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年代问题新识 |
顾心怡
|
《建筑史学刊》
|
2024 |
0 |
|
2
|
语言战争与语言策略——从《嚎叫》到《维基塔中心箴言》 |
虞建华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3
|
汉魏六朝失译、误题之经与同时期确切译经文体之比较——以《鸯崛髻经》与法炬确切译经比较为例 |
方梅
卢巧琴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4
|
谁主沉浮:敦煌莫高窟《维摩变》的图式与语境 |
罗世平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0 |
4
|
|
5
|
新疆龟兹石窟汉风格壁画的艺术研究 |
褚晓莉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探讨 |
彭秀林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1
|
|
7
|
汉译佛典叙事类文体的特色及对中土叙事文学的影响 |
李小荣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8
|
南朝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之关系考察 |
龚贤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新探 |
龚贤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0
|
试论日语片假名的“缘起”及其文化功能 |
牛立保
|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
2021 |
0 |
|
11
|
论南朝佛经转读与永明体的产生是平行关系 |
龚贤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2
|
敦煌藏经洞P.4524《牢度叉斗圣变图》研究 |
祁晓庆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7 |
4
|
|
13
|
追寻桃花源——也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 |
袁书会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4
|
汉代佛经翻译风格刍议 |
林威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天津报城寺藏经阁结构设计与分析 |
孟范辉
张金海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2 |
0 |
|
16
|
《金剛經》玄奘譯本行爲動詞與四言文體的構成 |
王繼紅
王嘉宜
|
《文献语言学》
|
2020 |
0 |
|
17
|
计量风格学视阈下《金刚经》英译本差异性动因探赜 |
李宜芸
牛云平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和习”问题研究的瓶颈与突破——兼论佛经文体对日本上古文学的影响 |
马骏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11 |
0 |
|
19
|
譬喻经校读条札 |
张国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敦煌藏经洞出土新样幡画与吐蕃、于阗及克什米尔之关系 |
王瑞雷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