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鱼类生境所需水文-水力特征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1
作者 张丽亭 逄勇 +2 位作者 汪静娴 季汇玲 张舒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水深、湿周、流速和水面宽等水力特性。同时,结合鱼类栖息地需求的水力参数,运用Tennant法、湿周法、Q90法和生态水力学法等四种不同方法综合确定该断面的生态流量。根据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分析天然来流和生态流量下泄两种情形下的下游断面水文水力特征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多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在叶尔羌河流域米斯克尼坝址断面,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14.3 m^(3)/s;而在鱼类繁殖期和丰水期(4月至9月),下泄的生态流量应为多年平均流量的30%,即42.9 m^(3)/s。采取以上计算结果进行生态流量下泄,下游河道断面水力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平水年天然来流相比流量降低79.6%、流速降低48.3%、水深减小31.4%、水面宽减小26.1%。【结论】以上基于鱼类生境需求,结合水文学、水力学方法的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且能根据鱼类产卵时间划分出精确的生态流量。河道内仅下泄生态流量会导致断面水深、水面宽、流速等水力参数发生较大的改变,在保证鱼类生态流量的同时还需考虑流量减少对其他动物或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鱼类生境 计算方法 叶尔羌河 径流还原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生态径流的内涵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0
2
作者 于龙娟 夏自强 杜晓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论述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小生态径流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列举了国内外最小生态径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如国外的最小连续30d平均流量法、7Q10法、Tennant法、R2CROSS法、河道湿周法和IFIM法,国内的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论述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小生态径流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列举了国内外最小生态径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如国外的最小连续30d平均流量法、7Q10法、Tennant法、R2CROSS法、河道湿周法和IFIM法,国内的环境功能设定法和水质目标约束法等.结合现有国内外的各种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针对生态水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利用洛河和伊河的天然径流资料,对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径流 生态学 生态环境 水质 天然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丰平枯水年的湖泊生态水位计算 被引量:12
3
作者 贺金 夏自强 +4 位作者 黄峰 吴瑶 郭利丹 鄢波 张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6,共4页
针对现有湖泊生态水位计算方法的不足,以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丰平枯水年的逐月生态水位计算法,即同时考虑天然水文情势中年际尺度的丰平枯变化与年内尺度的逐月变化,将年均水位系列以37.5%和62.5%... 针对现有湖泊生态水位计算方法的不足,以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计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丰平枯水年的逐月生态水位计算法,即同时考虑天然水文情势中年际尺度的丰平枯变化与年内尺度的逐月变化,将年均水位系列以37.5%和62.5%保证率划分丰平枯水年,并以各月最低水位和25%、75%保证率分别计算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和适宜生态水位。在鄱阳湖的应用表明,区分丰平枯水年的生态水位能更好还原天然水位变化过程,可为湖泊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态水位 适宜生态水位 逐月频率法 逐月生态水位计算法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9
4
作者 郭利丹 夏自强 +1 位作者 李捷 马广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逐月频率计算法和Tennant法计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态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的一些改进方法:改变连续历时时段计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态径流计算法、确定河流生... 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逐月频率计算法和Tennant法计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态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的一些改进方法:改变连续历时时段计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态径流计算法、确定河流生态径流量上界的参照法和逐月频率计算的综合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北方像伊河和洛河这样流量不是很大但年际和年内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流,采用改进方法确定其河流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 生态径流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纳斯河最小生态径流计算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琪 刘建江 +1 位作者 王均 魏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高,常被称作是开发利用干旱区水资源的成功范例。通过国内外最小生态径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如最小连续30d平均流量法、7Q10法、Tennant法、环境功能设定法、水质目标约束法,利用玛纳斯河干流两个参证...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高,常被称作是开发利用干旱区水资源的成功范例。通过国内外最小生态径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如最小连续30d平均流量法、7Q10法、Tennant法、环境功能设定法、水质目标约束法,利用玛纳斯河干流两个参证水文站的径流及水质资料对玛纳斯河最小生态径流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 最小生态径流 计算方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最小生态径流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新虎 宋郁东 李岳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选用了7Q 1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T ennan t法3种方法计算了开都河大山口、焉耆、宝浪苏木东支和宝浪苏木西支4个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计算结果表明这3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通过对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分析,认为T ennan t法... 选用了7Q 10法、多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法、T ennan t法3种方法计算了开都河大山口、焉耆、宝浪苏木东支和宝浪苏木西支4个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计算结果表明这3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通过对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分析,认为T ennan t法的计算结果较合理,最终结果选取T ennan t法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径流 计算方法 开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棱河流域河流最小生态径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松 赵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3,共6页
基于穆棱河流域中游主要控制站—梨树镇水文站1963-2017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引入频率比例法对含零值径流序列进行频率计算,采用7Q10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径流量、近10年最枯月平均径流量)、非零次最小值法、频率排位法、改进年内展布... 基于穆棱河流域中游主要控制站—梨树镇水文站1963-2017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引入频率比例法对含零值径流序列进行频率计算,采用7Q10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径流量、近10年最枯月平均径流量)、非零次最小值法、频率排位法、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了梨树镇水文站测验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借助Tennant法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合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最小生态径流满足情况及流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穆棱河各月径流分布呈“双峰”型;本次推荐的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的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可使河流在丰水期处于“中”、枯水期处于“好”流量状态,对维持河流生境稳定和生态健康更有利;实测来水条件下的枯水期最小生态径流满足情况明显好于天然的,近10年河流生境条件较好;P=95%来水年,河流径流长期小于最小生态径流;奋斗水库建成后,各典型年下仅各别月份的最小生态径流不能保证,但缺水量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对推动穆棱河流域河流水生态保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零值 频率比例法 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 最小生态径流 穆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的梧桐河流域河流生态基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越 周光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为合理确定我国北方径流季节丰枯显著变化河流的生态基流,对年内展布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为例,基于宝泉岭水文站1951—2018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依据流域季节划分时段,计算各季不同时段90%频率月径流量与多年... 为合理确定我国北方径流季节丰枯显著变化河流的生态基流,对年内展布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为例,基于宝泉岭水文站1951—2018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依据流域季节划分时段,计算各季不同时段90%频率月径流量与多年平均月径流量的同期均值比。结合多年平均月径流过程,确定了梧桐河生态基流;依次与年内展布计算法、Tennant法、频率排位法、逐月最小值法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本次改进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12月生态基流均大于年内展布计算法的;各季生态基流对应的流量条件对河流生境影响程度依次为“中”“中”“中-好”“非常好”。本次改进法与频率排位法计算的生态基流年总量相同,4~11月生态基流差别不大,本次改进法计算的12月~次年3月生态基流稍大。总体上,本次改进法计算的生态基流更有利于维持河流生境健康与稳定,其径流过程更能体现河流对径流丰枯的季节性需要;研究成果对梧桐河流域生态评价、治理与保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 月径流 生态基流 梧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水文学法的大渡河上游生态流量确定 被引量:28
9
作者 金纯 姜翠玲 吴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4,共7页
利用湿周法、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分别计算大渡河上游的最小生态流量,并通过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流量验证4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能保证足木足断面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最低流量... 利用湿周法、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分别计算大渡河上游的最小生态流量,并通过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流量验证4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ennant法、Tessman法、逐月最小径流法能保证足木足断面鱼类繁殖产卵所需的最低流量,大金断面4种方法均能满足。推荐3—8月采用Tennant法,9月至次年2月选择湿周法,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态流量过程能够满足鱼类及栖息地保护的要求,又对人类取用水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湿周法 TENNANT法 Tessman法 逐月最小径流法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年内展布法的河流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肖冉 姜宁 +4 位作者 施巧 李德良 倪鹏 刘岩 王鑫鑫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为了使年内展布法更合理的计算季节性河流的生态流量,对原年内展布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支流西北河为例,基于西北河水文站1956-2016年逐月径流量资料,以90%保证率下各月的径流量代替各月最小径流量,并依据季节、丰枯月份、径流量3种... 为了使年内展布法更合理的计算季节性河流的生态流量,对原年内展布法进行了改进。以松花江支流西北河为例,基于西北河水文站1956-2016年逐月径流量资料,以90%保证率下各月的径流量代替各月最小径流量,并依据季节、丰枯月份、径流量3种标准分别划分时段,从而计算各划分标准下各时段的同期均值比,结合各月多年平均径流量进而对其生态流量进行计算,得到3种标准下最好的改进方法,使其与原年内展布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用Tennant法以及逐月最小径流法和90%保证率法对其结果验证。结果表明,3种标准下计算得出的生态流量与原年内展布法计算得出的生态流量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总体趋势为:改进方法一(按季节划分)>改进方法三(按径流量划分)>原年内展布法>改进方法二(按丰枯月份划分);与Tennant法及其他水文学方法(逐月最小径流法、90%保证率法)进行对比,改进方法一计算的生态流量较原年内展布法有了较好的改善,其既能够满足鱼类繁衍生存的需求和河流生物生长的需要,又能够保障河流的基本生态功能,因此对年内展布法的改进是合理可行的。综合来看,用改进方法一改进的年内展布法计算生态流量,更能体现河流的变化特征,更符合北方季节性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更适用于西北河生态流量的计算,可以作为河流生态流量研究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年内展布法 各时段同期均值比 按季节划分 按丰枯月份划分 按径流量划分 季节性河流 生态流量计算 西北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阳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横石水文站为控制站点,结合其47a的天然月平均径流资料和飞来峡水库建库后的月平均出库流量资料,分别采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计算得到建库前后北江中下游的最小生态需水过程,以及用月保证率法计算得到的适宜生态需水过程。运用蒙大拿... 以横石水文站为控制站点,结合其47a的天然月平均径流资料和飞来峡水库建库后的月平均出库流量资料,分别采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计算得到建库前后北江中下游的最小生态需水过程,以及用月保证率法计算得到的适宜生态需水过程。运用蒙大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调度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 月保证率法 飞来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演变特征与生态流量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小虎 冯小燕 +1 位作者 郭西峰 王启优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探究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演变规律,选取1956年~2016年长时间序列实测月径流资料,基于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有序聚类法,分析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趋势、年内分配和突变特征;并以武山、北道和元龙水文断面为例,采用Tennant法、... 为探究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演变规律,选取1956年~2016年长时间序列实测月径流资料,基于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有序聚类法,分析渭河流域甘肃段径流趋势、年内分配和突变特征;并以武山、北道和元龙水文断面为例,采用Tennant法、Q_(p)法、频率曲线法和近十年最枯月流量法对渭河流域甘肃段河道生态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甘肃段河道年径流量主要呈下降趋势,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径流突变,且存在1956年~1993年的丰水期和1993年~2016年的枯水期2个阶段;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高,不均匀系数在0.45~0.86之间;将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1956年~2016年天然径流系列在95%保证率下的流量进行比较,最合理的结果为采用Tennant法计算的渭河甘肃段河道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生态流量评价 TENNANT法 Q_(p)法 频率曲线法 近十年最枯月流量法 渭河流域 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Tennant法的博尔塔拉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19
13
作者 魏天锋 刘志辉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3-648,共6页
河道生态需水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其中计算方法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计算河道生态需水的方法总体分为历史流量法、水力定额法、栖息地法、整体分析法等。通过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认为Tennant法较适合基础资料薄弱的干旱区河... 河道生态需水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其中计算方法是研究的重点。目前,计算河道生态需水的方法总体分为历史流量法、水力定额法、栖息地法、整体分析法等。通过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对比分析,认为Tennant法较适合基础资料薄弱的干旱区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而该法用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比来计算生态需水,不能反映生态需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季节性变化。因此,采用典型年流量代替多年平均流量,对Tennant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博尔塔拉河温泉站到博乐站的生态需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温泉站到博乐站河段一般用水期、用水高峰期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22×10~8m^3、1.34×10~8m^3,较改进前增加4.5%、48.5%,计算结果更好地反映了博尔塔拉河径流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态需水量 计算方法 TENNANT法 季节径流模比系数 博尔塔拉河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