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1
作者 Ma Shuangcheng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年第4期28-31,共4页
Ji Shen: Dr.Ma Shuangcheng,Director of Institutes for Contro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and Ethnic Medicine,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is a long-term researcher on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Ch... Ji Shen: Dr.Ma Shuangcheng,Director of Institutes for Contro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and Ethnic Medicine,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is a long-term researcher on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airman Member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also the Director Member of 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Drug Risk,China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and the Director Member of the Directors Committe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Quality and Safety.He has long been engaged in the control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and has also been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10000 Talent Plan.Let's invite Dr.Ma to give a report.Thank y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control TRADITIONAL medicines–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2D LC STRATEGY FOR THE HOLISTIC QUALITY CONTROL OF NOTOGINSENG-CONTAIN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2
作者 Wan-Ying W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年第4期65-66,共2页
Current China Pharmacopoeia(ChP)standards employ diversified and case-dependent assay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CPM)that contain Panax notoginseng as the monarch drug.These ... Current China Pharmacopoeia(ChP)standards employ diversified and case-dependent assay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CPM)that contain Panax notoginseng as the monarch drug.These conventional HPLC-based approaches utilizing complex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dure can easily result in low analytical efficiency and possible component loss.We thereby propose a'monomethodheterotrait matrix'(M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2D LC STRATEGY FOR THE HOLISTIC quality control OF NOTOGINSENG-CONTAIN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LC
原文传递
HPLC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Huamoyan Granules or Capsules
3
作者 Minhang Dou Jiayi Huang +5 位作者 Mimi Yu Huahua Li Yang Song Ziwei Peng Shouying Du Jie Bai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4年第3期449-456,共8页
Objective:Huamaoyan Granules(HMYG)and Huamaoyan Capsules(HMYC)ar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with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the same prescription.Due to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proces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s... Objective:Huamaoyan Granules(HMYG)and Huamaoyan Capsules(HMYC)ar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with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the same prescription.Due to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proces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s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varies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forms,but there were few studies on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m.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in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an idea combin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and chemometrics was put forward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the same prescription.Methods:The differential markers of HMYG and HMYC were explored based on HPLC fingerprint and chemometrics including 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Finally,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related components was established by HPLC.Results:A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HMYG and HMYC was established.Firstly,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HMYG and HMYC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HPLC fingerprinting.Further explor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0 characteristic peaks and 57 common peaks.Then,the potential differential markers between HMYG and HMYC were explored by chemometrics,and the differential markers were screened after intersection with the 20 characteristic peaks.Finally,HPLC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for nine components were established,including seven differential markers(neochlorogenic acid,protocatechualdehyde,chlorogenic acid,cryptochlorogenic acid,caffeic acid,rosmarinic acid and salvianolic acid A).The results of HPLC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eight components in HMYG and HMYC samp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ults,the differential markers between HMYG and HMYC screened based on HPLC fingerprint and chemometrics can effectively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dosage forms.Conclusion: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 rapid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routin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HMYG and HMYC.This work also provides feasible methods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trol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with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the same prescri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METRIC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 Huamoyan Granules/Capsules quality control SYNOVITIS
原文传递
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研究原则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聂黎行 钱秀玉 +3 位作者 张毅 魏锋 戴忠 马双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成药分析水平显著提升,同时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现行法定标准"真伪可鉴,优劣难辨",不及时发展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合格的劣药、假药"还将长期混迹市场。为指导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的研究和制... 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成药分析水平显著提升,同时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现行法定标准"真伪可鉴,优劣难辨",不及时发展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合格的劣药、假药"还将长期混迹市场。为指导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探讨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研究原则和方法。方法对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的基本原则、结构及要素、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包括样品要求、中药对照制剂的应用、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质量等级标准的项目、分级思路等内容。结果提出了中成药质量等级标准研究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结论发展质量等级评价体系是解决中成药质量良莠不齐问题的有力手段,对于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质量等级 标准 原则 方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贾永亮 黄芳艺 +1 位作者 张时开 梁少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0-568,共9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通心络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质量。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M评分量表、CONSO...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通心络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质量。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M评分量表、CONSORT2010、CONSORT for herbal medicine评价报告质量。利用R统计软件对RCT质量与其基本特征(作者数量、发表年限、样本量、疗程)之间的Kendall相关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88篇RCT报告纳入研究分析。各评价标准得分中位数(平均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Jadad评分量表2.00(2.09,[1.81,2.37])、M评分量表4.00(3.52,[2.95,4.09])、CONSORT201015.00(15.39,[13.87,16.91])和CONSORT for herbal medicine19.00(19.06,[17.16,20.96])。Jadad得分>2的高质量报告只有9.1%(8/88)。纳入研究的RCT质量与提取出的基本特征未呈显著相关。结论中成药对比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RCT的质量1997-2009年没有显著改善。需要努力提高RCT的设计实施与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冠心病 随机对照试验 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效成分群的中成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探索 被引量:22
6
作者 肖伟 张新庄 +1 位作者 曹亮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3-747,共5页
中成药是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产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新药,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面临着控制哪些成分和如何控制的问题,尤其中成药以原药材为原料,经历提取、纯... 中成药是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产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新药,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面临着控制哪些成分和如何控制的问题,尤其中成药以原药材为原料,经历提取、纯化、浓缩、干燥、制剂成型的多道复合工艺过程。从中成药产品质量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解析其功效成分群,依据功效成分群制定质量控制指标,并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以期保障复杂体系的中成药质量均一,确保药物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功效成分 全过程质量控制 有效性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动物药质量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16
7
作者 边学峰 李晶峰 +7 位作者 金力群 杜延佳 李志成 吕金朋 兰梦 高旭 吴楠 张辉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6期809-816,共8页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的收载情况、相关鉴别与含量测定、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收载...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动物药的收载情况、相关鉴别与含量测定、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品种、收载动物药显微鉴别、含量测定、其它鉴别方法的中成药品种、动物药中未收载但中成药收载的动物药品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较2015年版减少了穿山甲一种,共收载动物药51种,均有性状鉴别,其中18种动物药收载显微鉴别,25种动物药收载化学鉴别,包括薄层、钙盐检测、显色法等,3种爬行类动物药收载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22种动物药收载含量测定,包括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结论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动物药但含有动物药的中成药大幅增加、质量控制方法得到提升;近五年动物药质量控制研究成果尚有众多未被《中国药典》采用,对于动物药的质量控制而言余勇可贾,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药典》的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 中成药 质量控制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测定16种市售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圆 王晓明 +1 位作者 潘桂湘 张根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23-2825,共3页
目的采用LC-MS/MS方法测定16种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以90%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采用ESI(+),MRM监测方法,对16种市售含乌头属中药制... 目的采用LC-MS/MS方法测定16种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以90%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采用ESI(+),MRM监测方法,对16种市售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3%~102.3%,不同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应用于对乌头属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LC-MS/MS 中成药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成药上市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韩立峰 付志飞 +2 位作者 阮静雅 张祎 王涛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4期342-348,共7页
中成药是我国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尚存在着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质量控制标准亟待规范等问题。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是影响中... 中成药是我国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尚存在着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质量控制标准亟待规范等问题。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能否满足临床需求是影响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各地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及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陆续出台,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的投入和发展日益加强,影响日益深远。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是以需求为驱动,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相关法规逐渐健全的过程。中成药质量控制研究是保障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中药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梳理了中成药质量控制研究相关政策背景,从药效和安全性两个维度,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重点分析符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中成药质量控制升级策略,探讨中成药上市后质量控制研究成果转化要点,强调应将基础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旨在为我国中医药卫生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上市后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路 冯明建 +2 位作者 朱海芳 张淹 陈慧慧 《中国药物评价》 2013年第4期204-206,213,共4页
中成药传统质量控制方法一般采用TLC鉴别、HPLC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但这些方法一般需要耗时较长,操作较为繁琐。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药品的质量控制上,特别是中成... 中成药传统质量控制方法一般采用TLC鉴别、HPLC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但这些方法一般需要耗时较长,操作较为繁琐。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药品的质量控制上,特别是中成药质量控制。本文在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中成药 质量控制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在线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质量控制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0
11
作者 胡晓茹 王海南 +2 位作者 王亚丹 戴忠 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1年第9期10-15,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中成药质量中存在掺伪、投料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中成药质量控制存在质控指标不专属、与临床疗效缺乏相关性、未能全方质控和同品种不同企业难以评价等不足。本文在深入研究Q-Marker质量评价体系和以生物检测为核心的中... 本文通过对中成药质量中存在掺伪、投料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中成药质量控制存在质控指标不专属、与临床疗效缺乏相关性、未能全方质控和同品种不同企业难以评价等不足。本文在深入研究Q-Marker质量评价体系和以生物检测为核心的中药品质整合评价体系等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对照制剂的"点-线-面"的全方质量控制模式,以期对中成药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测定苏合香丸中主要成分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熙中 于小兵 +3 位作者 陈建军 梁忠明 曹铁城 王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537-542,共6页
利用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GC/MS,GC/FID非在线偶合的方法测定了中成药苏合香丸提取物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及其含量。本工作对超临界流体动态萃取过程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压力、流体流过样品的体积等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适宜的... 利用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GC/MS,GC/FID非在线偶合的方法测定了中成药苏合香丸提取物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及其含量。本工作对超临界流体动态萃取过程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压力、流体流过样品的体积等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与传统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质量控制 苏合香丸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研究及其药品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的制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薇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128-1131,1136,共5页
目的:系统梳理杏雪舒血宁注射液药品生产、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为完善风险管理计划,保证百姓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原药材选择及生产全过程采取严格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对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系统梳理杏雪舒血宁注射液药品生产、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为完善风险管理计划,保证百姓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原药材选择及生产全过程采取严格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对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毒理学研究、安全性文献进行梳理,对药品上市后的自发呈报系统(SRS)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数据分析、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临床用药特征分析、大规模前瞻性安全性监测研究等多项安全性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与汇总,以及简要介绍药品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结果:药品上市后随机对照试验中未发现对脏器及血液系统有影响;文献个案报道及SRS研究中提示患者有皮疹、瘙痒、头晕、呕吐、静脉炎等ADR表现;HIS数据分析显示舒血宁注射液(含其他品种数据)与血尿素氮(BUN)的异常变化可能有关,但还需进一步验证,对疑似过敏反应病例研究发现有过敏史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更易发生过敏反应(P<0.001);前瞻性的安全性主动监测研究正在进行中,最终将获得药品ADR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论:杏雪舒血宁注射液药品质量可靠,在药品风险管理下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雪^(®)舒血宁注射液 中成药 质量控制 安全性研究 真实世界 药品风险最小化行动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医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减少医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如东县人民医院门诊2016年6月—2017年6月中成药处方2 6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药理论知识及中成药使用说明书,运...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减少医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如东县人民医院门诊2016年6月—2017年6月中成药处方2 6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医药理论知识及中成药使用说明书,运用QCC活动分别对不规范、不适宜与超常规用药进行分析、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情况。结果 2 6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2 240张,占总处方的86.15%;不合格处方360张,占总处方的13.85%。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中成药处方不合理使用存在多方面问题,临床通过开展QCC活动,分析、点评不合格处方,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中成药 不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马钱子中成药的研究概况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何慧 王爱武 苗杰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9期369-372,共4页
回顾分析近30年常用含马钱子中成药的质量控制、药理及临床研究,认为此类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对其进行系统规范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马钱子 中成药 质量控制 药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16
作者 姚桂根 张莉 《中国药事》 CAS 1993年第6期340-341,共2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它包括原药材的质量、生产工艺、溶出度以及中成药的质量指标等。
关键词 质量控制 中成药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汉方药企业近十年申请专利的分析及思考——以津村制药和Kracie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岳琪 宿军慧 +4 位作者 曹君杰 王雅雯 谷洪顺 乔延江 徐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0-1980,共11页
目的 对日本医疗用汉方医药品和一般用汉方医药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2008-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内容进行综述,为国内中药经典名方和保健食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日本专利局的官方检... 目的 对日本医疗用汉方医药品和一般用汉方医药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2008-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内容进行综述,为国内中药经典名方和保健食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日本专利局的官方检索渠道J-PlatPat平台,检索日本津村制药公司和Kracie制药公司在2008年至2020年间申请的专利,并进行专利布局和技术内容分析。结果 共收集43项日本津村制药公司特许和实用新案专利,其围绕汉方制剂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构建了坚实的专利技术体系;共收集52项Kracie制药公司特许和实用新案专利,其致力于功能性制剂和组合物的开发,重点在生活改善、老龄化和癌症等领域进行专利布局,还创建了多种产品功效和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结论 津村制药近十年专利布局提示在中药现代化制造和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应把提高品质作为主攻方向,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完善产品有效性证据链。Kracie制药公司践行的以人为中心的汉方药设计理念,以及精准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研发模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方药 全过程质量控制 处方药 非处方药 专利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品种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举亮 张慧 +1 位作者 林慧芸 胡紫微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57-2062,共6页
广东联盟中成药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工作启动以来,中成药生产企业为获得中选资格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为确保集采品种“降价不降质”,本研究基于中医药的自身特点,构建了一套中成药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包含生产过... 广东联盟中成药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工作启动以来,中成药生产企业为获得中选资格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为确保集采品种“降价不降质”,本研究基于中医药的自身特点,构建了一套中成药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包含生产过程和药效评估2个一级维度,指标设置覆盖中成药从原料选材到生产加工,再到临床使用全生命周期。生产过程维度包含3个二级维度(中药材质量、中药饮片质量和中成药质量)和13个三级指标(规范化生产、质量检验、炮制规范、技术工艺、安全风险控制等),能全面反映中成药生产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药效评估维度包含5个二级维度(组方理论渊源、生产企业主动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使用情况和科技体现)和18个三级指标(理论来源、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从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中成药的质量与疗效。本研究是对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方案的有益补充,不仅能为“低价优质”的中成药品种筛选提供数据支撑,也能为医疗机构制定集采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集中带量采购 质量评价 质量控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解毒片中一测多评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君 张瑞红 +1 位作者 王国振 赵永亮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2年第3期38-40,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测多评技术在中成药牛黄解毒片成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参考2010年版药典中黄连药材的质控模式,对牛黄解毒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了方法可行... 目的:探讨一测多评技术在中成药牛黄解毒片成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参考2010年版药典中黄连药材的质控模式,对牛黄解毒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了方法可行性探讨。结果:三个厂家的牛黄解毒片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差异,药典简易多评技术计算含量略有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稀缺的前提下,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同步测定中成药中多成分的含量,并以此控制成品质量均一性,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牛黄解毒片 含量测定 中成药 多指标综合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研究特征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晏斌 刘胜京 +2 位作者 邓楹君 郭俊 郭军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梳理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报告质量,讨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单纯使用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RCT研究... 目的 梳理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报告质量,讨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单纯使用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RCT研究,以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中药复方和改良Jadad量表为依据,对纳入的RCT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54篇RCT,涉及23种中成药,出现最多的是复方玄驹胶囊;26篇研究样本量大于101例,最大样本量为405例;对照组药物共使用11种,频率最高的是五子衍宗丸;结局评价指标除精液分析外,包括妊娠率、性激素等;涉及5种中医证型,其中最多的是肾精不足。以CONSORT-中药复方评价:32篇提供诊断标准以及纳排标准,但中医诊断标准出处不统一;13篇报告中成药具体的厂家、批号等信息;22篇阐述了具体随机方法;2篇提及“盲法”;18篇记录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所有研究均无适当的关键词、无完整的干预措施、无合理的分配隐藏实施方式、无受试者流程图、无临床试验注册、无研究方案和资助说明。以改良Jadad量表评价:0~3分的低质量文献53篇,4分1篇,无5分以上文献。结论 目前国内有关单独使用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RCT报告质量普遍偏低,结论可信度存疑,在采纳和运用其结果时应谨慎;研究者应遵循CONSORT-中药复方、改良Jadad量表进行方案设计、注册、实施及报告,充分考虑中成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特点,合理设计和报告结局评价指标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中成药 随机对照试验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