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提取条件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国庆 张丽 +2 位作者 孔祥辉 付云翀 杜雅娟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鉴于利用中国黄土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场变化研究工作需要高精度、低本底的化学实验结果,为获得现有样品制备流程的详细数据并优化实验流程,文章对酸提取效率进行了检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酸度在加热板... 鉴于利用中国黄土中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场变化研究工作需要高精度、低本底的化学实验结果,为获得现有样品制备流程的详细数据并优化实验流程,文章对酸提取效率进行了检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酸度在加热板和微波消解仪下的提取效率对比检验,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可靠实验数据,检验了现有流程提取两次可将样品中90%以上的^(10)Be提取出来,达到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10BE B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 of debris flow on the change of^10Be concentration in rapidly eroding watersheds:a case study on the Seti River,central Nepal 被引量:1
2
作者 KIM Dong Eun SEONG Yeong Bae +1 位作者 CHOI Kwang Hee YU Byung Y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716-730,共15页
The concentration of cosmogenic loBe in riverine sediments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proxy for catchment-wide denudation rate (CWDR). One of the key assumption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su... The concentration of cosmogenic loBe in riverine sediments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proxy for catchment-wide denudation rate (CWDR). One of the key assumption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sub-basins with different erosional histories are well mixed. A tragic debris flow occurred in the Seti River watershed, central Nepal, on May 5, 2012. This catastrophic debris flow was triggered by slope failure on the peak of Annapurna IV and resulted in many casualties in the lower Seti Khola. However, it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test the assumption of equal mixing of sediments in an understudied rapidly eroding watershed.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CWDR of ^10Be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pisodic erosional processes such as debris flow on the spatio-temporal redistribution of loBe concentrations. Our data show that the debris flow caused little change in CWDR across the debris flow event. In addition to isotopic measurement, we calculated denudation rates by using the modeled concentrations in pre- and post-landslide sediments based on the local ^10Be production rate. The modeled result showed little change across the event, indicating that the debris flow in May 2012 played a minor role in sediment evacuation, despite the rapid erosion in the catchment. Our study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the 2012 event caused many casualties and severe damage, it was a low-magnitude, high frequency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i River Beryllium-10 ^(^10Be) Catchment-wide denudation rate (CWDR) Debrisflow Episodic erosional proces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bispyridyl based metal-organic architecture containing unique Ag...Ag (d^10-d^10) interactions
3
作者 Xiao Ling Guo Yun Yin Niu Qing Li Wang Ben Lai Wu Hong Yun Zhang Hong Wei Hou Yi Han Ling Fang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4-606,共3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IB metal thiocyanates, [Ag2(NCS)2(4,4'-bipy)]. (1)(4,4'-bipy = 4,4'-bis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pre-assembly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IB metal thiocyanates, [Ag2(NCS)2(4,4'-bipy)]. (1)(4,4'-bipy = 4,4'-bis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pre-assembly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complex exists as a three- dimensional network consisting of (AgSCN). undulating layers linked by 4,4'-bipy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d^10 interaction Metal thiocyanates Crystal structure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Molecular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伊熔岩橄榄石中宇宙成因的^10Be,^26Al和^3He
4
作者 Nishi.,K 业渝光 《国外地质(北京)》 1991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玄武岩 橄榄石 宇宙 成因 ^^10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进程在线监测
5
作者 周文辉 胡石林 +1 位作者 张彦彪 周秀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4-1310,共7页
工业规模生产富集^(10)B的硼酸(H_(3)^(10)BO_(3),^(10)B>19.8%)时需要监测反应的进行程度和判定反应的终点。为解决现有监测方法步骤繁琐、人为误差大、精准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在线监测反应进行程度的实验装置,并采用... 工业规模生产富集^(10)B的硼酸(H_(3)^(10)BO_(3),^(10)B>19.8%)时需要监测反应的进行程度和判定反应的终点。为解决现有监测方法步骤繁琐、人为误差大、精准度低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建造了一套在线监测反应进行程度的实验装置,并采用该实验装置对通过富集^(10)B的三氟化硼(^(10)BF_(3),^(10)B>19.8%)与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_(3))反应制备H_(3)^(10)BO_(3)的实验进行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测试得到的溶液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曲线可以用c_(t)-c_(1)=c_(0)e^(-kt)公式进行拟合,其拟合系数R^(2)为1.00000。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4次重复性测试实验,得到的4条溶液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曲线用c_(t)-c_(1)=c_(0)e^(-kt)公式拟合,其拟合系数R^(2)都为1.00000,说明用该实验装置进行长时间、多次测试,得到的数据精准度高、误差小、重现性好;且拟合方程的3个参数c1、c0、k的标准偏差(s)均小于0.3%,这说明用c_(t)-c_(1)=c_(0)e^(-kt)方程拟合的精密度高。c_(t)-c_(1)=c_(0)e^(-kt)方程可以用于^(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进行程度监测。实验得到的离子浓度-时间曲线的拟合方程c_(t)-c_(1)=c_(0)e^(-kt)与化学反应的一级动力学方程ct=c_(0)e^(-kt)在表现形式上一致,表明用c_(t)-c_(1)=c_(0)e^(-kt)方程拟合^(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进行程度符合化学反应进行实质,c_(t)-c_(1)=c_(0)e^(-kt)方程能够作为^(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进行程度和反应终点的判定依据。^(10)BF_(3)制备H_(3)^(10)BO_(3)较合理的加料方式是难溶固体粉末SrCO_(3)与H2O先混溶,搅拌下形成悬浮液,然后把悬浮液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保持恒定,再向悬浮液中加入^(10)BF_(3)。在线监测结果表明,^(10)BF_(3)制备H_(3)^(10)BO_(3)需经过3步加羟基脱氟取代反应,其前两步反应是快反应,第3步反应是慢反应,即第3步反应是^(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10)BF_(3)制备H_(3)^(10)BO_(3)反应为表观化学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F_(3) ^H_(3)^(10)BO_(3) 反应进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oxP3、IL-10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6
作者 王艳萍 徐倩倩 +5 位作者 孟卫芹 王金良 魏凤 董林 刘吉山 谢金文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免疫器官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根据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建立的RT-qPCR方法呈现“S”型扩增曲线,相关系数R^(2)≥0.9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基因的核酸模板和阴性对照均无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10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87%、1.84%;PCV2攻毒组外周血Treg细胞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均出现明显升高,FoxP3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4天到达峰值,IL-10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0天到达峰值,PCV2感染后导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FoxP3和IL-10转录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oxP3蛋白表达量在攻毒第14天、第28天,IL-10在攻毒第10天和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与RT-qPCR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猪FoxP3、IL-10双重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检测稳定可靠的特点,对于评价猪体的免疫应答水平和机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IL-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Treg活化 免疫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甘薯新品种赣薯10号的选育
7
作者 兰孟焦 肖满秋 +4 位作者 王崇 潘皓 葛瑞华 侯怡君 吴问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7,F0003,共5页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紫红皮浅紫肉,花青素含量235.20 mg·kg^(-1)(FW);单株结薯4~5个,平均单薯质量145.0 g,大中薯率约80%,干物率30.80%,每667 m^(2)鲜薯产量2000 kg左右,薯干产量630 kg左右;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适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春夏薯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赣薯10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特性与激励系统研究
8
作者 王曾敏 李红晖 +4 位作者 段梅梅 吴然 王思云 廖福剑 王磊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子阵列的临界电流均大于4 mA,在注入微波后,各子阵列正向和负向量子电压台阶宽度均大于1.5 mA,设计和研制的10 V可编程结阵激励和超导特性扫描系统,能够较好地为10 V约瑟夫森结阵提供激励,为开展无液氦10 V量子电压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量子电压标准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 结阵激励系统 结阵超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李言 刘慧 +2 位作者 杨雪 江健 孔朝红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17,34,共6页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单一组给予患者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行为和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单一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6.154/0.013);治疗2周后,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384/0.019、3.774/<0.001);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74)各项目(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785/0.007、2.339/0.022、2.196/0.031、3.378/0.001、8.341/<0.001);2组一氧化氮(NO)、IL-10水平均升高,内皮素-1(ET-1)、hs-CRP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一组(t/P=4.612/<0.001、4.390/<0.001、3.841/<0.001、10.154/<0.001);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t/P=5.235/<0.001、3.866/<0.001、2.962/<0.001、9.540/<0.001)。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三七通舒胶囊 长春西汀 临床疗效 高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部感染病人致病菌耐药情况及耐药程度对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婷 裴军芳 孙珊珊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病人致病菌耐药情况及耐药程度对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分析其致病菌耐药情况,并探讨致病菌种类、耐药程度对血清IL-6、IL-10...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病人致病菌耐药情况及耐药程度对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分析其致病菌耐药情况,并探讨致病菌种类、耐药程度对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IL-6、IL-10、CRP水平与不同致病菌耐药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14例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65株,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占比分别为76.23%(202/265)、23.77%(63/265)。其中,一般耐药47例(21.96%),多重耐药105例(49.07%),广泛耐药62例(28.97%)。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病人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病人的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病人血清IL-6、IL-10、CRP水平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病人(P<0.05),且在同种类致病菌感染病人中,一般耐药病人IL-6、IL-10、CRP水平低于多重耐药病人,多重耐药病人低于广泛耐药病人(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病人血清IL-6、IL-10、CRP水平与致病菌耐药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血清IL-6、IL-10、CRP水平与致病菌耐药程度存在相关性,临床可根据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初步判定致病菌耐药程度,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部感染 致病菌 耐药程度 白细胞介素-10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工程化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优效治疗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乙芮 高天芸 +2 位作者 王亚萍 黄亚红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78-4887,共10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体外增殖,并可分泌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研究。但是对于多种疾病,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有限。针对疾病特定发病机制或者干预靶点进行工程化修饰间充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体外增殖,并可分泌一系列免疫调节因子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研究。但是对于多种疾病,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有限。针对疾病特定发病机制或者干预靶点进行工程化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是未来细胞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目的: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典型的抗炎细胞因子,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并诱导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极化,该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0基因工程化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电转染建立稳定过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基于细胞治疗产品标准筛选出临床级细胞。给予C57BL/6J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水溶液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造模前1 d(尾静脉途径)与造模后第4天(腹腔途径)注射空质粒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或过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只)。在造模后第6天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与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构建的稳定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的工程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满足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质量标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急性结肠炎具有修复效果,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更加优效,更显著地抑制急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下降(P<0.05)、结肠缩短(P<0.05)以及结肠组织损伤(P<0.05);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结肠组织切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与CD31阳性细胞显著多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表明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显著促进肠组织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进而促进结肠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工程化修饰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性肠病 再生修复 细胞增殖 肠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4-双(2-甲基-1H-咪唑-1-基)苯的2例d^(10)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仕友 王玉娜 +2 位作者 邵娅婷 谢惠定 马钰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以溶剂热法合成了2例基于d^(10)金属离子的配合物[Zn(bmib)(HCOO)_(2)]·3H_(2)O(1)和[Cd(bmib)_(0.5)(tdc)(DMF)(H_(2)O)](2)[bmib=1,4-双(2-甲基-1H-咪唑-1-基)苯,H_(2)tdc=2,5-噻吩二羧酸].2例配合物合成条件除金属盐不同外,其... 以溶剂热法合成了2例基于d^(10)金属离子的配合物[Zn(bmib)(HCOO)_(2)]·3H_(2)O(1)和[Cd(bmib)_(0.5)(tdc)(DMF)(H_(2)O)](2)[bmib=1,4-双(2-甲基-1H-咪唑-1-基)苯,H_(2)tdc=2,5-噻吩二羧酸].2例配合物合成条件除金属盐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结构分析揭示,配合物1中H_(2)tdc并未与金属中心配位,Zn^(2+)采取四配位的模式与2个HCOO-和2个bmib配体连接形成一维“Z”字形链.配合物2中Cd^(2+)则采取六配位的模式,由bmib和H_(2)tdc配体共同桥连构成一维梯形链.结果表明金属中心对配合物的结构至关重要.热重分析显示2例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固体荧光性质表明配合物1和2有蓝色荧光特征,分别在460和470 nm处有最强荧光发射,有用作发光材料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d^(10)金属离子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MIS 4冰进”的^(10)Be地表暴露测年证据
13
作者 徐坤 许刘兵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403-1413,共11页
地貌地层证据及绝对测年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次显著的冰川进退。深海氧同位素4阶段(MIS 4)作为末次冰期的一个冰阶,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大陆冰量增多、海平面下降,零星测年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少数几个山地... 地貌地层证据及绝对测年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次显著的冰川进退。深海氧同位素4阶段(MIS 4)作为末次冰期的一个冰阶,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大陆冰量增多、海平面下降,零星测年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少数几个山地可能在MIS 4冷期出现冰川前进(本文统一用“MIS 4冰进”来指代冰川漂砾暴露测年数据落在MIS 4的冰川前进,但冰进过程本身不一定完全发生在MIS 4期间)。辽阔的青藏高原面上分布着无数高海拔山地,MIS 4冰进是否广泛存在于其他山地?冰川发育的时间过程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仍缺乏系统论述。本文统计并重新计算了青藏高原已发表的落在MIS 4及相近年代的冰川漂砾^(10)Be地表暴露年代,进一步运用P-CAAT方法对暴露年代进行细化分析,最终得到12组(即12个地点)落在MIS 4区间的暴露年代数据,这12个地点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中南部和西部地区,分析得到:(1)MIS 4时期,青藏高原西部、南部、东部与内部地区曾发生过冰川前进,冰进规模西部最大,南部其次,内部最小,可能主要与冰川补给量的多寡有关。(2)青藏高原MIS 4冰进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与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以及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的迁移:MIS 5a至MIS 4早期,太阳辐射逐渐下降至最低值,同期CO_(2)浓度也显著降低,高原气温相应降低,同时,北半球高低纬间温度梯度增大,西风增强且位置南移,可能带来较多冬半年(固态)降水,冰川物质积累量增加,导致冰川前进;MIS 4中、晚期,随着夏季太阳辐射进一步增多及CO_(2)浓度的迅速上升,冰川开始快速退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MIS 4冰进 地表暴露年代 P-CAA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估算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及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储华 纪友亮 +1 位作者 张世奇 赵俊青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 6Al的浓度记录着岩层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岩石剥蚀速率等信息。利用数学换算法分析影响10 Be和2 6Al浓度的因素 ,并利用10 Be和2 6Al的半衰期的近似倍数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 ,从理论上得到了年轻地质体中遭受快速埋... 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 6Al的浓度记录着岩层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岩石剥蚀速率等信息。利用数学换算法分析影响10 Be和2 6Al浓度的因素 ,并利用10 Be和2 6Al的半衰期的近似倍数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 ,从理论上得到了年轻地质体中遭受快速埋藏的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剥蚀速率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对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剥蚀速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出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的剥蚀厚度 ,从而可恢复剥蚀面的古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10BE ^^26Al 剥蚀面 暴露时间 剥蚀速率 剥蚀厚度 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各拉丹冬峰东坡现代冰川地形^(10)Be暴露测年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陈净玲 赵井东 +4 位作者 邱锦坤 季卉晗 郭万钦 刘瑞连 何晓波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4期1128-1134,共7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现代冰川外围新鲜无风化的冰川地形多为小冰期结束后冰川退缩所成,这些地形包含有近几十年至上百年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望揭示101年时间尺度上的冰川波动并探讨其驱动机制。本文尝试应用原生宇宙成...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现代冰川外围新鲜无风化的冰川地形多为小冰期结束后冰川退缩所成,这些地形包含有近几十年至上百年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望揭示101年时间尺度上的冰川波动并探讨其驱动机制。本文尝试应用原生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西段各拉丹冬峰地区的岗加曲巴冰川外围的现代冰川地形进行年代测定。测得1969年冰川退缩后出露的基岩磨光面的年龄为(11076±688)a(G19-01);1969年至小冰期冰碛垄间底碛中5个花岗岩漂砾(G19-02~06)的年龄分别为(125±15)a、(65±13)a、(86±13)a、(96±15)a、(104±15)a。测年结果显示冰川磨光面的年龄与地貌关系明显不符,推测是基岩表层侵蚀量不足,未能有效去除先前累积的核素所致;漂砾的测年结果与地貌关系基本相吻合。本研究表明,在^(10)Be产率较高的高原山地,若能采集到基本未受核素继承影响的漂砾,增加纯石英的使用量可测定近百年来所成的现代冰川地形的年龄。本文测得的^(10)Be年龄进一步表明该测年技术具有细化101年时间尺度上冰川波动的潜在应用前景和弥补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变化器测记录和代用指标的不足,对高海拔地区年轻地貌体的年代测定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e暴露测年 现代冰川地形 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成因核素^(10)Be:估算长江流域侵蚀速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洪波 黄湘通 +1 位作者 向芳 朱利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0-1165,共6页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的侵蚀速率.通过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和沅江不同子流域的10Be含量与侵蚀速率关系模型,估算出岷江—大渡河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为300~500mm·ka-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沅江—湘江流域侵蚀速率为30~50mm·ka-1.与水文数据推导的侵蚀速率相比而言,二者在数量级上基本一致,反映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法在估算侵蚀速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研究长江流域侵蚀与沉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E 侵蚀速率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和红粘土中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的潜力:^(10)Be浓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顾兆炎 郭正堂 +3 位作者 D.Lal J.Southon M.W.Caffee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宇宙成因核素10Be(半衰期1.5M a)不但是古环境变化的示踪剂,而且具有确定地质年龄的能力。80个全岩样品的10Be和化学分析数据表明,黄土高原约6M a以来的红粘土和黄土序列中年龄校正的10Be浓度与沉积物粒度和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具有显著... 宇宙成因核素10Be(半衰期1.5M a)不但是古环境变化的示踪剂,而且具有确定地质年龄的能力。80个全岩样品的10Be和化学分析数据表明,黄土高原约6M a以来的红粘土和黄土序列中年龄校正的10Be浓度与沉积物粒度和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建立的10Be浓度与化学指标的经验回归线性模型,可以估计红粘土和黄土形成时的10Be浓度,确定红粘土和黄土形成的10Be放射性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红粘土 ^^10BE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样品采集及处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那春光 孔屏 +1 位作者 黄费新 肖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着重介绍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理想样品的特点、野外采集注意事项、实验室分离与纯化以及加速器质谱测量用靶样制备等。
关键词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10BE ^^26Al样品采集 实验室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S-BeO制备技术及^(10)Be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易惟熙 沈承德 +4 位作者 欧阳自远 胡妙君 刘联璠 周慰囡 章晖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5,共3页
报道了用于AMS^(10)Be分析的BeO的制备流程,用EDTA作掩蔽剂,在不同pH值下沉淀不同的离子,从而达到纯化Be的目的,再在高温灼烧下转换成BeO。目前制备的样品有空白、陨石、沉积物及锰结核。用本流程制得的空白的^(10)Be/~9Be比值为1.1... 报道了用于AMS^(10)Be分析的BeO的制备流程,用EDTA作掩蔽剂,在不同pH值下沉淀不同的离子,从而达到纯化Be的目的,再在高温灼烧下转换成BeO。目前制备的样品有空白、陨石、沉积物及锰结核。用本流程制得的空白的^(10)Be/~9Be比值为1.1×10^(-13),略高于Zürich ETH及Pennsylvania实验室,而低于其他二实验室,显示了我们制得的BeO中^(10)B干扰小,因而制样流程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10BE B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Ag)/^(10)B_(2)O_(3)闪烁体烧制过程中内部孔隙对探测效率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罗陈冉 肖思敏 李兴隆 《科技视界》 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探究ZnS(Ag)/^(10)B_(2)O_(3)闪烁体内部不同孔隙大小、含量对探测效率的影响,通过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Geant4模拟软件构建了相同占空比下不同孔隙大小、相同孔隙大小不同占空比的闪烁体几何模型进行模拟,得到孔隙的存在会影响闪烁... 为探究ZnS(Ag)/^(10)B_(2)O_(3)闪烁体内部不同孔隙大小、含量对探测效率的影响,通过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Geant4模拟软件构建了相同占空比下不同孔隙大小、相同孔隙大小不同占空比的闪烁体几何模型进行模拟,得到孔隙的存在会影响闪烁体的最优探测效率,表现为探测效率随着占空比的增大而变小,孔隙的直径与探测效率并未呈现出严格的反比例关系,仅在闪烁体厚度大于0.4 mm范围上呈现出孔隙直径0.2 mm到孔隙直径0.05 mm探测效率下降的趋势,在小于0.4 mm厚度的范围上并未出现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探测效率 ^ZnS(Ag)/^(10)B_(2)O_(3)闪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