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1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of a reservoir slope due to slope aging effect,rainfall,and reservoir water 被引量:1
1
作者 Dongzhen Jia Ye Zhou +3 位作者 Xiufeng He Nan Xu Zhixiang Yang Minfeng So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CSCD 2021年第4期266-278,共13页
Landslides are common hazards in reservoir area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dam operation and human lives.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slides,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generation i... Landslides are common hazards in reservoir area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dam operation and human lives.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slides,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generation is essential.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key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Luobogang Reservoir Slope in Hanyuan County,China.Displacements had been monitored by a surface-displacement-monitor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118 GPS stations during 2012-2015.To identify the external driving factors,their influence zones,and slope responses,we analyzed 32 months of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and other multi-source datasets 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Overall,the results show that slope aging effect,rainfall,and reservoir water levels are three main driving factors.F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aging effect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and predominantly affects the edges of landslides,the gob cave,and the public building zones.The secondary factor is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which mainly act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lope and reservoir water surface.The closer the slope zone is to the reservoir water,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impact is.Regarding vertical displacement,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rainfall.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caused by rainfall accounts for 56.76% of the total vertical displacements.However,rainfall induces elastic displacements that generally cause less damage to the slope.The secondary factor is aging effect,and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caused by aging effect accounts for 9.42%.However,seven individual zones are highly affected by slope aging effect,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slop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Aging effect Reservoir water 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采空区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岩 张洪达 +3 位作者 谢谟文 蒋宇静 张明 贾北凝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3,共9页
矿山边坡因采空区沉降引发的斜面岩土体崩塌破坏,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由于传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造成的应力场变异,难以实现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因而在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防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基于此,本研... 矿山边坡因采空区沉降引发的斜面岩土体崩塌破坏,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由于传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造成的应力场变异,难以实现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因而在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防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基于此,本研究针对矿山采空区滑坡的成因机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矿山边坡的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构建采空区沉降分析模型,计算采空区上方岩体的沉降范围及其产生的冲击作用力,分析沉降对坡体应力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不平衡推力法进行修正.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方法未考虑采空区沉降作用和锁固段的破坏情况,导致稳定性系数计算偏大,为1.355.而改进方法通过考虑采空区沉降信息,计算得出锁固段稳定性系数为0.667,整体稳定性系数为0.979,与矿山采空区边坡实际破坏情况一致.当沉降位移比(SHDR)大于0.73时,采空区边坡稳定性会发生明显变异,因而会在相对安全的工况下发生失稳破坏.改进方法通过考虑采空区沉降作用和锁固段的破坏情况,可以更好地实现矿山边坡稳定性的评价,为矿区更好地应对类似地质灾害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边坡 动态稳定性评价 采空区沉降 锁固段 沉降位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3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硬化模型的隧道施工引发土体变形数值模拟
4
作者 武孝天 姚仰平 +1 位作者 魏然 崔文杰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3-1024,1038,共13页
隧道施工引发的周围土体变形和地表沉降会对邻近地下结构及地面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对隧道施工引发土体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时,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十分重要。基于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简称UH)参数的UH模型具有概念清晰、参数较少... 隧道施工引发的周围土体变形和地表沉降会对邻近地下结构及地面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对隧道施工引发土体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时,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十分重要。基于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简称UH)参数的UH模型具有概念清晰、参数较少、实用性强等优势,已服务于多个重大工程。基于考虑小应变范围内弹性剪切模量非线性衰减的UH模型,对伦敦Crossrail隧道在海德公园开挖和衬砌建造施工全过程开展了流固耦合有限元模拟。有限元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详细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规律。最后通过与考虑小应变特性的修正剑桥(modified Cam-clay,简称MCC)模型计算结果比较,进一步验证了UH模型在描述超固结土应力应变特性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有限元模拟 隧道 沉降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暂堵重复压裂技术在致密油水平井的应用
5
作者 樊庆军 常润钊 曾志林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致密油水平井均采用大规模压裂+弹性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开发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裂缝布署间距大、改造规模小、渗流距离远、产量递减快、有效动用程度低,部分早期投产的致密油水平井已无法正常起抽生产。为了进一步挖掘老水平井潜能,总结B... 致密油水平井均采用大规模压裂+弹性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开发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裂缝布署间距大、改造规模小、渗流距离远、产量递减快、有效动用程度低,部分早期投产的致密油水平井已无法正常起抽生产。为了进一步挖掘老水平井潜能,总结B井缩小缝间距双封单卡重复压裂试验的经验,在致密油老水平井中选取A井开展多级暂堵重复压裂试验。通过优化缝间距及实施加密布缝,将水平段分为55簇(老缝22簇、新缝33簇)进行改造,平均缝间距10m。结合A井区油层岩心属性、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及软件模拟结果等,对补孔方式、缝长、施工排量、施工规模、暂堵剂用量及暂堵次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产能重新动用,保证老井储层新、旧缝彻底改造。从投产效果来看,试验井重复压裂初期产量是初次压裂的1.7倍,投产1年的累产油与初次压后投产4年的累产油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水平井 多级暂堵 重复压裂 缝间距 施工排量 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流效应的地铁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斌 王文正 +2 位作者 王健川 马克生 巨玉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8期68-72,共5页
针对太原典型地质环境,运用PLAXIS3D建立考虑渗流效应与不考虑渗流效应的数值模型,将这两者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考虑渗流效应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地铁深基坑的变形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流效应的... 针对太原典型地质环境,运用PLAXIS3D建立考虑渗流效应与不考虑渗流效应的数值模型,将这两者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考虑渗流效应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地铁深基坑的变形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流效应的围护桩水平位移比不考虑渗流效应的要大,并且与实际监测数据更接近;增大围护桩直径能有效减小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增大钢支撑壁厚,能较有效减小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效应 深基坑 变形特性 围护桩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引发地表沉降的解析计算
7
作者 郭江豪 杨政 +1 位作者 尹思雨 汪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1,共10页
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引起的墙后地表沉降,会对邻近建筑和结构设施造成影响,因此对墙后地表沉降的预测是有必要的。为了准确预测墙后地表沉降,本文将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视为由4种基本变形模式组合而成,以围护结构刚性位移引起的墙后地... 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引起的墙后地表沉降,会对邻近建筑和结构设施造成影响,因此对墙后地表沉降的预测是有必要的。为了准确预测墙后地表沉降,本文将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视为由4种基本变形模式组合而成,以围护结构刚性位移引起的墙后地表沉降解析模型为基础,利用微元法进行积分,推导出围护结构任意变形模式引起的墙后地表沉降解析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解析模型进行修正。将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墙后地表沉降值与3个实际工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墙后地表沉降解析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墙后地表的沉降位移,从而验证了本文解析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微元法 墙后地表沉降 解析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GPR的地铁车站基坑变形预测与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凤明 苏谦 +3 位作者 邓志兴 王呈金 程梦凡 周辰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69,共7页
为解决受噪声影响地铁车站基坑变形预测精度受到限制的问题,文章首先使用高斯滤波(Gaussian filter,GF)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再采用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算法预测基坑变形,构建一种GF-GPR基坑变形预测... 为解决受噪声影响地铁车站基坑变形预测精度受到限制的问题,文章首先使用高斯滤波(Gaussian filter,GF)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再采用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算法预测基坑变形,构建一种GF-GPR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并将GF-GPR模型应用于成都某车站地铁基坑的变形预测。结果表明:原始监测数据存在大量噪声,变形不连续,经过GF算法降噪后基坑变形序列变得平稳,同时有用的突变信息仍然被保留。降噪后数据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为12.884~17.139,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为0.430~0.875 mm;所提出的GF-GPR模型的变形预测结果与基坑实际变形趋势一致,GF-GPR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单一GPR算法提高了31%~81%,最大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4367~1.2881 mm。该研究成果可为基坑变形智能预测、施工事故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组合预测模型 变形预测 基坑水平位移 高斯滤波(GF) 高斯过程回归(G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车站高填方变形的实测分析
9
作者 吴浩 肖玉林 +4 位作者 张春龙 邹华 秦舒桢 李国峰 雷胜友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了研究大临铁路站场的高填方变形,选择典型断面,在高填方体中埋设4排沉降板以及边坡观测桩,在边坡坡脚部位的土工格栅上布设柔性位移计。通过两年多长期观测,发现铁路站场高填方工程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施工填筑以及竣工后超过12个月的静... 为了研究大临铁路站场的高填方变形,选择典型断面,在高填方体中埋设4排沉降板以及边坡观测桩,在边坡坡脚部位的土工格栅上布设柔性位移计。通过两年多长期观测,发现铁路站场高填方工程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施工填筑以及竣工后超过12个月的静置,高填方体的沉降趋于稳定。填筑期间所发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最大百分比为69.05%。左、右边坡观测桩的测试结果显示,高填方的边坡也是稳定的,填土期间发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的最大比例为99.77%。填土结束后,土工格栅的变形基本稳定,说明边坡是稳定的。建议填筑结束后12个月方可开展后续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沉降量 水平位移 长期观测 施工期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的难点甄别——基于德国取消横向转移支付案例分析
10
作者 于雯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50余年后被纵向转移支付取代,反映了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三个弊端:以部分州的福利损失为代价,对地方政府产生逆向激励;鼓励财政轻率行为,增加地方债务负担;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效果并不突出。从德国经验看...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50余年后被纵向转移支付取代,反映了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三个弊端:以部分州的福利损失为代价,对地方政府产生逆向激励;鼓励财政轻率行为,增加地方债务负担;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效果并不突出。从德国经验看,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的现实障碍主要有:法律法规缺位,财政法定困难;制度统筹层级过低,地区间合作意愿不强;制度设计复杂,操作成本高;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高。因此,我国一是要提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水平,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有法可依;二是鉴于横向转移支付具有“政治动员性”色彩,可以阶段性、局部性使用;三是协调区域财政均衡要兼顾公平与效率,避免逆向激励;四是加强中央政府在现有横向转移支付政策执行方面的作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转移支付 财政法定 逆向激励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分辨率对CMA-REPS集合预报技巧的影响
11
作者 叶茂 陈良吕 王婧卓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6,共14页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目前正在研发3 km水平分辨率的区域集合预报系统,鉴于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天气背景以及CMA区域模式在西南地区的降水预报产品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拟在研发过程中重点关注提高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水平分辨...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目前正在研发3 km水平分辨率的区域集合预报系统,鉴于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天气背景以及CMA区域模式在西南地区的降水预报产品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拟在研发过程中重点关注提高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对西南地区降水预报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设计水平分辨率为3 km和10 km的两组集合预报试验,针对西南地区复杂地形下2020年8月四川盆地西部频繁的降水过程开展为期25 d的连续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增大各垂直层次的扰动能量,更好地描述中小尺度波动的预报不确定性。由等压面和地面要素检验可知,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增大集合离散度,改进风场、温度和降水的概率预报技巧,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率,但3 km集合预报系统仍存在离散度明显不足的问题。强降水个例分析表明,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更精细地模拟多尺度地形,更准确地反映暴雨区的水汽条件和动力结构,从而提升对强降水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集合预报 集合预报技巧 水平分辨率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地铁车站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叶如 王毅 +3 位作者 曹昱 雷宇 相龙胜 周俊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目的]复杂地质和超深开挖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槽壁的稳定性是目前工程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为掌握宁波地铁7号线宁慈路站东侧WE-15幅76 m超深地下连续墙槽段施工时槽壁塌孔原因,需对该工程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目的]复杂地质和超深开挖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槽壁的稳定性是目前工程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为掌握宁波地铁7号线宁慈路站东侧WE-15幅76 m超深地下连续墙槽段施工时槽壁塌孔原因,需对该工程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模拟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研究软土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槽壁稳定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与现场超声波检测结果相结合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及结论]槽壁水平位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成槽前期,即开挖至(4)2b粉质黏土层阶段,其原因是宁波地区第(4)层土层含粉砂性比较重,成槽抓斗反复抓土过程中会扰动泥浆,对槽壁形成卸力和冲击,在泥浆护壁上形成吸附孔隙,外围地下水极易涌入槽内,并带动局部粉砂涌入槽内,容易引发局部塌孔;成槽结束时槽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8.18 mm,位于地面以下25 m处,与实际塌孔位置接近;泥浆重度和加固措施对槽壁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提高泥浆重度和对槽壁进行加固均能有效控制槽壁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下连续墙 槽壁塌孔 槽壁水平位移 槽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的逻辑展开与制度进路
13
作者 胡明 姚俊智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实现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平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产权的存在使得区域形成独立利益,但分区制管理导致粮食产销区间的利益失衡问题突出,需由作为受益者的主销区对主产区予以公平补偿。权利是主体主张利益... 实现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平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产权的存在使得区域形成独立利益,但分区制管理导致粮食产销区间的利益失衡问题突出,需由作为受益者的主销区对主产区予以公平补偿。权利是主体主张利益诉求的法治手段,在区域强制分工下主产区负有特别牺牲与主销区获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应基于利益平衡之原则,赋予主产区请求主销区给予利益补偿的牺牲补偿请求权。在此基础上,需完善软硬法并举的制度规范,优化纵横结合的府际关系,并建立激励约束、权利救济方面的配套保障机制,进而推动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现实权利的转化,夯实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横向利益补偿 牺牲补偿请求权 区域协调
原文传递
下穿便道对桥梁的影响及深厚软基加固方案研究
14
作者 彭宇肸 王琦 姜波 《交通科技》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基于软土地区地面荷载造成地基侧向变形的问题,文中结合某深厚软土地区既有高速公路下穿临时便道时的不同施工加固方案,综合考虑既有桥梁安全及重载车辆要求,探究不同车辆荷载及车辆间距对桥梁桩基影响,并进行监控实测验证。结果表明,... 基于软土地区地面荷载造成地基侧向变形的问题,文中结合某深厚软土地区既有高速公路下穿临时便道时的不同施工加固方案,综合考虑既有桥梁安全及重载车辆要求,探究不同车辆荷载及车辆间距对桥梁桩基影响,并进行监控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车辆荷载与桩基水平位移呈正相关,采取钢板桩加固方案较无加固方案可有效限制桩基变形,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相符。当车辆间距大于30 m时,车辆间距增大对桥梁桩基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平位移 桩基础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监测技术在建筑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房平霞 《中国厨卫》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坑工程施工中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强调其对基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作用;其次介绍了基坑智能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监测项目,涵盖水平位移、倾斜度、降雨量、地下水位和地面振动的监测实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智...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坑工程施工中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强调其对基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作用;其次介绍了基坑智能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监测项目,涵盖水平位移、倾斜度、降雨量、地下水位和地面振动的监测实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智能监测系统在基坑工程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基坑施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智能监测 水平位移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分析
16
作者 武杨楠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分析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路堤变形,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采用土工格室上部加筋对路堤顶面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上部和中部加筋对路堤水平位移的控... 为分析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治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分析路堤变形,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计算结果得出:采用土工格室上部加筋对路堤顶面工后沉降控制效果较好,上部和中部加筋对路堤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相近,因此确定上部加筋为最佳施工方案。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得出路堤变形实测值与计算值相近,说明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确定最佳加筋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加筋处治 沉降 水平位移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和砂土复合地层超深地连墙槽壁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石文广 卢春雨 +2 位作者 石波 王山平 张涛 《工程建设》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软土地层超深地连墙基槽深度大,土层强度低、稳定性差,成槽时间长,槽壁稳定性难以控制,施工过程中失稳风险高。本文以“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中的GX12号超深地连墙工作井为依托,采用验证后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深厚软土... 软土地层超深地连墙基槽深度大,土层强度低、稳定性差,成槽时间长,槽壁稳定性难以控制,施工过程中失稳风险高。本文以“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中的GX12号超深地连墙工作井为依托,采用验证后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深厚软土和砂土复合地层中地下水埋深、泥浆参数和砂土渗透性等因素对超深地连墙槽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槽壁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随原始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原始水位为-1.28、-10.28 m时,槽壁水平位移分别为33、18 mm,减小约46%,地表沉降减小约57%;2)槽壁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随泥浆重度或泥浆液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泥浆容重小于12.5 kN/m^(3)时难以满足槽壁稳定性要求,从12.5 kN/m^(3)增加至13.0 kN/m^(3)时,槽壁水平位移减小约68%,地表沉降减小约55%;泥浆液面高度从2.5 m降至1.5 m时,槽壁水平位移增加300%,地表沉降增加304.5%;建议泥浆容重不低于12.5 kN/m^(3),泥浆液面高度不低于2.0 m;3)承压含水层为粉砂、细砂、中砂、粗砂4种工况下,粉砂的变形最小,细砂最大,水平位移相差约50%,地表沉降相差约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连墙 水平位移 沉降 槽壁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重力式挡土墙开裂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何飞 穆锐 韩力 《工程勘察》 2025年第4期1-7,23,共8页
为研究已建挡土墙的开裂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以已建工程挡土墙为例,根据挡土墙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以及现场踏勘基本情况制定了挡土墙开裂变形监测方案,并对监测区域最不利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已建挡土墙的开裂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以已建工程挡土墙为例,根据挡土墙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以及现场踏勘基本情况制定了挡土墙开裂变形监测方案,并对监测区域最不利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深度0.0~15.0m范围内,监测区域挡土墙地基基础面波速度约130~1150m/s,在深度0.0~10.0m范围内面波速度约130~730m/s,且地质特征显示地基表层局部存在相对软弱带;监测区域挡土墙的砌筑毛石抗压强度为20.1~100.5MPa, 95%毛石强度达到了规范不应低于MU30的要求,但监测区挡土墙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为1.0~11.5MPa,除个别挡土墙外,均达不到规范不应低于M5的要求;挡土墙存在倾斜状、水平状裂缝,其最大宽度在3~5cm范围内,且局部存在渗水现象;挡土墙的水平位移在监测期内的累计变形值在1.9~3.5mm范围内,变化速率v_D在0.008~0.015mm/d范围内;挡土墙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监测区内挡土墙的抗滑移稳定性系数小于0.87F_s、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_(kmax)>1.2f_(a)、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不满足规范要求。鉴于此,文末对监测区域内的挡土墙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处理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已建挡土墙的稳定性鉴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挡土墙 监测 材料强度 水平位移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护结构对基坑变形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胡永祥 陈日晓 +1 位作者 陈旺 杨成楼 《城市建筑》 2025年第6期191-194,共4页
为分析支护结构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文章以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响应特征,以及不同锚索预应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为分析支护结构对基坑变形的影响,文章以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响应特征,以及不同锚索预应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坑外地表沉降呈现先增大后减少最终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最大沉降量为18 mm,桩身沿埋深方向水平位移曲线呈近似抛物线变化,最大水平位移为67 mm;增大锚索预应力可有效控制基坑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的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有限元分析 水平位移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法与弹性地基梁法计算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理论对比分析
20
作者 杨依伟 王永倩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6-10,共5页
增量法与弹性地基梁法是计算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的常用方法。以北京霞光里深基坑工程为计算实例,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量,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增量法理论推导的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方... 增量法与弹性地基梁法是计算支护结构水平变形的常用方法。以北京霞光里深基坑工程为计算实例,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量,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增量法理论推导的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方法,只考虑导致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增量的荷载变化,计算过程简单高效,计算精度较低;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支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方法,受力状态与实际一致,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计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水平变形 增量法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