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农业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 吴延凯 许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由数学模型、边界约束和环境约束对农业机器人优化约束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最优避障路径规划,且算法收敛速度较...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由数学模型、边界约束和环境约束对农业机器人优化约束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最优避障路径规划,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证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粒子群 优化约束模型 避障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复杂构件群体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2
作者 王哲 丰飞 郭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6,共14页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 以航空、航天、航海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大尺度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需求为导向,探究基于群体机器人集群化并行制造系统的大构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围绕典型大尺度构件的加工工艺需求,基于移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加工机器人和移动装配机器人等多种类、多形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研制,提出基于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方案、大构件机器人化加工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案、多模态协作机器人感知与测量方案、多机器人协同的加工机器人本体控制器及群体加工机器人系统控制方案。阐述多群体机器人移动加工的机器人控制策略与方案,针对加工机器人群体协同并行加工方法、大构件测量与群体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不但从本体研发、控制器等方面探究了国产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与优化的方法,也力图为后续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构件加工拓展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构件 自主移动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 自主控制 多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O算法的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文胤 谭立新 +1 位作者 宋敏 胡程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动态种群收缩策略,在迭代过程中缩减种群规模,减少计算成本,使用末位淘汰机制及对算法结构改良提升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个体多样性,并引入动态调整因子λ_t改进第一防御策略,平衡算法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优化比例。通过Lindenmayer系统及UR5机械臂构建茶叶采摘仿真场景,进行仿真路径规划实验。在10个不同环境中,改进CPO算法相比原算法,平均计算时间减少4.7%,平均路径长度缩短0.78%;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等算法相比,平均耗时相较GWO、DBO分别下降25%、24%,路径长度相较RRT算法减少23%、平均规划成功率高28%。改进CPO算法相较其他算法耗时更短,同时具有更好的路径质量及规划成功率,验证了其在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路径规划 改进冠豪猪优化器 群智能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介入的多段柔性连续体机器人实时形状重建
4
作者 张名洋 边桂彬 +1 位作者 李桢 叶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1,共7页
连续体机器人在经人体自然腔道介入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当前介入柔性连续体机器人远端定位精度差,缺乏精准导航手段。因此提出基于电磁定位信息的多段连续体机器人形状重建方法。通过形状重建实现末端精准导航和定位。提出了一... 连续体机器人在经人体自然腔道介入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当前介入柔性连续体机器人远端定位精度差,缺乏精准导航手段。因此提出基于电磁定位信息的多段连续体机器人形状重建方法。通过形状重建实现末端精准导航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贝塞尔曲线的高效的两段主动结构形状重建方法。将贝塞尔曲线求解优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通过线性递减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快速准确求解。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拟合双段连续体形状,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结果表明,在弯曲角度过程中,形状重建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48 mm,为连续体弯曲段长度的0.8%。通过详细的建模和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用于腔内介入的微型连续机器人形状重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体机器人 形状重建 贝塞尔曲线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分组聚集方法
5
作者 刘中常 李国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了应对多个混合移动机器人集群在进行分组聚集时速度慢、成功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分散式的分组聚集导航方法,使得每个机器人只利用有限感知范围内其他机器人的信息,结合灰狼优化(GWO)算法的原理来计算其与同... 为了应对多个混合移动机器人集群在进行分组聚集时速度慢、成功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分散式的分组聚集导航方法,使得每个机器人只利用有限感知范围内其他机器人的信息,结合灰狼优化(GWO)算法的原理来计算其与同组其他机器人进行聚集的首选导航速度。在确定每个机器人可利用的局部信息时,根据各组机器人的信息共享意愿,分为不同组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独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了对原始的集中式GWO算法的分散化处理与应用。进一步对原始GWO算法进行改进,通过采用非线性收敛因子来提高机器人的前期探索能力,从而增大与同组成员的相遇概率,最终提高分组聚集的成功率。为了避免移动过程中机器人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利用分散式的最优互惠避碰(ORCA)算法对每个机器人的首选导航速度进行修正。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的不同分组聚集导航算法的有效性,并且相较于现有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分组聚集方法,所设计的各算法均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更快的收敛速度及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集群 导航方法 分组聚集 灰狼优化算法 有限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权重的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
6
作者 石博博 朱嘉晟 +3 位作者 杨天慈 袁浩宇 郭阳 衣正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5,共7页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收敛速度和行驶路径的光滑性,本文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建立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数学模型,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3种权重系数改进研究;建立水下环境场景数学模型,模拟水下复杂地形;融合贝塞尔曲线...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收敛速度和行驶路径的光滑性,本文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建立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数学模型,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3种权重系数改进研究;建立水下环境场景数学模型,模拟水下复杂地形;融合贝塞尔曲线。在迭代10次的最优适应度,收敛速度提高44%;在迭代20次时,收敛速度提高15%;在迭代30次时,收敛速度提高2%。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实现前期全局寻优能力强,易得到合适的种子;后期局部寻优能力强,易提高收敛精度;并且在复杂环境下可以更快收敛到最优路径,缩短水下机器人的作业周期。改进的算法可以对水下环境进行全局搜索,且不易陷入最优解,供水下机器人领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地形建立 水下机器人 权重函数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群涌现行为启发的集群机器人硬注意力强化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磊 葛振业 +2 位作者 林杰 陶宇 孙俊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7-2744,共8页
生物集群运动模型能使集群机器人涌现秩序,但是所形成的机器人自然集群秩序难以有效地被人工控制,为此提出鱼群硬注意力模型来解析实验鱼群数据中的交互行为。该模型通过编码器网络、图注意力网络、信息聚合网络、预解码网络以及最终解... 生物集群运动模型能使集群机器人涌现秩序,但是所形成的机器人自然集群秩序难以有效地被人工控制,为此提出鱼群硬注意力模型来解析实验鱼群数据中的交互行为。该模型通过编码器网络、图注意力网络、信息聚合网络、预解码网络以及最终解码网络等结构来获取焦点单体的重要邻居;再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技术设计轨道强化网络与安全强化网络,以实现集群的人工控制。多智能体仿真与集群机器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集群的人工轨道、安全控制,重要邻居信息为解决集群运动的强化学习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所提控制模型在无人机群空中协作、智慧农机集群作业、物流仓储多体搬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秩序人工控制 集群硬注意力机制 多智能体运动强化学习 集群机器人任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硬注意力机制下的鱼群涌现自动建模方法
8
作者 刘磊 陶宇 高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生物集群的协同智能可用于启发人工复杂系统调控,但是现有的自动建模方法往往不符合生物集群信息的处理特点,导致单体的信息交互建模仍充满挑战。不失一般性,借助红鼻剪刀鱼的集群运动数据设计符合生物硬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网络模型,该结... 生物集群的协同智能可用于启发人工复杂系统调控,但是现有的自动建模方法往往不符合生物集群信息的处理特点,导致单体的信息交互建模仍充满挑战。不失一般性,借助红鼻剪刀鱼的集群运动数据设计符合生物硬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网络模型,该结构能强制单体考虑至多两个以内的邻居信息,并能显现出高影响力邻居经常出没的隐藏位置,说明硬注意力模型符合生物集群的信息处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硬注意力模型具有较为良好的稀疏信息解耦能力、较为鲁棒的集群运动指标以及较为优秀的集群规模泛化性能,为复杂系统的多层次行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撑,该方法对集群机器人的分布式控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集群智能 复杂系统控制 硬注意力模型 集群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协同智能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建儒 房建武 +2 位作者 吴俊 庞善民 郑南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军事智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机协同智能系统当前面临的难以适应复杂任务这一挑战,从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两个层面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多机协同智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性问题,并以多机协同智能制造为典型应用,剖析理论与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多机协同智能将朝着人机群组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抢占发展先机,需及早布局人机群组智能的基础理论探索,加速核心技术突破,并加快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智能 集群智能 人机群组智能 多机协同制造 全域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柯西迁移烟花算法的仓储群机器人任务分配
10
作者 薛颂东 梁金琳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8期2510-2517,共8页
为提升智能仓储调度中群机器人任务分配的效率,提出一种柯西迁移烟花算法。综合考虑群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行走距离、耗费时间、任务分配均衡性,构造适应度函数。以机器人电量作为约束条件,将群机器人动态任务分配建模为适应度函数优化的... 为提升智能仓储调度中群机器人任务分配的效率,提出一种柯西迁移烟花算法。综合考虑群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行走距离、耗费时间、任务分配均衡性,构造适应度函数。以机器人电量作为约束条件,将群机器人动态任务分配建模为适应度函数优化的烟花模型,并引入柯西迁移变异火花和基于适应度函数的选择策略。最后,与常用的其他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柯西迁移烟花算法改善了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用于群机器人任务分配的效率较其他算法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仓储 群机器人 任务分配 烟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械臂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鑫 李立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焊接机器人运动轨迹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提出了一种满足多目标约束的轨迹规划方法。针对机器人轨迹平滑性要求,以5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曲线为基础,对笛卡儿空间路径点进行参数化表达;根据工业... 焊接机器人运动轨迹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提出了一种满足多目标约束的轨迹规划方法。针对机器人轨迹平滑性要求,以5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曲线为基础,对笛卡儿空间路径点进行参数化表达;根据工业机器人路径约束及工况需求,选取时间、能耗、跃度3个运动学指标作为目标优化函数,采用人工免疫双态粒子群进行轨迹优化;为了平衡粒子“探索”与“利用”,增加双模态模型,引入人工免疫系统,提升了粒子多样性与后期收敛能力;根据Pareto解集得到满足约束的焊接机器人各关节最优轨迹,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空间相贯曲线焊缝进行了焊接试验。结果显示,规划的轨迹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5次NURBS曲线 路径规划 免疫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械手抓取力自整定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声启 张理博 +1 位作者 刘通 郝振虎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提高欠驱动机械手在易碎零件分拣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给出一种优化其抓取性能的模糊PID控制算法。首先,分析欠驱动机械手抓取力控制系统的特性,提出粒子群算法与模糊PID抓取力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具体策略。其次,将动态... 为提高欠驱动机械手在易碎零件分拣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给出一种优化其抓取性能的模糊PID控制算法。首先,分析欠驱动机械手抓取力控制系统的特性,提出粒子群算法与模糊PID抓取力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具体策略。其次,将动态惯性权重等方法引入粒子群算法中,以提高其迭代速度并防止其陷入局部最优。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相关参数,实现了对模糊规则权重及量化因子的在线自整定,解决了PID参数无法动态调整的问题。最后,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以在0.8 s内达到稳定抓取力,稳态误差小于0.2%,扰动整定时间为0.262 s,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以及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分拣 抓取力控制 改进粒子群算法 模糊PID控制 欠驱动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
13
作者 王鸿铭 赵艳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299,共6页
为针对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进行良好控制,提升避障效果,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设计。先分析巡检机器人正向动力学和逆向动力学,获取双走轮坐标系下机器人的运动情况,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双走... 为针对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进行良好控制,提升避障效果,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偏差控制方法设计。先分析巡检机器人正向动力学和逆向动力学,获取双走轮坐标系下机器人的运动情况,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双走轮坐标系中,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确定巡检机器人全局避障最优路径,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完成局部避障路径规划,最后采用前馈补偿控制器为动力学方程和最优路径建立动态补偿,根据控制器输出的训练结果,实现巡检机器人避障偏差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避障规划能力及避障运动控制能力均较强,避障偏差控制效果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动力学方程 粒子群算法 前馈补偿控制器 避障偏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变构型六足机器人设计
14
作者 王晓磊 郭冀康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0,74,共10页
针对野外复杂地形的探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可变构型六足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腿部形态变化,可实现爬行和滚动两种运动模式的切换,兼具快速通过性和良好环境适应性。以前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出其位置正反解公式以及雅可比矩... 针对野外复杂地形的探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可变构型六足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腿部形态变化,可实现爬行和滚动两种运动模式的切换,兼具快速通过性和良好环境适应性。以前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出其位置正反解公式以及雅可比矩阵;随后,利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出足端工作空间。为综合评估机器人性能,以工作空间、机构灵巧度及刚度为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据此开展尺度综合优化,获得最优结构尺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前腿工作空间增大了1.28%,全域灵巧度增大了22.50%,刚度增大了42.80%。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了样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构型 六足机器人 性能指标 粒子群算法 结构尺度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BP-PID控制的机器人避障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静松 耿振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41,共5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避障过程中行驶路径长、寻路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反向传播-比例-积分-微分(BP-PID)控制器,并对移动机器人避障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利用移动机器人在二维坐标系的避障简图,得出了移动机器人运动方程式。引用比例-积... 针对移动机器人避障过程中行驶路径长、寻路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反向传播-比例-积分-微分(BP-PID)控制器,并对移动机器人避障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利用移动机器人在二维坐标系的避障简图,得出了移动机器人运动方程式。引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和3层BP神经网络结构,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引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线优化BP-PID控制器,确保移动机器人BP-PID控制器收敛于全局最优值,从而使移动机器人避障效果更好。在不同环境中,采用Matlab软件对移动机器人避障效果进行仿真,比较改进前和改进后的移动机器人避障效果。结果显示:在不同环境中,改进前和改进后的BP-PID控制器均能使移动机器人安全地躲避障碍物;但是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BP-PID控制器,可以使移动机器人运动路径更短,迭代次数更少,搜索时间更短。采用改进BP-PID控制器,能够提高移动机器人避障过程中寻路速度,缩短行驶路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器 改进粒子群算法 避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乃馨扦插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苏微 阙煜 +3 位作者 赖庆辉 杨湛威 闫闯 周生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2,共12页
针对康乃馨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需求,解决现有人工扦插模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抓取-扦插一体化作业的扦插机器人系统。以康乃馨生根用插穗为对象,根据插穗物料特性参数和高产栽培农艺要求,提出辅助栽植式末端执行器作业... 针对康乃馨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需求,解决现有人工扦插模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抓取-扦插一体化作业的扦插机器人系统。以康乃馨生根用插穗为对象,根据插穗物料特性参数和高产栽培农艺要求,提出辅助栽植式末端执行器作业方式和抓插协同运动规划模型,基于YOLOv5s深度学习网络构建多目标插穗检测模型,建立扦插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提出基于MD-H(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规则的逆运动学建模方法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逆解算法和轨迹规划算法的运行时间与常规算法相比分别降低了38.3%和72.5%。搭建扦插机器人试验台,进行定位误差及整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抓取作业时X、Y方向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2.33和2.38 mm;扦插作业时X、Y、Z方向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2.21、2.25和2.05 mm;机器人单株平均作业总时间为14.787 s,其中识别抓取平均工作周期为6.803 s,占作业总时间的46.01%,扦插作业的平均工作时间为5.104 s,占作业总时间的34.52%;插深合格率为88%,扦插直立度为92%,漏插率和根部损伤率分别为5%和2%,基本满足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温室标准化扦插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扦插 康乃馨 YOLOv5s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机器学习的图书馆机器人自主避障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罗征 +1 位作者 闫振平 张县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9期200-205,240,共7页
为控制图书馆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自动躲避障碍,达到理想工作效果,提出基于改进机器学习的图书馆机器人自主避障控制方法;采集图书馆机器人与目标障碍物距离信息,感知环境特征向量,当成卷积神经网络输入,经卷积、池化等操作,输出图书馆... 为控制图书馆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自动躲避障碍,达到理想工作效果,提出基于改进机器学习的图书馆机器人自主避障控制方法;采集图书馆机器人与目标障碍物距离信息,感知环境特征向量,当成卷积神经网络输入,经卷积、池化等操作,输出图书馆机器人对当前环境感知结果,该结果经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化、模糊推理以及输出变量解模糊等操作后,实现图书馆机器人自主避障无冲突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主避障控制效果较好,避障行驶距离短,高速运行时反应更快,能够避开多个障碍物,识别分类结果与实际感知环境类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机器学习 图书馆机器人 自主避障控制 粒子群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模糊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信息约束平台的群体机器人防拥堵算法
18
作者 唐雄 雷斌 蒋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00,共7页
拥塞是群体机器人导航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大量机器人从四面八方朝同一目标移动时,为此提出一种分布式协调算法来解决目标点拥堵问题。该算法引入了人类交通中的变道行为,基于概率有限状态机,通过局部通信和感知,使机器人... 拥塞是群体机器人导航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大量机器人从四面八方朝同一目标移动时,为此提出一种分布式协调算法来解决目标点拥堵问题。该算法引入了人类交通中的变道行为,基于概率有限状态机,通过局部通信和感知,使机器人之间形成一种状态约束,然后设计了考虑区域划分的RFID信息平台来进一步控制目标区域流量。利用QT程序框架对群体机器人场景进行多组仿真实验,并搭建一个小型群体机器人实物平台,以验证提出的防拥堵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具有约束规则的机器人系统能更好地缓解拥堵现象,特别是机器人数量较多时,其工作量显著下降,导航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机器人 防拥堵策略 RFID 状态约束规则 局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机器人运动位姿PID控制优化仿真研究
19
作者 陈振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7期11-15,共5页
目的为了能够使平衡机器人更好地执行目标指令,探讨对传统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绘制了平衡机器人在斜坡上的平面简图,建立动力学方程式。引用PID控制系统,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PID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反馈信号在线优化PID控... 目的为了能够使平衡机器人更好地执行目标指令,探讨对传统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绘制了平衡机器人在斜坡上的平面简图,建立动力学方程式。引用PID控制系统,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PID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反馈信号在线优化PID控制器参数,使得平衡机器人能够抑制外界波形对运动位姿的干扰。在不同工况下对平衡机器人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进行仿真,进一步体现优化后PID控制系统的优势。结果无外界扰动环节,平衡机器人运动位姿在斜坡上跟踪目标,两种控制系统反应速度差别不大。增加外界扰动环节,采用PID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慢,超调量较大。而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PID控制系统,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超调量较小。结论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PID控制系统,平衡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追踪目标,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更好地执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机器人 PID控制 改进粒子群算法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块化设计的水下机器人集群编队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栋 汤奇荣 +3 位作者 刘明昊 李江 刘浩煜 崔国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针对在近海环境下,利用“以机代人”进行自主特种作业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并提出一种基于领航者-虚拟结构的编队策略。首先针对几种不同的典型水下作业任务,依据重构方案设计异构水下机器集群;然后根据水平面三... 针对在近海环境下,利用“以机代人”进行自主特种作业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并提出一种基于领航者-虚拟结构的编队策略。首先针对几种不同的典型水下作业任务,依据重构方案设计异构水下机器集群;然后根据水平面三自由度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推导水下机器人集群的动态误差模型;针对路径已知的集群编队问题提出领航者-虚拟结构策略,其中跟随者水下机器人采用基于通信时延补偿的滑模控制器进行跟踪。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快速形成队形且轨迹误差小于5%。最后应用3种已开发完成的水下机器人,在可视化仿真平台中进行实验验证,证明该异构水下机器人集群编队方法合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无人集群系统 编队控制 滑模变结构 可视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