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tropy Formulation for Triply Nonlinear Degenerate Elliptic-Parabolic-Hyperbolic Equation with Zero-Flux Boundary Condition
1
作者 Mohamed Karimou Gazibo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4期933-948,共16页
In this note, we investigated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entropy solution for triply nonlinear degenerate parabolic problem with zero-flux boundary condition. Accordingly to the case of doubly nonlinear degenerate pa... In this note, we investigated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entropy solution for triply nonlinear degenerate parabolic problem with zero-flux boundary condition. Accordingly to the case of doubly nonlinear degenerate parabolic hyperbolic equation, we propose a generalization of entropy formulation and prov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result without any structure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enerate Elliptic-Parabolic Hyerbolic Equation zero-flux Boundary Condition Structure Condition Entropy Formulation Multi-Step Approximation Nonlinear Semigroup Theories Integral and Mild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序电流励磁型电机驱动拓扑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阳辉 伊禹名 +2 位作者 付方圆 Zhu Ziqiang 林鹤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14,共17页
传统的定子变磁通同步电机需要设置额外的励磁绕组,并附加H桥电路以提供直流励磁,这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转矩密度较低。为此,一种新型的零序电流励磁型电机(ZSCEM)被提出,其将电枢和励磁绕组进行集成,并使用零序电流调节电机的气隙磁场... 传统的定子变磁通同步电机需要设置额外的励磁绕组,并附加H桥电路以提供直流励磁,这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转矩密度较低。为此,一种新型的零序电流励磁型电机(ZSCEM)被提出,其将电枢和励磁绕组进行集成,并使用零序电流调节电机的气隙磁场,从而实现调速范围的提升。相比于励磁/电枢电流分别控制的定子变磁通同步电机,其电枢和励磁绕组合二为一,定子槽面积得到充分利用,相电阻接近减半,可有效提升效率和转矩密度。该文分别从驱动拓扑、励磁/电枢电流集成控制技术、驱动拓扑及其控制性能三个方面分析并总结了现有ZSCEM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在现有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零序电流作为调磁脉冲以改变电机磁化状态的零序电流调磁型记忆电机(ZSCM-MM)。最后对ZSCEM的驱动拓扑及其控制技术的关键共性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拓扑 混合励磁 电机控制 记忆电机 可变磁通 零序电流调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zero-flux principle for extracting secondary flows in arbitrary vertical planes of naturalrivers
3
作者 De-chao Hu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744-755,共12页
The cross-sectional transverse flow field(represented by u_(con),)of rivers comprises a convective part(represented by ucon)and a circulatory part(represented by ueire),and a zero-flux principle of the ucire has been ... The cross-sectional transverse flow field(represented by u_(con),)of rivers comprises a convective part(represented by ucon)and a circulatory part(represented by ueire),and a zero-flux principle of the ucire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However,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 circulatory part from the convective part quantitatively in a 3-D velocity field,for an arbitrarily vertical plane in natura ivers of iregular shape this study,a ero-flux prineiple of the uis derived,o replace th old zero-fux principle of the ueire:.Based on the new principle,an all-purpose new method is proposed for extracting the circulations in arbitrary vertical planes of natural rivers of irregular shape.The calculation with the new method requires on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orizontal velocities of a single vertical line(VL),and is simple.The calculation can be made based on either the velocity field simulated by a 3-D hydrodynamic model or the field measurements obtained by the ac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ry(ADV).The new method is validated by using the field data of the lower Yangtze River.The extracted circulations are reasonable,while the results of the circulation extraction,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velocity field of a 3-D model and the field measurements of the ADV,are shown to be consistent.The cap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also demonstrated,using the typical riverbends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 river cross-sectional secondary flow circulation extraction zero-flux principle
原文传递
零质量射流下波浪前缘叶片气动性能数值研究
4
作者 王家辉 邹琳 +2 位作者 张毓辰 苗亚博 徐汉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65-2877,共13页
针对垂直轴风机叶片大攻角工况下因流动分离导致的失速及颤振抖振问题,引入零质量射流激励对波浪型前缘叶片进行流动分离控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建立了波浪前缘叶片绕流数值模型,探究了主/被动耦合控制下叶片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分离机理... 针对垂直轴风机叶片大攻角工况下因流动分离导致的失速及颤振抖振问题,引入零质量射流激励对波浪型前缘叶片进行流动分离控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建立了波浪前缘叶片绕流数值模型,探究了主/被动耦合控制下叶片升阻力特性及其流动分离机理,分析了射流参数(射流位置、动量系数)对波浪前缘叶片气动性能及失速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受控前后大攻角下波浪型前缘能诱导产生较小尺度流向涡,降低后方大分离涡尺度,波浪前缘与零质量射流耦合控制对于大攻角下流动分离抑制较单一控制更优;零质量射流吹气时使前缘流向涡有更高的动能抵抗逆压梯度从而延迟流动分离,吸气时会吸走流向涡的低动量流体,抑制流向涡发展成大分离涡;射流布置在距基准前缘0.033c处,即位于前缘流向涡最前端,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前缘流向涡的生成,升阻比的提升效果最好;且升阻比提升量随着动量系数增大而增大,但控制经济性在动量系数0.018时最优,研究结果为垂直轴风力机失速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前缘叶片 零质量射流 大涡模拟 气动性能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侧边界通量方案在CMA-MESO模式中的应用
5
作者 仇培宇 沈学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6,共9页
在全球或区域数值模式中实现水汽等水物质的守恒或收支平衡计算十分重要,缺乏质量守恒可能会导致虚假的水汽运动和过量的局部降水。目前我国的CMA-MESO模式中使用的平流方案是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方案,尽管该方案有较高的精... 在全球或区域数值模式中实现水汽等水物质的守恒或收支平衡计算十分重要,缺乏质量守恒可能会导致虚假的水汽运动和过量的局部降水。目前我国的CMA-MESO模式中使用的平流方案是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方案,尽管该方案有较高的精度和正定保形性以及能够在全球模式中做到守恒,但是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由于侧边界的处理难以做到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的守恒或收支平衡。为了解决模式平流方案在有限区域模式中的守恒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简单且可忽略计算成本的有限区域模式半拉格朗日方案质量守恒的零侧边界通量方案(Zero Lateral Flux,ZLF)将其应用在CMA-MESO模式中。研究先通过理想试验结果表明ZLF方案具有良好的守恒性和保形性,能够更好保持物理量场的分布和强间断物理量场的守恒。然后将该方案加入CMA-MESO模式中,通过实际个例预报试验和连续预报试验结果表明ZLF方案能够抑制高估的降水,减少虚假降水预报,显著改善降水落区预报。对于极端暴雨而言,ZLF方案对于降水量级和降水落区预报改善效果都非常显著。ZLF方案有效改进了CMA-MESO模式的水物质不守恒问题,提高了模式的降水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侧边界通量 有限区域守恒半拉格朗日方案 水物质守恒 极端暴雨 中尺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磁通的双隔离高电压传感器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牟宏杰 王阳 +2 位作者 许涛 钟贻兵 高明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传统霍尔电压传感器测量千伏级电压采用外接电阻转换成电流的方式,存在输入功率大和测量隔离度低的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零磁通的双隔离高电压传感器。设计电阻阵列、仪表放大和运放双跟随匹配的U/I转换电路,降低输入功耗并精确... 传统霍尔电压传感器测量千伏级电压采用外接电阻转换成电流的方式,存在输入功率大和测量隔离度低的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零磁通的双隔离高电压传感器。设计电阻阵列、仪表放大和运放双跟随匹配的U/I转换电路,降低输入功耗并精确传送测量电压;引入特殊耐高压设计的霍尔模块,对原次级磁场建立零磁通反馈,实现测量和输出隔离以及高精度线性转换;设计宽电压式DC-DC电源对内部高低压模块隔离供电。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度优于0.1%,精度优于0.2%,耐压达到2000 V,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传感器 双隔离 零磁通 U/I转换 电阻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宽量程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
7
作者 张鼎衢 杨路 +4 位作者 肖勇 宋强 王保帅 王岩 邢立坤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其间歇性和宽量程负荷的特点使新能源并网点处的电流信号呈现宽动态变化范围的特征。传统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远小于额定电流时容易因为铁心励磁不足和初始磁导率低而发生误差越限,在一次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其间歇性和宽量程负荷的特点使新能源并网点处的电流信号呈现宽动态变化范围的特征。传统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远小于额定电流时容易因为铁心励磁不足和初始磁导率低而发生误差越限,在一次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又因为可能进入铁心饱和区而导致精度降级,难以实现电能的准确计量。为使电流互感器同时满足高精度和宽量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势补偿的无源零磁通复合铁心电流互感器,通过二次绕组在主、辅铁心上的不等匝数绕制和补偿绕组的引入,并根据主、辅铁心的磁场分布特征选取不同的铁心结构和材料,使主铁心工作在近似零磁通的状态。推导该结构电流互感器的控制框图和传递函数,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在一次额定电流的0.1%~200%范围内均满足0.1级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要求,为新能源背景下电力系统中宽动态变化范围电流信号测量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宽量程 零磁通 电动势补偿 复合铁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新能源多特征参量的宽动态高准确度电能计量方案研究
8
作者 姜洪浪 王爽 +4 位作者 陈方方 王晓东 赵婷 解进军 潘晓琰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8期57-63,共7页
随着传统能源逐渐由新能源替代、国网智能电网的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成为可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不确定性强、波动性大,电流波形严重畸变,会冲击传统电能计量设备,导致原有电能计量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较大测量误差。... 随着传统能源逐渐由新能源替代、国网智能电网的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成为可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不确定性强、波动性大,电流波形严重畸变,会冲击传统电能计量设备,导致原有电能计量设备在使用时存在较大测量误差。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计量需求,本文基于零磁通电流传感技术、无极平滑放大技术、高精度角差补偿方法等,实现电能表在宽动态多特征参量下的精确计量。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电能计量方案可适用于新能源接入下的宽动态、低功率因数与双向潮流等工况,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各种电能计量技术、算法的优化设计与适用于新能源的电能计量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宽动态 电能计量 零磁通电流传感技术 无极平滑放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磁性检测装置原理、特性与应用
9
作者 徐泽玮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介绍了直流电流检测装置的发展过程,包括分流器和几种直流电流检测装置:直流互感器、零磁通直流互感器和检测磁放大器,同时,也介绍了作为零磁通直流互感器基础的磁调制器,并且分折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直流电流检测 分流器 直流互感器 零磁通直流互感器 检测磁放大器 磁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用零磁通直流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鹤 李前 +3 位作者 章述汉 雷民 李登云 胡浩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81-2985,共5页
零磁通直流电流互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换流站中性线上直流电流的测量。为此,介绍了研制的1台3 000A/1V,50kV零磁通式直流电流互感器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指标。该直流电流互感器采用一对检测铁芯绕组作为一次和二次电流的安匝平衡检... 零磁通直流电流互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换流站中性线上直流电流的测量。为此,介绍了研制的1台3 000A/1V,50kV零磁通式直流电流互感器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指标。该直流电流互感器采用一对检测铁芯绕组作为一次和二次电流的安匝平衡检测器,由安匝平衡检测器控制的反馈功率放大器输出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达到磁势自平衡。设计的安匝不平衡造成误差约0.02%,且该分量对环境温度不敏感。分析认为主要的误差来源是位于控制室的负载电阻和放大电路。直流误差校准试验表明,该样机在额定持续热电流下的各点测量误差均<0.2%,在18kA下测量误差<0.3%。样机在短时电流试验和阶跃电流响应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暂态性能。参考相关标准,样机通过了电磁兼容试验考核。该类型零磁通型直流电流互感器符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电流测量 零磁通 磁调制 误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磁通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君 吴广宁 +3 位作者 周利军 吕玮 王万岗 马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0,共4页
分析了传统电流传感器存在的固有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磁动势方程设计了一种双级结构的电流传感器,以消除励磁误差;由电磁感应定律与磁路定律建立了传感器的仿真模型;采用DSP增益自适应方案,动态调整补偿信号幅值及相位,保证自动补偿... 分析了传统电流传感器存在的固有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磁动势方程设计了一种双级结构的电流传感器,以消除励磁误差;由电磁感应定律与磁路定律建立了传感器的仿真模型;采用DSP增益自适应方案,动态调整补偿信号幅值及相位,保证自动补偿励磁电流,使之工作在零磁通状态。测试实验与现场应用证明,设计的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准确度可达0.1级,能满足在线监测信号采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误差 零磁通 补偿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磁通型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单平 罗勇芬 +2 位作者 李彦明 徐大可 曹俊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29,52,共3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压电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的穿心式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它基于电子补偿原理 ,通过对激磁电流的补偿 ,使传感器近似工作在“零磁通”状态。测试表明 :补偿收到了良好效果 ,角差稳定在± 1.5′以内 ,比差 <1‰。
关键词 零磁通型高精度微电流传感 抗电磁干扰 测试 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桥平衡原理的高准确度tanδ在线测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天翔 张保会 +2 位作者 陈天韬 刘军虎 张翰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分析微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和“零磁通”微电流传感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借鉴QS1西林电桥平衡原理的在线tanδ测量方法,该法用无源微电流传感器作平衡检流计,用微型计算机MCU实现的相位差测量技术 和移相技术使经过单匝电流传感... 在分析微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和“零磁通”微电流传感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借鉴QS1西林电桥平衡原理的在线tanδ测量方法,该法用无源微电流传感器作平衡检流计,用微型计算机MCU实现的相位差测量技术 和移相技术使经过单匝电流传感器的标准电流和被测设备电流同相位同幅值来获得被测设备相位差,在测量过程 中融入抗环境电磁干扰和智能检测判断功能,排除标准电压信号源和外界干扰误差,使tanδ理论测量分辨率达6.9 ×10-5。分析和试验证明该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磁通 误差分析 TANΔ测量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偶性原理的三相多芯柱变压器暂态模型 被引量:39
14
作者 皇甫成 魏远航 +4 位作者 钟连宏 阮江军 张宇 王燕 黄道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性原理的三相多芯柱变压器暂态模型;通过分析三相多芯柱变压器磁路模型并应用对偶性原理,建立了考虑电路与磁路耦合的变压器暂态计算模型,采用Jiles—Atherton铁磁磁滞模型来描述铁心模块的饱和以及磁滞效应,而涡流...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性原理的三相多芯柱变压器暂态模型;通过分析三相多芯柱变压器磁路模型并应用对偶性原理,建立了考虑电路与磁路耦合的变压器暂态计算模型,采用Jiles—Atherton铁磁磁滞模型来描述铁心模块的饱和以及磁滞效应,而涡流和杂散损耗用一个等值电阻替代,零序磁通用一个线性电感以及反映其涡流损耗的电阻代替;该模型可以计算分析直流偏磁和空载合闸等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以及铁心磁通等电气参数;算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性原理 暂态模型 铁磁磁滞 零序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原理的零磁通交直流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岳长喜 项琼 +3 位作者 骆雪 王欢 朱凯 刘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3-77,共5页
文中基于磁通门技术和零磁通原理研究了一种交直流传感器。其利用聚磁环将一二次电流产生的磁场聚集并叠加,通过嵌入在聚磁环内部的高灵敏度磁通门传感器进行磁场检测,再通过高增益高带宽的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形成与一次电流相对应的二... 文中基于磁通门技术和零磁通原理研究了一种交直流传感器。其利用聚磁环将一二次电流产生的磁场聚集并叠加,通过嵌入在聚磁环内部的高灵敏度磁通门传感器进行磁场检测,再通过高增益高带宽的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形成与一次电流相对应的二次电流。一、二次电流在聚磁环中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最终能使聚磁环中的磁场为零,一、二次电流安匝数相等。同时,采用两个对称分布在聚磁环两边的磁通门传感器,提高系统对外界磁场的抗干扰能力。文章对传感器进行了交流误差、直流误差、阶跃响应、频率特性等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交直流下均满足0.01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 零磁通 交直流 电流传感器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换流站电流特性分析及测量装置的选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岩 朱静 +2 位作者 周晓琴 涂小刚 王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3-1187,共5页
选配适合的直流电流测量装置,对于正确反映直流系统稳态和故障情况下各点的电流特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我国直流输电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直流电流的特点,针对性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的原理、特... 选配适合的直流电流测量装置,对于正确反映直流系统稳态和故障情况下各点的电流特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我国直流输电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直流电流的特点,针对性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的原理、特点及在换流站中实际应用情况,综合得出了可用于换流站各种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的技术性能和要求,还着重说明了零磁通式和光电式电流测量装置在直流系统中的选取方法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流测量装置 零磁通电流互感器 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监测用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单平 罗勇芬 +2 位作者 徐大可 曹俊岭 李彦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6,共3页
一种用于绝缘在线监测的穿心式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通过电子电路对激磁电流的跟踪和自动补偿,使传感器近似工作在“零磁通”状态。对传感器的性能测试表明,补偿收到了良好效果,角差稳定在±1.5分以内,比差小于千分之一。
关键词 绝缘监测 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 零磁通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体形状对可变磁通记忆电机调磁参数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恒川 林鹤云 +1 位作者 郭健 黄学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永磁体截面形状的可变磁通记忆电机空载和直轴去磁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转子内的旁路磁通和零磁通密度区域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永磁体形状改变对每极最大气隙磁通、气隙磁通密度、永磁体中心线...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永磁体截面形状的可变磁通记忆电机空载和直轴去磁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转子内的旁路磁通和零磁通密度区域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永磁体形状改变对每极最大气隙磁通、气隙磁通密度、永磁体中心线上的磁通密度以及最大去磁安匝数等调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永磁体形状可以显著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永磁体形状系数小于约0.6时,容易实现对永磁体有效去磁,而永磁体截面形状接近矩形时则应该将整个永磁体工作点去磁到拐点以下才能保证去磁效果。该成果有助于此类电机的合理设计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磁通 记忆电机 永磁体形状 零磁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微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文 吝伶艳 +1 位作者 乔记平 宋建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5,29,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补偿微电流传感器的误差,提高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零磁通补偿原理,研制了一种微电流传感器。微电流传感器包含感应单元、信号补偿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中补偿单元采用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方法对输出电流进行... 为了快速准确地补偿微电流传感器的误差,提高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零磁通补偿原理,研制了一种微电流传感器。微电流传感器包含感应单元、信号补偿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中补偿单元采用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方法对输出电流进行相位和幅值补偿,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实现对二次侧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调理,放大。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补偿方法时电流传感器在测量μA级到m A级的工频电流时准确度可达到0.2级,且补偿方式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传感器 零磁通 有源补偿 无源补偿 信号补偿电路 信号处理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状态反馈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鲍海 艾欣 杨以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4,5,共4页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方法,通过对双级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磁动势补偿外加励磁回路特性的分析,建立完全可控的双级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状态反馈控制模型,为实现双级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补偿控制及其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控制模型 零磁通 状态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