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Modeling of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Sea Surface Covered by Oil
1
作者 Helmi Ghanmi Ali Khenchaf Fabrice Comblet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1期15-24,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the oil spill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of the ocean surfaces in bistatic and monostatic configuration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o...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the oil spill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of the ocean surfaces in bistatic and monostatic configuration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lutants (oil spills) on the physical and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sea surface. In recent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contaminated sea surface (sea surface covered by oil spill) was limited in monostatic ca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tudy this effect in bistatic configuration, which is interested in presence of pollution in sea surface. Indeed, we will start the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of a clean sea surface. Then, we will study the electromagnetic signature from sea surface covered by oil spills in bistatic case using the numerical Forward-Backward Method (FBM). The obtain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of clean and contaminated sea surface i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various parameters (frequency, incident angle, sea state, type of pollutant…).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those using asymptot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Oil Spills Forward-Backward Method Asymptotic Methods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bistatic Config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的微波散射与吸收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钟军 施建成 栾金哲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被动微波遥感中大尺度像元内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分布不均匀,较低频率下像元尺度内的植被影响可以根据单个散射体的散射与衰减特性获得。本文讨论了任意朝向的各类植被散射体的计算问题。其中叶片和针叶的散射采用了一般化Rayle igh-G... 被动微波遥感中大尺度像元内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分布不均匀,较低频率下像元尺度内的植被影响可以根据单个散射体的散射与衰减特性获得。本文讨论了任意朝向的各类植被散射体的计算问题。其中叶片和针叶的散射采用了一般化Rayle igh-Gans计算;杆的散射采用了无限长近似理论。关于各类散射体的衰减,本文比较了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之和,与前向散射定理的结果,并对前向定理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散射 吸收系数 前向散射定理 单散射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分层介质粗糙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30,共9页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推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双站散射系数公式.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来模拟实际分层介质粗糙面,结合其功率谱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推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双站散射系数公式.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面来模拟实际分层介质粗糙面,结合其功率谱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下双站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分维、空间基频、标度区间、底层介质介电常数、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及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平面波入射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分层介质粗糙面散射系数的分形特征、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散射 分形 粗糙面 分层介质 微扰法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海面漫反射解析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恪 王江安 潘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9,共5页
为了解决激光在海战中的应用瓶颈问题,采用基尔霍夫近似的方法对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分析、计算,并采用遮蔽函数对计算过程中的阴影效应加以修正,得出了较为准确的二维激光海面双站... 为了解决激光在海战中的应用瓶颈问题,采用基尔霍夫近似的方法对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分析、计算,并采用遮蔽函数对计算过程中的阴影效应加以修正,得出了较为准确的二维激光海面双站散射系数。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了海面粗糙度、入射角度与激光漫反射率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漫反射 基尔霍夫 双站散射系数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尔霍夫近似下激光海面漫反射组网通信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恪 王江安 姚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75-1779,共5页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根据舰艇编队通信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的一对多的组网通信方法,并且采用基尔霍夫近似的方法对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分...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根据舰艇编队通信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的一对多的组网通信方法,并且采用基尔霍夫近似的方法对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分析计算,采用遮蔽函数对计算过程中的阴影效应加以修正,得出了较为准确的2维激光海面双站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说明了激光海面漫反射组网通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漫反射 基尔霍夫近似 双站散射系数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型良导体随机粗糙面散射系数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沛文 童创明 邓发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采用矩量法计算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一维高斯型随机粗糙面的收发分置的散射系数,运用脉冲基函数和点匹配的矩量法,在入射波为锥形波的条件下,分析了两种频谱函数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随机面仿真粗糙导体面效果较好,为电磁环境建模... 采用矩量法计算狄利克莱边界条件下一维高斯型随机粗糙面的收发分置的散射系数,运用脉冲基函数和点匹配的矩量法,在入射波为锥形波的条件下,分析了两种频谱函数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随机面仿真粗糙导体面效果较好,为电磁环境建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高斯粗糙面 收发分置的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的海浪波数谱反演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缓 柯亨玉 +1 位作者 万显荣 耿方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77-2482,共6页
该文首次基于微扰法导出的非后向散射系数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采用Howell算法进行海浪波数谱的反演以及有效波高和风速信息的提取。文中补充了Howell算法应满足的条件,明确了Howell算法中矩阵奇异值个数r的选... 该文首次基于微扰法导出的非后向散射系数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采用Howell算法进行海浪波数谱的反演以及有效波高和风速信息的提取。文中补充了Howell算法应满足的条件,明确了Howell算法中矩阵奇异值个数r的选择原则。反演结果表明,风向趋于90时,有效波高和风速反演误差会减小;根据不同海态(风速或有效波高)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可减小反演误差。在工作频率和矩阵奇异值个数选择合适时,有效波高反演误差小于3%,风速反演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 非后向散射系数 海洋回波谱 海浪波数谱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方法的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能量分布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恪 王江安 姚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34-2038,共5页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进行组网通信的设想,采用前后向迭代的数值方法结合Green函数谱积分加速算法(FBM/SAA)对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进行组网通信的设想,采用前后向迭代的数值方法结合Green函数谱积分加速算法(FBM/SAA)对激光海面漫反射通信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分析、计算及实验验证,得出了较为准确的2维激光海面双站散射系数,并对激光光束入射海面后的散射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射激光束经过粗糙海面散射后,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前向散射区域上,而后向散射强度很弱,且在散射场的边缘处能量迅速衰减,说明了激光海面漫反射组网通信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与前后向迭代法和Kirchhoff近似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了FBM/SAA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漫反射 前后向迭代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的FDTD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小敏 任新成 杨小桐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7期32-36,共5页
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模拟了实际的粗糙地面,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一维分形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特性,计算了分形粗糙地面散射的双站散射系数,得出了散射系数随散射角和入射波频率变化的曲线,讨论了高度起伏均方根、分维... 采用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函数模拟了实际的粗糙地面,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一维分形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特性,计算了分形粗糙地面散射的双站散射系数,得出了散射系数随散射角和入射波频率变化的曲线,讨论了高度起伏均方根、分维数、土壤湿度、入射波频率、入射角等参数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各参数对散射系数均有显著影响,入射波不同极化方式下的散射系数也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地面 双站散射系数 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型分布粗糙地面电磁散射的FDTD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小敏 任新成 郭立新 《上海航天》 2011年第4期1-6,32,共7页
用Wang-Schmugge模型计算土壤介电常数,采用指数型粗糙面模拟实际的粗糙地面,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研究了指数型分布粗糙地面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时的双站散射系数,讨论了粗糙地面均方根、相关长度、土壤... 用Wang-Schmugge模型计算土壤介电常数,采用指数型粗糙面模拟实际的粗糙地面,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研究了指数型分布粗糙地面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时的双站散射系数,讨论了粗糙地面均方根、相关长度、土壤湿度和入射波波长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地面高度均方根、相关长度、土壤湿度和入射波长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FDTD 指数型粗糙地面 Wang—Schmugge模型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分形海面模型的分层海面电磁散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上海航天》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由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的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并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与厚度、摩擦... 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由改进的二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散射角的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并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与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二维分形分层海面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微扰法 二维分形海面模型 分层海面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谱的二维各向异性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新成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3期1-5,9,共6页
为了得到基于P-M谱的二维各向异性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特性,以便为海洋遥感、海上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结合海面P-M谱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 为了得到基于P-M谱的二维各向异性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特性,以便为海洋遥感、海上目标检测与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结合海面P-M谱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HH极化下中间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风区范围、观察方向与逆风方向之间夹角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微扰法 P—M谱 分层海面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扰法的改进一维分形模型分层海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新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8,共9页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散射,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散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双站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一维分形分层海面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散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这些结果在诸如海洋遥感、无线电传播与通信、粗糙面重构等方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微扰法 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 分层介质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辐射噪声近程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军 吴笛霄 《鱼雷技术》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针对近程反鱼雷武器系统建设问题,研究了鱼雷高频辐射噪声的近场传播特性。采用小斜率近似(SSA)方法研究了粗糙海面的声散射特性,给出了具有高斯分布粗糙海面的2阶~4阶SSA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公式,讨论了2阶SSA双站散射系数随海面粗糙度... 针对近程反鱼雷武器系统建设问题,研究了鱼雷高频辐射噪声的近场传播特性。采用小斜率近似(SSA)方法研究了粗糙海面的声散射特性,给出了具有高斯分布粗糙海面的2阶~4阶SSA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公式,讨论了2阶SSA双站散射系数随海面粗糙度及入射角度不同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SA双站散射系数计算了水下高频辐射噪声散射声场。仿真结果表明,粗糙海面的散射效应对高频辐射噪声传播产生较大影响,在研究声源/接收器位于近海面的高频辐射噪声传播特性时,应充分考虑海面的散射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分析浅海目标声散射特性时,是否需要考虑海面(海底)所引起的多途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鱼雷武器系统 海面声散射效应 双站散射系数 小斜率近似(SSA) 粗糙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向迭代法的3维标量激光漫反射特性
15
作者 李恪 王江安 姚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51-2355,共5页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进行组网通信的设想,并对激光入射理想导体表面后产生的散射场进行了的研究。首先利用3维标量锥形波对入射激光束进行了模拟;然后列出了积分方程,并根据矩量法进行了离散... 针对激光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海面作为激光漫反射媒介进行组网通信的设想,并对激光入射理想导体表面后产生的散射场进行了的研究。首先利用3维标量锥形波对入射激光束进行了模拟;然后列出了积分方程,并根据矩量法进行了离散;最后通过前后向迭代法求解矩阵方程,得出了3维散射系数,准确地表示了基于理想导体界面的3维标量激光漫反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 前后向迭代法 3维双站散射系数 锥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隐身动目标激光探测水面能量散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姚瑶 孙晓峰 陶永勤 《舰船电子工程》 2016年第7期154-160,共7页
为了提高卫星对水下隐身动目标的探测效率,对不同海况下、不同入射角度时的三维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计算,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激光入射波动水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的研究。首先,根据麦克斯韦尔方程和边界... 为了提高卫星对水下隐身动目标的探测效率,对不同海况下、不同入射角度时的三维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计算,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激光入射波动水面后产生的散射场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的研究。首先,根据麦克斯韦尔方程和边界条件对散射场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列出矩阵方程;然后,利用三维锥形波对入射激光束进行了模拟;最后,通过稀疏矩阵规则网格法求解矩阵方程,得出三维双站散射系数,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波动水面的三维激光漫反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激光海面漫反射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潜艇 无人水下自航器 漫反射 双站散射系数 海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粗糙面的双站散射模型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锟山 李召良 刘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5-1776,共12页
以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为工作模型,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随机粗糙面的双站散射特征,探讨了不同粗糙程度下散射系数在方位平面上的谷点位置,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实测值对理论预测的散射系数进行了说明与验证.结果显示,散射系数在方位... 以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为工作模型,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随机粗糙面的双站散射特征,探讨了不同粗糙程度下散射系数在方位平面上的谷点位置,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实测值对理论预测的散射系数进行了说明与验证.结果显示,散射系数在方位向上的谷点位置与粗糙程度和极化特征密切相关.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可从物理的角度更系统深入地分析统计粗糙表面的散射特性,从而有利于设计以后的更有效的双站探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散射 散射系数 随机粗糙面 积分方程模型(IEM) 先进积分方程模型(AIEM) 数值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方法海面与上方三维漂浮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春刚 郭立新 李娟 《航空兵器》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研究海面与上方三维浮筒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采用Pierson-Moskowitz(PM)谱模拟二维海面,利用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niaxial Perfectly Matched Layer,UPML)吸收边界截断F...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研究海面与上方三维浮筒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采用Pierson-Moskowitz(PM)谱模拟二维海面,利用各向异性完全匹配层(Uniaxial Perfectly Matched Layer,UPML)吸收边界截断FDTD的计算区域。在加入入射波时引入高斯窗函数以消除海面边缘的截断效应,详细给出FDTD方法计算海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理论公式,以及FDTD方法的计算模型。最后,讨论了不同入射角、海面上方不同风速、浮筒和球体不同吃水深度以及不同入射频率下海面与浮筒和球体复合的双站散射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 海面 目标 复合电磁散射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激光测风雷达回波信号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绍辉 孙学金 +2 位作者 邵连军 易欣 张传亮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3-533,共11页
本文针对传统的体散射模型并未考虑大气不均匀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引入垂直非均匀的大气参数改进了模型,并利用其建立了体目标的双基地激光测风雷达方程,仿真了侧向散射回波信号,并与单基地雷达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水... 本文针对传统的体散射模型并未考虑大气不均匀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引入垂直非均匀的大气参数改进了模型,并利用其建立了体目标的双基地激光测风雷达方程,仿真了侧向散射回波信号,并与单基地雷达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水平方向上,双基地激光测风雷达的回波信号分布特征与单基地雷达差异较大,其回波信号等值线在近地面为卵形线,随着探测高度的增加,回波信号等值线逐渐变为以主、被动雷达为焦点的椭圆形,并最终趋近于圆形;垂直方向上,双基地激光测风雷达的回波信号随高度衰减剧烈,近地面的回波能量约为10^(-10) J,4 km高度的回波能量约为10^(-15) J,在中低层大气(0~10 km),回波信号中气溶胶散射占比大,在高层大气(10 km以上),分子散射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散射模型 大气参数 散射/消光系数 双基地雷达方程 回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pectrum Scattering Model for Dielectric Randomly Rough Surface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宁 李宗谦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5期617-623,共7页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model is offen used for remote microwave sensing. The bi-spectrum model (BSM) for conducting surfaces was used to develop a scattering model for dielectric randomly rough surfaces to estimate ...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model is offen used for remote microwave sensing. The bi-spectrum model (BSM) for conducting surfaces was used to develop a scattering model for dielectric randomly rough surfaces to estimate their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The model for dielectric rough surfaces differs from the BSM for a conducting surface by including Fresnell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from dielectric rough surfaces. The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were defined to satisfy the reciprocal theorem. Values calculated using the BSM for dielectric randomly rough surfaces compare well with those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 model (IEM) an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ing that the BSM accuracy is acceptable and its range of validity is similar to that of IEM while the BSM expression is simpler than that of I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ic randomly rough surface spectral domain bi-spectrum method bistatic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bi-spectrum scattering model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