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RACK1 Gene by RNA Interference Enhances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 被引量:15
1
作者 LI Da-hong LIU Hui +2 位作者 YANG Yan-li ZHEN Ping-ping LIANG Jian-sheng 《Rice science》 SCIE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The 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 (RACK1) is a highly conserved scaffold protein with versatile functions,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ransgenic rice plants, in ... The 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 (RACK1) is a highly conserved scaffold protein with versatile functions,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ransgenic rice plants, in which the expression of RACK1 gene was inhibited by RNA interference (RNAi), were studied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RACK1 in responses to drought stress in rice. Real-time 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RACK1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as inhibited by more than 50%. The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 of the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as higher as compared with the non-transgenic rice plants. The peroxidation of membrane and the production of malondialdehyd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trangenic rice pla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RACK1 negatively regulated the redox system-related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 of ric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 gene RNA interference transgenic plant drought stress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gene ex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低级别胶质瘤中促进CD274表达
2
作者 刘东 刘媛 +1 位作者 张淑灵 王玉祥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3-902,910,共11页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 目的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SREK1)在多种肿瘤中的泛癌分析,揭示SREK1在泛癌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GEPIA 2、TIMER 2.0、TISIDB和cBioPortal分析SREK1表达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遗传变异的特征及其表达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免疫—肿瘤靶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GG肿瘤组织中,SREK1表达与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Th2细胞、中性粒细胞、NK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CD56dimNK细胞的浸润存在相关性(P均<0.05)。SREK1与免疫—肿瘤靶基因如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Ⅰ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等表达在LGG中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SREK1是LGG患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能通过促进CD274的表达来加剧LGG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调节谷氨酸和富赖氨酸的蛋白质1 低级别胶质瘤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Ⅰ型干扰素受体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免疫—肿瘤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倪金菊 王馨辰 +2 位作者 胡茂贵 张瑰红 丁凯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D-1、LAG-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CR4)、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B(CXCR3B)、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PD-1、LAG-3与F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PD-1高表达组和LAG-3高表达组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LAG-3双高表达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β2-MG水平高于PD-1/LAG-3单高表达组与PD-1/LAG-3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FL组织中,PD-1表达水平与LAG-3、CCR4、CXCR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40、0.506,P<0.05),而与PD-L1和FOXP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和PD-1/LAG-3共同高表达组CD8^(+)T细胞计数少于对应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1表达、LAG-3表达以及PD-1/LAG-3共同表达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1、-0.425、-0.55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优于高表达组;PD-1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和PD-1/LAG-3双低表达组的PFS和OS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LAG-3高表达与FL患者较高的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及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PD-1、LAG-3等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中共同表达,影响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肿瘤微环境 滤泡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PD-1、LAG-3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4
作者 朱晓玉 李智伟 +6 位作者 贾金桐 李书灵 柳叶子 王玲玲 王倩 卢佩佩 史清海 《检验医学》 2024年第12期1173-1180,共8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表达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布... 目的探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表达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布鲁菌病患者50例,其中急性期25例(急性期组)、慢性期25例(慢性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和LAG-3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IL-2和IFN-γ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D-1和LAG-3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区分布鲁菌病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效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PD-1^(+)CD8^(+)T细胞百分比、LAG-3^(+)CD8^(+)T细胞百分比、PD-1^(+)LAG-3^(+)CD8^(+)T细胞和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01)。慢性期组PD-1^(+)CD8^(+)T细胞百分比、LAG-3^(+)CD8^(+)T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急性期组(P<0.01),PD-1^(+)LAG-3^(+)CD8^(+)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2、IFN-γ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PD-1^(+)CD8^(+)T细胞百分比与LAG-3^(+)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591、0.545,P<0.01)。PD-1^(+)LAG-3^(+)CD8^(+)T细胞百分比、LAG-3^(+)CD8^(+)T细胞百分比、PD-1^(+)CD8^(+)T细胞百分比、IFN-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726、0.425、0.368、0.395,P<0.05),IL-2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_(s)=0.235,P=0.113)。PD-1^(+)LAG-3^(+)CD8^(+)T细胞百分比、PD-1^(+)CD8^(+)T细胞百分比、LAG-3^(+)CD8^(+)T细胞百分比、IL-2和IFN-γ鉴别布鲁菌病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8、0.945、0.758、0.754、0.762。结论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和LAG-3高表达,促炎因子IL-2和IFN-γ下调,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可能发生了T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白细胞介素-2 Γ-干扰素 T细胞耗竭 布鲁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对血管紧张素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诱导的A10细胞降钙素受体样受体膜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飞 唐江琼 +3 位作者 郑元斌 秦又发 陈临溪 秦旭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构建pCDNA3.1(+)-RAMP1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至鼠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中,获得稳定高表达RAMP1的细胞系。无转染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细胞和RAMP1高表达组细胞〔pCDNA3.1(+)-RAMP1〕分别用AngⅡ100 nmo.l L-1、CGRP 100 nmo.l L-1和CGRP+AngⅡ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逆转录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RLR mRNA含量、蛋白表达及细胞膜分布。结果 单纯转染空质粒或RAMP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存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CDNA3.1(+)-RAMP1细胞经CGR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经CGRP+AngⅡ处理,细胞存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ngⅡ,CGRP和CGRP+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CRLR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CGRP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而CGRP+AngⅡ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经无血清或CGRP处理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中的RAMP1和CRLR主要分布在胞浆区域;经AngⅡ或CGPR+AngⅡ处理后,pCDNA3.1(+)-RAMP1细胞中RAMP1和CRLR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多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结论 高表达RAMP1能增强CGRP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MP1增加CRLR的膜分布,从而增强CGRP受体对CGRP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对卵巢癌上皮细胞SKOV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覃捷 张洁清 +2 位作者 李力 黎丹戎 张纬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探讨PAI-1基因在体外实验中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PAI-1基因转到入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测定细胞侵袭迁移黏附能力,研究PAI-1基因在卵巢癌上皮细... 目的探讨PAI-1基因在体外实验中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PAI-1基因转到入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中,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测定细胞侵袭迁移黏附能力,研究PAI-1基因在卵巢癌上皮细胞SKOV3中的功能。结果 PAI-1基因被转入靶细胞中并稳定表达,Western blot能检测到PAI-1基因蛋白在靶细胞中的表达;在细胞生长周期的测定和克隆形成实验中,转导入PAI-1基因后的细胞(SKOV3-PAI-1)较未转导PAI-1基因的SKOV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导PAI-1基因的SKOV3细胞增殖能力亦明显增强;PAI-1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了SKOV3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黏附能力。结论 PAI-1的表达增强了SKOV3卵巢癌上皮细胞增殖和体外侵袭、迁移及黏附能力,PAI-1可能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中起着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PAI-1 基因转染 上皮细胞SKOV3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4在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TRPV1和CGRP的共存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丹 张在峰 王昭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在小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为探讨PAR4在感觉神经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在小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为探讨PAR4在感觉神经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果:DRG内大量的感觉神经元表达PAR4。PAR4阳性胞体多为中、小型神经元,并可见部分阳性神经纤维。免疫荧光双标显示许多PAR4阳性神经元表达TRPV1或与CGRP共存。几乎所有的TRPV1阳性神经元均表达PAR4,大部分CGRP标记神经元呈PAR4阳性,另外还可见到许多CGRP/TRPV1双标神经元。结论:小鼠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广泛的表达PAR4,该受体可能通过影响TRPV1和CGRP参与伤害性刺激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4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背根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对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静 叶平 +5 位作者 刘永学 袁广胜 杨维 韩春光 吴芳明 贺艳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4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由PAI-1启动子序列从-804至+17间不同长度片段驱动,体外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非诺贝特能使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降低,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还可使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当转染质粒含有PAI-1启动子序列-636^+17、-449^+17-、276^+17 bp 3个片段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表达质粒(PPAR-αpSG5)的细胞在非诺贝特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抑制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其活性,调节PAI-1的基因转录,PPARα参与非诺贝特对PAI-1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基因表达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基因1对鼻咽癌细胞-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慧云 程伟民 +3 位作者 季明芳 俞霞 李付贵 何洁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对鼻咽癌细胞(CNE)-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作用,证实WT1对CNE-2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T1对CNE-2进行处理,借助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借助CKK-8观察CNE-...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对鼻咽癌细胞(CNE)-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作用,证实WT1对CNE-2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T1对CNE-2进行处理,借助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借助CKK-8观察CNE-2增殖能力情况,借助流式细胞术观察CNE-2凋亡情况,借助基质胶侵袭试验(Transwell)测定CNE-2侵袭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测定结果显示,采用WT1组信号强度明显低于二甲亚砜(DMSO)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组检测灰度值为0.358±0.148,DMSO组为1.370±0.068,空白组为1.390±0.077,WT1组检测灰度值明显低于DMSO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K-8检测结果显示,采用WT1进行处理后3、6、9、12h,抑制值表现为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凋亡率为(0.832±0.207)%,DMSO组为(2.081±1.221)%,WT1组为(20.731±1.104)%,WT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DM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测定结果显示,DMSO组穿透细胞数量为67.21±2.17,WT1组为20.13±2.25,WT1组穿透细胞数量低于DM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抗原能够作为CNE-2EGFR的靶向基因,可较好地实现对CNE-2EGFR免疫活性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肾母细胞瘤基因1 靶向作用 免疫活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3基因敲除对炎症反应中活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 田伏洲 +1 位作者 粟永萍 王军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观察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基因敲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活化蛋白-1(AP-1)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 g,分为SRC-3... 目的 观察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基因敲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活化蛋白-1(AP-1)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 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正常(N)、1 h、4 h、12 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各5只小鼠.采用腹腔注射5 mg/kg体质量LPS构建炎症反应动物模型,Western blot测定肝、脾组织c-Jun、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 SRC-3+/+组、SRC-3-/-组小鼠肝、脾组织在LPS刺激后c-Jun、c-F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在相应时相点SRC-3-/-组小鼠显著低于SRC-3+/+组.LPS刺激后1、4 h两组小鼠肝组织c-Jun核转位程度显著增加,且SRC-3-/-组仅在1 h显著低于SRC-3+/+组 两组脾组织c-Jun、肝脾组织c-Fos核转位在所有时相点均显著增加,但在相应时相点SRC-3-/-组小鼠均显著低于SRC-3+/+组.结论 LPS刺激后引起AP-1的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SRC-3蛋白缺失可部分抑制AP-1的表达及活性,这可能与致炎细胞因子合成释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3 基因敲除 脂多糖 活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的脂联素受体1表达及其信号通路激活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轶 钟征翔 崔戈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0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脂联素受体1(Adipo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激活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已发表的基因表达数据库数据,分析AdipoR1在各病理亚型中的不同表达,以及AdipoR1基因表达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采... 目的探讨人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脂联素受体1(Adipo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激活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已发表的基因表达数据库数据,分析AdipoR1在各病理亚型中的不同表达,以及AdipoR1基因表达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ipoR1在MCF-7、MDA-MB-231和SKBR3等ER+、HER-2+及ER-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在脂联素不同时间长度的作用下,细胞内信号蛋白AMPK及S6激酶(S6K)的活化。结果 AdipoR1在正常乳腺组织样乳癌中基因表达最低,与其他各组病理亚型乳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乳腺癌中,AdipoR1基因表达与HER-2基因呈正相关(Pearson,r=0.134)。AdipoR1广泛表达于ER+、HER-2+及ER-乳腺癌细胞系中。在低浓度(0.5μg/ml)脂联素作用下,AMPK及mTOR的底物蛋白S6K在15min发生磷酸化活化,磷酸化信号随着时间延长而加强,30min时信号强度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在1h仍能检测到磷酸化。结论 AdipoR1基因表达水平在各乳腺癌病理亚型不同,该受体在各类乳腺癌细胞株中广泛表达。乳腺癌中的脂联素信号通路激活,可活化AMPK及mTOR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蛋白合成及细胞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脂联素受体1 基因表达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S6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12
作者 赵振华 黎寿丰 +4 位作者 黄华云 李春苗 张静 薛龙岗 丁余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7-580,共4页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NCOA1)mRNA的表达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均起关键作用,并且与繁殖性状相关。为了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鸡NCOA1表达量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NCO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以β-action基因为内参基因,对荧光定量PC... 鸡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NCOA1)mRNA的表达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均起关键作用,并且与繁殖性状相关。为了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鸡NCOA1表达量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NCO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以β-action基因为内参基因,对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NCOA1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可靠。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测定鸡NCOA1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通过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HIV-1 Tat诱导的血管炎性反应
13
作者 罗文静 黄文 +1 位作者 莫雪安 吴李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反式转录激活因子(HIV-1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反式转录激活因子(HIV-1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D3)给予HIV-1Tat、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PPARγ拮抗剂GW9662、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KP3721进行干预,并设立对照组。分别以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CMEC/D3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HIV-1Tat可诱导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蛋白(P<0.05,P<0.01)及其mRNA表达增加(均P<0.01),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ICAM-1蛋白(P<0.05)与mRNA以及VCAM-1的mRNA表达(均P<0.01),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被PPARγ拮抗剂GW9662和Akt抑制剂KP3721逆转(均P<0.01)。罗格列酮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Akt磷酸化反应(P<0.01)。结论 PPARγ可抑制HIV-1Tat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黏附分子反应,Akt信号转导通路在PPARγ激动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tat基因产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志鹏 李玲 +8 位作者 赵慧佳 陈彬尧 刘晓红 郝卓文 孙功鹏 董礼 乐江 吴建国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72-1180,共9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能与多种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以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PG...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能与多种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以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PGC1-α在人体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参与脂肪酸氧化,肝糖异生以及调节线粒体ATP的生物合成等。研究表明PGC-1α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肥胖以及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PGC-1α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PGC-1α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 代谢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PD-1及LAG-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扶志敏 邝世晏 +2 位作者 李炽光 刘俊永 朱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2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是否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价指标。方法比较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3例(肺癌组)与健康体检者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sPD-... 目的分析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LAG-3)是否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价指标。方法比较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3例(肺癌组)与健康体检者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sPD-1和sLAG-3差异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互关系,了解sPD-1和sLAG-3与非小细胞肺癌可能关系;并进一步通过COX回归分析sPD-1和sLAG-3与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关系及作为发生、发展预测指标的可能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出现降低,淋巴细胞绝对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1和sLAG-3水平出现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199、CA125水平均出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PD-1与CA199呈负相关(P=0.005),而sLAG-3与CA125趋向于负相关(P=0.051)。COX回归生存分析发现,肺癌组的生存率随sPD-1水平升高而增加(P=0.045),而与sLAG-3水平无关。结论监测sPD-1水平变化对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PAR-2、TRVP1及相关致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奎奎 邓多喜 +3 位作者 张泓 黎帅 林英惠 谭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P物质(S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针刺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P物质(S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针刺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造模成功后,合募针刺组对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和募穴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药物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采用腹部回撤反射(AWR)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并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脊髓L5-S1段PAR-2、TRVP1、SP和CGRP的表达。结果 AWR评分中,治疗前合募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合募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IBS内脏高敏感性有效;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显著升高(P<0.01);合募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脊髓背根神经节中PAR-2、SP、TRVP1和CGRP的IOD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合募配穴针刺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PAR-2、TRVP1降低SP和CGRP在DRG神经元中的表达来降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合募配穴针刺 蛋白酶活化受体-2 P物质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降钙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新 高利常 +3 位作者 王冬梅 邹吉敏 李超 袁宝军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1型补体受体(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132例T2DM患者和124名正常健康人群CR1基因多态性,用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1型补体受体(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132例T2DM患者和124名正常健康人群CR1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红细胞的CR1数量,检测红细胞黏附活性,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患者红细胞表面的CR1数量和黏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R1基因型在2组的分布频率均为HH型最高、HL型次之、LL型最低。T2DM组CR1基因等位基因L频率为14.8%,高于对照组(11.3%),但2组CR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HH型与HL型红细胞CR1数量及黏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均>0.05)。T2DM组HH型与HL型红细胞CR1数量与黏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Ρ<0.05)。结论 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CR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异,而T2DM患者红细胞CR1数量及黏附活性减低,提示T2DM的发生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补体受体 基因多态性 红细胞 黏附活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促进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勤 宫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0-36,共7页
生理状态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的动态平衡对维持骨组织功能至关重要。而在骨损伤状态下,如何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促进骨愈合过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在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已受到... 生理状态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的动态平衡对维持骨组织功能至关重要。而在骨损伤状态下,如何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促进骨愈合过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在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AMP1广泛存在于骨组织中,它可以与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修饰受体行为,调节相应的配体作用。此外,它还能进一步参与到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中,影响成骨相关细胞内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成骨相关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本文就近年来RAMP1促进成骨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成骨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 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PGC1α基因去甲基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其慧 李瑜元 +2 位作者 周永健 聂玉强 杜艳蕾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PGC1α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2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n=7),干预组首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然后加用姜黄素灌胃4周;NAFLD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加...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PGC1α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2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n=7),干预组首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然后加用姜黄素灌胃4周;NAFLD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加用姜黄素模拟物灌胃4周;正常组始终常规喂养12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他、TC、AST、ALT及肝组织TG、TC: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GC1α基因启动子区-260位点的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PGC1αmRNA水平。结果:(1)NAFLD组外周血TG、TC、AST、ALT及肝细胞TG、TC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以上参数较NAFLD组显著下降(P<0.05);(2)NAFLD组PGC1α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干预组甲基化率较NAFLD组显著下降(P<0.01):(3)NAFLD组肝脏组织PGC1αmRNA的表达量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PGC1αmRNA的表达量较NAFL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对肝脏PGC1α启动子区有去甲基化作用改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姜黄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y共激活因子1a 甲基化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与癌旁组织中RACK1、Src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俊卯 刘思洋 +7 位作者 吴景华 陈建立 赵鹏 王晓涛 杨光华 王长友 张国志 李振兴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45-2647,2651,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和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0份,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和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RACK1、Src及Bcl-2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RACK1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Src与Bcl-2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RACK1表达分别与Src、Bcl-2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32、-0.754,P<0.01),Src与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217,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RACK1表达明显降低,而Src与Bcl-2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