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阮成江
姜国斌
-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中-比国际合作项目(200441505)
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引进启动基金(20056104)
-
文摘
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影响植物的传粉和交配格局。二者的适应意义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概述了近年来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的研究进展,包括对雌雄异位适应意义的最早期、最传统的认识———避免自交和当前的主流观点———避免雌雄干扰;花内性别干扰的形式及其例证;花部行为在避免雌雄功能干扰、避免自交、实现延迟自交、应对不良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意义。讨论了使雌雄异位程度减小的锦葵科一些植物中的单体雄蕊柱头运动可能涉及到的适应意义。针对目前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适应意义研究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际上研究二者适应意义的发展趋势正在从前期以描述性的研究为主转变到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尤其是分子标记,如SSR、SNP、AFLP等)和传统方法相结合,以及随着田间实验和控制条件能力的发展正由经典的野外调查、观察为主过渡到包括花操纵在内的人工试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必要借用多学科的手段,以可作为研究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有着研究基础的植物为材料,设计和操纵不同的对比试验,系统而深入地探讨雌雄异位和花部行为的适应意义。
-
关键词
雌雄异位
花部行为
单体雄蕊柱头运动
适应意义
-
Keywords
Herkogamy, Floral behavior, stigma movement in monadelphous tube, Adaptive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Q944.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侧穗凤仙花的传粉生态和繁育系统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毛志斌
Cedric Boehler
葛学军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Institut de Botanique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600)~~
-
文摘
通过对峨眉山特有种侧穗凤仙花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花器官结构、传粉者种类和访花行为、繁育系统、花粉胚珠比(P/O)及花粉活力的研究。发现居群之间花的寿命变化比较大,它们的雄蕊期长,雌/雄蕊期比为0.12~0.17;花粉胚珠比达到4.6万,花粉在开花第一天有很高的活力(〉90%);传粉者为熊蜂和天蛾,熊蜂包括贞洁熊蜂、白背熊蜂;存在盗蜜者灰熊蜂。侧穗凤仙花是自交亲和的异交植物,能通过雌雄异熟和独特的花部结构来避免自交及雌雄干扰。侧穗凤仙花存在柱头运动现象,并通过柱头运动增强了雌性功能。由于昆虫访花频率很低,侧穗凤仙花自然结果率(26%)很低,人工授粉明显增加了结果率(42%),说明侧穗凤仙花的低结果率可能和传粉者限制有关。
-
关键词
凤仙花科
传粉
繁育系统
雌雄异熟
柱头运动
雌雄干扰
-
Keywords
Balsaminaceae
pollination
breeding system
dichogamy
stigma movement
male-female interference
-
分类号
Q945.5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