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N标记绿肥喂猪后还田的转化和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电源 廖先苓 周卫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本文用 ̄(15)N标记绿肥与无N淀粉配制成饲料喂猪,猪体平均回收饲料 ̄(15)N23.51%;猪粪回收 ̄(15)23.85%,猪尿回收 ̄(15)N28.76%;饲料绿肥N的总回收率为76.12知。猪粪、尿还田,水稻全... 本文用 ̄(15)N标记绿肥与无N淀粉配制成饲料喂猪,猪体平均回收饲料 ̄(15)N23.51%;猪粪回收 ̄(15)23.85%,猪尿回收 ̄(15)N28.76%;饲料绿肥N的总回收率为76.12知。猪粪、尿还田,水稻全株对N的回收分别相当于饲料绿肥N的3.75%和7.25%。其中转化至稻谷的分别为2.51%和4.82%。以经济产品计算,猪体和稻谷共回收饲料绿肥 ̄(15)N30.84%,比 ̄(15)N绿肥与尿素配施还田稻谷回收的绿肥N(为26.65%)相对地高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绿肥喂 粪尿还田 绿肥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标记水稻控释氮肥对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81
2
作者 刘德林 聂军 肖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7-92,共6页
本文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对控释氮肥和尿素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施肥后 11天内 ,水稻控释氮肥和尿素的NH3 挥发损失分别占施入氮量的 0 .6 9%和 1.81%。NH3 的挥发损失在施肥后第 5天时达到最大值 ,此... 本文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对控释氮肥和尿素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施肥后 11天内 ,水稻控释氮肥和尿素的NH3 挥发损失分别占施入氮量的 0 .6 9%和 1.81%。NH3 的挥发损失在施肥后第 5天时达到最大值 ,此后逐渐降低。水稻控释氮肥和尿素氮的淋溶损失分别占施入氮量的 0 .95 %和 1.0 2 %。水稻控释氮肥氮的淋溶损失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均比较平缓 ,施肥后 40天时略有上升 ,此后又缓慢降低。用氮素平衡帐中的亏缺量扣除氨的损失量后计为硝化—反硝化损失量的结果表明 ,水稻控释氮肥氮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占施入氮量的 3.46 %,而尿素氮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却高达 37.75 %。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主要集中在 0~ 35cm的土层中 ,达 91.4— 91.5 %,残留在 35cm以下土层中的氮甚微。水稻控释氮肥残留在土壤中的氮量略高于尿素处理。水稻控释氮肥利用率高达 73.8%,比尿素高出 34 .9%。水稻控释氮肥氮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因氮从颗粒中缓慢释放、受淋溶、氨挥发、尤其受硝化—反硝化途径损失的氮较少。在施等氮量的条件下 ,施用水稻控释氮肥的稻谷产量比尿素的增产 2 5 .5 %,达到p =0 .0 5的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 水稻控释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和田间条件下土壤^(15)N标记肥料氮的转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程励励 文启孝 李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利用^(15)N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对肥料氮在三种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不固定肥料铵,但在白土和夹沙土中,56—77%的肥料氮被土壤矿物所固定,这些“新固定”的固定态铵的有效性很高,其中90%以上在30—5... 利用^(15)N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对肥料氮在三种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不固定肥料铵,但在白土和夹沙土中,56—77%的肥料氮被土壤矿物所固定,这些“新固定”的固定态铵的有效性很高,其中90%以上在30—50天内即被水稻所吸收,或者为微生物所利用转变为生物固定态氮。生物固定态氮对当季作物的有效性远较“新固定”的固定态铵的低。田间微区试验的结果还表明,甚至第二、三季作物吸收的残留肥料氮中,20—86%的氮也系来自固定态铵。作者认为,对具有较强固铵能力的土壤来说,只有了解铵的矿物固定作用,才能正确了解肥料氮的其它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15n标记 氮转化 盆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标记羊粪和稻草还田氮素的转化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廖先苓 周卫军 何电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2-299,共8页
本工作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羊粪和稻草单独施用或分别与尿素配合施用作为水稻基肥时,肥料氮的命运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粪单施或与化肥N配合施用时,稻谷回收的羊粪N分别为7.9%和9.2%,... 本工作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羊粪和稻草单独施用或分别与尿素配合施用作为水稻基肥时,肥料氮的命运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粪单施或与化肥N配合施用时,稻谷回收的羊粪N分别为7.9%和9.2%,相当于饲料稻草N的2.2%和2.6%,若将羊体中回收的饲料稻草N量(31.2%) ̄[6]计入,则羊体和稻谷共回收饲料稻草N分别为33.4%和33.7%,明显高于稻草直接还田时稻谷对稻草N的回收率(单施和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分别为9.9%和14.5%)。稻草喂羊,再以其粪尿还田,其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稻草直接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羊粪 稻草还田 n素平衡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标记有机肥的制备及其质量 被引量:3
5
作者 杜连凤 张维理 +2 位作者 武淑霞 李志宏 倪雄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15n 有机肥 标记 制备 质量 同位素示踪法 示踪技术 时空分布 施用结构 示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5)N标记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氮肥利用率差异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1 位作者 陈亮 吴伟 《福建茶叶》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盆栽方法研究了7个遗传基础不同的茶树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的氮肥利用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异幅度达到18%,利用率最高的品种比最低的品种高近20%。15N进入茶树体内后,不同品种在不同部位的... 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盆栽方法研究了7个遗传基础不同的茶树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的氮肥利用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变异幅度达到18%,利用率最高的品种比最低的品种高近20%。15N进入茶树体内后,不同品种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15n 茶树品种 遗传基础 盆栽方法 标记技术 分配比例 不同部位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农作物对^(15)N标记肥料丰度的选择Ⅱ.玉米 大豆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良 池惠荣 +2 位作者 高占峰 曾艳军 徐晓荣 《核农学通报》 1991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介绍玉米及大豆在示踪盆栽试验时^(15)N 标记肥料丰度的选择。结果表明:在正常施 N 量条件下,标记肥料的丰度以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15n标记肥料 肥料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5)NH_(4))_(2)SO_(4)标记堆肥的研究
8
作者 赵伯善 李辉桃 许牡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9-23,共5页
小型堆腐试验的结果表明:堆腐材料的C/N比和含N量,不影响堆肥有机N累积的比例,也不影响堆肥有机N组分的变化趋势。堆腐后,富含蛋白质的材料,氨基酸N和酸解铵态N的比例增加;富合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材料,提高未知态N和非酸... 小型堆腐试验的结果表明:堆腐材料的C/N比和含N量,不影响堆肥有机N累积的比例,也不影响堆肥有机N组分的变化趋势。堆腐后,富含蛋白质的材料,氨基酸N和酸解铵态N的比例增加;富合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材料,提高未知态N和非酸解N的比例。加入的15N主要构成有机组分中的氨基酸N。在降温阶段加入(15NH4)2SO4,能使氨基酸N比例增加。用15N直接标记堆肥,比用15N标记有机物料制造的堆肥,减少了15N损失,且提高了15N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 ^(^15nH_(4))_(2)SO_(4) C/n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肥料^(15)N标记的不均匀性研究
9
作者 吴良欢 陶勤南 +1 位作者 方萍 吴平 《核农学通报》 1995年第5期231-234,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肥料^(15)N标记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示踪试验结果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三种方式进行^(15)N标记的秸杆,其茎叶及其化学组成间^(15)N原子百分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秸秆肥料示踪试验的结...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肥料^(15)N标记的不均匀性及其对示踪试验结果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三种方式进行^(15)N标记的秸杆,其茎叶及其化学组成间^(15)N原子百分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秸秆肥料示踪试验的结果,受供试秸秆肥^(15)标记不均匀性影响,很可能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因此,秸秆肥^(15)N标记技术亟待研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肥料 15示踪技术 ^^15n 标记均匀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氮循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浩冰 马红媛 梁正伟 《土壤与作物》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态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15N标记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15N标记技术在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固氮、氮肥的去向和利用、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氮素损... 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态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15N标记技术在草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15N标记技术在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固氮、氮肥的去向和利用、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氮素损失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更好的利用氮肥、充分发挥草地生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图1,参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15n标记 氮循环 同位素 氮固定 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夏季休闲期^15N标记硝态氮的去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梦洁 陈竹君 +1 位作者 刘占军 周建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0-1239,共10页
夏季休闲是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常见的蓄纳雨水、恢复地力的措施。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一季小麦收获后,旱地土壤剖面累积的硝态氮量不断增加,休闲期间降雨量高,残留硝态氮的去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15)N标记法研究小麦收获后残留肥料... 夏季休闲是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常见的蓄纳雨水、恢复地力的措施。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一季小麦收获后,旱地土壤剖面累积的硝态氮量不断增加,休闲期间降雨量高,残留硝态氮的去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15)N标记法研究小麦收获后残留肥料氮在黄土高原旱地(陕西长武)夏季休闲期间的去向,即小麦收获后在微区土壤表层(0~15 cm)施入^(15)N标记的硝态氮肥(30 kg hm^(-2)(以纯氮计),约相当于当地小麦一季作物收获后土壤残留肥料氮量),休闲结束后,采集0~20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及其^(15)N丰度。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即休闲开始)时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在205~268 kg hm-2之间(平均244 kg hm^(-2)),累积量较高。夏季休闲期间降水量为157 mm,属欠水年,但休闲结束后,^(15)N标记肥料氮向下迁移已达80 cm土层,下移深度在45~65cm之间,说明,旱地休闲期间硝态氮的淋溶作用不可忽视。夏季休闲结束后,加入的^(15)N标记肥料氮平均损失率为28%,损失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夏季休闲 ^^15n标记 残留肥料氮 硝态氮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催化反应测定^(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
12
作者 赵诚 解龙 徐巾岚 《肥料与健康》 CAS 2022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于酶催化反应建立^(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测定方法。10 mg ^(15)N标记尿素先在50 mg脲酶溶液中催化生成^(15)N标记碳酸铵,然后在碱性、65℃下分解产生^(15)N标记氨气并用酸吸收后生成^(15)N标记铵盐,^(15)N标记铵盐与次溴酸钠反... 基于酶催化反应建立^(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测定方法。10 mg ^(15)N标记尿素先在50 mg脲酶溶液中催化生成^(15)N标记碳酸铵,然后在碱性、65℃下分解产生^(15)N标记氨气并用酸吸收后生成^(15)N标记铵盐,^(15)N标记铵盐与次溴酸钠反应生成^(15)N标记氮气,再将生成的^(15)N标记气体引入MAT-271型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中检测相对原子质量为28、29和30的离子流强度,根据不同丰度范围计算^(15)N同位素丰度。结果表明:针对低、中、高不同^(15)N同位素丰度的尿素样品,采用脲酶催化法测定的^(15)N丰度与微量高温燃烧法的偏差均小于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适用的^(15)N同位素丰度范围为0.365%~99.2%。脲酶催化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反应 脲酶催化法 ^^(15)n标记尿素 ^^(15)n同位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苏帆 付利波 +5 位作者 陈华 尹梅 洪丽芳 王毅 杨跃 瞿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35-339,共5页
利用15N示踪法标记的油菜籽榨油后所得到的菜籽饼肥,研究了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时期烟株各部位来自15N饼肥氮素的百分数(NDFF)、土壤的氮素百分数(NDFS)和15N饼肥氮素利用率(15NUE)均有明显差异,NDFF、... 利用15N示踪法标记的油菜籽榨油后所得到的菜籽饼肥,研究了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时期烟株各部位来自15N饼肥氮素的百分数(NDFF)、土壤的氮素百分数(NDFS)和15N饼肥氮素利用率(15NUE)均有明显差异,NDFF、NDFS和15NUE值分别为19.90%~70.99%、29.01%~82.10%和20.62%~45.25%,100%15N饼肥处理烟株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饼肥氮素。从烤烟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角度看,25%饼肥基施+75%硝酸铵基追各1/2处理最好,并且随着配施饼肥用量的增加,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饼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呈递减趋势。当饼肥用量相同时,所配施的硝酸铵基施、追施各1/2处理的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15N饼肥氮素利用率、饼肥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均较硝酸铵完全基施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油菜耔饼肥 ^^15n生物标记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5N技术研究绿肥在稻麦轮作中节氮效用
14
作者 Gosw.,NN 张汉文 《农业科技译丛(湖南)》 1990年第1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绿肥 麦轮作 节氮 ^^15n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15)N_3-盐酸氨基脲合成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伟 杜晓宁 +3 位作者 刘占峰 李良君 宋明鸣 李杰 《同位素》 CAS 2010年第4期206-210,共5页
采用13C,15N2双标记尿素和15N2标记水合肼为原料,经回流反应一步合成13C,15N3-盐酸氨基脲。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对13C,15N3-盐酸氨基脲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15N2-水合肼与13C,15N2-尿素的进料摩尔比为1.4∶1,加... 采用13C,15N2双标记尿素和15N2标记水合肼为原料,经回流反应一步合成13C,15N3-盐酸氨基脲。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对13C,15N3-盐酸氨基脲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15N2-水合肼与13C,15N2-尿素的进料摩尔比为1.4∶1,加热温度为135℃,反应时间为4.5 h。采用此优化合成条件单步合成反应收率>90%,13C,15N3-盐酸氨基脲纯度≥98%,13C丰度≥97%,15N丰度≥99%。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后处理简便易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15n标记 盐酸氨基脲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小麦植株各器官δ^(15)N值的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淑波 宋雪皎 +1 位作者 王树芸 高居荣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8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建立了15N标记的小麦植株各器官中δ^(15)N值的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EA-IRMS)的测定方法.对仪器的稳定性和线性进行了条件优化,标准气N_2的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为0.03‰,在同位素信号值1e^(-9)~1e^(-8)A范围内,总体线性... 建立了15N标记的小麦植株各器官中δ^(15)N值的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EA-IRMS)的测定方法.对仪器的稳定性和线性进行了条件优化,标准气N_2的同位素比值的标准偏差为0.03‰,在同位素信号值1e^(-9)~1e^(-8)A范围内,总体线性为0.009‰/n A.称取不同量的小麦粉标准物质(OAS/Isotope)测定δ^(15)N值,进样量为4 mg时标准偏差最小,为最佳称样量.对硫酸铵标准物质(IAEA-N2-6)、小麦粉标准物质和^(15)N标记小麦植株样品各器官进行测定,δ^(15)N值的标准偏差均小于5%,测定精度和准确度较好.方法为研究氮素在小麦体内运转及利用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质谱仪联用技术 15n标记 小麦 ^δ^15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对基肥和追肥^(15)N的吸收与利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昭安 陈清 +1 位作者 吴文良 孟凡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3-560,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肥料氮的去向和氮素的吸收运转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贡献。【方法】采用^(15)N示踪结合盆栽试验,尿素N 90 mg/kg等分为基施和拔节期追施。分别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破坏性取样,测定冬小...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肥料氮的去向和氮素的吸收运转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贡献。【方法】采用^(15)N示踪结合盆栽试验,尿素N 90 mg/kg等分为基施和拔节期追施。分别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破坏性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和土壤^(15)N含量等指标。【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冬小麦吸氮量42.8%来自土壤,57.2%来自肥料,其中来自基肥和追肥的比例分别为26.6%和30.6%。冬小麦植株对氮肥^(15)N的吸收率随作物的生长而增加,从开花期到收获期增加了50%,^(15)N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从开花期到收获期下降约50%。冬小麦收获后,约28.6%的肥料^(15)N残留在土壤中,肥料^(15)N损失率为33.9%,基肥氮的损失率比追肥氮高21%。冬小麦对肥料^(15)N的全部回收率为37.5%,其中籽粒吸收量约是秸秆的4倍,64.9%的籽粒氮素从开花前营养器官吸收转运而来。【结论】在整个生育期,冬小麦吸收的氮素来源于肥料和土壤氮的比例约为6∶4,基肥和追肥氮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具有同等贡献,在当前N 25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适当增加追肥氮的比例可以减少氮肥损失率。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对于补充土壤氮素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回收率 ^^15n标记 土壤氮库 化肥氮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丰度富集^(15)N示踪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王正芳 《核农学通报》 1996年第4期173-177,共5页
本文介绍了低丰度富集^(15)N 示踪研究中质量分析相对误差的控制办法,一般示踪试验中标记肥料合适丰度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15n示踪 低丰度 质量分析 标记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霞珠葡萄13C和15N吸收及分配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第2期55-55,共1页
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42期《“赤霞珠”葡萄^13C和^15N吸收、分配特性的初步研究》(作者刘光春)报道,以6年生果实膨大后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运用^13C和^15N标记技术,分别标记不同部位和节位的枝条叶片。研究碳氮营养吸收分... 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42期《“赤霞珠”葡萄^13C和^15N吸收、分配特性的初步研究》(作者刘光春)报道,以6年生果实膨大后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运用^13C和^15N标记技术,分别标记不同部位和节位的枝条叶片。研究碳氮营养吸收分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13C 分配特性 n吸收 吸收分配规律 标记技术 果实膨大 ^^15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短时标记法鉴定烟草‘K326’和‘红花大金元’吸收NO3~–和NH4~+的生理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明洁 范腾飞 +4 位作者 杨超 陈益银 李迪秦 李常军 刘来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2-580,共9页
本文运用营养液培养方法、^(15)N底物标记及同位素质谱测定技术等,首先鉴定了两烟草(Mcortma品种(‘K326'和‘红花大金元')吸收NO_3^-及NH_4^+而不发生向地上部转移的最短时间,继而对其吸收的系统组成进行了较精确的测定,发现... 本文运用营养液培养方法、^(15)N底物标记及同位素质谱测定技术等,首先鉴定了两烟草(Mcortma品种(‘K326'和‘红花大金元')吸收NO_3^-及NH_4^+而不发生向地上部转移的最短时间,继而对其吸收的系统组成进行了较精确的测定,发现两品种吸收氮素至转移到地上部仅在数分钟之内;根细胞吸收N至少有两类体系。在N浓度≤1 mmol·L^(-1)时,根系吸收途径具有酶促反应特征;吸收NO_3^-的米氏常数(X_M)值(‘K326':84.5 mmol·L^(-1);‘红花大金元':47.8μmol·L^(-1))明显低于对NH_4^+的K_M值(‘K1326':93.5 mmol·L^(-1);‘红花大金元':90.4 mmol·L^(-1));‘红花大金元'较低的K_M值可能是该品种较‘K326'耐低N的生理原因之一。外界N浓度>1 mmol·L^(-1)时,根系对N的吸收量与外界N浓度呈正相关;‘K326'对NO_3^-的吸收速率是‘红花大金元'的2倍以上,对NH_4^+的吸收率则为‘红花大金元'的约2.4倍;‘K326'对NO_3^-的吸收速率约为对NH_4^+吸收的3.6倍,而‘红花大金元'对NO_3^-的吸收速率约为对NH_4^+吸收速率的1/2。本研究结果对探索烟草根系吸收氮素的相关分子机理提供了生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K326’ '红花大金元’ ^^(15)n标记 吸收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