M-3对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作用的 K_m 分别为2.9、1.7和12.5mg/ml,V_(max)值分别为27500、47500和15700mol·min^(-1)·mg^(-1)。β-甘露聚糖酶 M-1水解魔芋葡萄甘露聚糖产生单糖、双糖、三糖和四糖等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嗜碱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WY45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柴萍萍 韦贇 +2 位作者 江正强 李里特 日下部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β-甘露聚糖酶 发酵 魔芋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梅 魏喜换 +3 位作者 王春娟 董运海 李剑芳 邬敏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0-596,共7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的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出一种糖苷水解酶(GH) 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成熟肽编码基因(A uman26A),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分析的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E001中克隆出一种糖苷水解酶(GH) 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26A)成熟肽编码基因(A uman26A),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的异源表达.重组β-甘露聚糖酶(reAuMan26A)的发酵上清液对角豆胶的酶活性为281.9 U/mL,纯化后比酶活为2281.7 U/mg.其最造反应温度Topt为40℃;在80℃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为60%;90℃时的半衰期T1/290为10 min,处理60 min后残留酶活性仍为33%;其最适pH为5.5,在pH 5.0~7.0的范围内较稳定;Fe^2+和Fe^3+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它所测金属离子和EDTA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所测酶的最适底物为角豆胶,其次是魔芋粉和瓜尔豆胶,其对角豆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15.25 mg/mL和7 841.9 U/mg.reAuMan26A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食品、饲料和纺织等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耐热性 基因克隆和表达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魔芋低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金玲 张丹阳 +3 位作者 樊雪莲 吕育财 田毅红 龚大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27,共5页
以魔芋粉为唯一碳源,从种植魔芋土壤中定向筛选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并研究了该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 以魔芋粉为唯一碳源,从种植魔芋土壤中定向筛选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并研究了该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编号为G1,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确定魔芋低聚糖制备的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50 U/g魔芋葡甘聚糖(KGM),酶解p H值6.5,酶解温度55℃;当KGM质量浓度为10 g/L,酶解时间2 h时,还原糖转化率为51.6%;当KGM质量浓度为30 g/L,酶解时间4 h时,还原糖转化率仍可达到46.9%,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利用薄层层析(TLC)定性分析酶解产物主要为三糖及三糖以上的低聚糖。该研究为实现酶法制备魔芋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魔芋胶 筛选 甘露低聚糖 酶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扬 刘起丽 +2 位作者 聂国兴 韩科芳 张建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7,共4页
β-甘露聚糖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是一种广谱诱导型多功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其主要水解产物为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饲料、食品、医药、石油开采及生物技术方面广泛应用。对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生产、纯化、分子特性、作... β-甘露聚糖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是一种广谱诱导型多功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其主要水解产物为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饲料、食品、医药、石油开采及生物技术方面广泛应用。对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生产、纯化、分子特性、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诱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微生物生产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