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时期的民间文艺及其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守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8,共5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工程。它涉及有关中国各族民间文艺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就保护民间文艺的国际潮流、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文艺的多重形态以及开发利用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工程。它涉及有关中国各族民间文艺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就保护民间文艺的国际潮流、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间文艺的多重形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认真而切实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艺 社会转型 抢救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中武术文化的译介与传播——以北美网络翻译平台“武侠世界”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毅 张佐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98-104,共7页
近年来,以"武侠世界"为代表的北美网络文学翻译平台英译的中国网络文学引发了欧美热。武术文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翻译传播的难点,西方读者对武术文化的疯狂追更反映了网络文学和武术文化翻译的高度可接受性。... 近年来,以"武侠世界"为代表的北美网络文学翻译平台英译的中国网络文学引发了欧美热。武术文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翻译传播的难点,西方读者对武术文化的疯狂追更反映了网络文学和武术文化翻译的高度可接受性。"武侠世界"的译者们对武术文化的跨文化认知、传播策略和对武术文化术语(名称、武术器械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值得借鉴。武术文化的海外传播将会助推网络文学的国际化,提高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武术文化中的民族性元素将会在网络文学译介中得到更多体现,并发挥文化资本和文化符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进民族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武术文化 “武侠世界”翻译平台 跨文化认知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念然 李耀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7-54,共8页
深入研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方式和传播特点,对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主要有俄、日、欧美三条传播途径。其译介与传播中的选择性吸收突出表... 深入研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方式和传播特点,对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主要有俄、日、欧美三条传播途径。其译介与传播中的选择性吸收突出表现在革命功利主义的凸现和唯物史观的吸纳与广泛应用两方面。理论的横向移植性和来源的间接性,使得传播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本的过度诠释(或误读)与创新性发挥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早期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译介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但丁《神曲》的美术传播
4
作者 吴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7-101,共5页
文学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经典以美术的形式得以传播,同时为许许多多的美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智慧的灵感,并且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想象。但丁《神曲》就是这样一部文学经典,这部杰作的美术传播主要体现在插图作品、绘画作品、... 文学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经典以美术的形式得以传播,同时为许许多多的美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智慧的灵感,并且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想象。但丁《神曲》就是这样一部文学经典,这部杰作的美术传播主要体现在插图作品、绘画作品、雕塑作品三个方面,影响了达利、罗丹等许多重要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成为跨艺术传播或是跨媒体传播的一个优秀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神曲》 文学与美术 视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启与变革:后现代语境下的媒介嬗变研究——以中国科幻文艺传播为例
5
作者 邝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5-77,共3页
当前互联网的影响遍及各处,社会文化及其载体——媒介也在这样一个激烈变换的语境之下,一方面在变革中适应市场和受众不断转变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竭力在这个过程中保存着某些要素。科幻文艺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被误解到被传播、被... 当前互联网的影响遍及各处,社会文化及其载体——媒介也在这样一个激烈变换的语境之下,一方面在变革中适应市场和受众不断转变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竭力在这个过程中保存着某些要素。科幻文艺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被误解到被传播、被认识,最后到被接受的艰难历程。由于中国科幻文艺重新定义与发展自身概念和地位的过程与当前在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已被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极大改变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而这就使得探讨中国科幻文艺在后现代语境下是如何建构与媒介关系、与受众的关系、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同时又是如何处理其在自身文化价值重启过程中与受众赋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显然而明确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科幻文艺传播 媒介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心理学之传承与未来展望
6
作者 潘启聪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9,159,共14页
文艺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前,经历了由明至清、由清至民国两次重要转变。明代至清代期间,文艺心理的探讨仍停留在传统的探索模式。那时的论述多为随笔式的杂评。清中叶,西学东渐成为了文艺心理研究发展的催化剂。学者们多引用西方概念... 文艺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前,经历了由明至清、由清至民国两次重要转变。明代至清代期间,文艺心理的探讨仍停留在传统的探索模式。那时的论述多为随笔式的杂评。清中叶,西学东渐成为了文艺心理研究发展的催化剂。学者们多引用西方概念,打破了多年的传统主题。民国初期,文艺心理的探讨终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有了明确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文艺心理学之所以能够有着迅速的发展,当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渐趋清晰的学科定位、与时并进的开放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进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西学东渐 学科定位 梁启超 朱光潜
原文传递
苏联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基于《苏联文艺》文献的考察
7
作者 吴婧瑀 庞书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8期152-156,193,共6页
1932年中苏复交,为两国音乐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苏联音乐文化通过出版物、广播等媒体相继涌入中国。其中,1942年以“苏商”名义在上海创办的《苏联文艺》,是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塔斯社合作的产物,也是中苏文艺交流的重要载... 1932年中苏复交,为两国音乐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苏联音乐文化通过出版物、广播等媒体相继涌入中国。其中,1942年以“苏商”名义在上海创办的《苏联文艺》,是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塔斯社合作的产物,也是中苏文艺交流的重要载体。该刊作为我国第一本介绍苏联革命文艺的译介专刊,历时6年零8个月,共发行37期,译介音乐文献66篇。《苏联文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创作思想的确立以及近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文艺》 音乐文献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头传播为媒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广宏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目录以来,少数民族以口头传播为媒介的民间文艺形式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包括口头演出、口头讲述与口头说唱在内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由于"口头性"特征的制约而难以...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目录以来,少数民族以口头传播为媒介的民间文艺形式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包括口头演出、口头讲述与口头说唱在内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由于"口头性"特征的制约而难以适应民族社会生活变迁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对此基于对少数民族"口承文艺"的理解与表述,探讨了口头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的影响,从市场空间、艺术形式、语言生态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播 少数民族 民间文艺 语言生态 活态传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