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astal Erosion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Jianhui CAI Feng +2 位作者 QI Hongshuai LEI Gang CAO Lihu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1年第1期23-34,共12页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s and repeated cross-profile observ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many years’ topog-raphic maps,this study shows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varying patterns of coastal erosion along ...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s and repeated cross-profile observ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ison of many years’ topog-raphic maps,this study shows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varying patterns of coastal erosion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Meso-Cenozoic coastal tectonics determined the irregular coastline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for large-scale coastal erosion distribution.The intensity of coastal erosion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is mild in the northern region,severe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modest in the southern region.The beaches along the coast are mainly backed by dunes,sea-walls or cliffs.The dunes and beaches show periodic erosion and recovery along the coast adjacent to river mouths,while persistent retreat of frontal dunes and beaches tends to occur in other areas.The beach erosion occurs mainly in front of seawalls.Due to the low strength of the unconsolidated sediment the soft cliffs suffer the severest coastline recession.Sea level rise and river sediment discharge reduction are main causes of coastal erosion.Storm surge is common in the studied are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coastal erosion.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coastal constructions and sand mining also tend to interfere strongly with the balance of sediment budget in some coast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cliff retreat dune recession beach erosion Meso-Cenozoic coastal tecto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West Coast of the Strait
2
作者 Geng Jianzhong Wu Dianting +1 位作者 Zhao Xiaofang Lu Q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51,共8页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overall economy of China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meanwhile, however, the economic disparity has been enlarging among some regions, and between the city a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overall economy of China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meanwhile, however, the economic disparity has been enlarging among some regions, and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The existence and evolution of this kind of economic disparity is concerned with social s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hotspot i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West Coast of the Strait (WCS) located in southeast littoral areas is adjacent to the Pearl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in the south and north and faces Taiwan Province in the east.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region has vit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eaning i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to research the 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the WCS. Based on insightful analysis on existing study results on the WCS, the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By a series of abso-lute and comparative relativ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aking the WCS since 1992 as the study object, the paper makes analysis on different scales including three regions, four regions, 20 cities and 152 countie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and compare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y on different scal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absolute disparity of the whole region is obvious and stable, which has presented an inflating trend; the comparative variation trend on a large scale has waved, The comparative disparity of the three regions in-creased annually from 1992 to around 2000, which ha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around 2000 to 2005; the comparative variation trend on a small scale was not stable, which showed an annual increase of four regions, 20 cities and 152 counties from 1992 to around 2003 and a decrease from around 2003 to 2005; there were som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scale. In other words, the smaller the scale was, the bigger the disparity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Coast of the Strait absolute disparity comparative disparity regional economy harmonious soc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作者 Chaocan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According to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park program for 26 years in Quanzhou,the main model and their effect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expound... According to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park program for 26 years in Quanzhou,the main model and their effect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 led by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expounded. Six spark program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consisting of policy support guide,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lead,experts' intelligence support,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scitech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park program demonstration. Five spark projects were implemented to promot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spark industrial zone,organizing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nstituting spark sci-tech innovation center,developing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and establis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 bases. Finally,enlightenment of spark program and its development ways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and LEADING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沿岸自动气象站的台湾海峡西岸海雾生消过程及特征
4
作者 廖廓 李恺霖 +3 位作者 党皓飞 林彬 赵冬至 李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3,共15页
2019年4月19日20时—4月26日07时,台湾海峡西岸发生了一次严重海雾事件,通过海西沿海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了海雾生消规律研究。海雾集中于02时至08时发生,其生成时间越接近清晨,持续时间越短。海雾多为本地生成,部分站点海雾为传播而... 2019年4月19日20时—4月26日07时,台湾海峡西岸发生了一次严重海雾事件,通过海西沿海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了海雾生消规律研究。海雾集中于02时至08时发生,其生成时间越接近清晨,持续时间越短。海雾多为本地生成,部分站点海雾为传播而形成且南北海雾之间关联性不大。海雾发生前能见度均快速下降,海雾消亡后能见度快速上升。当海雾生成时,陆表温度–气温LST-T(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temperature)在-1.7~2℃之间,陆表温度–露点温度LST-Td(dewpoint temperature,Td)在-1~2.7℃之间,T-Td在0.2~1℃之间,海雾维持阶段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lity,RH)≥96%。在水汽丰沛的大背景下,海雾生成与发展与风速的关系较为密切,与风向的关系较弱。结合Himawari-8卫星影像与ERA5(European centre for fifth generation of atmospheric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对本次海雾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卫星影像给出了本次过程的影响范围和生消特点。环流形势表明,500h Pa上福建处于槽后脊前弱西南气流控制下。850h Pa和925h Pa高度场上均受西南气流的影响,带来了充沛的水汽,根据海气状况分析此次海雾类型为平流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自动气象站 三温差 海峡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e the West─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Chinese Patent Medicine
5
作者 宋军 吉博德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199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Hel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e the we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Chinese Patent Medicine
原文传递
海峡西岸经济区邮轮旅游SWOT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骆培聪 张莹莹 佘赛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82-87,共6页
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产品。采用SWOT方法,分析以厦门市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邮轮旅游发展具有个人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邮轮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存在中心城市集聚... 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产品。采用SWOT方法,分析以厦门市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邮轮旅游发展具有个人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邮轮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存在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够,邮轮旅游高级人才较少,旅游者消费观念比较落后等劣势;存在世界邮轮旅游发展潜力大,海西发展机遇良好,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各项相关政策等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全国许多正在发展邮轮旅游城市的挑战。文章提出要加强海西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政府、院校、企业广泛参与,加强区内区外邮轮旅游合作,加大邮轮旅游发展宣传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旅游 SWOT 海峡西岸经济区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城市群灰霾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隋平 冯宏芳 +3 位作者 王宏 郑秋萍 陈晓秋 林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7,共5页
利用2005-2010年海西21个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灰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城市间灰霾发生总天数存在明显差异,两个高发区在以福州、漳州为代表的闽中、闽南地区,少发区位于闽东北。1-4... 利用2005-2010年海西21个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灰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城市间灰霾发生总天数存在明显差异,两个高发区在以福州、漳州为代表的闽中、闽南地区,少发区位于闽东北。1-4月是灰霾的高发期,10-12月是次高发期;春季霾日最多,其次是冬季,夏季和秋季较少。灰霾的产生不仅与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城市地形、大气复合污染有关。受低涡锋面、台风等降水系统影响,不会出现灰霾,非降水天气系统下均有可能出现,其中在锋前暖区和地面倒槽影响下灰霾出现率最高。秋冬季灰霾的出现与冷空气的强弱有关;春季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弱有关,夏季与副热带高压的进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灰霾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思考——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文熙 张德晖 +2 位作者 朱亨银 何金成 王学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在分析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现状,比较海峡两岸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思路:(1)坚持农机科技创新,实施山地现代农业装备重大技术专项研究;(2)加强海峡两岸农机合作,引... 在分析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现状,比较海峡两岸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思路:(1)坚持农机科技创新,实施山地现代农业装备重大技术专项研究;(2)加强海峡两岸农机合作,引进实用山地生产机械;(3)增加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科研投入;(4)重视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同时,对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装备 海峡西岸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洪彦 王列辉 +1 位作者 杨华玮 杨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41,共8页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城市化是影响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经济增长格局的重要因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横截面数据模型,探索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中期阶段,人口结构城市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结构城市化未能很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现阶段城镇体系网络构建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提出未来海西城镇体系经济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福建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碧红 施文忠 +1 位作者 戴伟民 唐吓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90,共3页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其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宣传和动员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充足的体育场所,进一步推...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色,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其向社会开放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海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宣传和动员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充足的体育场所,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构建和谐“海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学校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分析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被引量:11
11
作者 米红 曹晖 庞兰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2-375,383,共5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培育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文章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涵义作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的合理确定、区域竞争力(包括城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培育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文章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涵义作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的合理确定、区域竞争力(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引力及中心城市定位进行了科学的建模分析与预测,在总结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竞争力 城市引力 城市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海陆风特征及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长城 吴滨 +3 位作者 陈彬彬 郑秋萍 陈晓秋 林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6-60,99,共6页
该文利用福建沿海风塔观测资料及邻近的环境监测资料,对海峡西岸的海陆风特征及其对沿海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西中部沿海海陆风出现频率少于北部沿海及南部沿海,南部、北部沿海海陆风日以春季最多,中部沿海夏季略多... 该文利用福建沿海风塔观测资料及邻近的环境监测资料,对海峡西岸的海陆风特征及其对沿海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西中部沿海海陆风出现频率少于北部沿海及南部沿海,南部、北部沿海海陆风日以春季最多,中部沿海夏季略多于春季,秋季最少;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海西沿海出现海陆风日、单站和成片海陆风的现象有着明显差异。台风/热带辐合带、暖区辐合、变性冷高压系统控制下出现成片海陆风现象明显多于单站。北部沿海单日海陆风现象对大气污染浓度影响不明显,连续海陆风现象则会造成PM10浓度产生正增长;中部沿海海陆风现象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明显,南部沿海则不明显。不同典型天气过程的海陆风对NO2和PM10浓度的影响有所差异,风速大小对PM10浓度的影响明显。陆风与海风转换期间PM10浓度易聚集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 海陆风 天气系统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小芳 耿建忠 宋金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自1992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点,其经济实力与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分析发现,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仍然相对较弱,外部竞争异常激烈,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较弱,资金外... 自1992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点,其经济实力与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分析发现,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仍然相对较弱,外部竞争异常激烈,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较弱,资金外逃和人才流失现象明显。由此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和谐共荣;发展县域经济,关注效率与公平;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引资能力,扩大外向型经济规模;升级教育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经济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台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竞争力评价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1 位作者 郑泽爽 魏宗财 《热带地理》 2008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将闽、粤、浙城市发展置于一种新的发展框架之下。文中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将闽、粤、浙城市发展置于一种新的发展框架之下。文中在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要素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分析了各城市的竞争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发展策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海峡两岸合作背景下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城市竞争力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支撑海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道富 张晓耕 +1 位作者 范维培 张玉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84-487,共4页
分析了福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食品消费变化趋势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出加强海西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依靠科技进步支撑海峡西岸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科技支撑 海峡西岸 特色农产品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青海 张国钦 崔胜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层次,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次的定性描述与规划对策等方面,并没有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城市化发展特征,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开展定量研究。文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8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结构转变与资源消耗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产业结构转变对当地城市化和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间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存在明显城际间差异性,各城市发展速度与产业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相关,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样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也是多样化的,而产业结构多样变化又促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协作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岸地应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冉 陈群策 +4 位作者 张重远 孟文 牛琳琳 邱君 陈利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3-1714,共12页
台湾海峡西岸地区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具有复杂的应力场特征,但本地区现阶段地壳应力状态研究程度较低。为深入了解本区地应力特征,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福建平潭和广东饶平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并结合... 台湾海峡西岸地区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具有复杂的应力场特征,但本地区现阶段地壳应力状态研究程度较低。为深入了解本区地应力特征,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福建平潭和广东饶平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并结合其他实测及震源机制解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西岸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平潭和饶平钻孔地应力优势作用方位分别为N19°W和N37°W;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的研究区应力场方向表现为从北向南由NNW方向转向EW方向的扇形分布。地应力状态的水平变化趋势,大致以沙县-南日岛断裂为界,北部为低应力区,南部为高应力区,且南部大致以九龙江下游断裂附近开始,呈现由北向南,地应力水平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选取平潭、泉州、饶平三个钻孔,利用库伦准则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判断,认为海峡西岸北部地区应力水平较低,断层活动性较弱;泉州所在的海峡西岸中部地区应力已积累到较高的水平,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比较大;饶平邻近区域在近期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西岸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断层稳定性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农业合作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卿 林国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59,共4页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也是以整合的区域优势面对全球化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闽台农业通过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 ,化互竞为优势互补而提高竞...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也是以整合的区域优势面对全球化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闽台农业通过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 ,化互竞为优势互补而提高竞争力 ,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政策创新是关键 ,农地使用政策的创新显得尤其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农业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 经济发展 全球化市场 农地 资源要素 建设 整合 激烈竞争 优势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舟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互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亮 林伟 连道明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4-86,共3页
在简要介绍龙舟文化的起源及现代龙舟运动在福建省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龙舟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福建省建设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作用,并对龙舟文化对构建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 龙舟文化 海峡西岸经济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贸易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绩效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戴淑庚 金虹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章的计量研究表明,闽台贸易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方面绩效显著,闽台贸易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目前,闽台经贸合作面临制度瓶颈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同时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以促... 文章的计量研究表明,闽台贸易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方面绩效显著,闽台贸易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目前,闽台经贸合作面临制度瓶颈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同时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合作 机制 海峡西岸 经济区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