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5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of a Coalition Government Propos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
作者 Changmi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It was under extremely complex background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form a coalition government. Domestically, the Kuomintang was faced with military defeat and political crisis ... It was under extremely complex background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form a coalition government. Domestically, the Kuomintang was faced with military defeat and political crisis while the streng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rew increasingly. Besides, the Constitutionalism Movement launched by democratic parties failed. Internationally, the proposal of a coalition government was inspired politically by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promoted by the US-Soviet policies towards China. I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model for Chinese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alition government BACKGROU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Legal Logic in the Practice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 in the One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
作者 Zhang Lizhe Ren Siq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1期62-86,共25页
Three major poverty reduction models have successively been adopted in the poverty control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namely relief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which focused on adjusting the production fact... Three major poverty reduction models have successively been adopted in the poverty control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namely relief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which focused on adjusting the production factors of land,development-driven poverty alleviation,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In the process,the target of finding a rational position for the principal func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realized:the approach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gradually adjusted from micro to macro,from direct to indirect;while the management has transformed from mobilization-based to rule-of-law based.Rules that link policies and laws,as well as a rule-of-law model of the poverty reduction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 is led by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has been formed,and an illustrative sample of poverty control has been created,which provides experience based knowledge to the anti-poverty pract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in comparative poverty and the proceduralization of poverty reductio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s,as well as to formulate a unified "Poverty Reduction Law" when the time is ripe,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in comparative poverty in the post-poverty-alleviation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control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ule of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Practic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3
作者 化国宇 吕圣旺 XU Chao(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he liberated area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kept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promulgated a series of human right...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he liberated areas,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kept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promulgated a series of human rights laws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programs,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The contents included not only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 but also their economic,social,and cultural rights,with emphasi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to subsistence and development.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s has a wartime and class-based nature due to its social environment.It reflects the trans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to a ruling party on the historical stage.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recting,advancing,and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at that time an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istory prove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political party dedicated to fighting for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Chinese people,and onl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n lead China’s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to a deepe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s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of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Outline of China’s Land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entenary of the CPC: Leading the Times by Grasping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4
作者 Xie Fuzhan 《China Economist》 2021年第6期2-25,共24页
Discussions on grasping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ake a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Xi J... Discussions on grasping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ake a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position in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s have systematically answered such questions as what type of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llowed,how did the Party follow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its centennial history,and how should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e followed in a new era.The bir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the victory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the unveiling of a new era for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ll the results of grasping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Over the past century,the Party has followed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ly advanc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truth and values.In pursuit of“putting people first,”the Party has courageously been reforming itself and made relentless progress in the great endeavor of Party building.History shows that a keen appreciation of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political maturity for a proletarian party.Only by applying Marxism according to current times and conditions will we keep abreast with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We should establish a broader concept of history and identify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interactions and linka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We must recognize and promote the outstanding role of great leaders in steering the country in line with the laws and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centenary development laws of history TRE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ELY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YBERSPACE RULE OF LAW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PROMOTING AND IMPROVING THE CYBERSPACE GOVERNANCE SYSTEM
5
作者 Wang Hongxiang Gong Li 《China Legal Science》 2025年第2期3-8,共6页
The year 2024 mark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full access to the Internet,as well a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yberspace rule of law.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year 2024 mark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full access to the Internet,as well a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yberspace rule of law.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iversary cyberspace rule la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overnance system internet access communist party China cyberspace
原文传递
党章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使命
6
作者 周叶中 熊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
在党建学主导和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参与下,党章研究经40余年之积淀,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确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和研究风格。但在繁荣的研究景象背后,党章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侧重将党章置于党的建设领域,相对忽视... 在党建学主导和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参与下,党章研究经40余年之积淀,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确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和研究风格。但在繁荣的研究景象背后,党章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侧重将党章置于党的建设领域,相对忽视党章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过多从党建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议题偏好出发,相对欠缺立足党章本体建构党章自主知识体系的能力。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迈上新征程、党内法规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党章研究更是面临实践与学术回应性的双重挑战,其内在不足日益凸显。为应对有关挑战,新时代的党章研究应以党内法规学的形成为契机,确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的、以党内法规学为方法”的研究宗旨,在探索基于党内法规学视角的党章理论的同时,有效关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党章研究进一步树立面向党和国家政治运行的问题意识,构建涵盖党、党章、党和国家治理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构,形成贯穿党章生成与作用场域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章研究 党章 中国共产党 党和国家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党内法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探析
7
作者 李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深化探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两者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存在深刻关联。理论层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伴随国家治理理论的完善而走向成熟;历史层面,国家治理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鲜明线索,两者之间存在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来固本赋能。对两者内在逻辑关联的探究有助于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8
作者 陈锡喜 汤蕴懿 +2 位作者 丁晓强 文军 徐建刚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36,共21页
2024年底,《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学报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陈锡喜、汤蕴懿、丁晓强、文军、徐建刚等专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研讨交... 2024年底,《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之际,学报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陈锡喜、汤蕴懿、丁晓强、文军、徐建刚等专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研讨交流。学者们通过历届三中全会主题的演化,深入剖析此次全会关键词“进一步”的内涵;全会提出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弘扬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促进市场繁荣;落实三中全会要求,需要牢固把握好上海的文化根脉、深刻理解上海文化的基本内涵、充分突出上海的文化特征、积极强化上海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目前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才能有效应对社会治理的新挑战;“大统战”格局的提出,既是对党的百年统战工作的总结,同时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的问题。专家们对于如何用统战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进行了多层面多维度的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民营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治理 “大统战”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9
作者 周多刚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在应对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的风险挑战中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法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内法规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何... 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在应对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的风险挑战中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法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内法规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何立规、何以成规、如何施规”等党内法规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的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不断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国家学说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内法规 依规治党 制度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 自我革命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内在逻辑、基本原则和实践进路
10
作者 王锐 《长白学刊》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和取得实效,就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要从本质要求、根本目...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和取得实效,就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要从本质要求、根本目标、基本途径等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内在逻辑。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要坚持政治定力和改革创新相结合、总结经验和面向未来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扣改进创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紧扣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扣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从上述几方面思考和建构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水平 长期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的三重维度
11
作者 耿帅奇 秦泽洪 《甘肃理论学刊》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不懈探索执政规律、科学把握执政规律、有效运用执政规律。如何领导、为谁执政、如何执政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的三个基本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新的境界,即以坚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不懈探索执政规律、科学把握执政规律、有效运用执政规律。如何领导、为谁执政、如何执政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的三个基本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新的境界,即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确保执政主体坚强有力;以“以人民为中心”为执政理念,夯实长期执政价值根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伟大实践,开辟自我革命崭新境界;以“两大布局”为战略谋划,实现执政强国有机统一。立足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格局下展现出深刻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执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有机统一的内在机理
12
作者 马振清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意。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核心要义、价值目标和关键主体等决定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正确认识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题中之意。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核心要义、价值目标和关键主体等决定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正确认识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使命的内在联系与战略意义,坚持不懈以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选拔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党的执政使命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全面从严治党 执政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中共中央的“上海岁月”
13
作者 贺东航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2,125,126,共11页
1921至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是一段极其艰难且意义重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党的建设许多基本规则,塑造了党的治理模式与组织结构。这些可以将其归纳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这种势能是党内治理的核心逻辑,构成了中国政... 1921至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是一段极其艰难且意义重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党的建设许多基本规则,塑造了党的治理模式与组织结构。这些可以将其归纳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这种势能是党内治理的核心逻辑,构成了中国政党治理的重要来源。上海时期的党建实践不仅造就了党的基本组织原则,还影响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方针政策和治理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政党治理 政治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成效评估、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
14
作者 唐皇凤 王珣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4,共16页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纠治“四风”为鲜明主题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基于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和访谈对象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纠治“四风”为鲜明主题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课题组基于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和访谈对象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满意度较高,但在基层实践中依然存在作风建设容易浮于表面、形式主义新变种层出不穷、作风建设“一阵风”现象依然突出和配套制度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隐形的“四风”问题,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目标,这就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形成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科学定位,更要在实践层面探寻有效路径,以精准施策纠治上述问题,进一步巩固党的作风建设成效。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党的作风建设成效的可能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协调程度和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有效落实程度均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新时代新征程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本色不变质,就要一方面从深化“四风”标本兼治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两个方向重点着力,以有效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协调程度;另一方面从创新查纠“四风”方法和破除基层梗阻两个方向重点着力,以正向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有效落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党的作风建设 “四风”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江山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逻辑解析
15
作者 张爱斌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9,共16页
“人民江山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的经验总结,鲜明地反映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体地位特征。国家长治久安、政党长期执政需要赢得人民的... “人民江山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的经验总结,鲜明地反映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体地位特征。国家长治久安、政党长期执政需要赢得人民的认同,应对国家风险、推动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地位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命脉,这三个维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本、执政之魂、执政之体,同时是“人民江山论”的政治根基、实践力量与绵延血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江山论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内涵、历史演进与因应之策
16
作者 曲值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和提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客观实际,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属性决定了大党独有难题必然包含于无产阶级政党所面对的一般性难题之中,把握无产阶级政党所面对的一般性难题... 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和提出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客观实际,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属性决定了大党独有难题必然包含于无产阶级政党所面对的一般性难题之中,把握无产阶级政党所面对的一般性难题是认识和理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要求。党自成立以来就在不断破解独有难题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和壮大,历经初步显化、逐步明确和日益凸显阶段后,最终走向新时代之变。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六个如何始终”为根本遵循,在此基础上明确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方向并建立破解难题的长效机制,逐步提升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化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动态与立体相协调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独有难题 党的建设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考”到“新赶考”:概念释义、话语演变与时代价值
17
作者 巩怡学 《宁夏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赶考”是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将这一概念运用于治国理政的语境之中,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其内涵。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赶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救国救民的现实境遇,... “赶考”是一个具有多重意蕴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将这一概念运用于治国理政的语境之中,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其内涵。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赶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救国救民的现实境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深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一重要命题。从“赶考”到“新赶考”的演进构建了中国共产党赶考理论话语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总结,具有新内容、新目标、新特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责任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赶考 新的赶考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限到全面: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进程
18
作者 尚子翔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全面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关键时期。就局部执政而言,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局部有限执政阶段和局部全面执政阶段。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成功解决了不同执政阶段出现的...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全面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关键时期。就局部执政而言,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局部有限执政阶段和局部全面执政阶段。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成功解决了不同执政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塑造了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勤政爱民的执政形象,对于今天中共的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局部执政 执政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出场逻辑、目标指向与优化路径
19
作者 黄红平 龚韬 《廉政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33-47,共15页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实际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进入新阶段。从出场逻辑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实...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实际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进入新阶段。从出场逻辑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党的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的有效路径,是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总结百余年来管党治党经验与教训的智慧启示。从目标指向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就是要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形成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形成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从优化路径看,新时代新征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务必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聚焦党内存在主要问题精准施策和靶向施治、深化理论武装和纪律建设、推进制度治党和依规治党相结合、筑牢管党治党“四梁八柱”,持续促进党的建设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年奋斗史视域看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逻辑必然
20
作者 徐晓莉 匡宁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党的建设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提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论述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党的建设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提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论述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和党业已形成的一系列自我革命的制度,必然推动中国共产党继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取得新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周期率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