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CY DECOMPOSITION WITH SHARED INPUTS AND OUTPUTS IN TWO-STAGE DEA 被引量:4
1
作者 Lin Li Qianzhi Dai +1 位作者 Haijun Huang Shouya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23-38,共16页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is an effective non-parametric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s) with multiple inputs and outputs. In many real situations, the interna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is an effective non-parametric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DMUs) with multiple inputs and outputs. In many real situation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DMUs is a two-stage network process with shared inputs used in both stages and common outputs produced by the both stages. For example, hospitals have a two-stage network structure. Stage 1 consumes resources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plant, equipment and admin personnel to generate outputs such as medical records, laundry and housekeeping. Stage 2 consumes the same set of resources used by stage 1 (named shared inputs) and the outputs generated by stage 1 (named intermediate measures) to provide patient services. Besides, some of outputs, for inst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degrees, are generated by the two individual stages together (named shared outputs). Since some of shared inputs and outputs are hard split up and allocated to each individual stage, it needs to develop two-stage DEA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wo-stage network processes in such problems. This paper extends the centralized model to measure the DEA efficiency of the two-stage process with non split-table shared inputs and outputs. A weighted additive approach is used to combine the two individual stages. Moreover, additive efficiency decomposition models are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ly evaluate the maximal and the minimal achievable efficiencies for the individual stages. Finally, an example of 17 city branches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n Anhui Province i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decomposition shared inputs shared outputs centralized model
原文传递
考虑模块输入阻抗影响的ISOP-DAB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
2
作者 李善寿 夏虎 +2 位作者 方潜生 叶伟 王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154,共8页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率的新型单移相(NSPS)控制方法;进一步,基于NSPS分析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输入电压均分、输出功率均分与各模块输入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NSPS的内移相比,使各模块输入阻抗幅值相等,实现系统输入电压均分以及模块输出功率相等,同时减小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回流功率,提高系统工作功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单移相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均分 输出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升直流固态变压器全工况动态性能的新型线性化控制策略
3
作者 李志祥 裴云庆 +2 位作者 王来利 刘家豪 高韫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75-6487,共13页
该文针对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为核心的直流固态变压器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传统的由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各控制环的环路增益特性会随负载等工况发生显著变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难以兼顾全工... 该文针对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为核心的直流固态变压器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传统的由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构成的双环控制系统,各控制环的环路增益特性会随负载等工况发生显著变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难以兼顾全工况下的动态性能。为此,该文利用双有源桥变换器的一阶模型特性,基于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大信号模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线性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输出电压控制和输入均压控制的环路模型的线性化,从而简化控制器参数的设计,并增强变换器对不同工况的适应能力。同时,该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保留了比例-积分控制的简洁性和鲁棒性,且实现了对负载的补偿作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的控制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直流固态变压器的环路模型和动态特性对工况的敏感程度,有利于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动态性能的综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桥 线性化控制 输出电压控制 输入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自均压型混合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 滕婕 +3 位作者 罗世刚 李秀慧 白永利 谭庄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备自适应均压能力的混合型模块化ISOP型直流变换器,系统同时具备谐振型DAB的高效率和移相型DAB的灵活控制能力。通过在DAB源端的滞后桥臂中点增设无源的LC谐振支路,该谐振支路与相邻子模块的2个半桥模块共同构成非隔离型双有源半桥,以此来实现系统输入电压的自适应均衡。此外,提出一种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方法,在DAB前端连接电压调整模块,模块内部的高频变压器的副边串联电感,当系统输入输出侧发生电压跌落时具备故障穿越的能力,提高系统的暂态可控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模型进行验证,可以证明系统的自适应均压性能及故障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变换器 双有源桥 电压跌落 自适应均压 低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P型双有源桥变换器均流控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禹茂池 石章海 +1 位作者 洪蕴钰 田旺 《电工技术》 2024年第5期14-19,共6页
为提高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功率容量,各种模块化组合方式被相继提出。基于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模块化组合方式,首先建立了变换器的降阶小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变换器相与相间的均流原理并给出了变换器的相固有参数估算方法和并联均流控制策... 为提高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功率容量,各种模块化组合方式被相继提出。基于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模块化组合方式,首先建立了变换器的降阶小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变换器相与相间的均流原理并给出了变换器的相固有参数估算方法和并联均流控制策略,最后基于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输入并联输出并联 参数估算 均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管理和医疗效率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和共享资源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
6
作者 冯若愚 朱卫未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4年第5期17-28,共12页
深化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的重要议题,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运营效率上,很少同时考虑到医疗和医护人员的效率水平。因此,本文建立一个改进的非期望产出和共享资源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从管理效率和医疗效率两个... 深化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的重要议题,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运营效率上,很少同时考虑到医疗和医护人员的效率水平。因此,本文建立一个改进的非期望产出和共享资源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从管理效率和医疗效率两个层面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当前整体医疗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管理效率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2)东北部地区的管理效率与其他三个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仍需进一步提升各层非医护人员的管理和业务能力;(3)经济欠发达地区需因地制宜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先进的技术提高诊疗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系统管理效率 医疗效率 两阶段网络DEA模型 非期望产出 共享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全桥变换器的无电流传感器均压均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杰 刁利军 +2 位作者 林文立 全恒立 刘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0,共5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DC-DC换器常用在输入高电压输出大电流场合,但是这种结构存在输入均压与输出均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输出均流的实现条件,指出只要能满足系统稳定,就能实现输出均流。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推导出系统的稳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 输入串联输出并DC-DC换器常用在输入高电压输出大电流场合,但是这种结构存在输入均压与输出均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输出均流的实现条件,指出只要能满足系统稳定,就能实现输出均流。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推导出系统的稳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实现无电流传感器的输入均压与输出均流。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并制作了样机,表明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均压 输出均流 稳定性 小信号模型 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高压直流组合系统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武 曹远志 +2 位作者 崔红芬 王广江 何晓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7-195,共9页
将多个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SOS)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十分适用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较高的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均压。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高度模块化特征的分布式... 将多个变换器模块的输入端串联、输出端串联(ISOS)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十分适用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均较高的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均压。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高度模块化特征的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通过将各个模块输入电压采样信号叠加到参考电压信号中,使系统输出电压呈现上翘调整特性,从而实现各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压,同时引入输出电压校正环节,以改善系统输出电压调整率。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模块化水平和可靠性,最后以3台双管正激变换器构成的ISOS组合系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输入均压 模块化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大型设备共享管理方式及启示 被引量:30
9
作者 丁小丽 郭玲 +1 位作者 刘陶 曹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4-237,共4页
通过介绍美国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共享管理模式,借鉴美国在大型仪器的管理制度、门禁管理、账号管理、共享模式、维修维护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结合我国科研设备的实际使用和共享情况,在平台制度建立、培训管理、维修维... 通过介绍美国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共享管理模式,借鉴美国在大型仪器的管理制度、门禁管理、账号管理、共享模式、维修维护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经验,结合我国科研设备的实际使用和共享情况,在平台制度建立、培训管理、维修维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提出建议,为完善平台的开放管理制度,提高大型仪器的科研产出比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仪器设备 共享模式 科研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的复合式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方天治 王健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8-115,132,共9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适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为实现该系统的控制目标——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提出了复合式控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案——输入均压/输出电感电流同相位控制和输入均压/输出电感电流同幅值控...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适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为实现该系统的控制目标——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提出了复合式控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案——输入均压/输出电感电流同相位控制和输入均压/输出电感电流同幅值控制。为实现系统的完全模块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架构,各模块间仅通过输出电压基准同步母线、输入均压母线和平均电流母线进行相互通信。研制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逆变器 分布式 复合式控制 输入均压 输出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分布式自主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晓锋 吴红飞 +2 位作者 陆杨军 孙凯 胡海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26-132,共7页
提出了模块化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分布式自主控制策略。通过将各模块输出电压信息叠加到输入侧母线电压基准中,不仅实现了输入侧母线电压的无主从调节,而且自动实现了各模块输出电压的均衡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无需通信或中央控制器,实... 提出了模块化光伏直流并网系统分布式自主控制策略。通过将各模块输出电压信息叠加到输入侧母线电压基准中,不仅实现了输入侧母线电压的无主从调节,而且自动实现了各模块输出电压的均衡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无需通信或中央控制器,实现了串并联模块化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完全分布式自主控制,且能实现故障模块和替换模块的热插拔,具有控制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等优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直流并网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输出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全桥变换器输入电容均压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马学军 牛金红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86-91,共6页
高输入电压的变换器可以采用一种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拓扑。ISOP拓扑的关键问题是输入电容的动态均压。该文提出对两个输入电容的压差进行检测,通过输出电压反馈和压差前馈方式实现均压的新控制方式。为提高动态响应特性,高频变压器采用... 高输入电压的变换器可以采用一种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拓扑。ISOP拓扑的关键问题是输入电容的动态均压。该文提出对两个输入电容的压差进行检测,通过输出电压反馈和压差前馈方式实现均压的新控制方式。为提高动态响应特性,高频变压器采用了两原边两副边四绕组共铁芯的磁集成结构,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同步信号保证双全桥中的开关器件能够实现ZVS。控制策略上采用了电压环、压差环和限流环的三环控制方式。这种结构与控制方式可以保证将低压IGBT安全可靠地用于高输入电压的工况下,而且保证有良好的动态均压效果。给出了小信号模型和PID控制的仿真结果。制作了一台样机以验证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使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均压与负载均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压差前馈 磁集成 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42
13
作者 陈武 阮新波 颜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102,共10页
将多个标准化DC/DC变换器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串联或并联,可以得到四类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分别可以有效地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针对四类DC/DC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本文分析了各模块的输入均压/均流与输出均压/均流的内在关系并... 将多个标准化DC/DC变换器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串联或并联,可以得到四类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分别可以有效地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针对四类DC/DC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系统,本文分析了各模块的输入均压/均流与输出均压/均流的内在关系并确定了每类组合系统的控制对象。对于输入并联型系统,既可以采用输入均流控制,也可以采用输出均流控制(输入并联输出并联型系统)或者输出均压控制(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系统),而对于输入串联型系统,只能采用输入均压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实现了输入均压/均流(输出均压/均流)控制与输出电压控制的解耦,经进一步推导,该控制策略还可以实现串并联组合系统的模块化,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环节。最后以三台全桥变换器的串并联组合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均压/均流 稳定性 控制策略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双向DC/DC变换器自适应均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颖 荆龙 +3 位作者 吴学智 武文 魏梦航 姜久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00-2907,共8页
多模块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型双向DC/DC变换器尤其适用于如直流电网等输入、输出电压等级都较高的场合,模块间的输入/输出侧能否均压是制约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侧电压双... 多模块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output-series,ISOS)型双向DC/DC变换器尤其适用于如直流电网等输入、输出电压等级都较高的场合,模块间的输入/输出侧能否均压是制约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侧电压双下垂的自适应均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利用电感电流补偿值与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下垂特性实现了自适应均压控制,但下垂控制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静差问题。补偿改进控制策略消除了静差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模块化程度,改进后,输入/输出侧均压效果和动态性能良好。利用小信号建模分析系统稳定性,通过根轨迹分析得到控制参数稳定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双向DC/DC变换器 自适应均压 下垂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串-并型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武 王广江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ISOP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ISOP组合变换器的模块化程度高和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输入均压特性以及输出电压调整特性,然后分析了ISOP组合变换器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无互联稳定性 上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的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庄凯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151,167,共6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可将小功率模块组合后,用于高电压输入、大电流输出的交流供电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解决系统的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问题。其中输出电压环和输入均压环集中设计在一起,共同给系统中各模块提供...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可将小功率模块组合后,用于高电压输入、大电流输出的交流供电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均压控制策略,解决系统的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问题。其中输出电压环和输入均压环集中设计在一起,共同给系统中各模块提供控制信号。各模块具有独立的电流环和主电路。输入均压环通过调整各模块的电流环给定信号,使输入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增加,输入电压低的模块输出电流减少,从而实现了两模块的输入均压。在输入均压时各模块电流环的给定信号相同,同时实现了输出的均流。文中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解耦的思想,给出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并给出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 输入串联 输出并联 逆变器 输入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天治 朱恒伟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5-92,共8页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适用于高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场合。本文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实现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在已有的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控制策略,解决了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的问题。与集中式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适用于高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场合。本文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实现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在已有的集中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控制策略,解决了输入均压和输出均压的问题。与集中式控制策略相比,新的分布式控制策略将各控制环路分散到每个模块中,模块间通过母线进行相互通信,从而得到可独立工作的标准模块,实现了系统的真正模块化。详细分析分布式均压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逆变器 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变换器的输入均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庄凯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0,共6页
输入均压是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变换器稳定工作的保障。通过分析ISOP系统的输入电压与等效电阻及输入电压与输入功率的关系,提出实现输入均压稳定的必要条件,并给出两个输入均压稳定判据,判断ISOP系统... 输入均压是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变换器稳定工作的保障。通过分析ISOP系统的输入电压与等效电阻及输入电压与输入功率的关系,提出实现输入均压稳定的必要条件,并给出两个输入均压稳定判据,判断ISOP系统的输入均压稳定性。分析ISOP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传输过程以及对输入均压稳定性的影响,并用所提出的稳定判据证明ISOP逆变器的输出均流控制策略不能实现输入均压稳定,而输入均压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输入均压稳定。通过实验验证了稳定判据及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均压 稳定判据 输入串联 输出并联 变换器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基于F范数的频谱共享 被引量:13
19
作者 荣玫 朱世华 李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0,共6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共享问题,提出一种在保证授权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认知网络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基于F范数的频谱共享方法.该方法利用信道矩阵的F范数选择认知用户以获得认知网络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并...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共享问题,提出一种在保证授权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认知网络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基于F范数的频谱共享方法.该方法利用信道矩阵的F范数选择认知用户以获得认知网络的多用户分集增益,并采用两次选择的方式降低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将认知用户的发射信号投射到干扰信道的零空间来避免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对认知用户的信道矩阵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使其转化为并行独立信道,并使用注水功率分配方法增大系统容量.相对于已有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策略,该方法能够使认知网络获得更大的各态历经容量,降低授权用户的中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当认知系统总发射功率为100w时,采用本文方法与文献中已有算法相比,认知网络具有约13%的各态历经容量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多输入多输出 频谱共享 F范数 零空间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天治 阮新波 +1 位作者 查春雷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22-28,共7页
针对一种结构新颖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分析了其输入均压与输出均压的关系。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要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实现输出均压。基于这一控制思路,提出2种可使系统稳定工作的控制策略,即输入均压的控制策略和... 针对一种结构新颖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逆变器系统分析了其输入均压与输出均压的关系。指出该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要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实现输出均压。基于这一控制思路,提出2种可使系统稳定工作的控制策略,即输入均压的控制策略和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的控制策略。前者在控制输入均压的同时,实现了输出有功功率的均衡,但无功功率未必均衡,所以该策略不能保证输出均压。后者引入了输出角度环,它与输入均压环共同作用,使系统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也使各模块的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均相等,即实现了输出均压。研制了一台样机,对以上2种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逆变器 均压 角度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