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uncertainty of interwell connectivity estimations from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被引量:5
1
作者 Gustavo A Moreno Larry W Lak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CRM) i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CRM, a simplification of complex numerical models, uses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rates to infer a reservoir description....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CRM) i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reservoir simulation. CRM, a simplification of complex numerical models, uses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rates to infer a reservoir description. There is no prior geologic model. The principal output of CRM fitting is the fraction of injected fluid (usually water) that is produced at a producer at steady-state. These fractions are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ar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needed to manage waterfloods in oil reservoirs. The data-driven CRM is a fast tool to estimate these parameters in mature fields and allows on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dynamic data availabl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setting an upper bound on the uncertainty of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for linear-constrained models. Using analytical bound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 derive a consistent upper limit on the uncertainty of interwell connections that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 given data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driven models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secondary recovery waterfloodoptimization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put signal design to estimate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in mature fields from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Gustavo A.Moreno Larry W.Lak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63-568,共6页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are fundamental parameters required to manage waterfloods in oil reservoirs. Data-driven models, such as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CRM), are fast tools to estimate these parameters f... Interwell connectivities are fundamental parameters required to manage waterfloods in oil reservoirs. Data-driven models, such as the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CRM), are fast tools to estimate these parameters from time-correlations of input (injection rates) and output (production rates) signals. Noise and structure of the input time-series impose limits on the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a given data-set. This work uses the CRM to study general prescriptions for the design of input signals that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injection/production data in the estimation of well-to-well interactions. Numerical schemes and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optimal input signal strategy are derived for this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ll connectivity capacitance-resistance model mature field experiment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Dynamic Resistance on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in Dynamic Modelling of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3
作者 Siaka Touré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2年第1期48-57,共10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everal studies on PV solar cells are found in</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everal studies on PV solar cells are found in</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iterature which use static models. Those models are mainly one-diode, two-diode or three-diode models. In the dynamic modelling</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 variable parallel capacitance is incorporated. Unlike the previous studies which do not clearly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acitance and the voltag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link between the capacitance and the voltage is investigated and established. In dynamic modelling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resistance is introduced in the modelling of the solar cell. It is introduced in the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 The value of the dynamic resistance is evaluated at the maximum po</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r point and its effect on the maximum power is investigated. The study</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how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dynamic resistance must be introduced in</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 because it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PV cell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utput</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Dynamic modelling Dynamic resistance Diffusion capacitance Transition capaci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氢氧化镍超级电容器电极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亚非 伏春平 郑瑞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并对它的超级电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所制材料具有比较大的电容量,电容量随电流强度的变化为非线性关系,随充电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等效串联电阻不是常量,也随充电电流强度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 用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并对它的超级电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所制材料具有比较大的电容量,电容量随电流强度的变化为非线性关系,随充电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等效串联电阻不是常量,也随充电电流强度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具体变化关系取决于材料的组成、结构等.应用电学理论和固体物理理论,能对实验结果给以解释,理论与实验结果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 电容量 等效串联电阻 电流强度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Ⅴ族化合物HBT模型参数提取
5
作者 刘军 孙玲玲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4-880,共7页
对Ⅲ-Ⅴ族化合物HBT模型本征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方程进行了改进,加强了模型的拟合能力.给出了HBT在零偏和冷偏下的等效电路模型,为精确提取基-射、基-集结本征和外围结电容,开发出一种新的、从零偏条件下测量所得S参数中直接提取本征、... 对Ⅲ-Ⅴ族化合物HBT模型本征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方程进行了改进,加强了模型的拟合能力.给出了HBT在零偏和冷偏下的等效电路模型,为精确提取基-射、基-集结本征和外围结电容,开发出一种新的、从零偏条件下测量所得S参数中直接提取本征、外部结电容的方法,该方法同时允许本征集电极电阻(Rci)的解析提取.运用该方法精确提取了一发射结面积为180μm2的GaAsHBT器件参数,验证结果表明,算法精度可达40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Ⅴ族 HBT模型 冷偏 本征和外部结电容 本征集电极电阻 解析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分数阶可变阻容建模与荷电状态估计
6
作者 吴胜利 郭琪 邢文婷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99-3306,共8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估计对于保障新能源电动汽车稳定、安全地运行至关重要,而高精度的电池模型是SOC估计的基础,但常用的锂离子电池阻容(RC)模型中,存在高阶模型结构复杂、低阶模型近似程度低,以及电池状态突变导致SOC难以精确...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估计对于保障新能源电动汽车稳定、安全地运行至关重要,而高精度的电池模型是SOC估计的基础,但常用的锂离子电池阻容(RC)模型中,存在高阶模型结构复杂、低阶模型近似程度低,以及电池状态突变导致SOC难以精确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数微积分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分数阶可变阻容(FVOM)模型,通过利用赤池信息量(AIC)准则识别不同SOC时分数阶阻容模型的最优阶数,构建适应不同SOC时的时变阻容电池模型;同时引入衰减因子构建强跟踪分数阶扩展卡尔曼滤波(STF-FEKF)算法,实现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克服历史数据对当前估计值的影响。基于城市道路循环工况(UDDS)等三种不同工况对分数阶扩展卡尔曼滤波(FEKF)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脉冲放电工况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AAE)由0.0197 V降为0.0160 V,其电压误差均小于50 mV,预测精度相对提高了18.8%;同时,改进后的方法使A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有所减小,不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也为提高锂离子电池SOC状态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池信息量准则 可变阻容模型 分数阶 强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工厂化菇房空调调控方法
7
作者 邹宇航 王明飞 +3 位作者 张馨 王利春 魏晓明 郑文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针对菇房空调系统在传统控制模式下易出现温度波动较大、运行能耗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食用菌工厂化菇房空调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等效电路法建立菇房阻容温度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ene... 针对菇房空调系统在传统控制模式下易出现温度波动较大、运行能耗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食用菌工厂化菇房空调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等效电路法建立菇房阻容温度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辨识模型内未知参数,建立以温度控制精度及系统能耗为优化方向的目标函数,然后以预测模型输出作为目标函数输入,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求解该目标函数,得到空调系统控制时域内的最优控制量。结果表明:基于MPC的温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在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基础上提高温度控制精度,相较于传统阈值控制在温度控制精度上,平均绝对误差降低77%;在运行时间上,MPC控制方法平均每日能够减少1.2 h的压缩机运行时间,可节省10.4 kWh的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房 模型预测控制 阻容模型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热阻容模型辨识及室内温度预测
8
作者 张欣林 曲明璐 +3 位作者 于震 李怀 罗翔 严旭峰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80-85,158,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建筑物室内温度,采用集总参数法构建了建筑热阻容(RC)模型,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微分方程组,使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辨识。RC模型测试集温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14℃,R^(2)为0.99。比较了RC模型与2种黑箱模型对室内温度的预测结... 为了准确预测建筑物室内温度,采用集总参数法构建了建筑热阻容(RC)模型,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微分方程组,使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辨识。RC模型测试集温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14℃,R^(2)为0.99。比较了RC模型与2种黑箱模型对室内温度的预测结果,RC模型预测结果更准确。讨论了灰箱模型和黑箱模型的适用条件,建议根据需求和数据情况并考虑模型的复杂度、预测精度、解释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温度预测 遗传算法 集总参数 热阻容模型 灰箱模型 黑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等效参数变化的超级电容模型
9
作者 黄鹤 宋蓓 +2 位作者 李雪莹 徐冲 伍浩坪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09,共9页
通过优化超级电容充电轨迹来提升充电效率是近年来超级电容在船舶领域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分析超级电容等效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进行超级电容充电轨迹调控的物理-行为混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准在线参数辨识测试获... 通过优化超级电容充电轨迹来提升充电效率是近年来超级电容在船舶领域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分析超级电容等效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进行超级电容充电轨迹调控的物理-行为混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准在线参数辨识测试获取电容等效电容和电阻参数,能充分反映超级电容的容压特性、阻流特性和老化等对等效参数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精度高和参数辨识简便等优点,可为超级电容在船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 容压特性 阻流特性 滞回特性 物理-行为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晶闸管换流阀反向恢复特性建模及阻容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华 方太勋 +3 位作者 刘磊 张翔 陈赤汉 曹冬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0,共4页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结出阻容参数对反向恢复电压过冲的影响规律。同时考虑关断时刻电压下降率、开通时刻电流上升率以及阻尼损耗等性能指标的限制,提出一种换流阀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12脉动换流器模型,对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反向恢复 模型 换相过电压 阻容参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聚焦激电法煤巷超前探测阻容试验模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志民 刘希高 +3 位作者 张金涛 吕一鸣 周游 吴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44-2151,共8页
频域激电法已经在地面及隧道探测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能够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超前探测,将其发展为动态电场激励法,根据面极化单元体激发极化机理,推导面极化单元模型等效网络与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性,由典型有害地质构造理想化物理模... 频域激电法已经在地面及隧道探测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能够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超前探测,将其发展为动态电场激励法,根据面极化单元体激发极化机理,推导面极化单元模型等效网络与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性,由典型有害地质构造理想化物理模型,搭建等效的阻容网络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给定参数的简易阻容模型激电效应测试与理论仿真结果的一致性,验证动态电场激励法原理样机测试装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由电阻定义和面极化阻抗频率特性理论,确定煤巷围岩介质阻容模型参量,以超前探测仪原理样机发射双频调制方波电流信号为激励,经典型有害地质构造等效阻容网络,由高精度数据采集仪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出激电效应特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地质构造 交流聚焦激电法 阻容模型 试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注采连通判别及注水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超 许晓明 +2 位作者 齐梅 李彦兰 韩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92-4601,共10页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 探讨注采连通关系及注水量合理利用的问题。鉴于当前描述注采连通关系、优化注水量的电容电阻模型未考虑生产井间干扰和注采井合理影响范围,通过引入生产井间干扰因子和注采井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注采连通新模型判别注采动态连通性,并通过构建注水效率与连通系数的关系式,提出一种注水量优化调整新方法。从连通系数和注水效率2方面对新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在冀东油田高5断块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数据更接近,历史拟合时间短,快捷省时,只需要现场的地面生产数据,基本数据较易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阻模型 注水驱油效率 注采连通性 注水量优化 井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两相流中2种含水率计算模型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利品 党瑞荣 +1 位作者 黄燕群 高国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4-929,共6页
油水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储运、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含水率是油水两相流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含水率的准确测量不仅与采用的测量方法有关,而且还与计算模型有很大关系。结合电导式测量方法建立了电阻-电容并联网络含水率计算模... 油水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储运、化工、能源等工业领域。含水率是油水两相流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含水率的准确测量不仅与采用的测量方法有关,而且还与计算模型有很大关系。结合电导式测量方法建立了电阻-电容并联网络含水率计算模型,并在3种流型下与Maxwell含水率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并联电阻-电容网络含水率模型,在泡状流下与Maxwell含水率计算模型的误差基本相同,而在环状流、分层流下,测试误差均小于Maxwell含水率计算模型的误差,具有更高的测试精度,可适用于环状流、分层流、泡状流等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阻-电容模型 Maxwell模型 含水率 油水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红细胞阻抗谱的实验和等效电路拟合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青 洲崎敏伸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研究家兔红细胞阻抗谱并建立RC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方法:在0.01MHz^100MHz频率范围,使用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家兔红细胞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ols图、Randles图的曲线拟合分析,比较三个RC等效电路模型的拟... 目的:研究家兔红细胞阻抗谱并建立RC等效电路模型参数。方法:在0.01MHz^100MHz频率范围,使用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家兔红细胞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ols图、Randles图的曲线拟合分析,比较三个RC等效电路模型的拟合残差。结果:(1)家兔红细胞阻抗谱的第一特征频率fc1=2.5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5MHz;(2)等效电路模型,模型3的拟合误差小于模型1和模型2;(3)等效的单个红细胞膜电容约为0.458μF/cm2。结论:家兔红细胞阻抗谱表现出两个特征频率,其等效电路模型以模型3形式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阻抗谱 膜电容 膜电阻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六种木本植物抗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亚英 邓昊阳 +3 位作者 朱伟玲 陈洁 王伟亮 琚淑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6-78,共3页
以毛白杨、旱柳、白花泡桐和水杉4种苏北地区乡土树种及落羽杉和北美红杉2种园林引进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夏季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电容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组织的电容值与含水量均逐渐降低,且电容值... 以毛白杨、旱柳、白花泡桐和水杉4种苏北地区乡土树种及落羽杉和北美红杉2种园林引进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夏季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电容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组织的电容值与含水量均逐渐降低,且电容值与含水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更能适应高温干旱环境,耐旱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抗旱性 电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岔河集油田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其红 陈存良 +2 位作者 王森 王亚洲 张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26-2330,共5页
CRM模型(Capaticance-Resistive Model)可利用注采开发数据定量地反演油藏的井间动态连通性。结合油田开发特点对CRM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井底流压波动影响的简化计算使模型的多解性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各特征参数进行... CRM模型(Capaticance-Resistive Model)可利用注采开发数据定量地反演油藏的井间动态连通性。结合油田开发特点对CRM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井底流压波动影响的简化计算使模型的多解性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各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通过对概念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将其应用于岔河集油田岔15断块15—141井区,反演结果与示踪剂资料等现场认识结果一致,为该区后期开发调整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CRM模型 定量表征 井间动态连通性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注采数据计算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宪文 郭方元 +1 位作者 徐春梅 朱家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2,9,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低渗透油藏的注采井间动态连通程度,针对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根据水电相似性原理和物质平衡原理,仅利用油田的注采开发数据建立了能够计算低渗透油藏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的阻容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 为了定量评价低渗透油藏的注采井间动态连通程度,针对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根据水电相似性原理和物质平衡原理,仅利用油田的注采开发数据建立了能够计算低渗透油藏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的阻容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连通系数.现场结果表明:连通系数能够定量表征低渗透油藏的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大小,模型所得连通性结果与现场实际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结果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低渗透油藏 注采数据 启动压力梯度 阻容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阻容负载的能量存储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逸成 吴璐璐 +1 位作者 胡晓军 梁海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3-737,共5页
阻容负载提高了能量存储系统阶次,对稳定性不利。为分析其稳定性,建立了降压模式下带阻容性负载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小信号与大信号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小信号模型进行了系统补偿,提高了稳定裕量;通过大信号模型验证了补偿系统在大... 阻容负载提高了能量存储系统阶次,对稳定性不利。为分析其稳定性,建立了降压模式下带阻容性负载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小信号与大信号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小信号模型进行了系统补偿,提高了稳定裕量;通过大信号模型验证了补偿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稳定性。针对Simulink中无理想交直流变压器模块,提出了一种理想交直流变压器模型构造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此构造方法的负载参数动态仿真模型,可解决Simulink中动态参数负载仿真困难问题。这里建立的阻容性负载模型精度可与宏模型基本一致,但仿真效率远高于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容负载 稳定性 大小信号模型 参数动态仿真 动态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采数据的井间渗透率估算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耀 刘月田 +4 位作者 刘彦峰 赵鑫 陈增辉 徐良 陈映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井间渗透率的确定可用于油藏描述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评价,对油田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估算井间渗透率的常规方法为生产动态测试,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该问题,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建立井间渗透率与注... 井间渗透率的确定可用于油藏描述及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评价,对油田开发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估算井间渗透率的常规方法为生产动态测试,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该问题,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建立井间渗透率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关系式,结合能够获取注水量分配系数的容阻模型,提出一种利用注采数据估算井间渗透率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概念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渤中25南油田E07井组。结果表明,油井E18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最大,与示踪剂监测中油井E18方向前缘推进速度最快相符,另外,该方向井间渗透率估算值为5 192×10^(-3)μm^2,与示踪剂解释结果5 616×10^(-3)μm^2基本一致。所提出的方法将容阻模型的应用范围从注水量分配系数的估计拓展到井间渗透率的估算,可更为简便快捷地研究油藏平面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渗透率 注水量分配系数 水电相似原理 容阻模型 数值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含水地质构造双频激电探测阻容模拟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志民 刘希高 +3 位作者 张金涛 周游 吕一鸣 吴淼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为研究煤巷含水地质构造双频激电探测中的频域激发极化特性变化规律,指导动态电场激励法开展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据面极化体激发极化机理,分析煤巷围岩介质激电效应等效电路,搭建含水地质构造物理模型等效的阻容网络。根据给定参数的... 为研究煤巷含水地质构造双频激电探测中的频域激发极化特性变化规律,指导动态电场激励法开展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据面极化体激发极化机理,分析煤巷围岩介质激电效应等效电路,搭建含水地质构造物理模型等效的阻容网络。根据给定参数的简易阻容模型激电效应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确定最佳探测模拟测试方案,模拟不同规模含水地质构造激电效应探测过程。结果表明:当测量电极靠近含水异常体时,视电阻率逐渐减小,而视幅频率逐渐变大;当异常体规模由大变小时,在相同测点处视幅频率减小,而视电阻率增大,当测点距异常体2 m处,测得的视幅频率由11.68%变为9.35%,而视电阻率由312.07Ω·m变为320.37Ω·m,即视幅频率对异常体规模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地质构造 双频激电效应 物理模型 阻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