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树理的反讽式小说——对《“锻炼锻炼”》的叙事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白春香 《晋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是作者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中为了执着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有意识地采用反讽叙事策略创作出来的。从叙事学的视角揭示这一文本反讽式的内在景观:通过在叙述者声音中夹杂一些不协调的音符而突显...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是作者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中为了执着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有意识地采用反讽叙事策略创作出来的。从叙事学的视角揭示这一文本反讽式的内在景观:通过在叙述者声音中夹杂一些不协调的音符而突显事件声音,并在两种声音的碰撞与冲突中揭示出文本的反讽意义;"隐含作者"与理性作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正是这一文本形成的外在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叙述者声音 事件声音 隐含作者 理性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生活”三人谈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繁华 荆永鸣 +1 位作者 鲍尔吉.原野 曲晟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生活",是每一个作家都面临的问题,是对作家的一个巨大挑战。写当下,是一种介入的勇气,是对当下生活的研判,需要一种历史的穿透力;真实的时代感在散文诗歌里不容易看到,但却又分明能感受到;时代感既存在于... "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生活",是每一个作家都面临的问题,是对作家的一个巨大挑战。写当下,是一种介入的勇气,是对当下生活的研判,需要一种历史的穿透力;真实的时代感在散文诗歌里不容易看到,但却又分明能感受到;时代感既存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小说抑或散文,都需要有时代感;当下文学作品中少了人物书写、少了青春气息和爱,为此促使了网络文学的繁盛。文学尤其是小说,它的唯一存在方式就是发现。它应该比新闻更有趣、比哲学更通俗,甚至比历史更深刻。"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生活?"其实背后隐含着一个巨大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当下性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全球性 理论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鉴赏情节出发论观文之道
3
作者 张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9-21,共3页
在对小说情节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讨论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即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从现实生活逻辑入手对小说情节进行历史性还原,以诗人的眼光进行赏析;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了解作者以及作... 在对小说情节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讨论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即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从现实生活逻辑入手对小说情节进行历史性还原,以诗人的眼光进行赏析;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深入把握小说情节内涵的钥匙;文学作品的价值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实现,从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出发对小说进行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 现实生活 创作家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习语的比较
4
作者 郭婕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01-102,共2页
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语言的精华。本文从英汉习语的概念、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 ,论述其异同 ,以期对习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 概念 来源 现实生活 宗教、神话及寓言故事 作家作品 名篇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以意逆志”论中医英译
5
作者 任俊伟 涂宇明 何艳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9-992,共4页
欲得精准中医英译必先知晓作者真正的表达意旨。本文追本溯源对《诗经·小雅·北山》全篇内容进行分析,以探究孟子所倡“以意逆志”,发现其真正内涵为“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并指出语境在逆推“古人之意”(作者真实表达意图... 欲得精准中医英译必先知晓作者真正的表达意旨。本文追本溯源对《诗经·小雅·北山》全篇内容进行分析,以探究孟子所倡“以意逆志”,发现其真正内涵为“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并指出语境在逆推“古人之意”(作者真实表达意图)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结合笔者中医翻译中的具体实例,从上文语境、下文语境、文间语境3个方面进行例示,“以意逆志”如何在中医英译中理清文句真意、锁定概念内涵、明确用词意旨,进而为准确的中医英译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中医英译 上文语境 下文语境 文间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遥佚文《浅谈深入生活》释读
6
作者 王妍红 陈铃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作家通讯》1984年第4期,登载有作家路遥的《浅谈深入生活》,应是路遥的佚文。路遥认为,深入生活对作家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但作家深入生活不应该只满足于收集故事和素材,而是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普通一员,注重感情的积累,同时还要... 在《作家通讯》1984年第4期,登载有作家路遥的《浅谈深入生活》,应是路遥的佚文。路遥认为,深入生活对作家的创作而言至关重要,但作家深入生活不应该只满足于收集故事和素材,而是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普通一员,注重感情的积累,同时还要更为广泛地深入不同的生活领域,这样作品才有广度和深度。路遥的这篇佚文,集中反映出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通讯 深入生活 路遥 创作 交叉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