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杨梅素通过α-MSH/MITF通路抑制黑色素生成的研究
1
作者 万敏 陈英 +4 位作者 李静 童绥菊 王坤玲 董苏 付微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9-12,18,共5页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影响,并揭示其抑制黑色素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筛选DMY对B16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最佳浓度。分为对照组、模型组(α-MSH)阳性药组(α-MSH+熊果苷)、给药组(α-MSH+DMY),采用CCK8...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影响,并揭示其抑制黑色素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筛选DMY对B16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最佳浓度。分为对照组、模型组(α-MSH)阳性药组(α-MSH+熊果苷)、给药组(α-MSH+DMY),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组别B16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B16细胞中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中黑素小体数量,分子对接法预测DMY降低黑色素含量作用的蛋白,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测α-MSH和MITF蛋白的表达。结果:DMY抑制B16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为62.5μmol·L^(-1)。最佳浓度下,与模型组相比,DMY可以抑制B16细胞的增殖,降低黑色素和酪氨酸酶含量,减少黑素小体数目,抑制α-MSH和MITF蛋白表达。结论:二氢杨梅素通过调节α-MSH/MITF通路抑制B16细胞产生黑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B16细胞 黑色素 α-msh/MITF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志慧 白瑞 +4 位作者 范瑞文 杨刚 董彦君 贺俊平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旨在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α-MSH(0、10-9、10-8、10-7mol·L-1)对羊驼皮肤黑... 旨在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α-MSH(0、10-9、10-8、10-7mol·L-1)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含量、表皮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t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α-MSH处理羊驼皮肤黑素细胞3d后,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黑素含量、MC1R和TYR基因表达量都明显增加(P<0.05),以10-8mol·L-1组最为显著,MITF基因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以10-7mol·L-1组最为显著。α-MSH能诱导羊驼皮肤黑素细胞增殖、树突增长、黑素合成增加、MC1R、MITF和TYR基因表达量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sh 羊驼 皮肤 黑素细胞 MC1R MITF TY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大鼠肝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α-MSH、合成肽KPV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都户 粟永萍 +3 位作者 楼淑芬 张渭 高京生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探讨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 [3H]地塞米松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Recep... 目的 探讨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 [3H]地塞米松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Receptorcapacity ,R0 )和表观解离常数 (Kd)。采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 ,α MSH)和合成肽KPV(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30 7.86± 2 4.2 2 )fmol/mg ;Scatchard :(30 6 .71± 2 7.96 )fmol/mg]相比 ,烫伤后 1 2h ,轻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85 .1 9± 1 6 .6 2 )fmol/mg ;Scatchard :(2 96 .6 4± 1 6 .0 6 )fmol/mg]差异不显著 ;重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0 5 .5 2± 30 .41 )fmol/mg ;Scatchard :(2 0 8.45± 30 .78)fmol/mg]则显著下降 (P <0 .0 5 )。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MSH和KPV均能明显改善重烫组R0 的降低。结论 TNFα、IL 1 β中和抗体、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应激 糖皮质激素 受体 α-msh 合成肽 KPV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大鼠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及α-MSH和合成肽KPV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都户 粟永萍 +1 位作者 张渭 楼淑芬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 :观察烫伤对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 α 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 MSH)和 KPV合成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 )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血浆 TNFα的水平 ,用烫伤前大鼠... 目的 :观察烫伤对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 α 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 MSH)和 KPV合成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 )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血浆 TNFα的水平 ,用烫伤前大鼠尾静脉注射 TNFα和白介素 1β(IL 1β)中和抗体及腹腔注射α MSH和 KPV等调节重度烫伤大鼠血浆 TNFα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血浆 TNFα水平相比 ,烫伤后 12小时 ,轻度烫伤组大鼠血浆 TNFα水平显著升高 (P<0 .0 1) ;与轻度烫伤组相比 ,重度烫伤组大鼠血浆 TNFα水平升高更加明显 (P<0 .0 1)。体内注射 TNFα和 IL 1β中和抗体及 α MSH和 KPV均能明显减轻重度烫伤组大鼠血浆高 TNFα血症状态。结论 :烫伤可使大鼠血浆 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 ;体内注射TNFα、IL 1β中和抗体及 α MSH和 KPV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度烫伤所致的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应激 细胞因子 TNF-Α α-msh 合成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α-MSH IL-2 TNF-α及IFN-γ的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明 李贺 +3 位作者 葛魏魏 孙远松 尹纯林 汪海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AP患者60例,轻症组30例、非轻症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3、7天取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α-MSH、IL-2、TNF-α及IFN-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入院后第1、3、7天轻症组、非轻症组血清α-MSH含量总体逐渐下降,且非轻症组α-MSH含量一直较低;各时间点非轻症组α-MSH含量均明显低于轻症组,同时两组患者第1、3、7天α-M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轻症组、非轻症组血清IL-2含量逐渐上升,且非轻症组IL-2含量一直较高;各时间点非轻症组IL-2含量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同时两组患者第1、3、7天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轻症组、非轻症组血清TNF-α含量逐渐上升,且非轻症组TNF-α含量一直较高;各时间点非轻症组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同时两组患者第1、3、7天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7天轻症组、非轻症组血清IFN-γ含量总体逐渐下降,且非轻症组IL-γ含量一直较低;各时间点非轻症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轻症组,同时两组患者第1、3、7天IFN-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MSH、IL-2、TNF-α、IFN-γ及四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697、0.691、0.688及0.886。结论AP患者外周血α-MSH、IL-2、TNF-α及IFN-γ含量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意义,外周血α-MSH在病情评估方面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另外的三个指标,患者较低的外周血α-MSH含量表明患者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四个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存在更佳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 白细胞介素-2(IL-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γ干扰素(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家兔ET性发热反应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华东 胡巢凤 +1 位作者 王彦平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α-MSH对家兔ET性发热反应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结果:(1)静脉注... 目的:研究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家兔ET性发热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α-MSH对家兔ET性发热反应及脑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结果:(1)静脉注射ET(03μg/kg)引起家兔明显的发热反应(P<0001),并增加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2)静脉注射ET(03μg/kg)30min后,侧脑室注射α-MSH(200ng/只),能明显抑制家兔发热反应,同时脑腹中隔区AVP含量进一步显著增高(P<0001);(3)侧脑室注射α-MSH(200ng/只)并不影响家兔正常体温,但增加脑腹中隔区AVP含量(P<005)。结论:α-MSH的解热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腹中隔AVP增多来实现的,αMSH可能是引起发热时脑腹中隔区AVP含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性发热 精氨酸加压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 家兔 α-msh A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a-miR-nov-66通过调控cAMP路径抑制α-MSH介导的羊驼黑色素生成 被引量:4
7
作者 姬凯元 石占全 +4 位作者 刘彧 杨姗姗 胡帅鹏 张俊珍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6-1212,共7页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和lpa-miR-nov-66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过程中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报道.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通过转染lpamiR-nov-66和添加α-MSH处理,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和lpa-miR-nov-66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过程中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报道.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羊驼黑色素细胞中通过转染lpamiR-nov-66和添加α-MSH处理,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黑色素细胞内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 AMP和cGMP的产量,RTCA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黑色素细胞增殖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色素产量,证实二者在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颗粒过程中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单纯α-MSH处理相比,lpa-miR-nov-66转染结合α-MSH处理组中,小眼转录因子(MITF)和酪氨酸酶(TYR)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降低,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P2)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升高;cGMP的产量升高,cAMP的产量下降;黑色素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变化;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产量下降.与单纯转染lpa-miR-nov-66相比,lpa-miR-nov-66转染结合α-MSH处理组中,MITF、TYR和TYRP2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升高;cGMP的产量下降,cAMP的产量升高;黑色素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变化;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产量升高.上述结果证明,lpa-miR-nov-66通过调控羊驼黑色素细胞中毛色形成的c AMP路径,抑制α-MSH对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lpa-miR-nov-66 黑色素细胞 c AMP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EGTA发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巢凤 王彦平 +1 位作者 王华东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观察α-MSH对EGTA发热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EGTA发热模型;在离体条件下,应用Fura-2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a2+]i);体外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结果:α-MSH能明显抑... 目的:观察α-MSH对EGTA发热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EGTA发热模型;在离体条件下,应用Fura-2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a2+]i);体外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GTA性发热反应(P<0.01);EGTA可以降低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水平(P<0.01),但α-MSH不影响正常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及EGTA对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的作用(P>0.05);EGTA可刺激体外培养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CRH(P<0.05),而α-MSH能抑制EGTA的这种作用(P<0.05)。结论:α-MSH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RH的产生可能是降低EGTA发热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中枢CRH的产生和释放增加可能是EGTA性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刺激素 发热 EGTA α-m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内毒素性发热效应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巢凤 王华东 +1 位作者 王彦平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内毒素(ET)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内毒素(ET)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的升高(P<001);而对正常家兔体温及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均无影响(P>005)。结论:α-MSH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的生成可能是降低ET发热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从而证明发热时中枢神经不但存在正调节途径,也存在负调节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发热 α-msh 下丘脑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6-5p与α-MSH互作对绵羊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冬梅 朱芷葳 +3 位作者 唐中伟 李鹏飞 董常生 赵宇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
黑色素合成受多种基因和miRNAs的调控,为了研究miR-186-5p与α-MSH协同作用对绵羊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转染miR-186-5p表达载体,同时添加α-MSH,通过实时荧光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黑色素合成受多种基因和miRNAs的调控,为了研究miR-186-5p与α-MSH协同作用对绵羊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转染miR-186-5p表达载体,同时添加α-MSH,通过实时荧光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MITF、TYR、TYRP1和TYRP2 4种可能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MITF蛋白在黑素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黑色素含量变化;利用划痕试验测定细胞迁移情况,试验分为miR-186-5p转染组、miR-186-5p+α-MSH互作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miR-186-5p能够抑制绵羊黑素细胞中MITF、TYR、TYRP1和TYRP2的表达,并最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而添加α-MSH能缓解miR-186-5p对MITF、TYR、TYRP1和TYRP2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黑色素的含量。另外,miR-186-5p还能抑制细胞分裂,并阻碍细胞的迁移,而α-MSH无法抵消miR-186-5p产生的这种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绵羊黑素细胞中,miR-186-5p和α-MSH均参与调控黑色素合成途径,其中,miR-186-5p主要起负调控作用,而α-MSH主要参与相关位点的正调控,并能部分恢复miR-186-5p导致的黑色素含量下降。值得注意的是,miR-186-5p还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α-MSH不参与相关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6-5p 绵羊黑素细胞 α-msh TYR基因家族 黑色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EGTA性发热效应及脑腹中隔AV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巢凤 王彦平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1-422,共2页
目的和方法:观察脑腹中隔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VP含量。结果:EGTA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P<0.01),同时降低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 目的和方法:观察脑腹中隔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VP含量。结果:EGTA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P<0.01),同时降低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α-MSH可抑制EGTA性发热反应(P<0.01),并增加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而对正常家兔体温及脑腹中隔AVP含量无影响(P>0.05)。结论:α-MSH对EGTA的解热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加脑腹中隔AVP的释放而实现的。在限制发热的过程中,内生解热物α-MSH与AVP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α-msh 精氨酸升压素 EGTA 胸腹中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拮抗剂对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性发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巢凤 王彦平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对家兔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性发热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给药,ST-1型数字温...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对家兔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性发热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给药,ST-1型数字温度计测家兔的结肠温度。结果:(1)静脉注射ET,家兔体温呈典型的双相热;若事先侧脑室注射α-MSH拮抗剂,则体温升高更明显,且热程明显延长,6h体温反应指数(TRI6)显著高于NS+ET组(P<0.01)。(2)侧脑室注射TNF-α引起体温明显升高;事先给予α-MSH拮抗剂,则显著增强TNF-α性发热效应(P<0.01)。而α-MSH拮抗剂对正常体温无影响。结论:内源性解热物质α-MSH在限制发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α-m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合并SIRS患者血清α-MSH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强 冯贵龙 +1 位作者 杨晓明 杜晓东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α-MSH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在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创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22例,≤15分)和重度创伤组(28例,>15分),分别在入院的第1、3、5、...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α-MSH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在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创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22例,≤15分)和重度创伤组(28例,>15分),分别在入院的第1、3、5、7天动态检测血清α-MSH浓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α-MSH含量,并同步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轻度创伤组与重度创伤组比较,血清α-MSH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α-MSH水平随后变化不明显,重度组保持在较低水平,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入院时APACHEII评分两组间有差别,此后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动态检测创伤患者血清α-MSH水平结合APACHEⅡ同步评分,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sh APACHEⅡ评分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斑汤对小鼠皮肤α-MSH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 艾儒棣 肖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观察祛斑汤对雌性C57BL/6J小鼠皮肤α-MSH表达的影响,为探索该方剂治疗黄褐斑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祛斑汤低剂量(10 g/kg)组、中剂量(20 g/kg)组、高剂量(40 g/kg)组、维生素C组。各组... 目的:观察祛斑汤对雌性C57BL/6J小鼠皮肤α-MSH表达的影响,为探索该方剂治疗黄褐斑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祛斑汤低剂量(10 g/kg)组、中剂量(20 g/kg)组、高剂量(40 g/kg)组、维生素C组。各组小鼠灌胃给药30日后皮肤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皮肤α-MSH表达,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祛斑汤高剂量组α-MSH阳性表达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剂量祛斑汤能降低雌性C57BL/6J小鼠皮肤中α-MSH表达、抑制黑素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斑汤 黄褐斑 α-m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在体温调节中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利丹 赵书芬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α MSH是从多种属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 1 3肽。它在动物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无论静脉注射还是脑室内给α MSH均可使发热动物降温 ,但不参与正常的体温调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解热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①α MSH... α MSH是从多种属哺乳动物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 1 3肽。它在动物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无论静脉注射还是脑室内给α MSH均可使发热动物降温 ,但不参与正常的体温调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解热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①α MSH发挥解热作用的部位主要是脑内隔区 ;②α MSH的退热活性是主要由其COOH 端序列Lys Pro Val(α MSH1 1 -1 3 )起作用的 ;③MC3 R和MC4 R可能是参与α MSH体温调节的主要受体 ;④关于其解热机制的几种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sh 体温调节 解热作用 退热作用 降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和cAMP对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云华 B.Weatherhead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85-89,125,共6页
本文应用超微立体学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S91黑色素瘤细胞经2×10^(-7)Mα—MSH和10^(-3)M cAMP作用后,细胞生长,黑色素生成及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上述试剂作用后,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刺激黑色素生... 本文应用超微立体学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S91黑色素瘤细胞经2×10^(-7)Mα—MSH和10^(-3)M cAMP作用后,细胞生长,黑色素生成及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上述试剂作用后,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刺激黑色素生成并引起一系列形态学上的变化,包括细胞体积增大、各种细胞器体密度和绝对体积的变化以及黑素小体数量及黑色素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sh CAMP 黑色素含量 形态测量 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和MC-1R对表皮黑素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春雨 邢新 +1 位作者 李蠡 张敬德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263-265,共3页
关键词 α-msh MC-1R 表皮黑素细胞 获得性皮肤色素沉着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瘀法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皮片中α-MSH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高飞 邝继盛 +1 位作者 王海棠 孟娴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皮片中α-MSH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豚鼠建立豚鼠白癜风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30只。对照组豚鼠仅采用外涂糠酸莫米松软膏,每日2次进行治疗;研究组豚鼠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补肾...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皮片中α-MSH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豚鼠建立豚鼠白癜风模型,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30只。对照组豚鼠仅采用外涂糠酸莫米松软膏,每日2次进行治疗;研究组豚鼠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补肾化瘀中药复方浓缩煎剂10 g/kg灌胃,每日1次。比较两组豚鼠治疗效果以及皮片中α-MSH的阳性率。结果治疗组豚鼠采用补肾化瘀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4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484,P<0.05)。治疗组豚鼠α-MSH阳性率为76.7%,而对照组仅为26.7%,治疗组豚鼠α-MSH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017,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能够有效促进α-MSH在豚鼠皮片中的表达,可用于白癜风豚鼠的治疗,补肾化瘀法治疗白癜风的主要分子机制是促进α-MSH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法 白癜风 α-msh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抗家兔IL-1_β性发热并增加脑腹中隔区AVP的含量
19
作者 王华东 胡巢凤 +1 位作者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新西兰家兔35只,随机分4组,分别观察了向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白介素1β、白介素1β+α-黑素细胞刺激素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家兔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侧... 采用新西兰家兔35只,随机分4组,分别观察了向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白介素1β、白介素1β+α-黑素细胞刺激素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家兔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侧脑室注射α-黑素细胞刺激素,引起脑腹中隔区AVP含量明显增加,但并不影响家兔结肠温度;侧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引起家兔结肠温度明显上升(P<0001),但腹中膈区AVP升高并不明显(P>005);侧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后15min再注射α-黑素细胞刺激素,明显抑制家兔结肠温度上升,同时脑腹中膈区AVP含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脑腹中隔区AVP增多可能参与了α-黑素细胞刺激素解热作用的中枢机制,α-黑素细胞刺激素可能是发热时脑腹中隔区AVP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精氨酸加压素 白介素 α-m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MSH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D14和TLR4 mRNA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肖锐 胡巢凤 王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59-1560,共2页
关键词 α-msh 内毒素 小鼠 腹腔 巨噬细胞 CD14 TLR4 MRNA表达 a-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