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舒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次提出“领导权”概念,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的丰富思想内涵,提出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去占领的科学论断。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次提出“领导权”概念,并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的丰富思想内涵,提出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去占领的科学论断。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形形色色文化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因而体现出强烈的思想特点和理论魅力。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强烈的政治性、突出的人民性和显著的建设性特点。总结概括列宁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特点,对揭示其思想实质、领会其核心要义、贯彻其基本精神,并在当代的实践中弘扬和发展列宁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政党 文化领导权 理论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坚持和加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思想
2
作者 嵇睿 崔露雨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28-38,109,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思想的叙事逻辑主要表征于“领导价值”“领导理念”“领导制度”“领导方略”和“领导方法”五个向度。具体而言,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践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思想的叙事逻辑主要表征于“领导价值”“领导理念”“领导制度”“领导方略”和“领导方法”五个向度。具体而言,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践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根本遵循,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基本保障,战略和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有力推手,科学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抓手。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理论的深刻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并将其融通贯彻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思想 无产阶级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9,共3页
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属于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靠无产阶级争取才能取得,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实现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为新民主... 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属于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靠无产阶级争取才能取得,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实现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中夏 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
关键词 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 无产阶级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党的领导实质与内涵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阎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和内涵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解决了执政党领导为什么人和领导什么的问题。在列宁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内涵的论述的基础上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探索 ,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本质提出了“领... 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和内涵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解决了执政党领导为什么人和领导什么的问题。在列宁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的本质、内涵的论述的基础上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探索 ,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本质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新论断 ,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内涵即列宁所说的“政治领导”的层次作出了新的论述 ,从而丰富了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理论 ,为我党领导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依法治国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执政党 领导理论 列宁 中国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5~1907年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思想
6
作者 朱益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1905~1907年的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列宁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由无产阶级来掌握是历史的必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列宁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还探讨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夺取和掌握领导权的途径。
关键词 俄国 列宁 无产阶级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中夏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7
作者 曾天雄 陈井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以邓中夏关于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思想的形成为线索,回顾了邓中夏在中共早期的革命活动和理论探索,深入挖掘了邓中夏的这一闪光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终形成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邓中夏 无产阶级领导权: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主义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新 刘康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2,共9页
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列宁主义理论构建中最早的一环。其要义为:第一,将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剥离开来;第二,无产阶级领导并联合城乡小业主阶层掌握政权... 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列宁主义理论构建中最早的一环。其要义为:第一,将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剥离开来;第二,无产阶级领导并联合城乡小业主阶层掌握政权,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资本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列宁必定会将这一思想推向前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俄国无产阶级社会变革历史任务的多重性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客观依据。统摄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生产力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是列宁主义的逻辑起点,规范着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性质和民族化特点。围绕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在东方国家最早的交锋。在1905年革命时期,俄国人民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是作为一个命题存在于列宁的头脑中。仅在十年之后这一命题便转化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此,列宁做了艰苦卓绝的理论补充和创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坚持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乾元 梅晓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1,共7页
列宁坚持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机会主义者反对... 列宁坚持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领导者。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机会主义者反对党对国家生活领导的谬论,列宁论述了坚持和正确实现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列宁认为,在党执政的条件下,要把从事国家经济建设的政治作为党领导国家生活首要的根本的政治任务;党领导国家生活的任务是实行总的领导,要处理好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与发挥党组织、苏维埃国家机关各自职能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国家生活 无产阶级政党 苏维埃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党法关系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10
作者 李银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1-63,共3页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获得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主持俄共(布)执政的7年中,他不仅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法关系对无产阶级政党生存发展,以及对执政地位巩固的重要性,而且对执政条件下党法关系进行了较...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获得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主持俄共(布)执政的7年中,他不仅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法关系对无产阶级政党生存发展,以及对执政地位巩固的重要性,而且对执政条件下党法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正确处理党法关系的理论,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能以党的组织代替国家机构、党要依法办事、规范权力监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领导 党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政策话语的“无产阶级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一段前史考察
11
作者 韦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76-187,共12页
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提出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中共四大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对当时革命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共产国际关于“布尔什维克化”的阐释,构... 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提出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中共四大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对当时革命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共产国际关于“布尔什维克化”的阐释,构成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在中共四大议案中呈现的重要历史背景。从中共四大的整体语境可知,“无产阶级的文化”以确立文化领导权为核心,从外而内地建构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彰显了中共文化领导权意识的自觉。“无产阶级的文化”的概念建构尽管不甚成熟,但其“从革命思考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彰显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底色,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无产阶级的文化”的长期遮蔽状态,映射出学界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对政策话语的影响机制缺乏足够重视,应当在政策话语、理论话语和创作话语交织的多元网络中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的文化 文化领导权 政策话语 中共四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左翼期刊《巴尔底山》与党的文化领导权
12
作者 冯清贵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7-71,共5页
30年代初期的左翼期刊《巴尔底山》是传播无产阶级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刊过程中,体现了“同人期刊”的办刊理念,同时实现了双向互动交流的传播实践。《巴尔底山》通过议程设置,彰显了无产阶... 30年代初期的左翼期刊《巴尔底山》是传播无产阶级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刊过程中,体现了“同人期刊”的办刊理念,同时实现了双向互动交流的传播实践。《巴尔底山》通过议程设置,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话语,充分发挥了文化战士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底山》 文化领导权 刊物特色 无产阶级革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理论内涵与中国实践
13
作者 康浩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10,共5页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领导主体、领导阶段、领导内容、领导对象和领导方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理论在中国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丰富。...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领导主体、领导阶段、领导内容、领导对象和领导方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理论在中国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丰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理论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是无产阶级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首要理论。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这对于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 理论内涵 中国实践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领导宽容力
14
作者 翟宁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宽容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修养、领导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容力,给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结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事例,从领导宽容力提升的基础、前... 宽容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修养、领导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容力,给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结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事例,从领导宽容力提升的基础、前提和保证三个维度进行了重点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宽容力 领导水平 修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实践
15
作者 杨戏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9-79,共11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变得日益重要。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应运而生,并对当时及后世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化对无产阶级文化及文化领导权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变得日益重要。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应运而生,并对当时及后世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化对无产阶级文化及文化领导权的认识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资产阶级文化的考察与批判,构建了一个包括文化霸权思想、文化政治化思想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框架,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实践,如建立广泛的文化组织与社团组织、保护知识产权与兴办报刊等。一方面,其文化思想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无产阶级意识的塑造、工人阶级的团结及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建立;另一方面,由于其理论的折中性与空想性,其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文化领导权 无产阶级文化 折中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