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转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在小鼠肺内的表达
1
作者 吴艳 黄茂 +2 位作者 姚欣 查王健 殷凯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构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βARKct)的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正常小鼠肺内的表达。方法(1)取正常小鼠脑组织作为模板,经RT PCR 取得目的基因,构建以质粒pcDNA3 1为载体的表达质粒。(2)通过脂质体的包裹后,以不同的质粒DNA剂量... 目的构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βARKct)的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正常小鼠肺内的表达。方法(1)取正常小鼠脑组织作为模板,经RT PCR 取得目的基因,构建以质粒pcDNA3 1为载体的表达质粒。(2)通过脂质体的包裹后,以不同的质粒DNA剂量经尾静脉注射和气道滴入途径进行体内转染。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经测序表达质粒的序列完全正确。(2)不同途径转染的目的基因在肺内都有表达,但表达的量不同。结论构建含有目的基因βARK1 的碳基末端的质粒在肺部有表达,表达的量与转染途径和质粒DNA的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 肺内 基因转染 PCDNA3.1 免疫蛋白印迹法 质粒DNA 表达质粒 目的基因 RT-PCR 小鼠脑组织 尾静脉注射 正常小鼠 体内转染 不同途径 脂质体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可逆转心功能有不全倾向活体家兔心室递送编码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的基因
2
《口岸卫生控制》 2001年第4期37-37,共1页
最近美国Shah等研究显示,通过冠脉导管给硬死或衰竭的心脏提供编码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Adeno-βARKct,一种肽抑制剂)的转基因病毒是可行的。βARKct的表达可显著减轻心室功能不良。(Circu-lation 2001,103:1311) 通过基因工程... 最近美国Shah等研究显示,通过冠脉导管给硬死或衰竭的心脏提供编码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Adeno-βARKct,一种肽抑制剂)的转基因病毒是可行的。βARKct的表达可显著减轻心室功能不良。(Circu-lation 2001,103:1311)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逆转功能不良心肌的分子异常,有可能是治疗梗死后心脏功能不良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心功能不全 家兔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 基因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β-抑制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孙艳艳 师艳莉 +2 位作者 程浩洋 沈玉珏 田洪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 目的:探究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通过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MC组、抑制β_(2)-AR组及抑制β-arrestin组,每组10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Tie指数、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结构;Tunel试剂盒检测心肌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ERK1/2蛋白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小鼠Tie指数增加,EF、FS减少(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疏松紊乱、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增加,血清CK与AST含量增加(均P<0.05);与VMC组比较,抑制β_(2)-AR组小鼠Tie指数减少,EF、FS增加(均P<0.05),小鼠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组织β_(2)-AR、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与VMC组比较,抑制β-arrestin组小鼠心肌组织β-arrestin及ERK1/2表达减少,血清CK与AST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抑制β_(2)-AR可通过下调β-arrestin/ERK1/2通路改善VMC小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 β-抑制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 心肌损伤 心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苗也 陈晖 +2 位作者 周力 李敏 李虹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731-733,共3页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经尾静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βARKct),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体重250 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形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周后形成心力衰...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经尾静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βARKct),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体重250 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形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周后形成心力衰竭:对照组心衰大鼠尾静脉注射空腺病毒载体,实验组心衰大鼠尾静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另一组为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空腺病毒载体。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左心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 max)绝对值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左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绝对值升高(P<0.05)。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剂(Ad-βARKct)可以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射血分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抑制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肖琪 王红 +1 位作者 李宏敏 兰海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 分析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发生进展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持续使用EGFR-TKI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52... 目的 分析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发生进展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持续使用EGFR-TKI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52例EGFR敏感突变的经EGFR-TKI治疗耐药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原有EGFR-TKI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探讨影响EGFR-TKI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疗效的因素。将无进展生存期1(PFS1)定义为从一线开始应用EGFR-TKI药物直到疾病出现进展(PD)的时间;将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接受EGFR-TKI治疗到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后出现进展(PD)的时间。结果 经EGFR-TKI治疗后,mPFS1为21个月(95%CI:16~27);EGFR-TKI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mPFS为30个月(95%CI:24~36)。对PF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初诊时EGFR突变位点及不同EGFR-TKI治疗方式的P值小于0.1,将这三个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EGFR-TKI治疗方式是影响PFS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与EGFR-TKI联合应用,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李钊 汪杰 +3 位作者 赵敬兵 周国俊 吴建林 冷政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 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选。使用Stata17.0软件对生存期、肿瘤反应、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研究共计855例uHCC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P组相比,T-T-P治疗方案能延长OS(HR=0.49,95%CI:0.40~0.60,I^(2)=0,P=0.804)和PFS(HR=0.60,95%CI:0.50~0.71,I^(2)=7%,P=0.376);提高ORR(RR=2.00,95%CI:1.69~2.37,I^(2)=0,P=0.937)以及DCR(RR=1.40,95%CI:1.27~1.54,I^(2)=3%,P=0.407)。3/4级不良反应在T-T-P组发生率更高,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疲劳、恶心或呕吐。结论T-T-P的联合治疗方案优于T-P方案,其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OS、PFS、ORR和DCR,并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肝细胞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激酶抑制剂的动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8
作者 周海蒙 李斌 +4 位作者 王国政 陈士柱 赵新 徐文娟 董玲 《药学前沿》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目的对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激酶抑制剂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及药动学进行初步研究,为后续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GSK2982772为阳性参照,通过ADP-Glo方法评估新型RIP1激酶抑制剂对重组人源与鼠源RIP1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肿瘤坏死因... 目的对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激酶抑制剂的体内外生物活性及药动学进行初步研究,为后续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GSK2982772为阳性参照,通过ADP-Glo方法评估新型RIP1激酶抑制剂对重组人源与鼠源RIP1激酶的抑制活性;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凋亡抑制剂(Q-VD-OPh)建立细胞坏死模型,评估RIP1激酶抑制剂对人组织淋巴瘤细胞(U-937)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坏死抑制水平;考察RIP1激酶抑制剂经小鼠静脉及口服给药后的药动学;小鼠静脉注射m TNF-α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口服给予RIP1激酶抑制剂通过防止体温损失评估治疗炎症的效果。结果新型RIP1激酶抑制剂RIPK1-093、095、106对重组人源RIP1激酶抑制活性(4.55、7.38、10.93nmol/L)与阳性参照化合物(18.93 nmol/L)相当,对重组鼠源RIP1激酶抑制活性(5.70、8.44、70.58 nmol/L)优于阳性参照化合物(2035.00 nmol/L);对U-937细胞抑制坏死活性(4.92、2.95、6.84 nmol/L)与阳性参照化合物(5.37nmol/L)相当,对L-929细胞抑制坏死活性(8.59、6.54、41.34 nmol/L)优于阳性参照化合物(489.40nmol/L);在小鼠药动学研究中,具有低清除率(P<0.05),且口服暴露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RIPK1-106口服暴露量提升约4倍;在SIRS模型中,口服治疗10mg/kg剂量组显示,6h时体温损失与阳性参照化合物相当,24h显著抑制体温损失(P<0.05),3 mg/kg剂量组显示,6 h体温损失显著减小(P<0.05),且24 h显著改善动物死亡率。结论新型RIP1激酶抑制剂的体内外活性和药动学的特点,可以作为治疗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药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激酶抑制 坏死 药动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影响
9
作者 曾乾 彭述文 +3 位作者 施敏 钟新云 龙瀛 李晓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75-78,83,共5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化疗对其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与化疗对其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给予ERFR-TKI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肿瘤标志物、机体功能状态[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不良反应、EGER基因耐药位点T790M突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EGFR基因耐药位点T790M突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采用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机体功能状态,减少EGER基因突变情况的发生,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
10
作者 郭晓翔 朱海松 +1 位作者 张超 刘起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均接受综合规范化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统计临床病理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115例患者进行为期1 a随访,观察复发情况,依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41)和良好组(n=74),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与膀胱癌复发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膀胱癌病理特征中病理类型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蛋白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r=0.206、-0.285,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与膀胱癌组织中FGFR3蛋白表达情况呈正相关(r=0.533、0.537、0.561、0.612、0.625,P<0.05),与CDKN2A蛋白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591、-0.529、-0.542、-0.617、-0.6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浸润深度T 4、淋巴结转移N 2、远处转移M 1、TNM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是影响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58、2.751、3.370、3.688、3.294、3.823、3.281,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FGFR3、CDKN2A表达异常,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显著相关性。FGFR3高表达、CDKN2A低表达是影响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可早期监测,以掌握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2A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关胜江 吴彦岭 +4 位作者 赵志国 赵京山 张建平 张雪静 楚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研究Rho激酶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Iso模型组、法舒地尔(fasudil,Fas)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每组8... 目的研究Rho激酶抑制剂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Iso模型组、法舒地尔(fasudil,Fas)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皮下注射Iso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BW);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指标;取心肌组织作病理学检测;RT-PCR测定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结果Iso模型组大鼠HW/BW增大;LVEDP增加,而LVSP、±dp/dtmax下降;心肌细胞直径增大、胶原纤维增生;左心室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上调。使用Fas和Cap干预,上述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所诱导的心肌肥厚伴有Rho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Rho激酶抑制剂可改善Iso所致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的心功能和病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 法舒地尔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医证素演变的影响
12
作者 黄争荣 林锦培 +2 位作者 高晓丽 林彤 林浩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医证素特征,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对中医证素演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76例,收集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医证素特征,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对中医证素演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76例,收集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病历资料及四诊信息,根据《证素辨证学》的简化计量方法,对患者的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前病位证素以肺、脾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以气虚、痰、湿、饮、热多见。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后肺、气虚、血虚、痰、湿、饮证素频率逐渐下降,肺、气虚、痰3个证素频率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肠、肌肤、阴虚、阳虚、血瘀、热证素频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上升,阴虚证素频率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肤、阴虚、阳虚、血瘀4个证素频率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经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后,肺气虚、痰湿内蕴证候减轻,阴虚内热、阳虚血瘀证候加重,中医辅助治疗应养阴清热、扶阳化瘀辨证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中医 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13
作者 陈娅 李超 +3 位作者 马雪 余婷 邱悦 李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多靶点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移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刘纪 虞智平 +4 位作者 周涛 徐德明 胡涵 翟煜 曾林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转移对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385例Ⅳ期肺腺癌患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肺... 目的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骨转移对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385例Ⅳ期肺腺癌患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肺部基础疾病史、EGFR突变及各转移部位与骨转移的相关性;并通过Cox回归、生存和分层分析,分析骨转移对接受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突变(OR=1.67,95%CI:1.05~2.66,P=0.030)、脑转移(OR=1.68,95%CI:1.05~2.69,P=0.030)及肝转移(OR=2.51,95%CI:1.25~5.20,P=0.011)是Ⅳ期肺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64岁)(OR=0.54,95%CI:0.34~0.84,P=0.006)和胸膜转移(OR=0.43,95%CI:0.27~0.68,P<0.001)则是骨转移的保护性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无骨转移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骨转移组(15.5个月、95%CI:12.0~17.6比9.6个月、95%CI:8.6~12.7,P=0.0038),且分层分析证明无论是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及有无其他脏器远处转移,无骨转移组PFS均优于骨转移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GFR突变类型、骨转移、肾上腺转移及EGFR-TKIs类型是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骨转移是EGFR-TKIs治疗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PFS差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16~2.65,P=0.008)。结论对于Ⅳ期肺腺癌患者,相对年轻患者(<64岁)、EGFR突变患者、脑转移及肝转移患者更易发生骨转移,且骨转移是接受EGFR-TKIs治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肺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多辛(一种高选择性α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或他达拉非在健康男性中不存在药效学相互作用
15
作者 Macdiarmid SA Hill LA +1 位作者 Volinn W 丘勇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 他达拉非 西地那非 健康男性 相互作用 高选择性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表型转化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迎 曾金武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为20%左右[1]。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个体化治疗成了肺癌治疗的新趋势。其中,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为20%左右[1]。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个体化治疗成了肺癌治疗的新趋势。其中,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标准化疗,但在平均治疗10.2个月左右时产生耐药[2-7]。本文报道2例肺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转变为肺腺鳞癌的诊疗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腺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热点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化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17
作者 檀紫瑞 申青 +2 位作者 刘俊英 陈砚凝 姚继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26-4434,共9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目的比较EGFR非热点...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目的比较EGFR非热点突变型NSCLC一线应用EGFR-TKIs及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患者,并确认为EGFR非热点突变型患者共90例。以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一线EGFR-TKIs治疗组和一线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EGFR基因突变情况。所有患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或复查住院及门诊病例获得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03-31。观察并比较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90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52例,一线化疗组3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6例,初诊分期为ⅢB~Ⅳ期患者74例。EGFR非热点突变患者中,单基因突变51例,复合突变39例。一线EGFR-TKIs治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9例。一线化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8例,二线化疗患者16例,免疫治疗患者1例。EGFR非热点突变不同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的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P<0.001)。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突变亚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位点突变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线化疗进展后的患者中,二线EGFR-TKIs治疗(8例)与化疗(16例)的中位PFS分别为11.3个月和5.6个月,二线EGFR-TKIs治疗与化疗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7,P=0.006)。结论在EGFR非热点突变型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中,EGFR ex20ins和E20 S768I突变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后的生存期存在差异。而在各突变亚型中,与一线化疗相比,一线EGFR-TKIs治疗均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非热点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肝毒性风险的网状Meta分析
19
作者 金蜜 王陈翔 +1 位作者 叶中将 周子晔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00-1413,共14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肝毒性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NKI、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VEGFR-TKI相关肝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2月2...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肝毒性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NKI、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VEGFR-TKI相关肝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RCT,涉及9种VEGFR-TKI,包括129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除安罗替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安罗替尼、凡德他尼致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安罗替尼、凡德他尼、索拉非尼、仑伐替尼致总胆红素(TBIL)升高的风险未显著增加外,其余VEGFR-TKI致ALT、AST、TBIL升高的风险均有显著增加;与安慰剂相比,培唑帕尼、阿帕替尼致严重级别ALT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培唑帕尼、阿帕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卡博替尼致严重级别AST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瑞戈非尼致严重级别TBIL升高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VEGFR-TKI可增加患者肝毒性的发生风险,不同VEGFR-TKI引发各指标升高的风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肝毒性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带喜 李昌凤 许文学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5期274-278,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性皮疹属中医学“药疹”“药毒”范畴,多从本虚标实、郁火、中阳虚损等角度进行辨证,治疗上强调祛风清热、宣散透解、祛湿解毒,同时滋阴养血、顾护肺脾。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能改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性皮疹属中医学“药疹”“药毒”范畴,多从本虚标实、郁火、中阳虚损等角度进行辨证,治疗上强调祛风清热、宣散透解、祛湿解毒,同时滋阴养血、顾护肺脾。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笔者检索近5年相关文献,对肺癌EGFR-TKI相关性皮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治则、治疗等方面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为EGFR-TKI相关性皮疹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皮疹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