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QSAR Analysis of DDPH Derivatives for α_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Activity
1
作者 方浩 卢景芬 夏霖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Aim and methods The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of DDPH and its derivative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Apex-3D programme. Resul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ubstit... Aim and methods The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of DDPH and its derivative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Apex-3D programme. Resul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ubstituents of para- and ortho-positions in phenyl ring of aryloxyalkylamine greatly influence the bioactivity. Conclusion The biophore model and 3D-QSAR equation help us not only further understand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but also design new compounds with better bio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x-3D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3D-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rmacophore-guided design,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quinazoline-arylpiperazines as newα_1-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被引量:3
2
作者 Hao Fang Min Yong Li Lin Xi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A series of arylpiperazinesquinazoline-2,4-diamine compound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ased on pharmacophore for m-selective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and 3D chemical database searching. The in vitro functiona... A series of arylpiperazinesquinazoline-2,4-diamine compound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ased on pharmacophore for m-selective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and 3D chemical database searching. The in vitro functi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ounds 9 and 14 showed better and simila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y compared with prazo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drcnoceptor antagonistS Pharmacophore-guided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stimation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α_1-AR antagonists 被引量:1
3
作者 Jia Bin Li Lin Xia +2 位作者 Bin Wu Tao Wang Zhen Zhou Ji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Two series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Sa-i)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compounds (10a-i)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Biological assay in v... Two series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Sa-i)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compounds (10a-i)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Biological assay in vitro indicated that 10h showed slightly stronge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y to that of our lead compound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 α1-AR antagonists Benzoxazole PIPERIDINE PIPERAZ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通路拮抗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夏黎明 岳锋 +2 位作者 祝仰钊 张秋雨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07,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通过与表现于特定淋巴细胞表面的PD-L1配体结合,触发淋巴细胞死亡,进而抑制免疫反应。在某些慢性病毒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的进程中,PD-1及其配体的表达量及转录水平显著升...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通过与表现于特定淋巴细胞表面的PD-L1配体结合,触发淋巴细胞死亡,进而抑制免疫反应。在某些慢性病毒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的进程中,PD-1及其配体的表达量及转录水平显著升高,这导致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激活受阻,免疫功能随之受损。探索干预PD-1通路的目的是恢复T细胞的活性。论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PD-1/PD-L1通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单克隆抗体类拮抗剂、小分子肽类拮抗剂及小分子非肽类抑制剂等领域的最新发现,为免疫联合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旨在逆转动物和人体内的免疫抑制状态,开拓联合免疫治疗的新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拮抗剂 免疫功能损伤 免疫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NK-1R系统在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林啟浩 朱家逸 闫志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对阻止慢性肝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P物质/神经激肽受体-1(Substance P/Neurokinin-1 receptor, SP/NK-1R)系统在人类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对阻止慢性肝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P物质/神经激肽受体-1(Substance P/Neurokinin-1 receptor, SP/NK-1R)系统在人类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近年来研究表明,SP/NK-1R系统参与肝纤维化的生理和病理调节过程,而NK-1R拮抗剂可抑制纤维化进程,因此阻断SP/NK-1R系统可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疾病提供解决方案。文章从肝纤维化、SP/NK-1R系统及其在肝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SP/NK-1R系统的药物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综述,为靶向SP/NK-1R系统治疗肝纤维化相关研究与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P物质 神经激肽-1受体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 SP/NK-1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受体拮抗剂DDPH相关的芳氧烷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降压活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彭久合 夏霖 +4 位作者 倪沛洲 于更立 傅继华 陈宇飞 吉念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91,共11页
报道与α1-受体拮抗剂DDPH相关的芳氧烷胺类去手性碳类似物4a~4i,N-甲基化类似物5a~5j,6及构象限制化合物8~12的设计、合成和降压活性。目的物及酰胺中间体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数... 报道与α1-受体拮抗剂DDPH相关的芳氧烷胺类去手性碳类似物4a~4i,N-甲基化类似物5a~5j,6及构象限制化合物8~12的设计、合成和降压活性。目的物及酰胺中间体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数据确证。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去手性碳类似物的降压活性一般优于相应的同位手性碳、异位手性碳及构象限制化合物;在N-原子上引入甲基可提高化合物的降压活性(4h/5j);5j和DDPH的活性对比表明5j的活性优于DD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拮抗剂 DDPH 芳氧烷胺 合成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基哌嗪基烷基)酰胺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浩 夏霖 +2 位作者 江振洲 张伟 张陆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5-731,共7页
结合苯基哌嗪类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并合成了呋喃 2 甲酸 {ω [4 (取代苯基 ) 1 哌嗪基 ] 烷基 }酰胺和 2 氧代 2H 苯并吡喃 3 羧酸 {ω [4 (取代苯基 ) 1 哌嗪... 结合苯基哌嗪类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并合成了呋喃 2 甲酸 {ω [4 (取代苯基 ) 1 哌嗪基 ] 烷基 }酰胺和 2 氧代 2H 苯并吡喃 3 羧酸 {ω [4 (取代苯基 ) 1 哌嗪基 ] 烷基 }酰胺两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1HNMR ,IR及MS(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其中一个目标化合物 3b的活性 (pA2 )高于阳性对照药哌唑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苯基哌嗪基烷基)酰胺 α1-受体拮抗剂 设计 合成 生物活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噁唑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30-1436,FJ03,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3D QSAR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氧烷基哌嗪苯并嗯唑类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设计 合成 3D-QSAR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3-吲哚乙酰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设计、合成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斌 李敏勇 +1 位作者 江振洲 夏霖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87-1594,共8页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α1 受体拮抗作用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并应用SOMFA方法进行分子结构特征和α1 受体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胺 α1-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3D-QSAR 生物活性 药效团模型 取代 吲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4-二甲氧基苯乙基)-4-取代苯基哌嗪-1-乙酰胺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斌 夏霖 江振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研究 3 ,4 二甲氧基苯乙胺苯基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α1 受体拮抗活性。方法 :由取代苯胺通过环合、取代和胺解反应合成目的物 ;测定目的物体外α1 受体拮抗活性。结果 :设计、合成了 14个新化合物(WBⅡ 1~ 14 ) ,其结构均经I... 目的 :研究 3 ,4 二甲氧基苯乙胺苯基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α1 受体拮抗活性。方法 :由取代苯胺通过环合、取代和胺解反应合成目的物 ;测定目的物体外α1 受体拮抗活性。结果 :设计、合成了 14个新化合物(WBⅡ 1~ 14 ) ,其结构均经IR、1 HNMR、ESI MS确证。化合物WBⅡ 6、WBⅡ 7、WBⅡ 10和WBⅡ 12对大鼠肛尾肌动脉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高于 50 %。结论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活性 (p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哌嗪 3 4-二甲氧基苯乙胺 α1-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芳氧烷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习保民 李华 +3 位作者 张斌 倪沛洲 夏霖 江振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卤代苯氧烷胺类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拮抗剂并研究它们的降压活性及构效关系。方法根据苯氧烷胺类化合物DDPH的代谢物设计合成 12个卤代芳氧烷胺类化合物 ,以 2 ,6 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中间体卤代苯氧丙酮 ... 目的设计合成卤代苯氧烷胺类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拮抗剂并研究它们的降压活性及构效关系。方法根据苯氧烷胺类化合物DDPH的代谢物设计合成 12个卤代芳氧烷胺类化合物 ,以 2 ,6 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中间体卤代苯氧丙酮 ,再还原胺化得目标物 ,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降压活性 ,并用WHIM描述子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共合成 12个目标物 ,其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谱确证。药理实验显示 :12个目标物均具有一定的降压活性 ,化合物 3、10有较强的降压作用 ,但降压持续时间均比DDPH短。结论提高整个分子的对称性 ,或降低分子的取代基的复杂程度 ,对延长该类药物的降压时间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α1-肾上腺索受体拮抗剂 QSAR 降压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二甲氧基)-2-(3,4-二甲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拮抗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志珍 张幼怡 +1 位作者 夏霖 韩启德 《药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目的 研究DDPH对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及其亚型的拮抗作用。方法 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结果 DDPH对12 5I BE2 2 5 4与大鼠脑皮质和脾脏α1 AR结合呈竞争性拮抗作用。pKI 值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别 ,Hill系数... 目的 研究DDPH对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1 AR)及其亚型的拮抗作用。方法 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结果 DDPH对12 5I BE2 2 5 4与大鼠脑皮质和脾脏α1 AR结合呈竞争性拮抗作用。pKI 值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别 ,Hill系数均接近于 1 0。在分别稳定表达α1A,α1B或α1D AR的克隆HEK2 93细胞中 ,其拮抗的pKI 值α1A和α1D比α1B AR高约 2倍 ,Hill系数均接近于 1 0。并拮抗去甲肾上腺素 (NE)介导大鼠主动脉 ,肾动脉和脾脏收缩的 pA2 值 ,在三者间无显著差别 ,斜率接近 1 0。结论 DDPH对α1 AR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但其作用对α1 AR亚型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肾上腺素受体 拮抗剂 丙烷盐酸盐 DD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明 魏强 韩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617-622,627,共7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群(LUT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高敏感检索策略,检索截止2014年11月的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改良后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群(LUT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制定高敏感检索策略,检索截止2014年11月的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改良后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用RevMan 5.3软件完成统计和系统评价,对不能进行数据合成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评价方式。结果共包含1 198例患者的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7篇纳入定性分析,3篇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α1-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MD=-2.26,95%CI(-2.60,-1.92),P<0.001]和平均尿流率(AFR)[MD=1.41,95%CI(0.67,2.14),P=0.000 2],但Qmax[MD=0.41,95%CI(-0.96,1.79),P=0.56]改善不显著。定性分析结果显示,α1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女性下尿路症状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评分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疗效优于单药治疗效果。α1受体阻滞剂分别与ExMI、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的新型治疗方式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0篇文献均报道了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单药治疗能够缓解女性LUTS症状,并能一定程度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α1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女性LUTS效果优于单药治疗。α1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好,总体不良反应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女性下尿路症状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苯并二噁烷-2-羰基)-4-取代芳氧烷基哌嗪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嘉宾 夏霖 王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36-341,共6页
目的寻找新的1,4-苯并二烷类α1受体拮抗剂。方法选用1,4-苯并二烷为母核,以儿茶酚和取代苯酚为原料,分别经关环、水解、成酰胺、取代、成盐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该类化合物α1受体拮抗活性。结果与结论设计合成了13个新化合... 目的寻找新的1,4-苯并二烷类α1受体拮抗剂。方法选用1,4-苯并二烷为母核,以儿茶酚和取代苯酚为原料,分别经关环、水解、成酰胺、取代、成盐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该类化合物α1受体拮抗活性。结果与结论设计合成了13个新化合物,结构经ESI-MS、1H-NMR、IR及HR-MS确证。初步药理活性实验表明,其中8个目标化合物的pA2值大于6.00,具有良好的α1受体拮抗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1 4-苯并二噁烷 α1受体拈抗剂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受体拮抗剂DDPH异位手性碳类似物的合成及降压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沛洲 彭久合 夏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共8页
以苯酚及其类似物(Ⅲ)和2-氯丙酸为原料,经中间体2-取代苯氧丙酰胺(Ⅵ1~9),用Zn-Cl2-KBH4-THF-C6H5CH3体系还原、再成盐得9个新的DDPH异位手性碳类似物(Ⅱ1~9).目的物和酰胺中间体的结... 以苯酚及其类似物(Ⅲ)和2-氯丙酸为原料,经中间体2-取代苯氧丙酰胺(Ⅵ1~9),用Zn-Cl2-KBH4-THF-C6H5CH3体系还原、再成盐得9个新的DDPH异位手性碳类似物(Ⅱ1~9).目的物和酰胺中间体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证.大部分目的物的急性降压试验表明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活性,其中(Ⅱ2)和(Ⅱ5)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拮抗剂 DDPH 手性碳 合成 降压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3-吲哚乙酰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16
作者 吴斌 夏霖 江振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1-276,M004,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吲哚乙酰胺类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评价其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活性。方法结合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9个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吲哚乙酰胺类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评价其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活性。方法结合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9个N 取代 3 吲哚乙酰胺类化合物 ,并测定拮抗参数 pA2 值。结果 18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其结构均经1H NMR、IR及ESI MS(HRMS)确证。结论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3-吲哚乙酰胺 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氧基苯基哌嗪取代丙醇类α_1受体拮抗剂的合成
17
作者 季红 黄碧云 袁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106-107,共2页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α1受体拮抗活性的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类化合物。方法在NaH存在下,3-羟基吡啶衍生物(1)和3-氯-1,2-环氧丙烷(2)在DMF中于60℃反应生成3-(吡啶-3-氧)-1,2-环氧丙烷(3),再经苯基哌嗪对环氧开环,合成...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α1受体拮抗活性的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类化合物。方法在NaH存在下,3-羟基吡啶衍生物(1)和3-氯-1,2-环氧丙烷(2)在DMF中于60℃反应生成3-(吡啶-3-氧)-1,2-环氧丙烷(3),再经苯基哌嗪对环氧开环,合成了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衍生物(4)。所合成的化合物经MS、1H-和13C-NMR谱确证其结构。结果采用两步反应合成了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α1受体拮抗活性。结论该合成方法适合于吡啶氧基苯基哌嗪取代丙醇类衍生物的合成,总收率达6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3-醇 1-(吡啶-3-氧)-3-(4-苯基-1-哌嗪)-2-丙醇 合成 α1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SP-1和IL-1Ra水平与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18
作者 许旭 杨丹丹 李全福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98-402,418,共6页
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IL-1受体拮抗剂(IL-1Ra)水平与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P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持续性器... 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IL-1受体拮抗剂(IL-1Ra)水平与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P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POF),将其分为非POF组(n=125)和POF组(n=40)。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15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SP-1、IL-1R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患者发生POF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SP-1、IL-1Ra水平对AP患者发生POF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P组的血清TSP-1、IL-1Ra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POF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IL-6、血钙、血脂肪酶、TSP-1和IL-1R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PO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RP、APACHEⅡ评分、TSP-1和IL-1Ra均是AP患者发生PO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TSP-1、IL-1R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AP患者发生PO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01和0.902,提示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分别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 AP患者的血清TSP-1、IL-1Ra水平均较高,且均与POF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TSP-1、IL-1Ra均有望作为AP诊断及预测患者发生POF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反应蛋白-1 IL-1受体拮抗剂 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郭咏梅 齐敬宇 +2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氧化应激 剂量依赖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预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T1 receptor antagonist,Iosartan,on rat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 CCl_4 被引量:42
20
作者 Hong Shan Wei Ding Guo Li Han Ming Lu Yu Tao Zhan Zhi Rong Wang Xin Huang Jing Zhang Ji Lin Cheng Qin Fang X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Xinhua Hospital,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0-545,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losartan,an AT1receptor antagonist,on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CCl<sub>;</sub>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T1receptors are expressed on hepatic stellate cells,METHODS AND... AIM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losartan,an AT1receptor antagonist,on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CCl<sub>;</sub>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T1receptors are expressed on hepatic stellate cells,METHODS AND RESULTS Fif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weighing(180±20)g,wererandomized into five groups(control group,modelgroup,and three losartan treated groups),inwhich all rats were given the subcutaneousinjection of 40% CCl<sub>4</sub>(every 3 days for 6 weeks)except for rats of control group.Rats of losartan-treated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losartan(20 mg/kg,10 mg/kg,5 mg/kg,daily gavage),After 6weeks liver tissue and serum samples of all ratswere examined.Serum hyaluronic acid(HA),procollagen typeⅢ(PCⅢ)were detected byradioimmunoassays,van Giesion collagen staining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of ratswith liver fibrosis.The expression of AT1receptor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and alpha-smooth muscle actin(a-SMA)in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Compared withmodel group,serum ALT and AST of losartan-treat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t=4.20,P【0.01 and t=4.57,P【0.01).Serum HAand PCⅢ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3.53,P【0.01 and t=2.20,P【0.05).Thedegree of fibrosis was improved by losartan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s of AT1 receptors,TGF-β,and α-SMA in liver tissue.CONCLUSION AT1 receptor antagonist,losartan,could limit the progression of the hepatic fibrosisinduced by CCl<sub>4</sub>.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the de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AT1 receptorsand TGF-β,ameliorating the injury of hepatocytes;activation of 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mightrelate to hepatic fibrosis;and during progressionof fibrosis,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mightexpress AT1 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drug therapy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 LOSART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