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ing Reliable Early Leak Detection on Storage Tank Terminals: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Facilities and New Buildings
1
作者 Raul Risi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8年第5期188-194,共7页
Liquid leak detection may represent a challenge for Oil&Gas operators,as indicated by operational feed-back and independent studies.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many different leak detection technologies,some syste... Liquid leak detection may represent a challenge for Oil&Gas operators,as indicated by operational feed-back and independent studies.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many different leak detection technologies,some systems may either fail to detect spills or generate frequent false alarms.In particular,possible soil contamination from pre-existing leaks and pollution carry-over by rain water is difficult to filter out by a leak sensing system.Typical case of false alarms relates to punctual sensors installed upstream the drain valve within the storage tank bunds,monitoring possible presence of leaks in rain water.Besides old soil contamination,other criteria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a spill detection technology,such as asset type to be monitored(storage tank,pipeline,…),system accuracy(minimum detectable quantity,ability to localize the leak),detection time,reliability over time,capital,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costs.The paper will include an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external leak detection technologies with respect to the above-mentioned criteria,pointing out the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system.Focus will be placed on reliability of leak monitoring systems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A new generation of digital,reusable sensing cables and probes,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sensitivity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will be discussed.Since leak sensor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positioning,adoption of special precautions,…)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ystem performance,different above ground and underground configurations will be presented,both for new builds and existing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LEAK detection ADDRESSABLE system storage TANK PIPE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to Detect Granary Storage Weight Based on the Janssen Model 被引量:3
2
作者 ZHANG Dexian ZHANG Miao +2 位作者 ZHANG Qinghui ZHANG Yuan LYU Lei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granary storage weigh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Janssen model to satisfy the strategic requirements of granary storage quantity detection in China. The model theoretically elucidates t...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granary storage weigh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Janssen model to satisfy the strategic requirements of granary storage quantity detection in China. The model theoretically elucid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nary storage weight and bottom/side pressure. A new layout of pressure sensors along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s is also proposed to obtain the pressure val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tection error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 with respect to the low-cost detection system, and this effectively satisfies the actual requirement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granary storage qua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ary storage quantity detection Janssen model Pressure sensor detection model detection accur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Current Synchronous Detection Scheme for a Virtual Inertia Emulation in SmartGrids
3
作者 Arvind Parwal Martin Fregelius +7 位作者 Dalmo Cardosa Silva Tatiana Potapenko Johannes Hjalmarsson James Kelly Irina Temiz Janaina Goncalves de Oliveira Cecilia Bostrom Mats Leijo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9年第3期99-131,共33页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photovoltaic wind turbines, and wave power converters, use power converters to connect to the grid which causes a loss in rotational inertia. The attemp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photovoltaic wind turbines, and wave power converters, use power converters to connect to the grid which causes a loss in rotational inertia. The attemp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means that the interes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the existing power system is growing, but such integration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operating stability. Power converter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power system towards SmartGrids, by regulating as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The concept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requires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power converters to emulate virtual inertia similar to the dynamics of tradition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In this paper, a dynamic droop control for the estimation of fundamental reference sources is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loop of the converter, including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mponents acting as a mechanical input to the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and the virtual excitation controller. An inertia coefficient and a droop coefficient are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loop.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uses a current synchronous detection scheme to emulate a virtual inertia from the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In this study, a wave energy converter as the power source is used and a power management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 to control the frequency deviation and the terminal voltage is implemented. The dynamic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a current synchronous detection scheme is presented in detail with a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Finally, we carried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verified the scheme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microgri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 Synchronous detection Dynamic Droop Control Energy storage Virtual Inertia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m的小麦仓储粮虫检测方法
4
作者 吕宗旺 王甜甜 +1 位作者 孙福艳 祝玉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害虫是造成仓储小麦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检测害虫并采取有效手段能够减少仓储小麦损失。传统人工检测害虫方法存在人工因素影响较大、速度慢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仓储粮虫检测方法虽然耗时短,但存在模型较大、速度和准确率二者难... 害虫是造成仓储小麦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检测害虫并采取有效手段能够减少仓储小麦损失。传统人工检测害虫方法存在人工因素影响较大、速度慢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仓储粮虫检测方法虽然耗时短,但存在模型较大、速度和准确率二者难以平衡的问题。故首先选取YOLOv8m算法作为基础进行改进,接着以更轻量化的网络Shufflenetv2代替Darknet—53;其次,在主干网络末端添加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注意力机制获取高质量的特征图,有效提高检测精度;最后,采用WIoUv3 Loss为YOLOv8m的回归损失函数,提高检测的精度和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5.4%,模型参数量为19.46 M,FLOPs为58.74 G。相比其他模型,精确率更高,模型参数量更低,速度更快,能够为仓储害虫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仓储粮虫 深度学习 小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热能储存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5
作者 卢鸣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1-833,共3页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在热能储存系统的异常检测中至关重要,成为提升能源管理和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深度挖掘的海量数据中的潜在异常模式,增强热能储存系统的智能自适应与故障预警能力。本文介绍了...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在热能储存系统的异常检测中至关重要,成为提升能源管理和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深度挖掘的海量数据中的潜在异常模式,增强热能储存系统的智能自适应与故障预警能力。本文介绍了基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深度学习的几种异常检测方法,提出工业热能储存系统中的异常检测应用、大数据的热能储存异常检测与优化实践、云计算的热能储存异常监控与预警系统实践应用,旨在推动热能储存系统智能化、精确化,以及自适应化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能源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自动化控制 储能技术 协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遥感的海河“23·7”特大洪水东淀蓄滞洪区淹没范围动态监测及灾害评估
6
作者 陈家明 孟令奎 张文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28-33,46,共7页
针对洪涝灾害发生时光学遥感受恶劣天气影响难以获取有效数据的问题,为快速准确提取洪水淹没范围及评估区域灾害情况,以海河东淀蓄滞洪区为研究区,“23·7”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前后的Sentinel-1 SAR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变化检测方... 针对洪涝灾害发生时光学遥感受恶劣天气影响难以获取有效数据的问题,为快速准确提取洪水淹没范围及评估区域灾害情况,以海河东淀蓄滞洪区为研究区,“23·7”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前后的Sentinel-1 SAR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变化检测方法快速提取洪水淹没范围,分析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土地覆盖、粮食作物种植分布、人口密度等数据,评估受灾程度及影响人数。结果表明:2023年7—9月东淀蓄滞洪区受洪水影响较大,耕地受损严重,受灾人数较多;基于多时相SAR影像,利用变化检测方法快速提取淹没范围可实现动态监测及灾害评估,为国家应急救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遥感 洪水淹没范围 变化检测 动态监测 灾害评估 东淀蓄滞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电缆高效敷设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孙帆 马力 +3 位作者 徐伟光 王亚红 于滨 张明 《电工技术》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电缆敷设是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其敷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而BIM技术作为一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为提高电缆敷设效果,探讨了BIM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电缆高效... 电缆敷设是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其敷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而BIM技术作为一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为提高电缆敷设效果,探讨了BIM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电缆高效敷设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构建抽水蓄能电站电缆三维信息模型,进行电缆交叉、碰撞检测,基于相应调整策略对碰撞构件进行调整,优化抽水蓄能电站电缆设计,实现基于BIM技术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缆的高效敷设。实际应用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减少了电缆敷设实际用料,缩短了敷设工期,BIM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电缆高效敷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 电缆 敷设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抽水蓄能电站的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海峰 许德操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中混凝土墙体现场检测难度大且传统巡检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检测系统。通过FCN网络和CNN网络的相似性匹配,可以有效地判断混凝土裂缝的位置、尺寸及深度等信息,实现对裂缝的自动检测。同时,...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中混凝土墙体现场检测难度大且传统巡检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检测系统。通过FCN网络和CNN网络的相似性匹配,可以有效地判断混凝土裂缝的位置、尺寸及深度等信息,实现对裂缝的自动检测。同时,设计了巡检机器人硬件构架与软件系统,实现巡检路线自主规划、自主导航和检测区域的自主识别等功能。基于CrackForest数据集对所提检测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识别精度可达87.74%,平均误差仅为0.45,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裂缝检测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智能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贮藏过程中的真菌毒素控制与防护技术探析
9
作者 宋洪春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食品贮藏中的真菌毒素由霉菌在适宜环境下产生,并在多种食品中积累,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传统储藏方式难以有效抑制其生成或降解,而现代食品安全体系可依赖多层次控制与防护策略来降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霉菌生长条件及毒素积累机制,探... 食品贮藏中的真菌毒素由霉菌在适宜环境下产生,并在多种食品中积累,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传统储藏方式难以有效抑制其生成或降解,而现代食品安全体系可依赖多层次控制与防护策略来降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霉菌生长条件及毒素积累机制,探讨物理、化学、生物控制策略对毒素合成的抑制作用,研究智能包装、储藏设施优化及在线检测筛查在污染防护中的应用,并提出精准防控与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方向,旨在提升食品储藏安全水平并推动相关防控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贮藏 真菌毒素 污染控制 智能防护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物资储配运维检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张军 刘传毅 +1 位作者 王东亮 吴俊兴 《粘接》 202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为辅助用户实时、准确掌握物资储配运维环境信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套物资储配运维检测系统。首先,对系统整体框架进行设计,将系统分为ZigBee终端节点、NB-IoT通信模块和云平台三个部分;然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 为辅助用户实时、准确掌握物资储配运维环境信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套物资储配运维检测系统。首先,对系统整体框架进行设计,将系统分为ZigBee终端节点、NB-IoT通信模块和云平台三个部分;然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并着重阐述了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封装技术;最后基于搭建的测试环境对所设计气体传感器和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气体传感器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0.3%,灵敏度约为1.417,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系统整体运行正常,可灵敏感知气体浓度变化,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客户端显示,能有效辅助用户实时、准确地掌握物资储配运维环境信息,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气体传感器 物资储配运维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id的地震数据流检测方法
11
作者 李浩 高兵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2期93-95,共3页
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发展和海量地震观测数据的产生,出现了地震数据读写速度慢、地震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这对地震数据的存储与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地震数据的流式存储格式,并提出了基于Druid的地震数据流检测方法... 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发展和海量地震观测数据的产生,出现了地震数据读写速度慢、地震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这对地震数据的存储与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地震数据的流式存储格式,并提出了基于Druid的地震数据流检测方法。与现行方案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数据摄取和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id数据库 地震数据存储 地震数据流 地震数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热管理机组在不同环境下检测需求探讨
12
作者 戴兴学 刘昕涛 +3 位作者 刘敏学 汪义 邵国辉 陈松龙 《环境技术》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量飞速地提升,储能,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飞速的发展,而储能电站建设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本文对储能热管理机组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需求进行研究。针对沿海腐蚀环境,提出了部件和金属材料盐雾腐蚀试验、整机盐雾腐蚀... 随着新能源发电量飞速地提升,储能,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飞速的发展,而储能电站建设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本文对储能热管理机组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需求进行研究。针对沿海腐蚀环境,提出了部件和金属材料盐雾腐蚀试验、整机盐雾腐蚀试验,以及腐蚀后的性能、运转、耐电压以及接地测试需求。针对高原环境,提出了低气压环境性能、发热、绝缘耐压、电气间隙、紫外辐照、温度冲击、风沙、运输振动、抗地震等测试,对电机进行高原验证考核。针对高温环境提出了高温制冷测试和高温长时运行可靠性测试。针对低温环境提出了低温制冷、低温启动以及低温长时运行可靠性项目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热管理机组 环境 检测需求 沿海腐蚀 高原 高温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仓储园区人员作业状态检测方法
13
作者 吴瑧言 马仲能 +2 位作者 李春晖 王兆彤 任帅辉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传统的仓储园区人员作业状态检测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和简单的监控设备,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现对人员作业状态的全面、实时监控。为改进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现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仓储园区人员作业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基... 传统的仓储园区人员作业状态检测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和简单的监控设备,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现对人员作业状态的全面、实时监控。为改进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现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仓储园区人员作业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预处理仓储园区的视频图像,增强有效信息的可识别性,从而为后续的状态检测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建立多模态视觉人员作业状态检测模型,提取面部数据特征。最后,实现人员作业状态的智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人工巡检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作业状态监测的准确率、实时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为园区的安全管理和流程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作业状态检测 仓储园区 运营效率 数字孪生技术 安全管理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热失控状态检测与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国栋 李雨珮 +4 位作者 唐佳 顾颐 金阳 陈欣 成永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5-3127,I0018,共24页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等优点,是中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主流电池技术。然而,在加热、过充等恶劣工况下,锂离子电池易发生热失控引发火灾甚至爆炸,因此其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自放电小等优点,是中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主流电池技术。然而,在加热、过充等恶劣工况下,锂离子电池易发生热失控引发火灾甚至爆炸,因此其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及大规模应用的首要问题。该文系统分析了锂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的诱因、电池内部反应过程及外部特征参量的变化规律,重点总结了当前主要的电池热失控状态检测技术、智能诊断算法及储能电站安全防控技术,最后对储能电站热失控状态检测及安全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电站 热失控 状态检测 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cure data sharing scheme with cheating detection based on Chaum-Pedersen protocol for cloud storage
15
作者 Xin WANG Bo YANG +1 位作者 Zhe XIA Hong-xia HO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9年第6期787-800,共14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data can be outsourced to the cloud and conveniently shared among users. However, in many circumstances, users may have concerns about the reliability and integrity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data can be outsourced to the cloud and conveniently shared among users. However, in many circumstances, users may have concerns about the reli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ir data. It is crucial to provide data sharing services that satisfy these security requirements. We introduce a reliable and secure data sharing scheme, using the threshold secret sharing technique and the ChaumPedersen zero-knowledge pro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not only effective and flexible, but also able to achieve the semantic security property. Moreover, our scheme is capable of ensuring accountability of users’ decryption keys as well as cheater identification if some users behave dishonestly. The efficienc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cost,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work.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to protect users’ medical insurance data over the clo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SHARING Chaum- Pedersen PROOF CHEATING det ection CLOUD storage
原文传递
拱顶储罐罐顶缺陷漏磁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志军 赵亚忠 +1 位作者 蒙昌彭 张博文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2,共9页
针对拱顶储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罐顶因环境因素和储存介质的影响造成内外壁腐蚀损伤而严重威胁储罐安全运行的问题,对拱顶储罐罐顶进行了缺陷漏磁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罐顶漏磁检测三维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分析... 针对拱顶储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罐顶因环境因素和储存介质的影响造成内外壁腐蚀损伤而严重威胁储罐安全运行的问题,对拱顶储罐罐顶进行了缺陷漏磁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罐顶漏磁检测三维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漏磁信号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漏磁场峰值的拟合,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罐顶缺陷漏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壁半球形缺陷漏磁检测信号峰值与缺陷半径符合线性拟合规律,内壁半球形缺陷漏磁检测信号峰值与缺陷半径符合二次拟合规律,加强肋处形成的漏磁检测信号与缺陷检测信号波形相反。通过试验验证了漏磁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储罐罐顶的缺陷,并能确定缺陷的深度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储罐罐顶 漏磁检测 有限元分析 曲率半径 加强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汛期堤防渗漏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栋臣 汤克轩 +2 位作者 刘金鹏 李国瑞 王志豪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汛期高水位、高渗透压力下,会造成堤防渗漏缺陷扩大或隐患加剧,快速、准确地开展堤防渗漏隐患应急排查,是指导科学防汛、保障安全度汛的重要举措。针对管涌、散浸、穿堤建筑物等渗漏缺陷及隐患,开展了高密度电法的场地试验,得到汛期堤... 汛期高水位、高渗透压力下,会造成堤防渗漏缺陷扩大或隐患加剧,快速、准确地开展堤防渗漏隐患应急排查,是指导科学防汛、保障安全度汛的重要举措。针对管涌、散浸、穿堤建筑物等渗漏缺陷及隐患,开展了高密度电法的场地试验,得到汛期堤岸的电性结构,通过比对试验,得到不同渗漏缺陷与无显著缺陷堤岸的电性差异,以此为基准,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子牙河右堤天津静海段特别是子牙河汇入独流减河段进行隐患排查,划分了渗漏隐患区和潜在风险区,为保障海河流域“23·7”特大洪水期间堤防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探测 应急抢险 堤岸 子牙河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绝缘电阻检测方法误差分析
18
作者 张杰 吴成辉 +1 位作者 潘明俊 赵天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7-1175,共9页
电池储能系统绝缘电阻检测对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解决常用的平衡-不平衡电桥法测量误差较大且有随机性的问题,建立了平衡-不平衡电桥法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了绝缘电阻检测的误差影响因素。从电压测量误差偏置和电压... 电池储能系统绝缘电阻检测对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解决常用的平衡-不平衡电桥法测量误差较大且有随机性的问题,建立了平衡-不平衡电桥法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了绝缘电阻检测的误差影响因素。从电压测量误差偏置和电压测量精度2个方面对绝缘电阻检测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正母绝缘降低时的测量范围不宽和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工程实际问题,对平衡-不平衡电桥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电桥电阻如何选型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针对正负极绝缘同时降低时测量的准确性较差,存在绝缘监测死区的问题,利用仿真模型绘制出的三维曲面图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阻值切换桥法,该方法可有效增加该工况下的检测准确度。最后工程现场的实际测试验证了误差分析和参数选型的正确性。该研究成果对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监测功能的设计和参数选型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绝缘检测 计算机仿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合 王松 +2 位作者 叶泽禹 周慰 李沁泽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17,共11页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本原理和井中布设方式出发,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连续油管产液剖面测试、邻井压裂监测、油气井注采监测、储气库安全监测和套损监测等多个石油...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本原理和井中布设方式出发,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水力压裂、连续油管产液剖面测试、邻井压裂监测、油气井注采监测、储气库安全监测和套损监测等多个石油工程领域应用情况。整体表明光纤监测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监测技术,具备实时监控油气井全生命周期的潜力,是具有科学性、时代特性和安全高效的生产测井技术。同时指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应用的未来发展应聚焦于提升传感器性能、丰富光纤监测场景应用、提高资料处理解释水平能力,降低应用成本,进一步发挥光纤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水力压裂 产液剖面测试 压裂监测 注采监测 储气库安全监测 套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缺陷检测模拟研究
20
作者 张杰 余纯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9,共8页
为检测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内部缺陷,建立碳纤维缠绕气瓶分层缺陷模型,并基于红外热成像对气瓶内部缺陷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缺陷长度、缺陷深度、缺陷形状及多缺陷对热像温差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热激励方法可检测出碳纤维缠... 为检测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内部缺陷,建立碳纤维缠绕气瓶分层缺陷模型,并基于红外热成像对气瓶内部缺陷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缺陷长度、缺陷深度、缺陷形状及多缺陷对热像温差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热激励方法可检测出碳纤维缠绕气瓶的分层缺陷,较适宜的观测时间为35~60 s;随着缺陷尺寸增大,热像温差增加,缺陷上方冷斑逐渐明显,热像温差峰值与缺陷长度呈近似正比例增加,热像温差峰值会随着缺陷厚度、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多缺陷工况下随着缺陷径向间距增大,缺陷的总体长度增加,热量传递难度增加,导致热像温差增大,当径向间距继续增加,致使缺陷重合部分降低,热量更易传达到气瓶表面,进而热像温差峰值降低,而随着缺陷轴向间距增大,热量从缺陷传递到气瓶表面难度增加,导致缺陷热像温差峰值增大;对比三角形、矩形和椭圆形形状缺陷,矩形缺陷的热像温差最高,椭圆形次之,三角形最低。研究结果可为碳纤维缠绕气瓶缺陷检测和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气瓶 分层缺陷 红外检测 结构失效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