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and Filtered Finite/Fixed-time Heading Tracking Control of Surface Vehicles 被引量:2
1
作者 Zhenyu Gao Ge Guo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0期1667-1676,共10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eading tracking problem of surface vehicles with unknown model parameters.Based on finite/fixed-time control theories and in the context of command filtered control,two novel adaptive co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eading tracking problem of surface vehicles with unknown model parameters.Based on finite/fixed-time control theories and in the context of command filtered control,two novel adaptive control laws are developed by which the vehicle can track the desired heading within settling time with all signal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uniformly bounded.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s are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s and comparison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and filter finite-time control fixed-time control heading tracking control surface veh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resolution tracking of adult horseshoe crabs Limulus polyphemus in a New Hampshire estuary using fixed array ultrasonic telemetry 被引量:10
2
作者 Winsor H.WATSON Ⅲ Christopher C.CHABOT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9-610,共12页
While several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large-scale, seasonal movements of horseshoe crab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fine-scale, daily movement patterns.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fixed array ultrasonic telemetry s... While several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large-scale, seasonal movements of horseshoe crab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fine-scale, daily movement patterns.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fixed array ultrasonic telemetry system to track the movements of 12 male and 16 female horseshoe crabs in the Great Bay estuary, New Hampshire. Data were obtained during the mating season, as well as during the remainder of the summer and fall, in the years 2005-2008. During the mating season animals were often, but not always, active during the high tides when they were approaching and leaving the spawning beaches. On average,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pproached mating beaches during 33% of the high tides they experienced and they most often made the tran- sition from being inactive to active during the last two hours of an incoming tide. From April-October horseshoe crab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tive during high tide periods vs low tide periods, with no clear preference for diurnal vs nocturnal activity. After the mating season ended horseshoe crabs continued to move into shallower water at high tide and then return to deeper water at low tide. Observations by SCUBA divers suggest that during these excursions into the mudflats horseshoe crabs were digging pits in the sediment while foraging for food. Thus, the tidal rhythm of activity that has been so well documented during the mating season probably persists into the fall, and primarily involves foraging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emetry tracking Movements MATING FORAGING ESTU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k threshold deterioration induced by antenna vibration and signal coupling effects in hypersonic vehicle carrier tracking system of Ka band 被引量:4
3
作者 Congying ZHU Lei SHI +2 位作者 Xiaoping LI Yanming LIU Wei A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76-781,共6页
The envelope of a hypersonic vehicle is affected by severe fluctuating pressure, which causes the airborne antenna to vibrate slightly. This vibration mixes with the transmitted signals and thus introduces additional ... The envelope of a hypersonic vehicle is affected by severe fluctuating pressure, which causes the airborne antenna to vibrate slightly. This vibration mixes with the transmitted signals and thus introduces additional multiplicative phase noise. Antenna vibration and signal coupling effect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lock threshold of the hypersonic vehicle carrier tracking system of the Ka band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 vibration model i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o obtain phase nois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vibration displacement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length.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Phase-Locked Loop(PLL),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arrier tracking systems, is established. The coupling effects on carrier tracking performance are investigated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imposing the multiplicative phase noise on the PLL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noise presents a Gaussian distribution and is similar to vibration displacement variation. A large standard deviation in vibration displacement exert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ock threshold. A critical standard deviation is observed in the PLL of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 and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 signals. The effect on QPSK signals is more severe than that on BPSK signals. The maximum tolerable standard deviations normalized by the wavelength of the carrier are 0.04 and 0.02 for BPSK and QPSK signals,respectively. With these critical standard deviations, lock thresholds are increased from à12 andà4 d B to 3 and à2 d B,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vibration Carrier tracking performance Lock threshold Phase locked loop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TT&C) signals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Modified Command Governor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Depth Control of an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4
作者 Charita D.Makavita Shantha G.Jayasinghe +1 位作者 Hung D.Nguyen Dev Ranmuthugal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1年第3期504-523,共20页
Command governor–based adaptive control(CGAC)is a recent control strategy that has been explored as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the challenging task of precise maneuvering of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UUVs)with param... Command governor–based adaptive control(CGAC)is a recent control strategy that has been explored as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the challenging task of precise maneuvering of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UUVs)with parameter variations.CGAC is derived from standar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by adding a command governor that guarantees acceptable transient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ing stability and a command filter that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gainst noise and time delay.Althoug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substantial overal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CGAC over MRAC for UUVs,it has also shown that the command filter leads to a marked reduction in initial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CGAC.As a solu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command filter by a weight filter to improve the initial tracking 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ing robustness and the addition of a closed-loop state predicto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tracking performance.The new modified CGAC(M-CGAC)has been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successfully mitigates the initial tracking performance reduction,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overall tracking performance,uses less control force,and increases the robustness to noise and time delay.Thus,M-CGAC is a viable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for current and future UUV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and governor adaptive control Measurement noise Time delay Transient tracking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method for reliability of TT&C mission with high redundancy and small time horizon 被引量:2
5
作者 Shuangwei Xu Xiaoyue W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6期943-948,共6页
The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 (TT&C) mission is extremely reliable for its characters of small time horizon and high redundancy. The combined forcing and failure biasing (CFFB) method that is usually used f... The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 (TT&C) mission is extremely reliable for its characters of small time horizon and high redundancy. The combined forcing and failure biasing (CFFB) method that is usually used for simulating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highly dependable mission system seems not so efficient for the TT&C mission. The concept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failure transi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T&C mission and its involved resources. Then, the importance is used for readjusting the transition rate of the failure transition when using the forcing and failure biasing during the simulation. Example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CFFB method can evidently in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the TT&C mission failure event and decrease the sample variance. More redundancy of the TT&C mission leads to the improved CFFB method mo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ing telemetry and command (TT&C) mission high redundancy importance sampling FORCING failure bia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组网测控同频中继射频自干扰抑制技术
6
作者 刘柳 刘田 +2 位作者 李洋 潘文生 张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5,共9页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将一定时延扩展范围内的所有阵元等效为一个阵元,从而降低射频干扰抑制的分析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干扰抑制技术在阵列天线中仍然能够实现自干扰抑制,性能与抽头个数强相关,且每个抽头的时延、相位以及幅度的范围选取与子阵划分相关。针对256阵元发射阵面和256阵元接收阵面的场景,仿真对比不同抽头数下的自干扰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对载波频率为26.8 GHz,带宽为200 MHz的自干扰信号抑制能力大于47 dB;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进行自干扰射频重建,自干扰抑制能力大于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组网测控 中继节点 同频中继 射频自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在航天测控问答系统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岩 周立新 +2 位作者 孙连君 叶彬 王国林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5期178-184,共7页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检索与问答系统不断发展,为改善传统知识图谱语义解析能力不足和当前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垂直领域对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了融合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方法,进行了两步优化:首先,利用知识图谱在命...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检索与问答系统不断发展,为改善传统知识图谱语义解析能力不足和当前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垂直领域对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了融合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方法,进行了两步优化:首先,利用知识图谱在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的基础上,构建大模型提示Prompt模板,进行辅助增强生成,利用图谱中存储的数据提供相关来源;其次,利用低阶适应性微调(LoRA)策略冻结大模型原有参数,增加部分网络参数进行微调训练,优化模型在航天测控领域的知识储备与理解。通过两步改进提高了模型整体在语义解析和知识细节上的理解掌握,结合航天测控领域的相关教材、报告和手册等资料,搭建了知识问答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两步优化 低阶适应性微调(LoRA) Prompt模板 航天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测姿态变换的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冬 赵书圆 +1 位作者 张鑫勇 周萱影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推算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测距、径向速度、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差异值,实现跟踪部位修正量的准确计算.采用误差传播法对粗略轨迹误差影响下的跟踪部位修正精度进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修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装实验检验了修正精度.结果表明跟踪部位修正量的计算误差远小于外测系统的精度指标要求,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测 跟踪部位 遥测 轨迹参数 误差传播法 修正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履带式运输机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晓钟 吴尚璟 孙维峰 《机电技术》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命令词控制电动履带式运输机。语音识别模块通过应用配置相关工作模式、识别语音命令词和发送识别语音后对应的通信命令,MCU接收、解析识别语音后对应的通信命令帧,并根据通信命令帧控制履带式运输机前进、后... 采用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命令词控制电动履带式运输机。语音识别模块通过应用配置相关工作模式、识别语音命令词和发送识别语音后对应的通信命令,MCU接收、解析识别语音后对应的通信命令帧,并根据通信命令帧控制履带式运输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车斗升降以及语音播放执行命令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 履带 运输机 语音识别 MCU处理器 通信命令帧 语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控装备精度验收方法研究
10
作者 周立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4,共6页
针对测控装备精度验收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控装备精度验收方案,给出精度验收的一般流程,详细推导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真值计算新方法,并提供了此方法的具体算法和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 针对测控装备精度验收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控装备精度验收方案,给出精度验收的一般流程,详细推导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真值计算新方法,并提供了此方法的具体算法和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控装备精度验收方法,可以事先根据测控装备的精度指标,分析所需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指标,同时也可以为航路设计提供定量数据支撑,节省测控装备精度验收的人力与物力,可以在测控装备精度验收的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测控装备 精度验收 部位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天测控冗余跟踪弧段处理方法
11
作者 陈海 李斌 +1 位作者 李晓明 孟德闯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随着在轨航天器的日益增多,测控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其使用效率也倍受关注。当航天器重要测控弧段安排多个测控设备进行全力跟踪时,很容易出现测控弧段搭接或完全被覆盖的情况。为有效利用现有测控资源,针对弧段搭接的情况,提... 随着在轨航天器的日益增多,测控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其使用效率也倍受关注。当航天器重要测控弧段安排多个测控设备进行全力跟踪时,很容易出现测控弧段搭接或完全被覆盖的情况。为有效利用现有测控资源,针对弧段搭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度评价函数的跟踪弧段处理方法,该方法在不降低跟踪总时长情况下,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测控资源,剔除了冗余跟踪弧段,提高了现有测控资源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TT&C) 测控资源 跟踪弧段 搭接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卫星跟踪测控技术综述
12
作者 韩帅 郭航 +1 位作者 孟维晓 姜雅琦 《遥测遥控》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测轨 卫星遥测 卫星遥控 CCSDS 智能天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空间分布与研究领域分析
13
作者 张瀹文 王江月 李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94,共14页
大型猫科动物是其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型猫科动物通常活动隐蔽、对人类警惕性强,为其野外调查与生态研究带来诸多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 大型猫科动物是其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型猫科动物通常活动隐蔽、对人类警惕性强,为其野外调查与生态研究带来诸多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颈圈追踪为大型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并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系统检索并梳理了1985—2024年全球范围内12种大型猫科动物的颈圈追踪文献,分析了研究的空间分布、追踪信息和研究领域等,旨在揭示目前全球大型猫科动物追踪研究的重点和趋势,识别研究空缺,并对未来颈圈追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本研究共收集到491篇相关文献;2010年以来,大型猫科动物追踪的文献数量明显增多。从研究的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地点(n=501)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49个国家,北美洲、非洲南部、欧洲西北部和亚洲南部是大型猫科动物颈圈追踪研究的热点区域,而中国、俄罗斯、南美洲北部等国家和地区则存在较为明显的研究空缺。美洲狮(Puma concolor)、欧亚猞猁(Lynx lynx)、狮(Panthera leo)、豹(P.pardus)、虎(P.tigris)的追踪研究数量较多。2010年之后,卫星定位颈圈因具有定位精度高、采集数据量大、覆盖范围广、人力资源消耗少等优势,逐渐超越传统的VHF无线电遥测颈圈,成为当前追踪研究的主流技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捕食或食性分析、生境选择和利用、家域范围、运动模式和种群动态等方面。本研究建议,应加强国内颈圈追踪研究的力度,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追踪技术创新,建立标准化的颈圈追踪研究范式,并加强多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以促进大型猫科动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食肉动物 猫科动物 顶级捕食者 野生动物追踪 无线电遥测 卫星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构建思考
14
作者 李林澄 徐明 +1 位作者 白雪 陈昭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6期14-17,22,共5页
该文以北航卫星测运指控理论及实践课程为引,旨在探讨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新时代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的构建方法。纵横网络包括网络纵线和网络横线,其中纵线覆盖高中至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技能发展,横线则强调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该文... 该文以北航卫星测运指控理论及实践课程为引,旨在探讨纵横网络协同赋能的新时代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体系的构建方法。纵横网络包括网络纵线和网络横线,其中纵线覆盖高中至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技能发展,横线则强调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该文首先定义纵横网络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在航天教研中的应用。然后,详细描述纵横网络协同赋能航天教研的机制与策略,以及作为协同赋能载体的卫星指控大厅的组成、功能和运作模式。特别强调学生主导的卫星指控大厅与商业航天公司资源的联动模式,以及与国产大工业软件的互补关系。其次,提出面向学生“两总”(总设计师、总指挥)培养的、使用卫星指控大厅与真实卫星教具、融合高本研阶段全链条系统性知识框架的新型教学方法。最后,对纵横网络赋能的航天类课程特色教研新体系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网络 卫星测运指控 卫星指控大厅 真实卫星教具 协同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输出约束机械臂系统渐近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太群 赵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非对称时变输出约束的机械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自适应命令滤波反步方法,解决了“计算爆炸”问题;同时,利用时变非对称李雅普诺夫函数,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且系统状态满足非... 针对非对称时变输出约束的机械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自适应命令滤波反步方法,解决了“计算爆炸”问题;同时,利用时变非对称李雅普诺夫函数,可以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且系统状态满足非对称时变约束条件;此外,自适应渐近跟踪控制可以保证在存在不匹配扰动的情况下,跟踪误差渐近收敛于零。该控制器设计采用了事件触发控制策略,在必要时产生控制输入,减少通信负担,提高了控制性能;最后,通过对非对称时变约束下的双连杆机械臂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系统 渐近跟踪控制 命令滤波反步 事件触发控制 非对称时变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饱和的无人艇神经网络命令滤波反步控制
16
作者 刘炳文 于金鹏 +2 位作者 刘加朋 王保防 齐瑞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具有输入饱和和未知非线性的无人水面艇(USV)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命令滤波反步的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系统中的未知动态,减少了需要设计的自适应律数量,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针对具有输入饱和和未知非线性的无人水面艇(USV)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命令滤波反步的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系统中的未知动态,减少了需要设计的自适应律数量,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并基于反步法设计了系统的控制律;通过引入命令滤波器及其补偿机制,解决了计算复杂的问题,消除了滤波误差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艇 命令滤波控制 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精确着舰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兵 苏析超 +2 位作者 汪节 韩维 李常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7-1207,共11页
针对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航母运动、舰尾流扰动等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线性二次型高斯(MPC-LQG)算法的精确着舰控制方法,开展飞机纵向通道的精确着舰控制研究。对飞机纵向动力学、舰尾流、航母运动、轨迹跟踪等,进行建模和分... 针对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航母运动、舰尾流扰动等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线性二次型高斯(MPC-LQG)算法的精确着舰控制方法,开展飞机纵向通道的精确着舰控制研究。对飞机纵向动力学、舰尾流、航母运动、轨迹跟踪等,进行建模和分析。对MPC-LQG算法进行融合,以实现轨迹跟踪控制,核心思想是:模型预测控制进行航母运动补偿;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实现全状态反馈,以实现最优着舰控制。对不同的着舰情况和初始条件进行算法仿真,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轨迹跟踪效果很好,高度偏差0.1~0.2 m;相比传统着舰控制,所提方法动态响应快、着舰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线性二次型高斯 甲板运动 引导指令 着舰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测控数传资源动态重调度方法
18
作者 陈浩 孙刚 +1 位作者 彭双 伍江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4-3753,共10页
近年来,地面站资源测控数传任务的一体化调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任务随遇处理条件下的测控数传资源调度问题,建立了面向多个优化目标的测控数传资源动态重调度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启发式规则和多目标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non... 近年来,地面站资源测控数传任务的一体化调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任务随遇处理条件下的测控数传资源调度问题,建立了面向多个优化目标的测控数传资源动态重调度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启发式规则和多目标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Ⅲ,NSGA-Ⅲ)的地面站测控数传资源一体化动态重调度算法,可生成侧重不同优化目标的多个规划方案供规划人员备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测控数传资源多目标动态重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资源 数传资源 动态重调度 多目标优化 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命令滤波反推方法的水面无人艇容错编队跟踪控制
19
作者 周艳 温广辉 郑德智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419,共8页
研究了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和执行器故障的多水面无人艇系统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在线信息交互,为跟随无人艇设计完全分布式观测器以估计期望的位置、航向和速度,并提出命令滤波反推控制协议。该控制协议实现了闭环误差系统的实用指数... 研究了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和执行器故障的多水面无人艇系统的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在线信息交互,为跟随无人艇设计完全分布式观测器以估计期望的位置、航向和速度,并提出命令滤波反推控制协议。该控制协议实现了闭环误差系统的实用指数稳定性及多无人艇系统的编队跟踪。该控制方法的一个优点是不依赖于通信拓扑图Laplacian矩阵的谱信息,使得提出的控制协议能在完全分布式架构下实施。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编队跟踪 命令滤波反推 模型不确定性 执行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验机器人控制指令网络传输优化系统
20
作者 王洪晖 李元明 +1 位作者 梁银海 曲震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8期150-153,158,共5页
海量控制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引起网络传输时延,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设计智能化验机器人控制指令网络传输优化系统。硬件部分以微控制器为基础,通过RS-232串口控制指令网络传输时延;设计控制指令网络传输电路,通过SPI接口输出数据;使... 海量控制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引起网络传输时延,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设计智能化验机器人控制指令网络传输优化系统。硬件部分以微控制器为基础,通过RS-232串口控制指令网络传输时延;设计控制指令网络传输电路,通过SPI接口输出数据;使用请求/应答传输结构,获取控制指令序列。软件方面设计数据传输控制时序获取响应信号;引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计算经过稀疏重构的信号输出结果;结合系统端对端时钟同步算法,实现控制指令网络传输优化。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最大平均吞吐量为560 b/s,最快传输速率为110 kbps,具有较优的传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验机器人 控制指令 网络传输 传输时延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