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Phrasal Verb and the syntactic test
1
作者 WANG Xiao-hui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4期62-63,143,共3页
English phrasal verb originated from Old English,and originally produced in Anglo-Saxon.It evolu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rom Old English,Middle English to Early Modern English,and it has ... English phrasal verb originated from Old English,and originally produced in Anglo-Saxon.It evolu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rom Old English,Middle English to Early Modern English,and it has now become a very active and rapidly developing part of Contemporary English.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yntactic test methods of phrasal verbs can make us fully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phrasal verbs,prepositional verb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 verbs.It is easy to grasp the usage of English phrasal verb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word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xical Collocations of “EAT” and “WEAR” in American English from 1800 to 2000:A Corpus-Based Study of Sociolinguistics Approach
2
作者 Tran Dieu Linh Nguyen Thi Thu Thuy 《外语教育》 2017年第1期79-90,共12页
Collocations transmit cultural and societal meanings and stereotypes which have built up over time;therefore,research of collocations,especially lexical collocations,provides particular insights into history.The prese... Collocations transmit cultural and societal meanings and stereotypes which have built up over time;therefore,research of collocations,especially lexical collocations,provides particular insights into history.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verb-noun lexical collocations of'eat'and'wear'between 1800 and 2000 through three corpora: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COHA),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and Google Books(American).Whilst exploring possible semantic changes in the use of these two verbs,the author seeks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alternative of old collocations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ones.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t much fluctuation in the meaning of'eat'and'wear'after two centuries.Besides,it also reveals that social changes have had great impacts on language changes which can modify or create new collocations in the verbnoun lexical collocation of'eat'and 'wear'.By means of identifying the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properties of verb-noun lexical collocation of'eat'and 'wear',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corpus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 studies,language teaching,and other scientific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us-based study SOCIOLINGUISTICS verb-noun lexical collocations American english
原文传递
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现象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彬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4,共5页
本研究通过多项选择测试和访谈,调查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发现,中级水平学习者总体上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回避使用比喻性的短语动词。这是由短语动词本身的... 本研究通过多项选择测试和访谈,调查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发现,中级水平学习者总体上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回避使用比喻性的短语动词。这是由短语动词本身的语义特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语言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所采取的保险策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短语动词 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习得: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以“V+down”构式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瑛 许媛鹓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本文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研究具有中等水平的成年外语学习者对一种具有不同概念的英语短语动词构式的习得。研究结论为:(1)即使没有采用明确的认知教学法,以使用为基础的外语学习者能对"V+down"构式的概念进行概括,与明确采... 本文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研究具有中等水平的成年外语学习者对一种具有不同概念的英语短语动词构式的习得。研究结论为:(1)即使没有采用明确的认知教学法,以使用为基础的外语学习者能对"V+down"构式的概念进行概括,与明确采用认知教学法的学习者没有显著性差异。(2)隐喻推理能力需要明确的认知教学指导。因此,我们认为,概念相关的一种短语动词的学习效果优于概念不相关的多种短语动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尽量能把以使用为基础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主动加工过程与明确的认知教学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习得 以使用为基础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短语动词习得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鹏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短语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LOC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文卫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85-89,共5页
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用实证的方法对比了以提高学生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习得短语动词的影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以提高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控制组传统的短语动词教... 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用实证的方法对比了以提高学生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习得短语动词的影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以提高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控制组传统的短语动词教学,而且学习者能将所学隐喻知识迁移到新的短语动词学习任务中。研究证实隐喻意识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短语动词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意象图式 小品词 英语短语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动词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申文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虽然英语和汉语在动词的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对动词的功能及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英、汉动词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尤其是它们各自动词所特有的语法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影响我们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以至使我们在社交中... 虽然英语和汉语在动词的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对动词的功能及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英、汉动词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尤其是它们各自动词所特有的语法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影响我们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以至使我们在社交中遇到麻烦。因此,对英语和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须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动词 形态变化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文卫霞 李洪青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小品词 传统方法 认知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动词的理解与翻译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国申 李世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8-91,共4页
英词动词的理解与翻译是翻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英语中的时态、语态、语气、分词和动名词在翻译时的具体处理作了一番初探,旨在翻译过程中能引起译者的注意,译出准确无误的译文。
关键词 英语 动词 翻译 对比研究 时态 语态 语气 分词 动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龙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2-95,共4页
英语动词与小品词的结合程度对短语动词语义的形成和语义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影响。短语动词中的动词通常为表示简单动作的动作动词,而小品词则表明动作方向,二者的结合易于短语动词形成新的语义。短语动词虽然由两个单词构成,但都是单音... 英语动词与小品词的结合程度对短语动词语义的形成和语义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影响。短语动词中的动词通常为表示简单动作的动作动词,而小品词则表明动作方向,二者的结合易于短语动词形成新的语义。短语动词虽然由两个单词构成,但都是单音节词汇,发音十分容易,而且与同义的单词动词相比,短语动词表现生动且具有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动词 小品词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国内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谦 俞珏 《普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7-80,共4页
英语短语动词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近年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论题。从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几个方面对国内十年来英语动词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其研究发展的脉络... 英语短语动词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近年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论题。从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几个方面对国内十年来英语动词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其研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十年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生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误区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世理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5,共5页
英语中短语动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构灵活语义丰富,无论是在正式语篇还是日常交际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英语短语动词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与汉语词语表达的差异,中国学生对其句法和语义的认知存在误区,使之成为英语教学和学... 英语中短语动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构灵活语义丰富,无论是在正式语篇还是日常交际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英语短语动词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与汉语词语表达的差异,中国学生对其句法和语义的认知存在误区,使之成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调查中国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误用成因入手,分析三个主要原因:1.望文生义,忽视整体概念。2.参照意义受母语的负迁移。3.参照意义忽视语境条件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建议和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错误分析 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英小说母语-非母语译者动词短语使用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建 张韵菲 郑贞 《语文学刊》 2021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比了《红楼梦》《聊斋志异》《浮生六记》、鲁迅小说四部汉语小说(集)母语译者(指译者母语为英语,下同)英译本与中国译者英译本中动词短语的使用分布。对比发现母语译者译本中的动词短语数量、动词短语种类、短语... 本文用语料库的方法对比了《红楼梦》《聊斋志异》《浮生六记》、鲁迅小说四部汉语小说(集)母语译者(指译者母语为英语,下同)英译本与中国译者英译本中动词短语的使用分布。对比发现母语译者译本中的动词短语数量、动词短语种类、短语动词意义、动词短语意义中的隐晦型(Opaque)意义占比均高于非母语译者。因此得出结论,就动词短语使用情况来看,母语译者译本较中国译者译本更加多样、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母语译者的语言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小说英译 动词短语 母语译者 非母语译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客观致使动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静 蒋苏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文章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英汉客观致使动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语料对比和分析发现,英汉客观致使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较大共性,但由于英汉语言类型的差异以及概念化方式的不同,在动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微观的句法表达上,英汉语言有着... 文章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英汉客观致使动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语料对比和分析发现,英汉客观致使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较大共性,但由于英汉语言类型的差异以及概念化方式的不同,在动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微观的句法表达上,英汉语言有着各自的表达特点,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客观致使动词 语义因子 认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研究生短语动词回避现象个案研究
15
作者 展素贤 李海迪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通过三项测试和回顾性访谈,考察了20位英语专业研究生对两类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试者存在短语动词回避倾向;不同的测试形式下,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也不同;受试者回避使用的短语动词与语义是否明确无关;回顾性访谈表明... 通过三项测试和回顾性访谈,考察了20位英语专业研究生对两类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试者存在短语动词回避倾向;不同的测试形式下,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也不同;受试者回避使用的短语动词与语义是否明确无关;回顾性访谈表明,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研究结论,对二语学习者习得短语动词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研究生 短语动词 回避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的概念功能探析——以《老人与海》为例
16
作者 张亚敏 薛晶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英语短语动词(English phrasal verbs)是英语成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结构上的固定性、意义上的完整性及使用上的离合性是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短语动词在小说《老人与海》中的具体应... 英语短语动词(English phrasal verbs)是英语成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结构上的固定性、意义上的完整性及使用上的离合性是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短语动词在小说《老人与海》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讨论在概念功能中,英语短语动词可表征的经验类型以及短语动词之间以何种逻辑关系促进小说的生成与主题意义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概念功能 《老人与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动结式的比较及汉语动结式歧义现象的句法学研究
17
作者 张晓雯 李梓 《萍乡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2-85,共4页
动结式结构存在于多种语言中,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汉语动结式结构的学习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文章通过英汉动结式结构的语义学比较研究,利用树形图分析了英汉动结式结构的差异以及汉语动结式结构的自身特点,并根据句... 动结式结构存在于多种语言中,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汉语动结式结构的学习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文章通过英汉动结式结构的语义学比较研究,利用树形图分析了英汉动结式结构的差异以及汉语动结式结构的自身特点,并根据句子的深层构造从句法学角度深入研究了汉语动结式结构的歧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结构 英汉比较研究 歧义 句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调查
18
作者 俞珏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82-84,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口语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部分,调查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在短语动词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以go,come,get等为中心动词的短语动词的频...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口语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部分,调查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在短语动词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以go,come,get等为中心动词的短语动词的频次总体明显低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频次,呈现少用现象。这种少用现象的可能原因为中国学生对短语动词本身的语体特征理解不够及其所采取的保险策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 使用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同形介词和副词认知差异及教学启示
19
作者 黄妮娅 《高教论坛》 2007年第B12期47-49,55,共4页
区分英语动词短语中动词后的介词和副词的词性有助于帮助成教学生掌握和记忆英语动词短语的意义及句法使用特征。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射体和界标"理论及范畴理论重点探讨了英语同形近义的介词和副词的认知差异及联系。研究发... 区分英语动词短语中动词后的介词和副词的词性有助于帮助成教学生掌握和记忆英语动词短语的意义及句法使用特征。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射体和界标"理论及范畴理论重点探讨了英语同形近义的介词和副词的认知差异及联系。研究发现:多数表方位意义的非复合词形的介词可以省略界标,担任副词;可以省略界标的方位介词都是常用的基本词汇,与人类的基本空间经验有关,属基本范畴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范畴 英语动词短语学习 教学启示 成人高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在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5期167-168,共2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已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其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短语动词,完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概念整合能力、英语综...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已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其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短语动词,完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他们概念整合能力、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客观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多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大学英语 短语动词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